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状元策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政治学考试复习精要 李 浩 编 著 目 录 第一编 政治学理论与政治制度 . 1 第一章 政治的性质 .1 第二章 政治文化 .2 第三章 国 家 .3 第四章 政党与政治社团 .5 第五章 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 .6 第六章 政治参与 .6 第七章 政治发展 .7 第二编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8 第一章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初步实践 .9 第二章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10 第三章 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及主要社会主义政党的新探索 . 12 第三编 中国共产党历史 . 13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毛泽东思想 . 13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
2、义建设与邓小平理论 . 15 第四编 国际政治 . 20 第一章 导论 . 20 第二章 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 . 21 第三章 国际政治中的国家行为主体 . 22 第四章 国际政治中的非国家行为主体 . 24 第五章 外交决策 . 26 第六章 国际政治环境及其发展趋势 . 27 附件 1:参考书目 . 30 附件 2 2004-2011 历年考题 . 30 1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政治学学科综合水平 考试复习精 要 提示 :此内容旨在梳理 课本知识点以引导复习 。 第一编 政治学理论与政治制度 关键词: 政治权力 政治文化 意识形态 政治社会化 国家能力 政治社团 政治统治 政治管理
3、政治参与 政治革命 政治民主 第一章 政治的性质 1 政治 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 资源 的 权威性 分配的系统化过程 。 对这一概念应作如下理解: (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任 何一个社会必须寻求一种途径以决定社会的资源和代价是如何分配的。这个分配过程就是政治。 (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权威性分配是指有可能影响社会上每一个成员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并不一定要直接影响社会上的每个成员,政策的执行通常是有选择性的。 ( 3)资源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2 根据政治的本质, 政治学 是研究公共权力的形式及运作规律的科学。谈到什么是政治学,不能不涉及
4、政治学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两个方面。规范性活动的核心是“应当是什么”,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哲学。 18 世纪的哲学家 大卫休谟 在很大程度上奠定 了现 代政治哲学与现 代政治科学的基础。 3中国古代政治学,集中体现在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春秋战国时代的 “百家争鸣” 。在诸子百家中,对中国政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儒家 、 道家 和 法家 的政治思想。 4 2008 空 2012 空 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至今,我们可以把西方政治学分为 古典主义时期 、传统主义时期 、 行为主义时期 和 后行为主义时期 四大阶段。 5 行为主义政治学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第一,行为主义关注的是政治活动者的行为
5、,断然拒绝机构研究法。第二,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资料的量化是科学化的重要目标。第三, 行为主义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即政治学要合理地利用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资料来描述和解释政治现象。第四,行为主义研究主张“价值祛除”或“价值中立”。 6 德意志意识形态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共产党宣言 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纲领性文献。 7 政治权力 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 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对此概念应作 如下理解: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 ,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2 关系。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 ; 政
6、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 要是利益;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在政治过程中,政治权力主要表现为五种形式: 强制性权力 、 功利性权力 、 操纵性权力 、 合法性权力 以及 人格型权力 。 8 2008 空 政治权力的基础是指取得和占有政治权力的资源或 资本,主要包括 武力 、 财富 、技能、知识、动机以及制度因素等。 9 2010 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 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这一观点揭示了政治的基本特征。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分析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即 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政 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是马
7、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属性的命题。 “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方式、任务和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内容的规定。 马克思主义还认为,“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关系受制于社会物质运动,即受客观规律支配,因而是一门科学。 由上述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为人类认识政治现象作出了革命性贡献。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对政治的研究与人类的彻底解放结合起来,具有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同时,在实践中也需要不断发展。 第二章 政治文化 1 政治文化 是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 的过程 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
8、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2 ( 2008 论)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政治文化既是政治范畴,又是文化范畴,是在文化与历史的长久积淀中形成的、支配与制约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政治观念的综合体系。 第二,政治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第三,政治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深刻的阶级性。 第四,政治文化具有内部的结构性。 3 ( 2009 简) 概括而言,政治文化的 主要 内 容包括三个基本成分: 政治认知取向 、 政治情感取向和 政治评价取向 。 4 2012 论 政治文化的功能: 第一,政治文化规定了人们的政治倾向,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成为一种内化了的行为
9、准则,直接影响政治行为的方式。 第二,政治文化决定了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模式。 第三,政治文化决定着体系内政治的实际运作状况。 第四,政治文化影响和制约政治体系的稳定与变革。 5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本土化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是 :第一,吸收中国传统 政治文化的精华部分;第二,借鉴西方政治文化的合理因素;第三, 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确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6 意识形态 是以一定哲学世界观为基础的社会政治范畴,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体系。意识形3 态具有现实性、总体性、阶级性、相对
10、独立性、依赖性以及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意识形态 还 具有隐蔽性。 7 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 ,是指维护政权的合法性,推动大规模社会政治动员,实现政权的转移。 8在社会经济过程中,任何个人、团体的目标首先是保护自己的既有利益,其次是实现既有利益的增长。 在实现这两个目标 的过程中,意识形态具有下列几个基本经济功能: ( 1)保护团体内部团结的稳定性。 ( 2)论证团体集体行动的合理性。 ( 3)动员团体全体成员采取集体行动,以实现行动的规模经济效益。 ( 4)约束团体成员的行为,减少“搭便车”现象的出现。 9( 2010 简) 意识形态变革滞后性的表现: ( 1)压制创新。 ( 2)破坏正在变革团
11、体存在的合法性。 ( 3)造成团体成员的分裂,阻挠集体行动的进行。 ( 4)助长“ 搭便车 ” 现象的增加。 10 政治社会化 就是社会成员在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政 治社会化具有 互动性 、 创新性 和 持续性 。 政治社会化按照传播方式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政治社会化两种。从内容上,政治社会化可分为主流政治社会化与非主流政治社会化两种。 11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获得政治文化的途径也是多方位的。执行社会化功能的机构按照组织化程度可以分为 初级团体 和 次级团体 两种。 12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政治社会化既是塑造政治人格、造就政治角色的过程,也是
12、政治文化传播的过程,并且通过这两方面的作用对政治体系,甚至是整个政治生活产生广泛的根本性影响。 第一,政治社会化是决定一个人的政治行为和政治 态度的关键因素,不仅培养公民参政议政的能力,而且塑造了公民的政治人格。 第二,政治社会化传播、维持和改善着政治文化。 政治社会化是传播政治文化的手段和方式。相对于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是目的; 相对于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是手段。政治社会化的主要作用就是传播政治文化,并在传播的过程中实现政治文化的维护和改造。 第三,政治社会化是关系到政治体系的 稳定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三章 国 家 1 国家起源学说: ( 1)国家神权说:国家神权说有利于当时的政治秩序和社
13、会秩序的安定,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有重大影响。 ( 2) 2008 名 社会契约说: 社会契约说是 17、 18 世纪最有名的政治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霍布斯 、 洛克 、 孟德斯鸠 、 卢梭 。 2011 空 社会契约说是对国家神权说的直接否定。社会契约说假定,国家之前是人类的无政府的自然状态,所有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人,都占有因自然法而产生的自然权利。 ( 3)国家暴力说:国家的存在就意味着政府的存在,政府是统治和管理 国家的机关。国家暴力说表明了一些国家的统治特征和统治手段,但并不能科学地揭示国家统治的本质,也就难以让人明白国家到底为何物。 4 ( 4)国家要素说:民族国家要素分为三要素说
14、和四要素说 。三要素说认为国家是人口(居民)、领土(土地)、主权(权力)者的联合体。四要素说是在三要素基础上价一个政府。 2 2012 简述 国家是私有制出现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权力具有三个重要特征: 第一,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强制性。第二,国家权力具有主权 性。 统治阶级为确保国家意志的权威性,总是要使国家权力对内最高和对外独立,即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和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第三,国家权力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作为统治阶级意志体现的国家的法律,要求全民共同遵守。 3( 2008 简) 国家能力的基本内容 :国家能力主要由 五个方面的相互交织、互为条件的能力构成:第一, 资源提取
15、的能力 ,即政府可以合理、有效地动员和调节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源用于扩大目标、成就的能力。第二, 经济调控能力 ,指国家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第三, 合法化能力 ,指国家运用政治符号在国民中制造政治共识,进而巩固其统治地位的能力。第四, 社会管理和一体化能力 ,指国家对社会上的个人和集体越轨行为的防范和控制,特别是对政府 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越轨行为的防范和控制。第五, 服务能力 ,即有效地向公众全面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以及不断扩大的政府产出和政府产出质量提高的 能力。 4( 2009 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类方法,历史上的国家被划分为 奴隶制国家 、 封建制国家 、资产阶级国
16、家 和 社会主义国家 。 5 威权主义国家 是指那些既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也没有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发展中国家。 威权主义国家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鼓吹中央集权。 第二,政治权力集中于个人或少数精英集团手中。第三,社会受到国家的有限控制,实行较开放的民间经济活动。第四,在意识形态上,往往以民族主义来动员社会支持;当民族主义号召力下降时,有时会假借西方民主或社会主义进行政治动员。 6 政府体制 是指一个 国家的统治阶级用什么形式组成其实现阶级统治权力的国家政权机关。就人类社会的实践看,政府体制可以分为两大类:君主制与共和制。 7 国家结构形式 就是国家权力如何按地理或区域来划分,其
17、核心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按中央与地方的不同权力关系,国家的结构形式主要分为 单一制国家 和 联邦制国家 。中国是单一制的多民族国家,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解决民族问题。在我国实行“一国两制”,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特别行政区仍然是我国单一制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 8 对当代政府机构的设立影响 最大的学说是分权学说 和“议行合一”思想。我国的政权组织原则是以 “议行合一” 为基础的民主集中制。 9 2010 名 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是指有权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的机关。任何国家的法律都规定,立法机构的成员或代表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 2012 空 资产阶级议会的主
18、要职能包括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 10 委员会制度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中居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美国,没有各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就不会有国会的运转。 11 官僚制的基本特征及其作用 : 官僚部门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属的行政体制或职 能部门。作为一种制度,官僚是指所有大型 组织中由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组成的行政管理机构。韦伯把官僚定义为具有下列特征的行政管理体制: ( 1)等级制,即每个官员都拥有明确的特定权限,并对其上级负责; ( 2) 非人格化,即每个官员的工作是根据固定的规则而不是根据官员的好恶来确定;每项具体事务都必须保留文字记录; ( 3)延续性,即行政官员是一个专职的薪金阶层,其职务
19、稳定,并有望正常晋升; 5 ( 4)专业化,即官员都是择优录用,受过专门训练,并系统了解所在领域的全部知识。 韦伯认为,上述特征综合在一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行政管理的效能,使官僚同复杂的工业社会息息 相关。 第四章 政党与政治社团 1 政党 即社会中 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活跃分子,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一种政治组织,社会承认它具有组织与扩大其主张的合法权利,它也积极介入到政治生活之中,为取得或维持政权,或影响政治权力的行使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政党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或政治组织的特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党具有的最重要也是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是把政府形式上的结构与社会中的各种不同
20、成分联系起来的“纽带”。 第二,政党一般都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以及一套为实现这些目标而设计的政治纲领。 第三,政党是一 种制度化的组织。 第四,政党的存在受到法律的保护,具有合法性。 2政党按照理念的本质和角色分为 使命政党 和 掮客政党 ; 按权力集中程度的不同分 分权型政党 与集权型政党 两类。 3 与其他阶级性质的政党相比,无产阶级政党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无产阶级政党以广大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二,无产阶级政党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第三, 无产阶级政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还是工人阶级一切组织的最高形式。 4 2011 论 政党在政治系统的功
21、能和作用: 政党作为政治组织 ,作为连接政府机构与社会的纽带,它必定承担一定的政治功能,在政治系统之中发挥它的作用。 ( 1)目标制定( 2)利益表达( 3)动员和社会化功能( 4)精英的形成与遴选 为了承担起这些政治功能,政党所进行的政治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推举候选人、竞选、组织政府和其他活动。 5 政党制度 , 指的是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或状态。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中,普遍存在的政党制度类型为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有一党专政制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6中国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的最 为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选择多党合作制度有其
22、深刻的历史原因: 第一,错综复杂的社会阶级 结构 是我国多党合作现象的物质基础;第二,中国反动统治的专制化程度和我国政治发展任务的艰巨性,这是中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政治背景;第三,中国共产党依靠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影响力,逐渐成为中国多党合作的主导力量 ,这是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7 2011 空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过程中,政治性社团就是指 利益集团 、 压力集团 和 院外活动集团 。利益集团就是社会中的一些成员为了共同的集团利益而结合在一起,通过积极行动而达到共同目的的一种 社会组织。 压力集团和院外活动集团是经常与利益集团一同使用的两个术语。压力集团是指为实现某种特殊利益而对政府施加
23、政治影响和压力的团体。当利益集团成为政治角色而企图影响公关决策和公共权力、使自己的特殊利益获得实现的时候,它就成为压力集团。 8 利益集团在资本主义政治过程中 的作用: 6 对于利益集团在资本主义政治过程中的作用,必须基于其社会和政治制度的现实来认识。 ( 1)集中各种利益( 2)政府的助手 ( 3) 制约政治权力 另外,利益集团的弊病:利益集团是政治不平等的产物,也是推动政治不平等的因素;利益活动的活跃降低了政 府权威,造成政府内部的分裂。 9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社团的作用: ( 1)参政议政 :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进入领导层和加入共产党。 ( 2)政府助手 第五章 政治统治与政治
24、管理 1 2010 空 在西方的政治统治研究中,影响较大的是 精英统治论 、 多元统治论 和 新马克思主义的统治理论 。 2 2009 名 精英统治论 : 精英统治论起源于古代的能人治国思想 ,其创始人认为,无论是在君主制、贵族制还是在民主制中,其共同点都是由少数人或精英统治的。 3 多元统治论 : 现代多元主义者认为,西方国家的政府不再垄断决策权,国家权力 趋向多元化。国家的政治职能就是要在各种利益集团之间需求平衡。 4 国家的政治统治 实质上就是阶级统治行为,是维护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的最高行为。 5每一种政治秩序建立后,统治阶级都要力图使这种秩序合法化或获得合法性。在传统上,
25、合法化的主要手段是意识形态。在政治统治中,合法性不仅来自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经济福利的 实现。 6 在当代西方政治学中,对政治统治进行分类研究的是 马克斯韦伯 。韦伯根据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把政治统治分为 卡里斯马型统治 、 传统型统治 和 法理型统治 。 7 2011 名 政治管理 就是 国家权力按照某种特定的秩序和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自觉地、有计划地约束或制约的一定方式。政治管理的目标是为了维护政治统治和保障社会政治生活的正常运行;其行为方式是自觉地、有计划地约束;其作用的客体是一般社会成员以及统治阶级自身。 8 2009 论 政治管理的作用: 政治管理主要以领导、决策、组织、协调、沟通、
26、监督等方式发挥作用,其根本目标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与此相适应,政治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维护现存的基本政治规范,增强人民群众对这些政治规范的认同和支持。 第二,维护政治发展和政治稳 定。 第三,促进民主政治生活。 第六章 政治参与 1 政治参与 ,亦称参与政治,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政治参与的主体是一般公民,是公民自下而上影响政治的过程。 第二,政治参与是一种实际的活动而不包括态度。 第三,政治参与是旨在影响政府决定的活动。 第四,政治参与不仅包括行动者本人
27、自动的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而且包括行动者受他人动员而发生的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2根据各国的政治实践,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 有 投票 、 选举 、 主动接触 、 政治结社 等。 3 经济发展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7 一个国家的政治参与水平与其经济发展程度是息息相关的。一般而言,经济发展和政治参与呈现正相关关系。 第一,在一个社会中,政治参与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社会经济发展导致各种组织和协会等中间组织成倍地增加以及大量的人参加这些团体。 第三,社会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利益关系的不断变化和相互紧张,使公民不得不诉诸政治行为来维护并进一步实现自身利益。 第四,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促进
28、政府扩大其职能。 第五,社会经济的发展通常是通过民族国 家的发展来实现的。 但是,现代化进程也表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政治参与水平并不必然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首先,社会经济发展不是决定政治参与的唯一因素,社会结构也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社会经济现代化使决策中心由传统社会的基层转移到全国一级。 4政治参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同,发展水平的差异,政治参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就呈现复杂的色彩。 一方面,政治参与促进经济发展并维护其成果。 另一方面,政治参与又会制约经济发展。 因此,如何处理政治参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确是“不易的抉择”。 5 政治 参与的发展方向: 根据马克思主义
29、的历史观和政治观,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 方面: 第一,政治参与从资本主义社会公民的政治参与到社会主义的政治参与,最后发展到无产阶级社会的全社会的政治参与。 第二,政治参与由少数人参与到多数人参与再到全体人参与。 第三,政治参与行为方式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再向多层化发展。 由此可见,尽管政治参与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和地区范围内会出现突然波动,但是从长期的历史发展来看,政治参与在人类政治历史上的不断扩大和加深是不可抗拒的。 第七章 政治发展 1 2012 名 政治发展 是在 利益和利益关系变化和发展的基础上,政治权力和权力关系、政治权利和权利关系、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相互关系和变化发展。政治发
30、展采取两种基本形态和方式,即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2 2011 简 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在特定经济社会关系基础上体现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的运动,政治发展的主导者是代表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政治发展是人类社会从低级政治走向高级政治、从政治的必然王国走向政治的自由王国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过程,是各种社会政治形态面临的共同问题和任务。 3 现代化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它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是物质层面,政治现代化是制度层面,而思想和行动现代化则是社会的深度层面。作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现代化 是指
31、16 世纪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的政治结构的根本转变,是工业化渗透到政治领域并引起其深刻变革的过程和发展目标。 发展中国家政治现代化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认同 、合法性 、 命令贯彻、政治参与 、 一体化和分配 。 4 政治革命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政治革命的条件: 第一,经济条件。第二,社会 阶级之间发生严重冲突。第三,在严重冲突 时期,国家统治机器软弱无力,统治阶级衰败。第四,大8 批知识分子疏远了革命前的政权。 5 政治改革比政治革命更为艰难的原因: 政治改革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发展、民众的要求以及外部环境的压力。 改革者所面临的问题要比革命者更为困难,一个成功的革命者无须是政治巨匠
32、,但是一个成功的改革者则必须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 首先,改革者既要反对保守者,又要反对激进者。 其次, 改革是一场渐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是朝着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政治秩序发展的。 最后,改革无论是以变革社会经济结构为开端,还是以变革政治体系为开端,最终是为了达到社会经济结构与政治体系均衡发展。 6 政治民主的价值: 政治学对民主价值的研究和论述大体存在两种途径,即 理想主义的 和 经验主义的 。理想主义的途径是民主的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根据这一途径,民主的价值体现在:自治、平等、 权威。经验主义途径体现了民主研究的现实主义思路。 根据这一途径,与其他政治制度相比, 民主方法或制度的最大优势在
33、于: 第一,民主宪政保证国家政权的和平交接,从而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二,民主宪政尊重每个人的权利。 第三,民主制度能使政府更加关心人民的幸福。 7 2009 空 政治民主的基础主 要包括 经济基础 、 法制基础 和 社会自治 。 8 经济发展从以下方面促进政治民主化: ( 1)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 ( 2)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 ( 3)经济发展能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 ( 4)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自立、多元化、宽容以及不要期望过高。 9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核心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其基本内容: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
34、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 形式;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参与国家的管理。第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通过这种制度就使社会整体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第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重要政治制度。第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即城乡居民群众以法律为依据,行使民主选举,实行自我管理的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有效整合了人民群众各阶层和群众的不同利益;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 和谐稳定和保持国家长期协调稳定发展,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第 二 编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