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提问题的能力.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97012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提问题的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提问题的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提问题的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提问题的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提问题的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提问题的能力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课堂要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语文教师要更新理念,转换课堂教学行为,突出其主导作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我提问题,由学生的质疑问难入手来实施教学。 关键词:问题意识 提问能力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繁琐提问、发胖式分析充斥课堂,挤占了学生自能读书、自为研讨的时间,造成中学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课堂要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语文教师要更新理念,转换课堂教学行为,突出其主导作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我提问题,由学生的质疑问难

2、入手来实施教学。但随之而来出现了一种很怪异且非常普遍的现象:课堂上学生越来越没有提问的冲动,不愿提问题,也提不出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没有问题意识了呢?如何培养学生自我提问题的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巴尔扎克也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金钥匙都毫无疑问地是问号。 ”现代教学论研究也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

3、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课堂上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就尤为重要。 那么什么是问题意识呢?问题意识就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二、教给学生课堂提问的方法 1、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提出问题 课题一般都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的浓缩,是文章的文眼,是文章的灵魂,抓住课题也

4、就抓住了关键。抓住课题进行思考,就可能提出好问题。 2、从文章的中心词语、中心句、中心段入手提出问题 文章的中心词语、中心句、中心段对表现中心、突出中心都有极大作用。抓住它,就抓住了全文的核心和主旨。 3、根据文章文体特点和表达特点提出问题 读一篇文章,既要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要表达的思想,又要理解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语言表达特点。只有掌握了文章文体特点和语言表达特点,才能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所以读文章时,要结合文体特点和表达特点去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就会读得深入,理解得透彻。 中学语文课文,大都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间或有一些说明文,其中有数量不少的以介绍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一般常识为主要内容

5、的“常识性课文” ,它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运用叙述、描写的方法和生动通俗的语言,直观而饶有趣味地把知识告诉学生。对于这样一类课文该如何提出问题呢? 当然,学生自提问题的方法有很多,还可以从标点符号的运用上提问,尤其是省略号、引号、感叹号的使用等等。 三、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氛围,解放孩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和勇气,真正做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

6、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 此外,课堂交流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民主的对话过程。因此在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从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方面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和关爱。惟如此,学生方敢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才有可能迸发灵性的火花,智慧的火花。 2、挖掘教材,重在深化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学的蓝本,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凭借。中学语文课堂不仅要加强学生“双基”训练,更要注重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使学生从从“想学”到“乐学” , “学会”到“会学” 。学生的提问应该在通读熟读,整体感知

7、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围绕课文重点、难点、疑点来进行。提出的问题要源于教材,但不拘囿于教材,而超越教材;要立足课堂,但超越课堂,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向生活延伸,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提出的问题要有目的性、量力性和发展性。 3、正确评价,重在鼓励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的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有的比较笼统,不分主次;也可能有的缺乏科学依据,甚至是错误的想法。教师要正确评价,即便是错误的想法,也不要全盘否定,要多鼓励,找出闪光点。至少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就值得表扬。教师的评价语言也要讲究艺术,不要伤及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顺学而导,分类处理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什么都有。教

8、师怎样从学生质疑的众多问题中,提炼出重点问题(包括内容的、情感的、写法的) ,并且把它们纳入到教学思路中,在师与生、生与生的对话中,在对课文的深入研读中,逐一得到圆满解决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顺学而导,提纲挈领,抓住要害问题,分类解决。能当堂解决的,最好当堂解决;不能当堂解决的,需要课下依靠集体智慧,共同探究解决的,就课下解决。个性问题可课下具体指导,共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共同解疑。但是教师要注意,既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束之高阁,按自己的教学设计“牵着学生走” ;也不能不分轻重缓急,学生提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失去教学目标,搞乱教学思路, “教师跟着学生走” ;也不能学生的提问、教师的设计“两张皮” ,一会儿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会儿又想起教案,照着教案走, “师生一齐钻进暗胡同” 。 总之,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我们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此责,利用语文课堂这块阵地,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终生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