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摘要:塞罕坝机械林场于 1962 年建立,50 余年在塞罕坝人的努力下从曾经的荒漠变成了广袤的森林,为地区环境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1993 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在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的机遇下,大力发展现代森林生态旅游,在保证林场生态价值的前提下实现了林场的综合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塞罕坝机械林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价值;旅游开发 Abstract: Saihanba mechanical forest farm was established in 1962, 50 years in Saihanbas efforts from the
2、desert into a lush forest,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Saihanba in 1993 was approved as a National Forest Park opportunity, vigorously develop modern ecological forest tourism, in the premise of forest ecological value to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forest f
3、arm, and achieved good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Keywords: Saihanba; National Forest Park; ecological value; tourism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5.1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最北部,毗邻京、津、内蒙,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和坝上山地,是京北地区的生态屏障,50 余年间林场建立了 80 万亩人工林,现有林地 72400 公顷,森林覆盖率76%。在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契机下,塞罕坝机械林场迎来了新的发
4、展机遇。 塞罕坝机械林场概况 1、林场的破坏与重生 塞罕坝在蒙语里的意思是“美丽的高原” ,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土壤肥沃。但从清末开始,持续的战乱使塞罕坝遭受了大肆的掠夺和破坏,原始森林荡然无存,草原逐步退化成荒丘,寒风裹挟着流沙直扑承德,并威胁京、津地区。 1962 年,127 名大、中专毕业生和 242 名工人从全国 19 个省(市)来到了荒无人烟的塞外高原,开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生态性恢复工程。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摸索出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育苗和造林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完成了塞罕坝森林植被的恢复,林场如今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现有动植物近千种。在阻滞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涵养水源,维持生态平衡
5、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家森林公园创建 1993 年,在有关部门的批准下,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更名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这在肯定了林场在生态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时也给了林场全新的发展机遇,进入到了森林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阶段,林场全体职工抓住契机开始了林场生态旅游建设的新探索。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作用主要包括自然景观资源的保存与保护、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科学研究和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林场在旅游综合开发方面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使新的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得到全面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二、塞罕坝的生态价值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交界地带,作为华北平原的
6、重要生态屏障肩负着重大的生态责任,在几十年的历程中产生了巨大的生态价值: 防风固沙,华北平原由于春季干旱,再加上西伯利亚冷湿气流的影响导致华北春季沙尘暴天气时常发生,对华北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交界处,正好处于高原沙漠的南缘,有效保护了河北省东北部、辽宁省西南部、北京和天津等地区; 固碳释氧,华北地区经济尤其是石油、机械等重化工业发达,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巨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塞罕坝机械林场每年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约为每年 660 万吨,产生 660 万吨氧气,对维持地区的碳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涵养水源,华北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
7、匮乏难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制约了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塞罕坝机械林场像一个巨大的水库涵养了宝贵的水源,对维持地区土壤水含量和水循环,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和人们的生活用水需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保持生态多样性,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部分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发展失当,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林场的建设与保护不仅仅局限在植树造林这个层面上,在实践中林场职工们在努力构造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现在林场有野生植物 659 种,有野生动物 100 余种,其中包括鹿、野猪、袍子、野鸡、细鳞鱼等珍稀动物。 三、塞罕坝旅游价值的开发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目前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享有“云的
8、故乡、花的世界、摄影家的画廊”等美誉,具有极强的旅游开发价值。建园 20 年来公园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突出绿色、生态、 、民俗这三大优势品牌,精心规划,科学管理,化资源优势为资本优势。通过自筹资金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的路子对林场旅游资源进行了大力开发,实现了园区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 景区基础建设 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在建设景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了全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质量的提高工作,经过努力景区的接待档次和市场美誉度均得到了较大提升。 (1)道路建设,塞罕坝紧邻环渤海广阔的市场,道路的建设有助于充分发挥公园在市场空间的优势。林场目前基本建成了较完备的道路体系,最
9、大限度地发挥了景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 (2)景区服务设施建设,林场加大了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景区服务设施得到了完善,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并加强了对这些服务设施的管理,保证了景区运行的有序; (3)提升服务水平,塞罕坝真正的旅游价值在于其能提供返璞归真的游览体验,而这有赖于林场服务人员的素质,林场大力加强对景区工作人员、导游等旅游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升服务品质; (4)旅游宣传,公园紧靠京津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公园着重加强在这些地区的旅游宣传力度,提高公园的知名度,并主动与旅行社进行合作,打造森林公园旅游精品线路。 2、旅游产品的开发 (1)景观游的开发
10、,林场旅游开发的基础是广袤的森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这也是目前林场旅游开发的重点和林场最响亮的名片,通过丰富多彩的诸如探险,观光,与动物亲密接触等精品项目的推出化林场资源优势为资本优势; (2)民俗旅游的开发,林场认识到单纯的观光难以满足如今越来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而林场境内及附近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等资源。林场在旅游品牌与线路的设计时精选了蒙古风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的价值; (3)地区组合,林场周围存在着大量零散的旅游点,它们具有一定旅游价值但还不足以单独成为一个景点,形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林场将来旅游开发的方向就是整合这些零散的资源,推出大塞罕坝旅游区,这将在进一步扩大林场旅游竞争力的同时
11、拉动周边旅游经济的发展,帮助周边人民脱贫致富。 2、景区保护 公园上下深知林场恢复建设的不易,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十分重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林场建设中尽量做到建设风格与环境相协调,做到了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适度开发,每一个景区都有其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塞罕坝作为干旱地区建立的森林公园本身就比较脆弱,森林公园在开发中充分考虑到自然的承载力,通过建立环境监测站、控制游客数量等方法尽量避免旅游对林场生态环境的干扰; 污染治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是每一个景区都无法避免的问题。林场对环境保护予以充分重视。倡导生态游、环保游,并与旅行社和当地餐馆、旅店等达成环保协议,同时加
12、大向游客的宣传力度,坚决惩处破坏环境的行为以证了林场环境,进一步增强了景区的吸引力。野生动植物保护,塞罕坝国家级森林公园现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4种,重点保护动物 47 种,为林场及周边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维持了生态圈平衡。 4、结论 塞罕坝机械林场对维持华北北部地区生态平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护了京津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同时林场充分利用自身森林资源优势,发展休闲观光林业,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充分挖掘林场森林草原、乡风民俗等旅游资源,并加大与周边旅游资源的合作。实现了生态与经济价值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冯贺.弘扬生态文化促进森林旅游开发J.生态开发,2010.06. 2王金叶、赖晓华.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 年第 12 期 3白音查干.草原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