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水利经营的理论认识和对策思考.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06531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水利经营的理论认识和对策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发展水利经营的理论认识和对策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发展水利经营的理论认识和对策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发展水利经营的理论认识和对策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发展水利经营的理论认识和对策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发展水利经营的理论认识和对策思考摘要:水利经营体现了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范畴。水利部门如何在新一轮发展中有效推进水利经营的发展,在我国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制度背景下,如何确定水利经营的发展方向,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导向实践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水利事业发展的制度变迁角度,结合涉水经济的理论辨析,针对发展水利经营的理念创新,分析了发展水利经营的方向对策,结论性地提出了水利经营改革必须构建好政策平台,提高资本效率,实施资源资产化重组。 关键词:涉水经济 水利经营 主要障碍 方向对策 中图分类号 F407.9 文献标识码 A 1 涉水经济的理论辨析 从经济学导向的经济存量要素分析,涉水经济包括水利综合经

2、营、水利经营、水利经济、水资源经济。从经济学导向的投入产出要素分析,涉水经济要素具有明确的内容规定性。 1.1 水利综合经营 经营的是无差异的“同一化”的劳动投入,即货币化投入,其直接依托的主体是市场经营,其经营目标是资本的增值与获利。所包含的“水利”含义实质是从水利事业中分离出来的资本“同一化”的无差异的经营行为。 1.2 水利经营 2经营的是水利资本,即投入用于特定水利事业的资本,以及人力资本所表现的资源份额。以水利事业发展为主体,其经营目标取决于水利事业内在潜质所规定的目标。所包含的“水利”含义体现了水利部门(非水利行业)的门类分工,实质是水利资金运动所体现的职能分工。也可以解释为,是水

3、利部门依托水利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面向市场,体现水利行业特色所进行的营销活动。包括水利勘测、水利规划、水利设计、水利施工、水利咨询、涉水开发等水利活动的经济行为。 1.3 水利经济 经营的是水资源量(或水能储量) ,即水利事业主体依托资本资源和资产资源,作用于水资源自然过程所付出的劳动而表现出来的经济价值,而非经营性资本的增值行为,其经营的目标,实质上是水利事业内在潜质具体化导向的某些目标行为,包括洪涝灾害、水土保持、干旱缺水、水环境保护、水工程供水、饮用水卫生、公益性水工程管理等水利活动的经济行为。 1.4 水资源经济 实质是水资源实行国家所有并构建具体管理行为的一个经济度量,其“经营”的结

4、果是水资源费等形式的规费征收。这一“经营”活动的起点是水资源自然属性表现的国家资源性质,终点是水资源规费征收,过程是实施单一的行政性授权管理。 上述涉水经济的理论辨析结合我国经济制度的变迁,表现为水利事业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变化。水利事业管理表现为从计划体系向市场体系的层次变化,与之相匹配的依次是:水资源经济水利经济水利经营3水利综合经营,运行模式依次是:行政事业性征收水利服务性收费水市场经营社会性市场经营。制度变迁与模式适应关系如图所示。 这里所界定的涉水经济的理论辨析,与水行政管理层的解释是有差别的。管理层的主流解释一般是以投资渠道和依水经营作出描述的,如以水为载体的经营称为水利经济,以国家主

5、导水利投资形成的产业称为水利产业等。与涉水经济的主流学术解释也是有差别的。如水利涉及的经济产出以水利产业进行描述,水利的市场经营以综合经营进行定位等。主流管理层的解释更多地是立足或关注水利部门的发展和国家投资政策的支持,而主流学术层的解释更多的是立足或关注水利行业的实际和水资源利用的状况,将治水的经济手段与行业经营加以区分。 2 水利经营的理念创新 针对涉水经济的制度变迁与模式适应作出解释,是试图从现实环境下涉水经济运行的质态作出归纳,以求更直接、更全面、更具指导性的诠释水利经营的个性特征,从而实现理念创新。 2.1 政策支持创新 从水利经营承担的实际“税负”分析,与社会性经营部门共处一个税收

6、体系中,税种单一,税率较高,没有体现水利专业化经营的差别,必然导致“税负”过重,影响水利经营综合效益的发挥。通过对水利经营性质和特点的合理界定,实现水利经营投入要素的量化,通过对水利经营和产出效益作出定量评估或评价,从而利于国家出台水利经营及产业政策,合理确定“税负”水平,引导、扶持水利经营的发展,从而优4化水利部门职能。 2.2 方向引导创新 方向的选择是实践重于理论的选择,全国水利经营不可能也不应该有完全一致的方向。我国水利经营许多共性做法,往往是互相借鉴,共同走错方向,其结果必然是帕累托效益最低。随着水利部门职能的多元化,理顺水利经营发展方向势在必行。这既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也需要

7、水利部门的积极规范。表现在实践中,必须根据区域水利工作的实际,理顺发展思路,突出优势,实现水利经营的方向突破。 2.3.机制实现创新 水利事业的综合性特点,决定水利经营滞后于宏观经济体制改革,表现在机制方面,缺乏系统的设计路径和目标选择,特别是随着民生水利、和谐水利等水利发展体系的构建,水利事业的发展目标在转移,重点也更加突出,其面对的现实是,首先被弱化的往往是经济机制,在经济、社会、生态三重效益的选择中往往顾此失彼,短期行为较强,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因此,理顺和创新水利经营机制已成必然趋势。 3 发展水利经营的主要障碍 结合我国水利工作的重点转移和水利经营发展的实际进行分析,其主要障碍表现在:

8、 3.1 发展方向缺乏连续性 主要来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水利事业是国家举办的公益性事业的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特点,在客观上更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和对重点公益性项目的加大投入。但由于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5水利多数项目却是在分级财政体制下进行的,由于来自两个方向的利益关系(地方横向建设项目的博弈关系、国家与地方分摊投资的博弈关系) ,致使以投资规模导向的水利经营存量不足,结果是片面强调市场化融资,最终形成认识上的误区,水利经营的资产链节往往在调整发展方向时断开,可持续发展的资产效应解体,结果又在走不出误区中试图寻找改革的路径,最终陷于低效和两难(公益性水利工程融资难、提高水利经营绩效难

9、)的困境。 3.2 市场关系呈现单一性 由于水资源自然属性的不可分性,利用属性的多目标性,利益承载属性的区域显性,分级投资体系的责任博弈性,最终形成水利部门较之其他行业(或基础产业部门)具有更明显的自闭性,而用于水利经营的人才资本因素、经营性资源因素等又不具有行业独占性,使水利经营处在一个封闭的准市场体系中运行,加之来自社会性市场的竞争,最终形成的市场关系仅仅是依托准市场体制下(具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经济利益分配,水利经营的多元化市场关系无法形成而趋于单一。 3.3 经营实体不平衡性 水利经营的实际内涵包括水利事业的多个方面,在实践中,往往融入水利事业管理的公益性职能。因

10、此,水利经营就不可避免地受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和投资方向的影响,在“重骨干、轻配套”的投资框架下,特大型或大中型水利经营实体能在一个区域内整合出一个市场,实行经营性资源的区域(或垂直管理系统)内循环,而相对弱势的中小型水利经营实体,由于市场渗透能力较弱,往往是在低效的“手工作坊”6中经营,且常常受“重政绩,轻经营”的执政理念影响,导致水利经营实体具有明显的发展不平衡性。 3.4 资产流失(闲置)潜在性 水利经营的资产流失主要来自于水利事业单位的转制改企或民营化过程,在实施这一政策时,由于要兼顾民营资产的置换, 必须剥离部分水利国有资产,以保证适当的资产规模便于民营资本置换,其结果是部分优质资

11、产退出水利部门而造成占有权的流失,其次是低估低售造成所有权的直接流失。水利资产闲置主要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是开发资本不足的暂时闲置,二是发展方向性调整造成的功能性闲置。闲置资产的运营结果往往是被低价处置,从而又造成水利国有资产的再流失。 4 发展水利经营的方向对策 水利经营的方向性对策,必然围绕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和实体的微观经营管理两个层面协调推进,其核心是立足区域,突出特色,培优做强,持续发展。 4.1 创新水利经营机制方向 管理靠体制,经营靠机制。由于水利经营机制直接反映了水利经营这个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规定了微观经营与管理的方向。所以说经营要靠机制。立

12、足实践,创新水利经营机制的方向必须体现以下对策导向: 一是突出水利特色,以水利文化(物质和精神的积累)统筹水利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将资产与资源融合为一体。 。 二是利益驱动机制必须自始至终体现自我约束机制实现方式的要求,7将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有机结合。 三是市场引导机制必须反映水利经营的内在要求。将水利经营行为、制度创新环节融入市场体系中,通过规范水利经营行为,实现与水利发展战略和政策的衔接。 4.2 创新水利经营投资方向 重在凝练投资理念,拓宽投融资渠道。重点围绕以下对策依层次推进: 基础层次是盘活存量资产,以增量投资带动存量增长,实现资产量质两个方向的优化,其关键措施在于:依据现行资产政策,

13、量化资产存量。 过渡层次是“联姻嫁接” ,以有限投资撬开无限市场,依托市场实现双赢。其关键措施在于:确立联姻为嫁接服务的理念,与阳光产业“联姻” ,便于早“嫁接” ,有效“嫁接” 。 发展层次是避开竞争,实现错位发展,回归水利行业本位。其关键措施在于:发挥水利行业的竞争优势,形成水利特色,构建水利经营规模链。 最高层次是放大水价值,拓展投资方向,在培育特色市场中增值无形资产。关键措施在于:创新水利经营理念,重视推销水利文化,最终融入开放性市场体系中。 4.3 创新水利经营产业方向 其核心在于:一是传统水利产业要做强,优势产业要做大。二是新兴产业要做优,夕阳产业要及早调整。三是综合经营模式要实现

14、尽快转8制,依靠特色的专业市场挤占社会性开放市场。 4.4 创新水利经营的积累和分配方向 积累是经营的必然结果,是持续发展的资本支撑。积累存在适度问题,水利经营的积累规模最终要能够实现“小资本撬动大资本”的持续发展要求。同时积累的增长要体现高薪“留才”的发展战略,留足人才发展基金。分配与积累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不完全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处理得当是可以互相促进的。合理的分配规模必须能正确处理好影响水利经营的三个结合,一是分配个体与群体的结合。二是分配方式与贡献方式的结合。三是按劳分配与公平分配的结合。 4.5 创新水利经营的“卡特尔”方向 反垄断法第七条规定, “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

15、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以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 。水利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水利经营具有“专营”的性质,创新水利经营的“卡特尔”方向是有法律依据的。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 “卡特尔”导向的目标之一是依靠效率来获利。现实经济发展也表明:垄断并不保护落后,相反,恰恰是垄断企业以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及时打压潜在竞争者,从而避免由于竞争带来的损失和浪费。 水利经营“卡特尔”方向的递进层次为:水利专业技术垄断水利专业市场垄断水土资源条件垄断国家水利政策垄断流域、区域相结合垄断

16、。 9针对我国水利经营的方向对策和水利经营的实际,结论性地归纳为一个方向:提高资本效率,实施资源资产化重组。这是我国水利经营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5 结论 水利经营,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市场经济体制导向的必然结果。水利部门如何在和谐水利、民生水利、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的新一轮构架中有效推进水利经营,确定水利经营的发展方向,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导向实践的现实问题。理论导向是必须立足改革与发展,克服政策与制度障碍,理顺行政与市场关系,着力创新水利经营的管理体制。现实导向是必须立足市场,发挥行业优势,盘活资本与资源性资产,着力构建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水利经营运行机制。这既是水

17、利事业发展的历史选择,也是发展水利经营的现实行为。 参考文献: 1. 张淑华.浅谈水的管理体制改革J.水利发展研究,2008(3):31-33. 2. 刘峰.改革中央水利经营性国有资产治理体制的思考J.中国水利,2009(20):57-59. 3. 戴伟如.利用水务体制优势发展水利经营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水利,2005(2):38-40. 4. 崔延松.创新中小城市水利市场化机制J.水利发展研究,2009,4(1):29-31. 5. 胡永法,崔延松.农业水费经营性改革的障碍分析J.江苏水10利,2003(6):38-39. 6. 王新明,南智慧.关于水利经营问题的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12(3):183-1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