1、美国驻华公使的青铜雕像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古老中国的国门被英国侵略者打开。战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如 1842 年的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的中英虎门条约 ,开放广州、福建、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赔款 2100 万银元,同意英国享有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等,在近代外交史上留下了屈辱的一页。从此,各国列强纷纷效仿,1844 年 7 月 3 日,美国特使顾盛(Caleb Cushing)和清朝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的望厦村签订望厦条约 ,这是美国与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正是这个特使顾盛,后来成了美国第一任驻华公使。清代晚期1844 年至 1912 年,美国
2、先后派出驻华公使 19 任,驻华年限短的才 1 年,最长的达 13 年。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蒲安臣(1861-1867 期间第 9 任美国驻华公使) ,他是美国著名的律师、政治家和外交家,美国对华合作政策的代表人物。他还是绝无仅有的既担任过美国驻华公使又担任中国使节的一位美国人。另一位就是笔者要介绍的第 15 任驻华公使杨约翰。 2011 年春,清代美国驻华公使杨约翰青铜头像在沪露面,是笔者好友邹先生从一名外商处购得。铜像高 58 厘米,底座 2119 厘米,通体包浆厚重,铜锈分布自然,雕塑技艺精湛,人物栩栩如生。塑像头部与真人大小一般,宽额头、高鼻梁,微微上翘的大八字胡令人有威严之感,双目炯炯有
3、神。方形的底座正面饰飘带、羽毛笔和勋章,飘带上有杨约翰的英文姓名“John Russell Young”和自右向左的中文繁体“美国驻华公使”字样。底座左侧有一柄象征公使身份的指挥刀和公历“1861”阿拉伯数字,或为杨约翰初任外交官的年份;背面有铜像制作者手写体姓名及制作时间地点“paris(巴黎)1889”字样。由于姓名系何国文字至今不明,铜像制作者的身份尚不清楚。但从铜像雕塑的高超艺术水准,以及杨约翰驻华公使的尊贵地位判断,制作者决非寻常之辈,应为当时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雕塑艺术家。 约翰罗素杨(John Russell Young)中文名叫杨约翰,生于1840 年,卒于 1899 年,是一位爱
4、尔兰裔的美国记者、作家、著名外交家。他 15 岁就进费城的一家报馆做校对工作,后任记者、编辑,继而参与国家外交事务,展现了杰出的个人才华。1879 年,杨约翰应邀陪同美国总统格兰特出访亚洲。当年,日本吞并琉球群岛,软弱无能的清朝政权委托美国居中调停。格兰特到达日本之后,两次给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写信,信中说:“我很盼望中国能够自强,但是日本有很多奸人愿中国日渐衰弱,他们好趁机图得便宜。 ”三年后成为美国驻华公使的杨约翰在日本写给李鸿章的信中说得更加直率:“在日本人心中,每视中国弱,自家强,所为无不遂者。彼既看不起中国,则无事不可做,日本既如此,则他国难保无轻视欺凌之事。 ”中国若要不受欺凌, “
5、不在条约而在自强。因为条约可不照办,自强则不敢生心矣。中国大害在弱之一字,国家譬之人身,人身一弱则百病来侵,一强则外邪不入。 ”这句名言,至今仍发人深省,当为国人牢牢记取。 1881 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在济南强买民房,挑起民、教冲突,导致中美之间长达数年的交涉,史称济南教案。1882 年 8 月杨约翰被任命为美国驻华第十五任公使。上任伊始,即着手处理济南教案,并于 1884年 2 月以退还房价,赔偿损失结案。 1882 年至 1885 年任职期间,他还曾出面调停中法战争,但未能阻止战争的发生。1884 年中法马尾海战中,有 6 名早年留美幼童参加,其中4 人牺牲,他们是薛有福、杨兆南、黄季良
6、、邝咏钟。虽然中法海战中国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这些近代中国最早的留美学生的表现却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赞誉。作为一名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驻外公使,杨约翰对为国捐躯的留美学生薛有福等人的英勇表现和爱国心大为赞赏,并致信美国国务卿,建议美国政府重新恢复中国幼童的留美计划,惜未被当局所采纳,使中国早期留美教育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会。 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在他的日记中,对清代晚期各国驻华公使均有描述,在他的笔下,英国公使巴夏里“嗫嚅浮伪,最可恶” ,日本公使盐田三郎“陋而狡” 。美国公使杨约翰“尚敦笃” ,用现在的话表达,就是还比较忠厚、正直。 杨约翰 1885 年在中国离任后赴欧洲工作,1890 年返回美国费城。1897 年他被美国总统威廉麦金利任命为美国国会图书馆第七任馆长,为国会图书馆的扩建工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许是工作太辛劳的缘故,任职仅一年零九个月,就因病逝世,终年才 59 岁。 此尊铜像制作于 1889 年,即杨约翰离任驻华公使后第四年,当时他正在欧洲履职,可见他对自己的中国外交生涯还是颇为怀念和看重的。 编辑:沈海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