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对中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摘要】本文分析了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需求现状,针对该专业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总结了几点对中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见解。可供相类似的课程教学改革参考使用。 【关键词】中职 国际商务 课程改革 思考 一、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的发展超过人们预期。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外贸从业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行业自律型贸易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外贸企业数量变得越来越大,需要一批懂得涉外经贸业务的新生力量,外贸行业对外贸专业人员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
2、要求。 从人才需求的情形来看目前最紧缺的是应用型国际经贸业务人员。我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达七千多万人,但只有 8 万多人拥有外销员资格证书,20 万的货运代理从业人员中经过正式培训的人员寥寥无几,技能应用型国际经贸业务人员我国目前是相当缺乏的。目前各校培养的国际经贸人才,基本上停留在理论上了解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而没有从实际业务中了解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因此,随着对国际商务人才需求的变化,其培养的内容、模式和方法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其中对国 2二、中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质量为方向 人才培养课程计划中要与就业目标直接挂钩,能清晰的体
3、现出就业方向及工作必须的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与就业目标总体无关的课程尽量少开或不开,使得课程精减实用,目标明确。同时结合我国的就业趋势,应在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在职业岗位群里的择业和转岗能力。除了培养一般的职业能力,更要注重培养与人沟通交流和再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奠定继续学 (二)以专业目标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 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的目标应以人才规格分析为前提。因此,课程改革应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通过人才规格分析得知,国际商务专业的核心能力是交易磋商,价格谈判和外贸制单,这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应在课程模块中形成新的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着力强化能力培养。 (三)以职
4、业实践活动为导向,以适应学生智力特点为尺度 中职教育的重要标志是其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中心,建立有利于能力形成、特色鲜明的时间课程体系。中职学生的主体主要是学习成绩不是太好的,但思想活跃、参与热情高、社会活动能力强的学生。但同时他们又具有学习动力不足、主动性和稳定性差、自我调控能力差的特点。因此,课程改革过程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排除学科式的体系课程,重构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使教学更适合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3三、对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中等职业教
5、育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主要是中小型外经贸企业, “三资”企业,中外金融保险机构,涉外饭店宾馆,外运公司,海关报关行等。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单证填制、报关报检的协助、货运代理的业务操作、仓储运输、客户服务等范围内。因此,中职校国际商务专业应根据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的新形势,瞄准“大经贸” 、 “大商务”格局,以“服务市场为宗旨、学生就业为导向”调整培养目标,将培养目标定为培养面向外贸企业、三资企业、中外金融保险机构、涉外宾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外贸制单、进出口货物报关报检、涉外商务代理、货运代理、
6、仓储服务、商务咨询等岗位需要的初中级应用型技能人才。 (二)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围绕职业生涯目标进行课程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适应珠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的高速发展,中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就必须打破原有以学科为主的课程体系,构建基本符合对外贸易工作和服务的实际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项目教学为引领的课程体系。在“必需”和“够用”为度的前提下,在课程结构设置上将文化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进行有效的衔接,使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并通过专业技能课、案例课、综合模4拟实训课,以及进企业实习等推进综合化课程建设。 (三)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由于国际商务工作服
7、务的对象主要是外经贸企业和相关机构,国际商务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有别于普通商业人员的。外经贸企业普遍要求从业人员必须熟悉国际商务工作的基本政策、国内外商业法律、法规和惯例,并具有进行国际商务洽谈、外汇结算、商品外销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公关能力,能用外语处理业务。如进行商务洽谈,能熟练地处理商务函电、合同和单证,以及熟练的信息处理能力。因此,在专业改革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基础出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专业调研为基础,请行业专家参与,按实际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来开发设计课程,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四)畅通市场需求渠道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使自己的
8、毕业生成为社会抢手、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沿袭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是难以奏效的,必须推行产教结合的模式,走校企合作之路。校企合作不是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的简单对接,也不能满足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而应在就业市场、资金、教学、研发及产业等领域广泛合作,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在专业建设中借助企业资金和技术优势及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企业用人要求引入课程改革,实行“以企助教” 。在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课程设置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专家的作用,只有这样国际商务专业才能“与时俱进” ,使“进口”与“出口”保持畅通,真正实现校企“双赢” 。5参考文献: 1 严瑾.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2 郑吉昌. 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整体改革思路探讨J. 职业技术教育,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