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风景园林水景设计探讨摘要:水是生命之源,其性能,形状,运动和历史都含有丰富的文化。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水景设计中,利用水来调节气候及减轻周围的凝滞感,营造一个和谐的园林景观。本文就园林水景的设计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水景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园林水景可赏、可游、可乐。大水体有助空气流通,即使是一斗碧水映着蓝天,也可使人的视线无限延伸,在感观上扩大了空间。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水中、水旁园林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不同的水体构筑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水体形态
2、;以水环绕建筑物可产生“流水周于舍下”的水乡情趣;亭榭浮于水面,恍若神阁仙境;建筑小品、雕塑立于水中,便可移情寄性;水在流动中,与山石、河岸、塘堤产生摩擦,发出各种声音。 “山石有清音”是悦耳的美感;“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则气势磅礴。水声,增添了天然韵律与节奏,显示空间的乐感美。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就是山水园。 “一池三山” 、 “山水相依”等都成为中国山水园的基本规律。大到颐和园的昆明湖,小到“一勺之园” ,有水的园子总能示人以无尽的韵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以水显胜的2园子不胜枚举,用水成功的例子更是不可胜数。皇家园林中的颐和园、圆明园、中南海、避暑山庄,私家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公共园林中
3、的曲江芙蓉苑等诸园均是以水景见长。 一、水景与现代园林 经过数千年的积累与传承,今天风景园林的设计与营建在综合了世界各国优秀的文化与传统,融合各个领域先进的科学与技术之后,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现代的园林中除了雕塑、绘画、建筑、小品等传统的造园要素外,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意味浓重的器材设备也成了常用甚至不可或缺的素材。但不管今日园林中的素材丰富到什么程度,不可否认“水与水景”仍然还是园林中最为出彩和传神的要素之一。 湖面、溪流、跌水、瀑布、喷泉、水与地形的结合、水与植物的结合、水与建筑小品的结合、水与雕塑的结合、水与灯光音响的结合等,以水为景、因水成景的景观形式仍然还是现代园林中最能吸引人和
4、打动人的部分。不管是纽约的中央公园、香港的海洋公园,还是广州的云台花园、深圳的仙湖植物园,滨水景观的成功营建,水与水系的得体安置都是它们设计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 随着生态学、生物学、气象学等相关学科的进步与发展,现代园林早已走出了墙内建园的模式,城市公共空间的绿化与景观营建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这种大尺度市域范围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依托水系、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因水成景、创造尽可能多的亲水场地和滨水景观仍是一条基本的原则。 二、园林水景设计要点 3(1)城市园林水景设计的关键技术 在水景的设计上,应尽量缩短人和水的距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让人融入到水景中。人们爱水,不仅仅满
5、足于赏水、听水,更希望能玩水、戏水。戏水于浅水中,清凉一夏,远胜机械无情的空调,涉水玩乐,尽情戏耍,远胜沉闷无聊的玩具。借助特殊配备的帮助,潜入深水底下,身临其境地感受水下环境的无限魅力令人充满无限遐想。 步石设计 步石设计又称汀步、跳墩子,是按一定间距将零散的叠石点缀于窄而浅的水面上便于人们通过的一种步道。 亲水性分析:步石的美,表现为缩短人与水之间的距离,使二者更为亲近。漫步汀步上,低头之见脚边清可见底的流水环绕,悠闲自得的游鱼调皮嬉戏,宛如身处凌波境;再看水,则人如处身于汪洋中,水愈发显得无穷无尽;回首小眺隐隐约约的来路,油然而生“水因断而流远”的感受。 设计要点:步石一般分为面层和基础
6、。面层建议采用经防滑处理的表面平整的块石或预制混凝土步石,面料的颜色、材质、形状须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相互搭配而不致显得突兀。表面积至少为 4040cm。土中基础长度至少为土上部分 2 倍。 在水深浅于 80cm 的水体方能设计步石,步石露出水面高度应以水位最高位作为参照,相邻两步石间距 2030cm,且设计时应考虑使步石的路线保持一定的曲折,灵动不呆板,增添自然情趣。 驳岸设计 4驳岸是陆向水的过渡,其主要作用是稳定水岸,保护水岸不因雨水冲刷或水淹下而破坏。 亲水性分析:驳岸将水与陆地自然过渡,引人前往水边,使人看见水时能自然地接近,视野也因岸的延伸而延伸、开阔。轻步在驳岸上,与柔水慢慢接近
7、,似乎走在浩渺的龙宫通道上,使人不禁为之神醉。 设计要点:临水驳岸按形式可分为三类,直式驳岸、阶梯式驳岸、斜式驳岸(图 1)。常规的驳岸的组成部分从顶部开始依次为:压顶、墙身、基础、垫层、基础桩。以下分别说明: 压顶:即驳岸顶部。墙身:驳岸的主体部分,常见的有用软卵石、砖、水泥混凝土等砌成。少数地方也有用木板、竹等材料制成的临时性墙身。基础:常见厚度为 400mm,宽度则为高度的 0.60.8 倍范围内。 垫层:基础与地基之间,常用碎石铺成。基础桩:加强驳岸承载力,打入土层的木桩或混凝土桩。 另外还常常能看见沉降缝与伸缩缝设计,主要是为避免土层沉降不均匀,以及温度变化等引起的形变而造成驳岸破坏
8、,保持驳岸稳定性。 (a)直式驳岸 (b)阶梯式驳岸 5(c)斜式驳岸 图 1 三、案例分析 (1)公园概况 某园以水为主线,配上具有南方特色的乡土植物与江浙的太湖石及古建筑,文化底蕴呼之欲出,有力的的衬托出写意山水园的质朴与秀雅。信步园中,只见楹联匾额,书画诗对,名人题词,彰显园林品位;庭院、馆、堂、轩、榭、廊错落有致,合理布局,溪流、池沼、湖泊自成纽带,艺术地再现并创新了传统古典园林。 (2)水体与驳岸类型 水体:此实例的设计思想与江南私园的造园理念一脉相承。园中以水为纽带,自由式的水景,蜿蜒曲折无所拘束,天然般的形成或大或小的池沼。 实质上除了青龙潭和桃花溪是地下泉眼形成外,其他水体均为
9、人工挖石凿坑而成,故园中水体多呈静水状态,加之多为园外引入,因此水质不是特好。 驳岸:与传统私园一样,该园中也少有单纯的自然形态的土坡岸。因土质松散,加上南方雨水多的地方气候的缘故,容易被雨水冲刷而致崩塌,故采用自然形态的叠石岸,见图 2。成功的驳岸处理,一般都与掌握石材的纹理和形状的的特点,与原有自然土坡搭配密切相关。使之大小错落,纹理一致,凹凸相间,呈现出入起伏的形状,再植以花木藤萝于泥土中,自然气息忽地而生,引人注目。 6总之,驳岸设计的因注意叠石池岸不宜僵直,尤不能太高,否则岸高水低如凭栏观井,和凿池原意无异背道而驰。 图 2 叠石驳岸 (3)滨水植物设计 结合该园中池沼驳岸以自然形态
10、的叠石岸为主的特点,造园者选择耐水湿的陆生乔灌木为主的植被进行装点,孕造出构成传统园林中以隐为显、半亏半蔽的园林空间。另外,由于池沼面积都较小,考虑到植物的近观效果,选择时注重植物的形态、叶色与气味,以达到良好的植物单体的观赏效果。主要有:红枫、八角金盘、狗脊蔗、垂柳、石曹蒲、络石、龟背竹、银杏、黄桶树、沿阶草、罗汉松等等。而在泉眼生成的活水水域中配置的植物则凸显乡土气息,芦竹、野生孤、葛蒲、迎春、大叶榕和一些水草的错落搭配,形成了较为开敞的空间。 (4)滨水植物与滨水要素设计 该园中名联胜景处处皆是,观赏亮点随处可见。飘动的垂柳形成的天然帘幕下,小桥、廊道若隐若现,似隔非隔、似断非断,正应了
11、“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情画意。柔和的线条和悠然的古韵直击人心,令人怦然心动,图 3。园中滨水植物与建筑、亭、廊、桥等滨水要素的互补与衬托无不体现出设计者和谐的理念,带给人和谐、自然、古典和浓郁的文化气息的感受。 图 3 滨水植物与建筑 7(5)评价 该园受自身造园风格的限制,植被多为观赏效果的单体,而不能像洗花溪和活水公园大量应用具有净化水质的乡土水生植物,因此未能发挥植物的生态效应,特别是人工凿制而非活水形成的大易楼前的水池水质较差;另外,受面积影响的池沼采用植被时鲜用睡莲、荷花类水生植物,这些在古典园中颇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花卉却难觅踪影,不见田田的荷叶连接天边,更未能体现出“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园林意境。在滨水植物的应用上面应该切合造园的主诣,依托植物赋予园林更多历史文化传统的韵味。长久以来为文人骚客所爱的深具精神气质的滨水植物都可大胆采用。比如水旁植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油然而生;又如水旁植竹,对岁寒三友的喜爱充分表达了园主的不俗的志趣,还达到划分空间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当中要在有限的地域内创造出无穷的意境,显然不能完全照搬自然山水,要通过对大自然进行深入的观察和了解,然后从中提炼出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象,用写意的方法创造出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这才是园林水体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