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探讨摘要:高层建筑对施工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当中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细节,只有做好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工作,才能合理控制工程的成本和安全,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实现工程期的目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特点要点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跟普通中低层建筑物一样,高层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也会出现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不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很多人对技术规范或规章制度都是形式上的重视,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只是违章施工时有发生,这也是安全事故发生和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因。跟普通中低层建筑施工不一样的是,高层
2、建筑物的施工更加依赖机器,因此在机器设备上所出的问题相对而言也比较多。很多建筑企业由于资金紧张的原因,并没有引进先进的大型的现代化设备,使得工程常出现不合格的情况而造成大量返工,这不仅延误了工期,还严重影响了质量。此外,材料管理不当也是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一大弊端。如果材料的合格率控制不严格,不仅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建筑企业的利润,还严重威胁着居民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总之,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从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出发,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一、 现代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1、高。 (1) 建筑物的高度高。由此导致高层建筑施工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垂直运输工作量大, 没有与之相适应的
3、垂直运输设备, 要建造高层建筑是极为困难的。 (2) 高空作业多,高空作业要突出解决好材料、 制品、 机具设备和人员的垂直运输。在施工全过程中, 要认真做好高空安全保护、 防火、 用水、 用电、 通讯、 临时厕所等问题, 防止物体坠落打击事故。 (3) 施工技术要求高。目前国内多层、 低层建筑以砖混结构为主,高层建筑则以钢筋混凝土为主, 并逐步发展钢和钢混结构。因此, 以钢筋混凝土和钢为主要结构材料及相关的施工技术成为高层建筑施工的特色。而钢筋混凝土又以现浇为主, 需要着重研究解决各种工业化模板、钢筋连接、 高性能混凝土、 建筑制品、 结构安装等施工技术。 2、深。深, 是指基础埋置深度深。
4、高层建筑为了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地基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2, 采用桩基时, 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5 (桩的长度不计算在埋置深度内) , 至少应有一层地下室。因此, 一般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 5m。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更是达 20m 以上。深基础施工, 地基处理复杂。尤其是在软土地基, 基础施工方案有多种选择, 对造价和工期影响很大。研究解决各种深基础开挖支护技术, 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之一。 3、 “大” 。高层建筑体量大, 工程量大, 据统计, 我国目前高层3建筑平均建筑面积约为 1.5 万 m2。 4、 “长” 。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 季节性施工 (雨施、 冬施)
5、不可避免。一般多层住宅每栋平均工期在 10 个月左右, 而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平均为 2 年左右。 5、 “密” 。密是指高层建筑的施工条件复杂。高层建筑一般在市区施工, 建造在密集的建筑群中, 因此施工用地紧张, 要尽量压缩现场暂设工程, 减少现场材料、 制品、 设备储存量, 根据现场条件合理选择机械设备, 充分利用工厂化、 商品化的产成品。 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需要更强的水平载荷承受能力,为了防止建筑物的倾斜、水平滑移、地基的沉降等问题发生,对高层建筑中的基础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主要有土方开挖、基坑的支护、基础混凝土浇筑等工作。
6、(1)土方开挖前,要对地形、地质、水文等信息进行处理,以便选择最合适的开挖方式,编制最优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根据开挖工程规模、土石特性、工作条件等选取最适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做好弃渣、弃土的处理工作,不可随意倾倒,最好用于铺路、造地还田,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做好施工排水措施,施工用水、地下水等要及时排出,避免基坑积水,创造最好的施工条件。 (2)基坑支护可以减小基地回弹,节约施工空间,保护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在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存在极限状态时,要求施工人员工作必4须达到安全标准,挡板质量要高,避免结构受弯破坏,挡板嵌入深度要符合标准要求,增强挡土结构的抗压力,针对不同被支护土体类型选择合理
7、的支护结构形式。 2、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由为重要,因为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周期较长,混凝土会因气候和工作条件的影响而产生质量问题,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在工程开工前,要按着高层建筑的设计要求来配制不能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进行强度试验,等试验结果出来后,再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节,以达到高层建筑的施工标准,试验主要调整的是砂石、水混、含水率的配合比,在调整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严格控制配合比的计算,以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也要在配比、原材料、搅拌控制严格的情况下进行细仔的检查工作。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8、(保温层材料和厚度待定) 。混凝土表面压平后,先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保温材料夜间要覆盖严密,防止混凝土暴露,中午气温较高时可以揭开保温材料适当散热。底层塑料布下预设补水软管,补水软管间距 68m,沿管长度方向每 100mm 开 5mm 水孔,根据底板表面湿润情况向管内注水,养护过程设专人负责。混凝土浇筑完成 12 小时,严禁上人踩踏,浇筑完成 24 小时内,除检测测温设备及覆盖材料外,不得上人踩踏。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要小于 20时方可拆除,并在中午气温比较高时才可安排保5温拆除。 3、 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9、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回填土后场地平整,便于上部结构施工。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
10、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 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宜在主体结构完工两个月后浇筑混凝土,这时估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 60%以上。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但钢筋不能断。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
11、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的配筋,6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成为一整体后的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一般可按差异沉降变形反算为内力,而在配筋上予以加强。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 700mm1000mm 为宜。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留直缝。 总之,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及其要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只有结合具体工程的具体要求,认真贯彻相关法规、条例的要求,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才能满足人们对外形美观、结构合理、布局自然、安全性高和低成本高环保的建筑要求。 参考文献: 1 蔡少桃.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 广东科技. 2012(11) 2 刘文珺. 导轨式爬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铁道标准设计, 2008,(04) 3 王海红. 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浅析J. 河南建材, 2009,(01) . 4 周国仁. 高层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J. 科技风, 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