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赤坎区 201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 2019 年计划草案的报告2019 年 2 月 21 日在湛江市赤坎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赤坎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杨聪平(征求意见稿)各位代表: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区 201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19 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一、201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8 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
2、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聚力“两区一城” 建设,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积极推 进“四大抓手”,大力 实施“ 五大产业发展计划”, 切实做好 “六稳”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2018 年,实现生产总值 343.23 亿元,增长 8.0%,高于全市 2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三。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52 亿元,下降 1.2%;第二产业增加值 55.61 亿元,增长 4.3%;第三产业增加
3、值 286.10 亿元,增长 8.8%。二是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湛江发电厂、中粤能源、湛江卷烟厂等重点工业企业生产回稳,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6.51 亿元,增长 4.2%;完成工业总产值 96.62 亿元,增长 3.4%。三是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05.49 亿元,增长 15.6%,高于全市2.8 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 91.37 亿元,增长 37.0%;其他投资 14.13 亿元,与去年持平。四是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17.74 亿元,增长 10.0%。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 1471.62 亿元,增长 14.0%。住宿餐饮业实现营
4、业额 41.98 亿元,增长 11.6%。汽车销售额57.96 亿元,增长 11.9 %。汽车销售量 3.97 万辆,增长 7.4 %。五是财税收入质量大幅提升。来源于赤坎税收收入首次突破 40 亿大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72 亿元,增长 5.3%;税收 3.1 亿元,增长 18.3%,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 82.7%,同比大幅提高 9.1 个百分点。(二)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一是项目投入不断加大。强化项目推进、强化要素保障、强化督查督导,大力营造真抓实干、狠抓快干的良好氛围,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区安排重点项目 23 个,完成投资 42.9 亿元。恒大外滩花园、雅居乐雍逸廷等一批新
5、引进项目动工建设,君临世纪、东盟城等一批续建项目投资持续加大,旧大天然片区改造等项目前期工3作加快推进。御唐府食品加工中心建成试产。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湛江学校小学部建成投入使用。二是市场主体快速增长。认真落实商事制度改革,全年辖区登记市场主体共有 27600户,增长 11.5%,注册资本(金)150.80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44.9%。积极开展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完成经济清查单位 9574 个、个体户 25646 个。大力清理经济户口,实现“个 转 企”409 户, “企上规”48 户。三是技 术创新得到加强。重点打造 11 家 高 新 科 技 企 业 ,支 持 规 模 以 上 工 业
6、企 业 建 立 研 发 机构 6 家 ,工 程 技 术 研 究 中 心 4 家 ,国 家 级 孵 化 器 培 育 单 位 1 家 。建成赤坎区科学技术金融服务中心。(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一是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完成“ 三旧” 改造面积 354.7 亩,新增项目面积 154.6 亩。启动“三旧 ”改造项目 35 个,完成投 资约 9.8 亿元。不断完善市政设施,西城快线、南方六横路建成通车,升级改造新春二巷、沿河南北路等小街小巷,湛江大道征迁工作积极推进,赤坎立交桥顺利拆除。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强化创文巩卫工作,加大重点部位环境卫生治理的力度。开展 39 次“六乱 ”专项 整治
7、,拆除违法建筑 128 宗,面积 2.47万平方米。二是乡村面貌不断改观。出台赤坎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0 年),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深入开展“ 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 行动,推进 后坑村、洪屋村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沙坡岭村乡村绿化美化工程。狠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北桥街道村村通市政自来水全覆盖。三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查整改要求,积极开4展黑臭水体整治、打击非法转移和倾倒危险废物、禁养区畜禽养殖“回 头看” 等专项 整治。打好污染防治攻 坚战,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阶段任务。全面落实“河长制” ,主城区水变清工作扎实推进。全区环境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 33
8、8天,优良率为 93.6%。(四)纵深推进改革开放。积极开展“深调研” 活动,形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研究出台一批改革措施,行政审批、国资国企、商事制度、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清查工作,对 7 家区属国有集体企业进行出清。持续推动“ 放管服” 改革。承接上 级已下放的行政 审批事项433 项。调整公布赤坎区行政权力清单事项目录,保留 22 个部门行政权力 2009 项。继续推进“多证 合一” 改革,开办企业时间压至 2.5 个工作日内。进一步缩短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时限。积极推进“ 一门式一网式” 政 务服务改革试点工作
9、,共有 357 项事项在区网上办事大厅实行统一办理,事项办理时间从平均法定时限 21 个工作日缩减为平均 5 个工作日。加快要素市场配置改革,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限制、排除竞争的政策文件。积极推进农村“三资 ”管理平台建设,全面推 进村财区管工作。农村土地确权加快推进,完成确权实测面积 8469 亩,完成率 100%。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区直机关公务用车集中管理制度,进一步取消 21 台公务用车,建立全区公务用车管理平台,提高车辆使用效能。完成纪委监委体制改革。积5极深入向外对接。制定赤坎区对接海南自贸区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赤坎对外开放合作。组队赴
10、北京、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招商引资,积极与中关村、广东建工集团、华润集团等企业对接洽谈,引进华侨城湛江欢乐海岸项目。(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就业工作扎实开展,完成城镇新增就业 9211 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2003 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233 人。各类社会保险继续提标扩面,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 17710 人,完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 134446 人;城乡居民低保最低标准提高到 638 元/人月和440 元/人月。社会救助不断加强,城乡医疗门诊救助对象147 人次,大病医疗救助 91 人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478.4 万元、城乡困难救助金 837.2 万元。扶贫
11、攻坚扎实推进,全面落实精准扶贫对象教育、医疗、住房“ 三保障” ,全区脱贫率 98.5%。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学位建设成效显著,新八小二期、市十七小、市二十一小教学综合楼、市初级实验中学、市十七中扩建项目投入使用,增加学位 3500 个;完成中小学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实施卫生强区创建行动计划,建成区出生缺陷干预中心,分级诊疗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区家庭医生签约 11 万多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2.2 万多份。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基本建成 41 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组织开展“ 中国梦” 演唱比赛 、“书香赤坎”全民阅读活动、第
12、八届赤坎区邻居节暨老街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性文体6活动, “湛江干 鱼制作技 艺” 列入广东省第七批省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广泛开展全民健康运动。其他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六)全力稳定社会大局。法治赤坎建设扎实开展,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 “雪亮工程” 建设加快推 进,推广“网格化”大巡防,大力创建“ 平安细胞” ,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查处和严惩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破获涉黑恶案件 78 宗, 查获涉黑恶势力团伙 21 个,共抓获涉黑恶嫌凝人 167 人,起诉涉黑恶案件 10件 30 人。大力推进联合奖惩机制建设,向“信用湛江” 累计推送信用信息 3
13、1796 条,收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案例 58 件,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加强价格管理,认真开展涉企收费、春运公路票价、教育收费、转供电主体收费等专项检查,受理价格投诉 44 件,办结率 100%,受理价格认证案件 158 宗,标的额 340.39 万元。应急管理不断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防范和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全面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持续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2018 年,我区经济社会取得好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发展的可持续性存在隐忧;产业转型升级较慢,新兴产业培育不快,产
14、业层次相对较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较为单一的状况没有改变,新增投资项目不多,投资缺乏持续后劲;企业要素保障还有不尽如意的地方,项目落7地难问题依然存在;财政收支矛盾仍较为突出;基层治理、民生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仍需提高;干部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意识还不够强,等等。二、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分析发展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大发展环境来看,国家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导向明确,在宏观上强化逆周期调节,围绕“六稳” 陆续出台的系列政策措施,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长
15、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省委省政府要求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增长极,赤坎作为湛江市中心城区,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传统产业优势,经济基础扎实,全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和活力持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条件有利。只要我们保持定力,认真贯彻落实,善于抓住机遇,就能攻坚克难,为经济发展不断增添动力。但是,我区当前仍处于压力叠加、爬坡上坎的关键期,国民经济运行仍然面临着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动力转换等方面的风险和困难,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等问题依然存在。面对挑战,我们要化压力为动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16、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好“巩固、增 强、提升、畅 通” 八字方针,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融入湛江市“ 一通道、一港区、一示范” 建设,以“四大抓手”、 “五大产业8发展计划”和建设“ 两区一城 ”(中央商务区、创新创业集聚区、都市工业城)为主抓手,努力推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立足赤坎实际,综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建议 2019 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如下:生产总值增长 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3%;一般公共预算收
17、入增长 8%;进出口总额保持正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 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市下达的能耗目标和环保约束性指标等任务。经济增长 7.5%的预期目标,立足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研判了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导向,认真对接市的经济发展目标,充分考虑我区经济运行态势和产业支撑、项目储备等因素,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赤坎工作的要求,体现赤坎作为中心城区的责任担当和自身发展内在要求,坚持“ 跳起来摘桃子” 的原 则,目标任务适度提高,既有 压力,又有动力。为实现上述目标,2019 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加强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高质
18、量发展。研究制定招商引资的激励政策,鼓励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充分发挥赤坎中心城区优势,加快对现有高档商务楼宇的招商工作,积极引进总部企业,重点打造一批税收过亿元的经济楼宇。高标准高质量综合开发“ 旧大天然金沙湾9调顺岛”片区,引 导 开发主体建设一批高品质写字楼、高端商务酒店、高档商业及文化娱乐设施。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海田物流产业园、金沙湾滨海商圈等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特色商贸聚集区为主抓手,进一步优化城市商业布局。推动万荟花园、帝景银湾、丽景湾等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促进奥园滨海尚居动工建设,加大尧丰商业中心招商力度,促进海田商圈不断向北拓展,努力打造湛江崭新“北门户” 。充分发
19、挥赤坎餐饮业发达的优势,全力促成珠江啤酒精酿馆落地建设,建设代表湛江特色和水平的海鲜美食广场。推动中关村湛江科技文创产业园落地建设,建设集科研、科技孵化、创客孵化、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创新创业聚集区。推动工业平稳发展。跟踪服务好湛江发电厂、中粤能源、湛江珠啤等重点骨干企业,促进扩大生产。支持湛江卷烟厂实施就地技改项目,推动动力中心工房等一期工程年内动工建设。支持湛江烟印对现有生产线进行环保数字化升级改造。整合盘活文章村土地,引导一批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大力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工作,加快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争取年内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 21 家。(二)突出项目投资建设,增强经济持续发展动力
20、。牢固树立“ 抓项 目就是抓 发展” 的理念,主动对 接政策导向和投资需求,充分挖掘社会资本潜力,重点围绕现代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精心谋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全年安排重点项目 23 个,年度投资约 35 亿元。重点实施华侨城湛江欢乐海岸项目等一批综合体项目、湛江海鲜美食广场10等一批产业发展项目、调顺东二路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以及赤坎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一批社会民生项目。特别是重点推进华侨城湛江欢乐海岸、旧大天然片改造、玥珑湾改造等“ 三个 700 亩” 项目,促 进赤坎城市框架不断拓 宽,内涵不断提升。坚持抓大不放小,瞄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教育卫生补短板等方面,以项目
21、对接政策,以项目对接资金,谋划、储备、建设一批项目,深挖各行业各领域投资潜力,形成大项目点上突破,小项目全面开花的齐头并进局面。(三)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清查整治落后产能,完成国有集体“僵尸企业 ”出清工作。深化 “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 审批服务“ 马 上办 、网上办 、就近办、一次办” ,努力做到企 业办事“最多跑一次 ”。加大 “数字政府”建设,打造阳光法治服 务诚信政府。加大“减证 便民” 力度。推进联 合奖惩机制和黑名单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加强公平竞争审查,进一步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暖企服务机制,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全面落实深化地方机构改革任务,确保机构改革如期完成。(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形象。推进城市更新。深入推进旧大天然片区改造,继续提升金沙湾聚集效应,推动金沙湾观海长廊沿湾区向调顺岛拓展,努力把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