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抽象绘画摘 要:中国几千年的造型艺术,其根本的造型风格特征是抽象化的具象写照,万物皆有灵,是中国人普遍的信仰,而斤斤计较于对事物外壳描摹的科学精神则来自西方,属于自文艺复兴以来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我认为绘画不仅仅是简单的画的问题,真正的功夫在画外,要有一个持续不断地研究问题的精神,对绘画一丝不苟,研究绘画,仅仅对材料、技法探究是不够的,我认为工具、材料、技法、知识储备等等都是为个人想法服务的,不能陷在某种工具材料、技法之中,要舍得抛弃,只要有益于画面的就是好的,对画面不利的就要抛弃。对抽象艺术的评论往往是除了对风格和技巧的说明之后,多半是一些形而上的阐述,加上文艺理论新词汇层出不穷,常常令
2、我们只见云雾不见山,对内涵无从把握,不象对具象绘画的评论,有参照,有根据,对主题无非是社会评论、历史写照和褒贬评价。 关键词:抽象绘画 理解 特征 思考 一、对抽象绘画的理解 我们熟知的毕加索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抽象画家,从亚维侬的少女到格尔尼卡再到他晚年的作品,皆为抽象作品,但无一不具创作意图,却又完全不似具象绘画,有明确主题,反映具体现实,造型观众所熟悉且喜爱的场面,这样的艺术创作,在古代或为了教化,在今天或为了交流。看抽象画展常常听到观众群中发出这样的议论:“这画,小孩子也能画得出来。 ”或者:“这般涂抹算什么艺术。 ”诸如此类散论不甚枚举,对错与否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小孩的确能涂抹出类似
3、的抽象画。具象绘画给人的快感或愉悦,是因为眼睛找到熟悉的形象,熟悉产生认同,好象内心找到某种亲切的感情一样。这般的熟悉给人带来了快乐,相反,陌生让人警觉生疑,甚至害怕。然而,小孩子的抽象画和一名成熟艺术家的抽象画,两者间的确存在着认识领域毫无可比性的质的区别。 二、抽象绘画概念性的特征 抽象绘画诞生在 20 世纪初的西欧。其鲜明的风格特征无非是纯粹点线面与色彩构成,画面无确定主题,不显解释述说意图,无特写情节、内、布景,无指定时代与历史风貌,对传统约定俗成的规范义无反顾地背弃,画家耽于主观感受的剖析和内心情愫的独白,推崇人个主观想象力的驰骋,抛开依据理论的的习惯,拒绝参照或师承,与自身对话,与
4、陌生交流,追求跨越疆界的自由,而且,抽象画不是随心所欲地涂抹,面是蓄意的,有目的、有动机的创作,是画家进入传统、经历常规后的逃避,是有目的的选择这可绝不是孩子所能做到的。交流是人类最普遍的愿望,熟悉才能交流,所以一些绘画题材样式用了上千年经久不衰。如中国画中的梅兰竹菊。交流形式单纯统一虽然便于情绪宣泄和疏导,但很难不流于单调狭隘,而且多少是想象力资源的一种浪费。特点具体的造型,有所指向,花草人物山石风景,如中国传统绘画;或有时间地点,或带示范意图,为观众提供参照、提供根据和现成的联想模式,类似传统戏剧舞台、文学作品插图或意识形态宣传画,如西方传统有明确主题和内容的绘画。不过,如果辩证地来看这一
5、现象,艺术引导想象力的同时也是对想象力的限制,尽管如此,追求对限制的突破才意味着进步。 三、抽象绘画的协调概念 长期以来,人们已习惯于把绘画理解成通过图像表述概念的一种手段,习惯在解释绘画时将绘画表现的内容当作绘画本身。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绘画在技术上虽然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但骨子里沿袭了文艺复兴时的古典主义空间模式,以主题和三维幻觉空间,透视逍裉法为基础的一种深度空间表达,然而其使绘画的形式长期处于一种被抑制的状态中。绘画没有形成独立自主的、纯粹的绘画语言。 对于传统的三维幻觉的绘画空间是一个用透视法构建起来的体系,它的实现通常无法避免地要以消弱绘画这个二维颊的“面”的意义为代价。对三维深
6、度空间的质疑是绘画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对画面表面的关注使得绘画能经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变革。而被称为现代绘画之你的塞尚以他的超越的直觉和锐利的归纳把绘画中的有关形的实质进行剖析,他以结构的形态取代传统意义上图形概念的形态,这是绘画从图像概念向空间概念过渡的一个转折点。塞尚的概念为了解绘画从古典主义走向现代主义提供了非常明确的理论依据,而绘画的结构和空间问题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标志着三维幻觉图形为基础的文艺复兴写实传统的时代结束,同时,也预示着抽象绘画的到来。 四、发展抽象绘画是必然趋势 在今天的西方,抽象艺术早已经成为一种精神需要。艺术必须体现时代精神,但要体现真正的时代精神,艺术必须享有绝对
7、的自由。任何独特的艺术风格,其诞生和存在也是仰赖这一原则。当一个时代的人们在内心产生出一种渴望,一种随时代而生的精神需要,在自由的文化氛围中,这些渴望和需要会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外化或物化为艺术品,因而有了艺术家应当介入社会现实的说法、所谓深入生活,深入众生,感受他们的内心和精神的状态和需要。艺术家要以主人翁的姿态面对时代和社会。创作真正的艺术,前提是自由,因为艺术不接受操纵,早总出来的艺术是逢场作戏,是虚伪的,由浓厚的附庸色彩。 艺术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欲望或对抽象艺术的简约造型的需要,到目前为止,大约是具象世界过于沉重繁琐繁忙的生活必然反应。中世纪 6 周的信息的数量,在今天,
8、只需要 6 个小时就能充斥人们的心灵。人类在物质文化扩张几倍的同时,对洪水般铺天盖地且迅猛无情而来的日常琐屑难免感官产生疲惫,对具象世界产生厌倦,对说教、诠释感到厌倦。艺术家,人类的敏感的族群,便因不适应而逃离和背弃文明主流,画家则躲进抽象艺术,远离熟悉的价值系统,寻找新的路径。这是一种本能反应,又是有意识的选择。西方绘画作为说教的工具已经太久太旧,而且所说的内容则永远是反复重叠的,面对新时期的现实无能为力,旧风格的解体和新风格的诞生在西方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如走马灯,寻寻觅觅的结果是义无反顾的撒手、宗教、历史、风俗、政治曾受绘画无限衷心地侍奉,资本的崛起和战争的肆虐曾经激发艺术家发自良心的愤怒呐喊,也许世界的腐败终于导致他们对传统具象艺术彻底的幻灭,抽象艺术成了暂时的突破口,一种新的思考方向。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抽象画的表现手法是多样化的,抽象画造型起着决定性基础地位,只有了解了基础的造型变化、表现手法才能逐步发展抽象化的现代精神和理念,做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我国的抽象画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