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儿庄区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面临形势 第一节 “十二五”扶贫成效 第二节 机遇挑战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主要目标 第四节 脱贫标准 第三章 产业脱贫 第一节 发展 来料加工扶贫 第二节 发展特色种养加扶贫 第三节 开展乡村旅游扶贫 第四节 实施电商扶贫 第五节 实施光伏扶贫 第六节 探索资产收益扶贫 第四章 转移就业 第一节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第二节 拓展转移就业渠道 第三节 推进贫困人口创业就业 第五章 危房改造 第一节 实施精准改造 第二节 加大支持力度 第三节 严格质量管控 第四节 强化督导宣传 第六章 教育
2、支持 第一节 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第二节 加大职业教育支持力度 第三节 构建教育扶贫帮扶体系 第七章 健康医疗 第一节 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第二节 大力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第三节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 第八章 生态保护 第一节 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 第二节 实施生态保护补偿 第九章 社保兜底 第一节 构建农村社会救助网络 第二节 提高农村基本养老 保障水平 第三节 完善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第十章 社会帮扶 第一节 扎实推进驻村帮扶 第二节 深入加强扶贫协作 第三节 开展企业结对帮扶 第四节 其他社会力量帮扶 第十一章 固本强基 第一节 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第二节 大力推动重
3、大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着力提升整体发展能力 第十二章 组织保障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 创新工作机制 第三节 加大政策支持 第四节 强化考核督查 前 言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中央在总结以往扶贫开发工作基础上的重大创新和战略部署, 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战略思想的核心。省委、省政府 印发 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 (鲁发 2015 22号) ,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创新扶贫思路办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市 委、市 政府出台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
4、见(枣发 2016 3 号),明确指出 全 市 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要求各级各部门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以增加农村贫困人口 收入为核心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广泛动员,采取超常规措施,拿出过硬办法,层层压实责任,切实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如何扶、怎么退”的问题,确保 如期 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台儿庄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按照中央、省、 市 的部署要求,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认真谋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
5、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精准扶贫 攻坚的实施意见(台发 2016 12号),在客观分析全区 贫困人口实际的基础上,明确了 2016 2020 年脱贫攻坚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工作要求、工作措施和组织保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全区 以实现贫困人口增收和“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打基础、育产业、破难题、聚合力、强保障,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积极构建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开发新格局, 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呈现良好态势,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 中共枣庄 市 委 枣庄 市 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 (枣发 2016 3 号)
6、 、枣庄 市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 划(枣政发 2017 23号)、中共台儿庄区委台儿庄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精准扶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台发 2016 12号) 等 文件,编制 台儿庄区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全 区 脱贫攻坚的战略思路、目标任务、重点工程和政策措施,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重要依据和导向。 规划以 2015 年为基期,规划期限为 2016年至 2020年。规划范围为有脱贫任务的镇( 街 )、村(居)和建档立卡贫困户。 第一章 面临形势 第一节 “十二五”扶贫成效 “十二五”期间, 区委、区 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 关于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
7、, 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战略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以 46个省、市定扶贫工作重点 村 为主战场,以规划为引领,以载体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以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为推动,坚持走开发式扶贫路子,实行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制定了一系列扶贫开发政策措施,持续加大推动力度 。 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 贫困 户人均收入持续增加,生产生活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自我发展能力逐步提升 ,为“十三五”扶贫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 、 减贫 脱帽 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资金 2034.2万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 116个,带动 112
8、94名贫困人口实现精准脱贫。全区农村贫困人口从 2013年的 2万 人减少到 2015 年底的 0.7万 人;贫困发生率从 8%下降到 3%。 40个“十二五”省扶贫重点村中有 30个 成功 “脱帽” 。 二 、 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大力加强贫困 村 基础设施建设,达到退出标准的 30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 基本 实现“五通十有” 。新建改造农村道路 150 公里,实现“村村通”,新增、 恢复和改造灌溉面积 12.35 万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 了 127 个村、 11.7 万名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 17个 、 省级生态村 16个。
9、同时,扶贫工作重点村在旱涝保收田建设,村级卫生室、幼儿园及办公场所新设、修缮等方面, 均 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 、 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积极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 以产业开发为抓手,切实加强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 来料加工、林果、蔬菜等财政扶贫项目。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 100 个,建成扶贫厂房 43处,发展特色林果种植 450 亩,新建各类温室大棚 490 亩、圈舍 60个、桥涵 16座 ,新打农用机井 30眼,铺设输水管道 2050米,修建生产路 16106 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 、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 提升 。 积极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
10、体化,全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 率达 89.9%,累计报销农村基本医疗保险费 4.2 亿元。 扎实推进就业保障,全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0996人。 新农合参合率达到 100%。 全区 211 个行政村(社区)农家书屋等文化活动阵地保有率 100%,其中 40%的行政村有功能齐全的文化综合大院。 全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保对象人数达到 14267 人,人均年度保障标准由 2010年的 1200 元提高到 2015年的 2800 元。 第二节 机遇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 区 脱贫攻坚既面临不少战略机遇,也面临诸多困难挑战。 一、有利条件 (一)
11、脱贫攻坚地位作用更加突显。 中央把扶贫开发提到了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战略高度,对脱贫工作关注力度之大、投入精力之多、政策措施之实前所未有,为我们提供了难得机遇和重要保障。省 、 市 、区党委、 政府 始终 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政策措施不断强化,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 形成了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二)脱贫攻坚基础条件更加成熟。 全 区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 2015 年, 全区 国内生产总值 159.9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5.27 万元,地方一般财政收入达到 7.94亿元, 全区 范围内 配置扶贫资源
12、的空间更大、能力更强。各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2016 年, 中央和省、市 下达 我区 扶贫 资 2853.25 万 元 ,我区安排地方性债务 800 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200 万元 。社会各界对脱贫攻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企业、社团、个人支持参与脱贫攻坚的方式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专项扶 贫 、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开发格局基本构建 。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日趋完善,为脱贫攻坚奠定 了 坚实基础。 (三)脱贫攻坚政策机制更加优化。 区 委、 区 政府不断强 化扶贫开发的组织领导, 调整 充实了区 扶贫开发领导机构,成立 由 区 委书记、 区 长任组长, 区
13、 委副书记、分管副 区 长任副组长的 台儿庄区 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明确了党政主导、分级负责、分类推进、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 制定 项目管理、资金使用、金融支持、驻村帮扶、社会扶贫、精准识别与退出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25 个 区 直部门牵头制定 专项实施方案,明确 行业扶贫的 任务、目标、责任和工作计划,组成“ 1 25”精准脱贫方案, 形成 相对完备的扶贫开发政策体系。 二、制约因素 (一)困难挑战依然不少。 从脱贫总量看, 全区 仍有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3317 户、 7294 人,占全区农村人口总数的 3.17%。总量相对较大,脱贫任务 依然 艰巨 。 从人口分布看,主要分布在三
14、个省级扶贫重点镇,其中张山子 镇 913 户、 1853 人,涧头集 镇 1014户、 2456 人,泥沟 镇 688户、 1545 人,占总数的 84.4%。从脱贫成本看,脱贫标准逐年增加,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就业增收难度增大。从 致贫原因看,因病致贫占 57.5%;且受自然条件、 市场 变动、政策调整、区域发展环境等因素影响,农户陷入贫困的偶然性较大,贫困人口变动不定,一些脱贫成果还不稳定,因病、因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 。 从个体素质看,贫困户家庭成员以一二人户居多,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脱贫致富能力较弱。 (二)薄弱环节依然存在。 从政策措施看,精准扶贫、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