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钢厂总图影响因素逻辑框架法分析摘要:我国大部分钢厂始建于 50-60 年代,大多存在着: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厂区功能分区不明确,物流不合理;以铁路运输为主,运输系统效率较低;各种堆场占地大;总图管理不善等缺陷。本文针对钢厂总图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对策。 关键词:钢厂总图影响因素逻辑框架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TF0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总图问题的原因分析 1.1 料场分散,机械化水平低 国外现代化的钢铁厂一般在码头附近建有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的集中料场,进行原、燃料的贮存、混匀和整粒,占地也就大为减少。老钢厂的料场大多占用了生产车间周围和厂区边缘地带的场地,而且配有较复杂
2、的铁路线路,使装卸点增加,运输组织复杂。同时由于料场种类多分散在多处,给原、燃料的管理和装卸机械化也都带来了困难,造成大量的倒运作业,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 1.2. 厂内外铁路运输复杂,占用了较多的土地 我国钢铁企业的布局大多数建在内地,这就决定了钢铁企业货物运输必须依靠铁路,以便于同国家干线铁路联系。由于以单一的铁路运输方式为主,使得钢铁企业的铁路线路、车站设置既多又复杂。如鞍钢年产 700 万 t 时,铁路已达 833.3,占地 1250 万。 21.3 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 钢铁企业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总平面设计。目前,就炼铁而言,国外采用胶带上料、连续供料,而我
3、国大多是斜桥上料;同时在设备大型化已成为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时,我国钢厂还在采用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其能耗高、环境差、劳动生产率低,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质量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1.4 物流不畅,重复运输多 我国大多数钢厂物流不畅,存在多次倒运、交叉,同时物流形式也不合理。如,宣钢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东、西两区,被城区及京包铁路分开,东西区之间存在大量的物流运输。 1.5 总平面布置系统不适应生产发展要求 问题树: 二、钢厂总图管理优化的目标如下:1) 优化仓库、料场的占地利用系数,提高机械化水平,有效地利用空间; 2) 简化铁路运输、发展多运输方式,减少铁路占地; 3) 改善生产工艺、
4、提高设备水平; 4) 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优化物流;5) 重视总图布置和生产发展的协调;6)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职业卫生的条件。 三、钢厂总图管理优化对策分析 对策树: 33.1 结合改造,简化加工过程、近期布置远期预留合理 大胆改造旧厂区,调整总平面布置,提出总体规划设想和建议,逐步予以实现。对现有钢铁企业进行改扩建涉及到技术、资金、生产以及拆迁、报废、更新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其总平面布置比新建企业困难得多。要在弄清影响总平面布置的主要因素的前提下,进行认真的调查与研究,综合分析,提出合理的方案,使企业的总平面布置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减少乃至消除物料的重复搬运和搬运中的迂回、折
5、返等。同时,原有企业总平面布置不合理的局面仅通过一、两次的改扩建是不能改变的,只有一切从长远利益出发,严格按总体规划设想逐步予以改造,持之以恒,现有企业才能旧貌换新颜。尽量做到近期不早占地、多占地,不盲目预留,远期又有合理地发展用地和发展方向。 3.2 调整企业产品结构,优化总平面布置 根据资源、能源和扩建条件确定企业最终发展规模和可能的发展规模。编制切实可行的分期改造方案。逐步把那些产量低、能耗大、经济效果差的小而分散的车间结合产品更新、技术改造,宜将其合并、扩建或拆迁;对位于城市工业区的企业,应把那些对城市有严重污染的车间限制并进行治理或迁到别处;对于企业机修、耐火材料、动力修理、机车车辆
6、修理等因扩建场地不足或有协作条件时,尽可能由协作厂解决,若无协作条件,厂内又无扩建用地,可以迁至厂外适宜地点,以保证主体生产车间有足够的场地。 3.3 合理地调整现有铁路线路布置同时发展多种运输方式 铁路线路应尽量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宜集中布置。根据货运量、4周转期及货物的性质等因素,可考虑共用装卸线。对于多年不用或很少使用的铁路线路予以拆除;对于线路、站场、咽喉当其通过能力不足而改造其又受到限制时,可在对正常生产影响较小的条件下,对现有线路网进行改造,以适应扩建后增加的运量要求。 国内外改、扩建企业的实践证明,在钢铁厂采用单一的铁路运输方式不仅投资大、占地多、管理复杂、成本高,而且随着企业规
7、模的扩大,单一的铁路运输适应不了企业生产能力增长的需要。为了减少运输用地,要根据货物的特点不同,选用多种运输方式,每种运输方式均有其适用的经济范畴。运输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搬运物料的数量与距离。一般规律是:(1)运量大、运距短的散状货物,用胶带运输机运输;(2)进出厂的大宗货物,铁水、钢锭等高温货物,用铁路运输;(3)运距较短、运量较少的零散货物,用道路运输;(4)运距很短、地点固定、品种单一的货物,用辊道、电动平车、卷扬机、管道等运输;(5)沿水体的企业倡导用水路运输,且原材料运输最好是采用连续运输进入综合料场或一线料仓,成品采用大型汽车运输至码头。我国宝钢就是采用精矿粉从船上卸入胶带机运
8、至综合料场,轧钢成品采用大型汽车运至成品码头的。 3.4 注意竖向设计 3.4.1 场地内排水不畅通时,在满足生产工艺及物料搬运等要求的前提下,应重新设计场地标高及坡度,使雨水能迅速顺利地排出,保证场地不受洪水威胁。 3.4.2 改变原有不合理的排雨水方式和排水设施。 53.4.3 注意局部地区的竖向设计,如新旧建筑物之间、新建与新建建筑物之间、铁路与道路进入新建厂房等的竖向处理;台阶边坡与建筑物的距离;台阶边坡的连接处理等。 3.4.4 注意土方工程量的调配,不仅做到填挖方平衡,也要使土方运输量达到最少。 3.5 管线布置优化 对在已有的厂区内进行的改扩建工程,其管线布置会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
9、制约。在布置管线之前,应对管线的性质、管径大小、敷设地点的环境和自然条件等进行分析。根据这些因素,灵活采用管线敷设方式,合理选择管线的走向,正确处理管线间的平面和竖向的关系。 3.6 充分利用土地,扩大绿化面积 绿化作为室外最重要、最直观的视觉景观,应当结合企业文化、展示企业文化,让员工及外来人员能领略企业气势与风采,体验厂区的人文与自然文化。21 世纪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的世纪,我们必须改变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对现有工业体系进行革新。因此,钢厂应重视绿化与美化,逐步改善劳动环境。 3.7 加强日常总图管理 加强总图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加强企业现状的总图管理我国大中型
10、钢铁企业大多是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施工工期长,建设项目多,承担设计和施工单位多经变换,因此,设计资料、施工资料有的同现状有出入,有的不完全,有的无资料可查,这就需要通过实测取得第一手资料。做到:资料不全要补测;没有资料要实测,6临时建筑要调查,建立起完整的总图管理档案。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可行性研究及改扩建设计才会可靠。 (2)加强用地管理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同时,对取得管理权的土地要集中管理,集中审批,总体规划。 (3)加强动土管理对新建、改扩建工程项目,加强动土管理,办理开工令后方可开工。 (4)加强现场巡视加强现场巡视,可以实现总图管理的动态控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处理,避免积重难返。 四、总结 如果钢厂针对布置影响因素,制定出可行的总图管理对策,对于钢厂改善总图管理、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钢厂总图管理如果做得好,能提高钢厂经济效益,从总的方面来说,每个职工都是受益者。从节约直接成本方面说,能够科学决策,减少拆迁,降低物流运行费用,生产、物流、运输各生产环节都是直接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