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非政府组织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摘 要 近年来,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而文化建设正是新农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也需要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非政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政府在资金、人才方面的困境。但是由于自身局限和管理体制的制约,非政府组织在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障碍。为了促进非政府组织更好地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政府应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非政府组织也要提升自身能力并通过与政府以及其他组织的互助合作来弥补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不足。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新农村 文化建设 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罗方成,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2012 级研究
2、生。 中图分类号:D92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1-208-0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的重大战略任务,而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不容忽视,其以独特的组织形式协助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非政府组织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分析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内涵及现状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是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2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发展农村
3、文化水平。 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逐渐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就目前来看,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新农村文化建设成果显著。农民的文化意识不断增强,农村文化需求呈现了多样化、娱乐化发展趋势,提高了农村文化的品味。第二,地区间差异较大,文化建设参差不齐。这主要缘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差异。第三,新农村文化建设力量薄弱。广大农村因大量劳动力转移,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数量明显偏少且业务素质偏低。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作为致力于社会公益目标的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失灵和不足
4、。其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如下: 1.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 市场机制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通过竞争达到资源的合理流动与调节。但是新农村文化作为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可分割性,这也就意味着通过市场机制无法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会出现市场失灵。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然而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会出现公共政策失效、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低效率等问题,导致政府失灵。鉴3于政府和市场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局限,非政府组织凭借其非营利性和民间性能灵活高效地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2.公
5、共治理理论 公共治理理论认为,在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中,政府与其他公共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个人应该都处于对等的地位。由于公共事务的多样性,应强调多元治理主体间的合作,并根据公共事务的性质来探讨公共事务治理的多样性,发挥各自不同的社会职能,实现各种社会利益共赢,达至善治。由此可见,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是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非政府组织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优势 新农村文化的建设,既需要政府的力量,同时也离不开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在新农村文化建设领域具有许多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非政府组织的专业化和多元化优势 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参与
6、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既充分发挥了专业人才的作用,也极大促进了新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创新。相对于政府而言,非政府组织更能够团结各种专业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的偏好进行分工,来满足文化的多元需求。如海南省儋州市石屋村的老年协会、妇女协会、文艺协会充分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举办多彩的文体活动,在村活动室定期举办舞会,并组织村民们唱起客家山歌和革命歌曲,同时开展儿童歌曲比赛。广大村民参与其中,极大地充实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也4激发起村民之间浓厚的乡土之情。 (二)非政府组织的公益性和灵活性优势 非政府组织大多都是具有公益性的社会团体,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因而比起政府来说更容易调动起农民参与新农村文化
7、建设的积极性。同时,非政府组织实行灵活的、参与式的组织结构和活动方式,在某些公共文化领域,其效率和灵活性明显高于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结合传统的民族节日、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和民间歌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方式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三)非政府组织在资源整合与沟通上的优势 由于非政府组织本身所具有的民间性,因而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能够最大程度地整合政府无法动员的社会资源,并投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在沟通方面,非政府组织更容易贴近社会公众并与之沟通,将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迫切需求和建议反馈给政府,帮助政府准确把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降低政府收集信息的成本,配合
8、政府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文化建设。 三、非政府组织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体制还不够完善,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着种种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处理与政府关系的困境 对于绝大多数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非政府组织而言,能否处理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能否获得地方政府的信任,是非政府组织取得良好5工作绩效的关键。然而获得政府的理解与支持并不容易,一方面,因文化本身具有教育功能,政府为避免不良思想在农村传播,往往不放心将文化建设的重任交给非政府组织;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对文化建设持续的关注和支持,在无形中会给基层政权形成一种压力,因而遭到地方政府的排斥
9、。 “东莞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是东莞一家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当该团队向主管部门申请登记注册时,东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却以“千分一”这一名称可能让公众误解为“硬性摊派” 、 “强迫捐款” ,违背慈善自愿原则为由多次拒绝其申请。虽最终获准注册,但此事深刻暴露出政府在容纳和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方面的观念还十分滞后。 (二)处理与农村居民关系的困境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群众,只有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才能进一步发展文化事业。目前,留在农村的老人妇女对于文化建设的了解不多,很少参与非政府组织举办的一些活动。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在农村缺乏足够的影响力,无法调动起农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
10、创造性;而另一方面,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贫乏,非政府组织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又不能很好地满足村民文化消费需求。前些年,渭南秦腔剧团完全是一幅冷清的景象,一年演出不超过 20 场。通过为期 3 个月的市场调研,发现问题的原因是戏不够吸引人,票价又高,因而人气不旺,演出少。演出少又导致演员疏于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准,观众更不买账。因此,非政府组织的良性发展必须扩大群众基础。 (三)非政府组织自身缺陷的困境 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缺陷也极大地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首先,没有6固定经费来源,活动资金不足。由于经费以及活动场所的限制,一些非政府组织在很长时间内难以开展大规模的文化项目或活动。其次,文化建设人才趋于
11、老龄化,这很难满足农村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再次,非政府组织管理团队的核心凝聚力不强。很多非政府组织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领导,没有形成自身组织的核心力。正是由于这些自身的缺陷,使得非政府组织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服务范围缩小。 四、非政府组织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为了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必须共同努力,在公共文化事务领域形成合作互补关系,共同致力于新农村文化建设。 (一)外部路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 宽松的发展空间是非政府组织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提条件。政府必须转变治理观念,要充分认识到非政府组织是
12、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降低非政府组织注册和登记门槛,鼓励一些根植于农村的非政府组织参与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为新农村文化注入地方特色,增添活力。还可以设立文化专项资金,用于对非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的扶持,对于在文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者个人,可以适当地给予奖励。与此同时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加深农民对非政府组织各项文化活动的了解,扩大社会影响力。 (二)内部路径: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非政府组织能否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做出贡献,关键还在于自身能7力的提升和机制的完善。在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非政府组织必须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社会公信力,承担起自己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
13、尽的责任。首先,应该多吸引年轻人参与非政府组织的文化建设活动,增加专职文化人员的数量,建立有效的人事制度。其次,要拓宽资金和信息渠道。资金和信息是活动得以组织和开展的重要前提,非政府组织在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争取获得政府和社会媒体的信任,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来筹集资金和信息。最后,构建科学的自律机制。非政府组织必须通过合法途径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得进行非法的文化宣传活动,树立组织公平公正、诚信高效的形象,以提高文化建设的工作绩效。 (三)双向路径:建立与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互助合作模式 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政府事必躬亲和全部包办。为了增加农村文化事
14、业发展的资源供给,政府应着重于宏观管理,把该由社会管的事交由社会来管理,采用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方式共同致力于新农村文化建设。贵州省平塘县采用向本地民间艺术团“公开采购”文艺节目的形式来保护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是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合作的成功范例。由于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各部分力量较为分散,所以应加强零散、弱小非政府组织在具体文化项目上的联合,提升其文化建设能力,扩大其服务辐射范围。在信息获取方面,非政府组织之间要保持信息的畅通与共享,降低个别组织在信息获取上的成本,促进共同发展。 五、结语 8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所具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尤其需要非政府组织的积极配合。非政府组织可以充当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既可增加农民自我教育的机会,也可宣传政府的政策。如何壮大和规范非政府组织,寻求正确路径以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是需要社会各界长期密切关注并采取积极行动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马庆钰.对非政府组织概念和性质的再思考.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11). 2张礼祥.非政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以海南省儋州市石屋村为例.经济研究导刊.2009(31). 3史传林.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理论分析与政策选择.学术交流.2007(9). 4李真.非政府组织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