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与传统的交汇.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01008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与传统的交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代与传统的交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代与传统的交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现代与传统的交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现代与传统的交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现代与传统的交汇摘要:随着现代教育产业的发展,校园建设不再是封闭式的中国传统院落,也不单纯是西方开敞分散型的校园。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校园必然是一个公共开放空间,但也保有地域特色,同时更重视校园的功能以及充分保护生态环境,并留有可持续发展的余地。 关键词:35 中学;校园景观设计;新中式;北京韵味。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校园的环境设计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校特色和校园风格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现代的教育是希望通过开放的、全面的、互动教学的教育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不仅仅是用分数来唯一评价的人,而是具有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

2、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创造出真正符合时代的校园景观,需要立足场地的现有条件、校园文化渊源,创造具有地域特色并且有活力的现代校园。本文通过对北京三十五中高中部新校址的景观方案设计对当下的校园景观设计加以探讨。 1.项目概况: 北京三十五中学始建于 1923 年,其前身为志成中学,革命先驱李大钊曾任学校董事会董事。在志成精神的激励下,35 中培养出了王光英、邓稼先、王岐山等优秀人才;现在的三十五中学是西城区的重点中学,2005 年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北京市示范性高中。作为全区优质教育布局调整的重要组成,北京 35 中学高中部从现在的金融街整体搬迁到赵登禹路。新址占地 4.6 万平方米,南到前公用胡同、北

3、到西直门内大街、西至赵登禹路,东与西城少年宫相邻。新址原貌是平房和一些胡同,在拆迁后保留了鲁迅故居和八道湾胡同的原址,还有一些现状树,其中不乏挂牌古树。 2方案特色: 温家宝总理于 2009 年 9 月到 35 中进行调研,提出 35 中要坚持“三个面向” ,更要与时俱进,力争把 35 中办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现代化学校。这是 35 中的校园特色也是校园规划设计的总原则。 2.1挖掘校史文化,传承“志诚精神” 通过整理现状和挖掘历史文化,梳理出三条轴线:文化轴线、历史轴线和蓝色轴线。 (见图 2-1) 图 21 功能分区图 2.1.1文化轴线 从西侧主入口砌有“志成”字样的砖雕

4、镂花门洞(见图 2-2)开始到铭刻校训的三江石到教师办公楼的北端浮雕长廊(见图 2-3)到李大钊纪念亭(见图 2-4) ,这条文化轴线是整个校园最开阔的地方(除了操场外) ,是整个校园的形象空间还是入口的集散广场,也是整个校园里最重要的纪念空间。这一区域既是一个能与阳光绿地接触的公共交往空间又是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校园中心,还是举办各种活动以及校园宣传展示的场地。图 22 主入口门区方案模型 图 23 浮雕长廊方案模型 图 24 李大钊纪念亭方案模型 2.1.2历史轴线 沿保留下来的八道湾胡同贯穿校园南北的是历史轴线,它迂回约 300余米。首先通过不同的铺装提示八道湾胡同的肌理,铺装尽量保留原来胡

5、同里的老砖。在轴线的五个节点上塑有青铜塑像的人物小品体现胡同文化,小品主题有春日风筝、灯杆下的读书人等。通过串联这些生动活泼的雕塑唤起人们对北京胡同的记忆。 通过旧物再利用建立新校园和历史积淀之间的联系,把收集的一些石墩石鼓,置石,石凳,水缸等“老物件”在园中陈列展示,增加京城韵味。 2.1.3蓝色轴线 还有一条轴线就是蓝色轴线。它沿教学楼东侧长廊脚下的水溪,时而与历史轴线交叠,时而与历史轴线并肩而行。溪流的源头源于李大钊纪念亭,水从南侧“鼓”形石雕里涌出来,充满活力,蜿蜒绕到建筑外廊外侧,随空间变化时宽时窄,或遇汀步或石桥,或是化身以水渠。溪中或岸边有一些湿生植物千屈菜等。溪水的终点在北端以

6、跌水影壁作为收尾,流入下沉庭院中间。影壁采用自然石块错落堆叠,创造“缩千里江山于方寸”的山水意境。 2.2.建筑融于自然,创造宜人空间 建筑和环境是有机关联的,建筑外部空间采用与建筑物相同或者类似质地的砖、瓦、石等中国传统材料,作为建筑的延伸和拓展,使得“建筑融于自然” ;在建筑内部(如连廊、内庭、步行桥、室外楼梯等)采用一些传统园林的布置手法(障景、框景等)把“园林融入建筑” 。 2.2.1庭院空间 庭院空间散布在校园各处,北侧教学楼的三个内庭,采用中式风格布局和细部装饰,提供矮墙坐凳、自然条石和石墩坐凳。内庭的主题分别为桃花、梨花和石榴,塑造荫下读书,花中漫步的意境。 另两处下沉庭院,由于

7、小气候较好,可栽植老校区的早园竹,配以木质铺地,塑造“绿竹入幽径”的雅致庭院。 2.2.2屋顶花园 校园内主要有三个屋顶平台可作为屋顶花园提供师生们安静休息、交流阅读的场所。选用一些低矮灌木和开花地被(矮紫衫、黄栌、紫叶李、大叶黄杨等)或者纹样栽植,或者自然栽植,创造一个沐浴阳光、感受自然和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校园的建筑决定了校园的整个风格走向,建筑是青砖、灰瓦、红柱子的新中式风格,布局有开敞活跃的开放空间,也有相对私密的庭院空间,突破了中国传统园林的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的弊端,通过置石、景墙、植物的设计创造步移景异、互相掩映的古典园林的精髓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2.3植物造景 在需要规划中,北侧

8、是新中式风格的教学楼,南边是北京传统建筑风格的四合院落作为生活区,东侧是运动场和音乐厅。由于建筑限高,建筑的布局较为松散,建筑分隔出来的空间也较为零碎。而且建筑青砖、灰瓦、红柱子的中国特色与环境对比强烈。所以植物是调和环境和建筑,使风格一致的关键。 2.3.1因地制宜,北京韵味 场地内保留若干植物,毛白杨、国槐、刺槐、白皮松、海棠、玉兰、石榴等长势较好的可移植再利用。 在植物品种选择上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大量选用乡土树种和传统四合院植物:国槐,毛白杨,栾树,白蜡,元宝枫,枣树,油松,白皮松,玉兰,桃树、梨树、石榴,丁香、早园竹等。乡土树种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具有缓苗快,长势好,成活率高,养护成

9、本低的优势,能在短期时间内形成绿化效果,还能体现北京韵味。 2.3.2复式种植,增加绿量 根据空间场地的不同采取丛植、孤植、列植的种植方式。尽可能的大量运用复层种植,通过乔木、灌木、地被的合理配植形成高低错落、郁郁葱葱的自然植物群落,不仅增加植物观赏性,同时增加单位面积绿量,具有更高生态效率。这一点对对于 35 中校园中狭小零碎的绿地空间更为重要。 3结论 作为一个用地面积 4.6 公顷的校园项目,虽然面积很小,但是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却是让我们花了大量精力进行现场调查、整理资料和方案比选,综合出最终方案。方案通过文化历史轴线的塑造,保留历史记忆、传承文化;同时提供一个现代简洁又人性化的校园,通

10、过对庭院空间、建筑过渡空间、屋顶花园的细致设计,真正做到“建筑融于自然” ;在保证活动空间和消防通道的基础上,尽量挖掘绿地面积,结合建筑的结构功能设计屋顶花园,增加竖向绿化,最大限度的弱化建筑青灰色硕大的身影;充分利用植物材料创造自然生态空间。虽然现在还没进入园林施工阶段,但希望将来建成的 35 中学新校园是一个吸引人的,有感染力的,具有中国特色,潜移默化育人无数的新时代校园。 参考文献: 刘钱健, 建筑外环境设计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陈孝青, “校园环境的生态景观规划模式探讨” ,中国园林 2002 年 03期。 、 “北京第 35 中学学校介绍” ,35 中宣传册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新校区景观概念设计方案” ,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公司方案设计说明。 作者简介: 陈佳,女,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助理工程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