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议幼儿户外活动中运动安全的管理策略摘要户外运动是幼儿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非常重要的环节。而现实情况是幼儿的运动安全无处不在,户外活动中时时刻刻存在着安全隐患,影响着户外运动活动的有效开展。鉴于此,我们结合本园实际工作,采取如下措施(建立良好的运动常规;创设良好的运动环境;标志的合理应用;科学的制订运动计划;安全行为习惯的培养;家园有效互动) ,以保障幼儿运动安全。 关键词运动安全;户外活动;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5-0213-02 1 建立良好的运动常规以保障幼儿的运动安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
2、里所指的“规矩” 、 “方圆”就是指良好的常规和行为习惯。师幼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活动常规往往容易导致幼儿受伤。相对于其他活动而言,户外活动场地较大且能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因素较多,活动中幼儿自控能力会有所下降,使得活动相对而言较为混乱。为保证幼儿的运动安全,良好的班级常规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应被重视。 如晨间体育锻炼环节,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早晨各个班级的教师都会带领孩子到幼儿园大操场进行晨间体育锻炼活动。我们每天早锻炼时会有动听的音乐提示带领幼儿外出的具体时间,而本人在实践中总是会适度提前几分钟到达活动场地,和幼儿一起边交流边做充分地热身活动,这样能保证幼儿运动前的充分热身,进而开展早操活动,
3、律动,集体规则游戏,分散游戏等活动。运动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参与其中,或运动或观察,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此外,教师的指令和手势也要能让幼儿作出有效的反应。这样良好的常规才是户外运动安全的有效保障。 2 创设良好的运动环境以保障幼儿的运动安全 户外体育活动中,不合理使用场地往往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如部分幼儿园把户外体育活动场地平均划分给各个班级使用,导致每个班级所分到场地不一样。有的场地不规则,且障碍物多,不适合进行跑步类练习;有的场地均为粗糙的水泥地面,不适合跳跃类练习。因此,合理地利用场地应依据场地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如户外体育活动场地面积过小,可以采取年龄组错开锻炼的方式,以免因场地
4、窄小而发生安全事故。若是面积较大的场地,应依据场地的性质确定该场地所开展的运动项目,如沙质类场地可以跳跃练习等。幼儿园依据各班情况,统一安排各班有序地使用练习场地。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器械活动,可以考虑固定其练习场地,由幼儿园统一做好各项保护措施,这样,不管是哪一班级使用该场地,都不必再为保护设施发愁。 此外,幼儿园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定期维修活动场地、活动器械、设备,教师也要做个细心、负责的人,随时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除。如滑梯的坡度要适当,边脚要光滑,着地点应有缓冲,可以铺垫子或安沙坑,以减小滑落时的下挫力。 最为重要的是在活动前教师一定要不怕麻烦环顾活动场地是否有障碍物,要认真检查
5、一遍所要玩的器具、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在活动过程中,要避免幼儿因使用方法不当引起的不安全情况。总之,体育设备的每个环节都要注意,以确保幼儿的安全。 3 合理的运用标志以保障幼儿的运动安全 标志也是建立班级常规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的使用是完全可行的。幼儿入园前后,就开始接触各类标志,如认识自己生活用品的标志、交通安全小标志、认识自己所在小组的标志、楼梯行走方向的标志等。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逐渐认识各种较为复杂的标志,并根据标志进行相应的活动,总之,从幼儿入园开始,标志已经渗入了幼儿的生活中。因此,在户外体育活动中以标志提高安全系数是可以被幼儿接受的。 标志的作用是多
6、样的。标志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一是标明运动的方向与路线,如晨间集体体育游戏时,我们可以利用标志表明幼儿运动的方向,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降低幼儿在游戏中全情投入时发生的碰撞概率。二是标明运动的场地范围。三是标明运动应遵守的规则,如晨间锻炼分散活动中,追逐跑等激烈的游戏要让孩子知道要向同一个方向跑,这样同样会降低跑动过程中的相互碰撞的概率。 标志在体育活动中的运用还涉及幼儿对安全标志的理解及执行。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理解安全标志的意义,并尝试自己制作幼儿园及班级环境中的安全标志。另一方面,鼓励幼儿相互进行监督,监督同伴对安全标志的执行情况。最后,教师宜对幼儿遵守安全标
7、志的行为作出及时的肯定。 4 科学地制订运动计划以保障幼儿的运动安全 4.1 全面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制订安全活动计划 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时间和内容并制定切合本班幼儿实际的情况。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要求纲要有明确的规定,包括了基本动作、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的练习。组织形式有早操、体育课和户外体育活动。因此,教师在了解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孩子的动作发展水平制订适合本班幼儿特点的户外活动安全计划,既确保幼儿户外活动的开展,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提高,又随时提醒教师绷紧安全的一根弦,充分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问题。 4.2 整体调整、安排户外活动时间,排除安全隐患 根据幼儿园
8、的班级数、活动场地的大小、幼儿的年龄特点,运动量的大小,对户外活动作息时间进行整体调整、统一安排。在班级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活动的组织者可以和辅助的老师协调,分组进行活动,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相应的也就减少了不安全因素的出现,同时也能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减少同一时间段的活动班级,让幼儿有充足的活动场地,尽量避免班内幼儿之间的拥挤,分散注意力的现象。 规程规定:“幼儿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 1 小时” ,在时间安排上,户外体育活动一般有两个时间段,一是晨间或上午的某个时间段,二是下午的某个时间段;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器械运动或利用小型器材进行自主游戏和活动,有时也安排做操(如幼儿午睡后的户外活
9、动) ;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进行各种体能锻炼,增加幼儿的活动量,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5 安全行为习惯的培养以保障幼儿的运动安全 5.1 在愉快的游戏中有意识的学习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学习的最佳方式,通过各种不同的游戏自然融入安全教育的内容,在有趣、愉快的游戏中尝试解决各种问题,不仅使幼儿从中获得力所能及的防灾、避害和逃生、自救的方法以及保护自己的经验,也可满足幼儿情感的需要,获得成功和信心。因此,游戏是幼儿园运动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各种游戏进行安全行为的练习,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5.2 在一日生活中自然渗透 纲要指出: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
10、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让幼儿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才能够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 5.3 在适度的自然后果法中内化 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自然后果法,即让幼儿从行为的自然后果中获得经验和教训,使孩子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负责。自然后果法可以帮助幼儿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他们在自己的不恰当甚至危险行为导致的后果中获得体验,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如果说前面几种方式或多或少有“教育”的痕迹,那么自然后果法则是通过儿童自己的过失行为获得必要的警示,其抵触情绪小,能够引以反省,促使其改正过失,表现出正确的行为。有时幼
11、儿并不必然体会自身行为和后果之间的联系,需要教育者帮助幼儿找出他们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来有效的引导幼儿。与此同时,还要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具体指导,使幼儿弄清楚:做事或行动应当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6 家园有效互动以保障幼儿的运动安全 幼儿运动安全不只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责任,我们的家庭也要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保障幼儿在园或者在家庭中的运动安全。由于幼儿园的大型玩具、沙地和小山坡等户外活动场所都是开放式的,而此时安全管理的主动权就主要交给了家长,因此,家园对安全管理的一致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幼儿园网站互动、日常交流、亲子活动、电话沟通等形式与家
12、长沟通交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让家长主动地参与到幼儿运动安全管理中来。正如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中,搭建家园共育之桥,建立起合作、和谐、一致、互补的关系,才能共同创造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绿地。 总之,户外体育活动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易成为幼儿园安全事故频发环节之一。在确保活动量的前提下如何兼顾幼儿的安全,需要我们从细节方面入手,对幼儿全方位的进行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行动指南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3李淑玲,等.生命意识与教育M.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2001. 4邹慧敏.浅论幼儿园安全管理J.学前教育研究,2006(9). 5刘馨.幼儿常见的安全问题及家长对其认知的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