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版毛概课后答案.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79524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版毛概课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5版毛概课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5版毛概课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5版毛概课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5版毛概课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优秀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 重要意义: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

2、业不断取得胜利 。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两大理 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 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 1)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 2)中

3、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 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4、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历史地位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总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 就必

5、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社会主义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 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 把国家兴盛与个人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引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国各 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6、兴唯一正确的理论。 五、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六 、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在领导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 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以研究中国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同时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个理论先是毛泽东思想,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

7、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中,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都形成了各自具有丰富内容的科学理论体系,而贯穿在这些内容中的一条红线就是实事求是。 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党 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一切胜利,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从而制定并贯彻了合乎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A)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无

8、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

9、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无产阶级要保持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 命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二、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文化纲领

10、: 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三、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 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必要性: 中 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 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无产阶级政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

11、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相应的主要组织形式必然是军队。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革命军和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这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中心放在农村,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只有把农村建设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这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有效的斗争。以农村包 围城市,逐步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理 论的意义: 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转变和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 向农村的转变, 从而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

12、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指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三大法宝 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三

13、者相互关系: 其中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 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党的建设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在经济上,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有两种经济成分是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形式,主要的经济成分实际上只有三种:一种是社会主义经济,另一种是个体经济,还有一种是资本主义经济。 2.在政治上, 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

14、主义的政权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的联合政权。 3.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 因此,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的体系, 并将随着社会主义因素的不断上升,及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要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 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总任务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要同时并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一化三改”

15、。 “一化”即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要求通过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制度的理想和意志, 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历史主动性和实践创造性, 是毛泽东思想创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划时代纲领和历史性宣言。 三、我国社 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

16、方式进行改造。 四、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呢?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正真成为国家的主人。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 1/4 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

17、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 重要 的理论成果?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 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具 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 3)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

18、思想 其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强调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符合中国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对 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 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 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 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 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 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7)关于科学和教育 ( 8)关于知识分子工作 二、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

19、质基础。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三、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一、 如何理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

20、阶段的科学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 党的十五大从九个方面全面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 : ( 1) 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上: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 2)产业结构状况上: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 3)经济运行方式上: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

21、段; ( 4)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上: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 5)人民富裕程度上: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 6)地区发展状况上:由地区经济文化很 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体制改革上: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 8)精神文明建设上: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

22、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 9)国际比较上: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 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二、 如何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最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三、

23、如何 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四、 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 辩证统一? 第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

24、同时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党也制定了最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就是党在现阶段的最低纲领。 第二,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第三,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一、怎样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 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

25、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本 质的科学内涵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 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强调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地位。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全 体社会成员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二 、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中 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 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的

26、,没有经历一个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发展社 会生产力的任务尤为艰巨; 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既不能落后也不能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 只有不断变革同生产能力发展 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障碍,才能促进生产力的 发展。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 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根本途径是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 三、如何理解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 1) 1987 年 10 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

27、来。 ( 2) 1997 年,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 后,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 个阶段性目 标: 21 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 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经过 10 年的努力,到建党 100 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 完善; 到 21 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 100 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 社会主义国家。 ( 3)“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 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

28、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 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行动纲领。 四、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提出了那些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实际,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 一、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 二、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三、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五、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

29、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具有坚实基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胆子要大、 步子要稳。 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

30、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 1)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2) 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 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 3)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

31、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二、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重大意义: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

32、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 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

33、制度改革。 三、为什么 必须全面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 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是领导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人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四、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 1) 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34、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 点。它们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休戚相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 2) 必须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五、 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 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

35、成竞争的新优势。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是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内外形势和人名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基础上提出的。 现实意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

36、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它既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公有制经济,又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它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与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也在实践方面是我国进入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三、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 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

37、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 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 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去。 四、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与各方面工作有机融合、协调发展。要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统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 国民教育 、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不懈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 中

38、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 时代精神 鼓舞斗志,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 引领风尚,积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社会思潮 ,凝聚社会共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任何社会要使其主流价值观念得到广泛认同并保持稳定性、连续性,必须使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及司法行政行为等很好地体现核心价值观念的要求。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等 多方面给予有力支撑,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五、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根本任务: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