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对学术期刊内容质量的新理解摘 要 基于对传统纸质学术期刊阅读与网络阅读两种不同阅读方式的读者群体的比较分析,指出造成传统纸质学术期刊发展困境的并非是笼统的网络阅读,而仅是数据库阅读。正是目前大规模发展的数据库“割裂式”阅读方式,造成对纸质学术期刊品牌的重大伤害。学术期刊应该从纸质阅读与数据库阅读的差异化视角,重新审视内容质量,在比较两种阅读方式的基础上,确认符合自身发展利益的“整体内容质量”观念。 关键词 期刊 内容质量 网络阅读 纸质出版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4-0037-05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
2、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tial readers between the paper reading and the internet reading,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it is not so much the network reading as the database reading which brings about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of the traditional paper learned periodicals. Because it is the lar
3、ge-scale split reading model of the database reading, not others, that depressed the power of the brand of the learned periodicals.Also,the article considers that the learned periodicals must rethink the quality 2of their contents provided the different reading models between the papers and the data
4、base. Only in this way, the learned periodicals can establish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ontent which can benefit themselves most. Key words Journal Content quality Reading on the internet Paper publication 1 学术期刊的困境及成因 在较长时期内,我国传统阅读率呈下降趋势,传统纸质学术期刊的阅读率更是急速下降,传统学术期刊出版存在日益加重的生存压力。我国学术期刊的困境,最明显的表现为经营困
5、境。从整体来说,缺乏有效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难以更进一步地发展。从分化的学术期刊出版单位来说,基于不同的体制内环境,有些学术期刊在主办单位的资助下活得有滋有味,但大多数学术期刊是勉强度日,少数期刊更是朝不保夕,陷入生存困境。 我国学术期刊面对的生存困境最为直观的表现是发行量逐年下滑甚至大幅萎缩,不少学术期刊的发行量已下滑至 1000 本以下,少数学术期刊的每期印数仅几百本,只能作为交换刊使用,很少在市场上发行。学术期刊困境的出现有多重原因。一方面是体制性原因,它导致我国学术期刊普遍市场化不足,整个行业呈“弱、小、散、差”分布,整体创新性与特色性不足。另一方面是非体制性原因。比如,传统出版业生
6、存环境恶化,表现在整体阅读率下降、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上升等各个方面;整体学术环境恶化,造成学术氛围较差,整体阅读率低下。其中,3最为大家所认同并经常提及的一个非体制性原因,是数字出版及网络阅读的出现和盛行。 和传统阅读不同,我国的网络阅读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9 年已经达到 44.9%。近些年来,随着大屏幕手机的阅读感官功能增强,手机阅读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从传统报刊阅读转向手机阅读。加之,近些年平板电脑终端及电子书阅读器的普及,网络阅读逐渐成为国民尤其是年轻人的主流阅读方式。正因为此,不少学术期刊单位认为,正是网络阅读的突飞猛进,使纸质学术期刊陷入发行量大幅度萎缩的尴尬境地。 然而,
7、我们有必要对网络阅读进行进一步分析。网络阅读实际上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其内容范畴十分广泛。从阅读终端来看,网络阅读既有基于电脑台式机及笔记本的数据库阅读,也有基于手机终端的手机阅读,还有基于平板电脑及电子书阅读器的电子期刊阅读等。从阅读内容来看,网络阅读既有对单本电子期刊的阅读,也有基于宏大数据库的单篇检索阅读,还包括手机阅读中最主流的 APP 阅读、电子书城阅读、微博阅读等。笔者认为,并非所有的网络阅读都是造成纸质学术期刊发行量大幅度下降的真正缘由,只有数据库阅读,基于其自身强大的可替代性,才是陷我国学术期刊于困境的根本原因。理由有三个方面。 第一,数据库阅读对于大部分学术期刊真实的替代性。万
8、方、维普等始于上个世纪的大型期刊数据库,已经拥有强大的检索信息,整个数据库信息“大而全” ,能够给研究者提供相比传统期刊更好的信息服务,检索精准,使用便捷。正是因为大规模数据库的建设及发展,使得研究者不再依赖传统纸质期刊,使纸质学术期刊的需求量大幅萎缩。各个高4校及专业研究机构用于购买数据库的经费提高,而用于购买纸质期刊的经费日益压缩,形成对纸质学术期刊的真实替代。 第二,完全重合的目标客户群体,使得数据库阅读对纸质学术期刊的破坏性尤为严重。手机、微博、电子期刊及网上书城等网络阅读都具有休闲阅读的特征,其主流阅读群体是青少年人群,并非纸质学术期刊的目标客户群体。虽然纸质学术期刊的阅读者也可能使
9、用手机等方式阅读,但这些阅读是补充性的,而非替代性的,不存在以网络阅读取代纸质阅读的选择性问题。但数据库阅读则非如此,数据库阅读的目标客户群体,与纸质学术期刊的目标客户群体基本上重合。如果说,以前在电脑知识没有完全普及的情况下,部分年老学者还坚持纸质阅读,那么到目前,电脑及网络知识已经日常化、普及化,两部分目标客户群体的重合性更大。数据库阅读及传统纸质学术期刊的阅读人群都是以高学历研究型客户来源为主,这部分人,在纸质学术期刊及数据库阅读两者之间存在非此即彼的选择问题。事实上,大多数研究者都选择数据库阅读,这正是造成纸质学术期刊困境的重要原因。 第三,之所以说是数据库阅读而非其他网络阅读方式造成
10、我国纸质学术期刊发行量大幅下降,是因为这种观点符合实际的事件发展逻辑。从我国纸质学术期刊发行量的变动轨迹来看,发行量大幅萎缩的时期恰恰是大规模数据库建设与突飞猛进发展的时期,近些年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等的大幅度发展,并没有形成对纸质学术期刊发行的再一波挤压高峰。 2 纸质阅读与数据库阅读的功能性差异 虽然数据库阅读对纸质学术期刊的发行造成严重的挤压,形成当前5我国纸质学术期刊的发展困境,但在出版行业,还是有众多专家指出,纸质出版包括纸质学术出版,在较长时期内依旧有其生命力,不会立刻消亡。对于此观点可以产生不同的理解,其中,两类阅读方式的功能性差异以及纸质出版物的收藏功能是为大家所认可的。
11、笔者以为,纸质学术期刊的收藏功能相比其他形式出版物并不突出,但从两类阅读方式的功能性差异角度来看,纸质学术期刊在阅读传播方面具有众多数据库阅读无法比拟的特征,以及基于这些差异化特征的优势。 数据库阅读作为一种海量、便捷的网络阅读方式,具有三个纸质学术期刊阅读难以企及的优点。一是数据库阅读的信息量大,能够满足研究人员基本的需求。国内大型论文资料库的完善,使网络平台上的信息丰富,海量存在,且更新迅速,相比单本学术期刊的载体束缚,更能够满足读者对信息获取的需求。二是数据库阅读具有更好的便捷性,能够保证研究者快速地、有针对性地获得需要的资料。传统阅读的检索通常通过目录索引实现,并不具有向外搜索的可能,
12、但数据库阅读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检索性阅读,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主动快速、便捷地获取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三是数据库阅读提供的适宜的写作环境,使读者可以从阅读界面快速转换到写作界面,甚至可以直接复制、粘贴一定信息量的内容。数据库阅读的三个优点,使快速检索式阅读成为数据库阅读的重要特征,而正是这一特征,使网络阅读获得越来越多读者的欢迎。从近些年网络阅读发展趋势来看,网络阅读正在从年轻人群向高龄化发展,从普通读者向高知化方向发展,众多高校师生、研究机构人员舍弃纸质学术期刊阅读而转向数据库阅读。 6虽然数据库阅读具有上述明显的优势,但纸质学术期刊阅读也有自己的特点。不少人将网络阅读方式总结为是一
13、种“浅阅读”方式,传统阅读是一种“深阅读”方式。也即,网络阅读是一种知识获取性阅读,读者通过网络阅读快速地获得自己想要获得的知识,而传统阅读不仅是一种知识获取性阅读,更是一种带有体验性的、适宜深度思考的阅读方式。至于学术期刊的纸质阅读与数据库阅读,两者又有如下不同之处。第一,数据库阅读是一种检索性阅读,是一种伴随选择活动的阅读。传统学术期刊阅读则更多地是一种全面阅读,读者在阅读之前的选择活动很少。第二,数据库阅读是一种目的性阅读,读者在读取文章时事先已经想好了自己的真实需求,有目的、排他性地进行阅读。纸质学术期刊阅读是一种发散性阅读,读者在阅读某一文章后,通常会阅读同期其他文章。第三,数据库阅
14、读是一种海量阅读,数量上足够多,但被检索文章的内容质量难以评判。传统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社会评判机制及期刊品牌影响力,优秀的学术期刊通常遵循“少而优”的原则,在内容质量上有一定的筛选标准,读者可以通过期刊品牌来判定其所载文章的质量。第四,数据库阅读是一种断裂性阅读,读者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很少考虑其同期文章。纸质学术期刊阅读是一种整体性阅读,读者在读取一篇文章后,会考虑同期文章的呼应。读者可以从期刊风格来初步判定文章的价值取向,从期刊主题获取更多的关联文章,展开发散性思考。 综合上面的分析,两种阅读各有优点,分别能够满足读者不同方面的需求。笔者认为, “浅阅读”与“深阅读”能够很好地表明数据库阅
15、读与纸质学术期刊阅读分别适宜的不同阅读人群:数据库阅读适宜想要获7得参考的人群,纸质期刊阅读适宜深度学习的人群。使用数据库阅读来进行深度学习的人群,通常会将文章从平台中下载后打印,通过再纸质化的方式实现反复学习。在读者的实际阅读活动中,数据库阅读因其快捷检索、目的性、排他性等特点,十分适合研究目的已经形成后的有目的的针对性学习,纸质学术期刊阅读十分适宜研究目的形成之前的整体学科性的涵泳式学习。从层次上说,前者是现实层次的需要,后者是一定生活方式层次的需要;从功能性上看,前者解决研究时的问题,后者解决研究之外乃至整个读书期深入学习的问题。从阅读的结果来看,前者能迅速解决固定问题,后者能够解决学科
16、知识积累、学术视野开拓、研究问题的无偏乃至学术情感的培养等问题。 3 基于差异化的学术期刊内容质量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纸质学术期刊阅读和数据库阅读之间具有很大差异。基于功能独特性的需要,按说纸质学术期刊和数据库两者之间应该有各自的发展轨迹,不存在太多的冲突。但客观事实是,数据库阅读已经并且越来越对传统纸质学术期刊造成挤压。这种挤压表现为一种非均衡的破坏性的攻击,导致传统纸质学术期刊发行量大幅下跌,出版环境不断恶化。在两类产品具有如此多的差异的情况下,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冲突呢?笔者认为,这是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两者在核心功能区具有较大重合,造成相互间的替代性极大。具体来说,在当前的学术环
17、境下,学术研究者相比早期的同行更加缺少学术情感,反而具有更多的实用性思想,学习从早期个人性格修养养成转变为完全的实用主义,学习的目的性进一步加强。因此,当能够实现快速检索的数据库阅读出8现的时候,学习者选择数据库阅读而放弃传统阅读是自然而然的。第二,当前的学术期刊内容质量理念使得纸质学术期刊能够被数据库阅读替代,而且在替代时的整体阅读功能损失成本极为低下。当前学术期刊出版的内容质量理念,还处在“单篇定稿”的思维路径上,即过多关注单篇稿件的内容质量,认为采用的每一篇稿件的内容质量是好的,则刊物整体内容质量自然也是好的。编辑在期刊内容的选择上缺乏“整体内容质量”理念。以这种“单篇定稿”方式呈现的期
18、刊内容,很容易被以“割裂式”阅读为特征的数据库阅读所替代。 笔者认为,相对于“检索式”阅读是数据库阅读对于使用者最明显的特征, “割裂式”阅读则是数据库阅读对于学术期刊最明显的特征。数据库阅读通过整合后再分配的方式,将原先属于同一本期刊的整体阅读内容分隔成众多的单篇文章。虽然通过整期阅读方式能够实现同一本期刊的整体阅读,但在实际使用中,整期阅读方式甚为少见,最常见的是通过关键词检索的单篇提取式的选择性阅读。在这种单篇检索阅读的割裂式阅读环境下,使用者很难把握及领会整本期刊的思想内涵,只能停留在对单篇的思考上。可以说,正是这种“割裂式”阅读方式对学术期刊品牌造成了最大伤害,它使使用者只关注有限信
19、息而忽略了对基于品牌联想的更多思想性内容的把握。 在此,我们有必要区分学术期刊的两种内容质量理念,一种是以单篇内容质量管理为主的理念,另一种是整体内容质量理念。前者关注于单篇稿件的内容质量,在稿件审核上着力,认为只要审核过的稿件的内容质量较好,期刊的整体内容质量自然很好。后者是一种以整体内容质量策划为主的整体质量管理理念,认为一本学术期刊的风格、栏目、品9牌联想性等才是学术期刊质量的关键。我们很难区分这两种内容质量理念的优劣。事实上,这两种理念都是可取的,都是立足于总体内容质量的实现,只是在总体内容质量的实现路径、质量管理的侧重点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征。但是,笔者之所以特别指出这两种理念的存在,
20、是因为在当前数据库阅读巨大的替代性冲击的背景下,这两种理念表现出后续的巨大差异。具体来说,采用单篇内容质量管理为主的理念的学术期刊,单篇文章之间缺少必要的“粘连” ,整体阅读价值与单篇阅读价值几乎一样,因此十分容易被分隔成单篇文章,实现数据库阅读。与此相比,采用整体内容质量理念的学术期刊,关注每一篇文章之间的关联性,注重栏目以及整本期刊的风格、思想的同一性,在内容表达上,具有同类文章的相互照应,容易形成发散性思维,具有很强的策划特征。对于此类期刊,倘若使用数据库阅读,往往会造成一定的内容质量及阅读体验的损耗,并不适合于单纯使用数据库阅读。 最明显的例子,我们可以把学术期刊和大众期刊进行比较。同
21、样是期刊,也都是由单篇文章组成,在技术上,大众期刊一样能够被切割成单独的一篇篇文章,并通过数据库实现检索性阅读。但事实上,我们很少采用数据库方式对大众期刊进行“割裂式”阅读。尽管随着期刊库的发展,我们可以在网络上阅读大众期刊,但这种阅读基本上还是以保持着完整性的整本期刊阅读为主。相对学术期刊,大众期刊在网络阅读过程中,依旧保持着完整的品牌影响力。与之相比,学术期刊的网络阅读,更多是采用数据库阅读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单篇检索方式完成,使用者在意的是这篇文章是不是符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而非这篇文章来10自具体哪本期刊。即使有的使用者因为在乎所检索稿件的质量会关心稿件的来源,但主要也是看这篇文章是
22、否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而非具体哪本期刊。由此可见,数据库阅读,使得使用者更关注产品本身,而非产品的制造者,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很少考虑期刊信息,很明显,期刊的整体品牌联想等功能被忽视了。这就是前述“数据库阅读是对学术期刊整体品牌影响力的最大伤害”的真正意义。 客观地说,数据库阅读对于学术期刊并非完全是有害的,很多时候,基于网络的数据库阅读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期刊文章的传播效率,是实现学术期刊学术传播宗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推动因素。但问题在于,一方面,目前学术期刊间接价值的补偿机制并不完全,也不规范,造成学术期刊行业对于学术传播的增进既缺乏评估标准,也缺乏补偿的合规性。补偿的有无、多少,由谁补偿,
23、都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的影响,数据库阅读在数据库拥有者与学术期刊编辑部之间的力量严重不对等,数据库阅读造成的期刊直接价值的损失和数据库拥有者的利益获得之间缺乏平衡机制,数据库拥有者对学术期刊编辑部的补偿远远少于编辑部的利益损失。 还是回到期刊内容质量的问题,两类期刊内容质量理念,使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在数据库阅读冲击下的受损程度不一。单篇质量管理为主的内容质量理念使学术期刊极易被“切割” ,因此品牌影响力很可能因为数据库阅读的冲击而受损。从目前学术期刊出版现状来看,更多还是以单篇质量管理为主,编辑部组稿着力于获得“质量优秀”的稿件,倾向于向知名专家学者约稿,减少发文量,选择精品稿件。虽然在编辑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