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科技风投企业家项目考察阶段的非理性决策实证研究摘要:基于人口统计特征,采用列联表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人口统计特征中有关的年龄、学历、留学经历与家庭结构等要素与高科技风投企业家非理性行为在项目考察阶段决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国外留学经验、创业成功经验与企业家项目考察阶段的非理性决策存在着相关性。 关键词:非理性决策;人口统计特征;多元线性回归;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6-0033-05 一、引言 所谓风险投资指的是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向增长潜力巨大的尚未上市新企业进行权益(资本)投资,在新兴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提供管理服务,待企
2、业上市后转让权益资本,从而实现资本高速增值的特殊金融投资方式。从微观层面看,其运行机制由筹资、投入、投资后管理与退出四个循环过程构成。考虑到新兴风险企业成长的不确定性极高,且信息不对称存在于风险投资机构和风投企业家之间,任何风险投资过程都无法预测到高科技风险企业未来事件以及管理冲突。所以,风险投资机构积极参与投资后的管理过程,较之前期评估和契约设计重要的多。Stromberg和 Kaplan(2001)发现,风险投资机构如果要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机2会成本,需要对风险投资进行审慎调查、设计并签署相关协议以及后期管理。因此,任何的风险投资后期的管理机制特征和内涵,及其管理机制的研究和分析就显得极
3、其重要。 风险企业尤其是高科技风险企业作为风险投资创造价值的载体具有极高的失败率,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和降低其失败率的措施对风险投资机构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我国高科技风险企业较之国外同行更依赖于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个人而并非管理团队,国内风险投资机构在对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的个人素质、品德及所投资项目都进行了严格的前期考察的基础上,我国高科技风险投资较国外同行失败几率更高,排除系统层面的因素,则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就集中在“管理者”的决策行为。 近年来高科技风险投资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成为学术界讨论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政府也不断加大了对高科技风险投资的扶持力度,涌现出很多成功的高科技风险企业。对高科技
4、风险企业及其他高成长企业进行风险投资,对我国的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我国高科技风险企业的成功几率却较之国外要低很多。高科技风险企业除了行业环境与国外有差异外,更多表现为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不足。目前我国的高科技企业发展团队中,表现为个人决策为主,团队决策为辅的现象,即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在决策中更多地依赖其自身知识和水平而非团队集体决策。但是高科技风投企业家认知偏差带来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很有可能导致高科技风险投资失败。因此,研究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个人的投资决策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研究我国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在项目考察阶段的非理性决策与其人口3统计特征的关系
5、,为提高我国高科技风险投资成功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项目考察阶段决策的非理性界定 项目获取阶段的“信息收集阶段” 、 “信息编辑阶段”和“信息评估阶段”分别对应于“项目考察” 、 “项目筛选”和“项目评估选择” 。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在项目考察阶段决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出可以吸引风险投资的项目,本文认为凡不利于吸引高科技风险投资的决策行为均属非理性决策行为。本阶段寻找那些可以吸引风险投资的项目,根据以往研究,代表启发式、易得性启发式、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对比效应和晕轮效应等非理性行为均可导致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作出非理性决策。本阶段的目的在于从项目考察阶段寻找到的众多项目中,根据其投资战略
6、和制定的项目筛选标准,选择出合适的风险投资项目。 (一)代表启发式非理性决策 所谓寻找项目时的代表启发式非理性决策,指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倾向于简单地用类比方法去判断寻找那些已成功的案例,尤其是国外成功的案例,并加以引进,但其可能忽略了国内外经济环境、消费习惯等,可能导致寻找的项目并不适用于国内,无法顺利吸引到风险投资。 (二)易得性启发式非理性决策 寻找项目时的易得性启发式非理性决策,是指高科技风投企业家需要做出判断时,往往会依赖快速得到的信息或最容易记得的信息,而不是去致力于挖掘更多有用的信息。如项目考察时,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会尽可能多地考虑自己、身边人熟悉的项目,往往受情绪直觉影响忽略现4实的
7、经济环境以及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因素,导致寻找的项目与自身才能不匹配,无法成功吸引到风险投资。 (三)近因效应非理性决策 寻找项目阶段的近因效应非理性决策指考察项目时,当出现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原来信息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对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做决策的影响较大,导致最后一个接触的项目很有可能会入选,但其会模糊中间项目信息印象,忽略了以往信息的参考价值,从而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进而做出错误判断,可能导致寻找的项目无法顺利吸引到风险投资。 (四)首因效应非理性决策 首因效应非理性决策是指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在考察项目时会受信息呈现顺序的影响做出错误的决策,即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
8、息会有更大的影响作用。高科技风投企业家自己第一个接触的项目很有可能入选,因为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致使其忽略其他信息,只偏向于第一个接触的项目,而导致无法顺利吸引到风险投资。 (五)对比效应非理性决策 对比效应非理性决策是指高科技风投企业家更关注有鲜明特征的项目,并且会比较同时出现的其他项目,因而更可能选择最差项目的前一个项目或后一个项目,但往往不能发现其他项目的潜力,只关注所比较的项目优势,忽略其缺点,降低了项目成功率,从而难以吸引风险投资。(六)稀释效应非理性决策 5稀释效应非理性决策是指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在考察项目时,未将可吸引风险投资作为考察项目时最应该关注的因素,而受到其他
9、因素,如风险大小、研发的困难程度等因素影响,从而可能在考察阶段找到的项目难以吸引风险投资。 (七)晕轮效应非理性决策 晕轮效应非理性决策是指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在考察项目时,非常信任成功人士或名人推荐的项目,片面地看到他们推荐的项目优点,从而更关注成功人士或名人推荐的项目,从而会产生认知偏差,未能充分了解其他人推荐的项目优势,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继而无法顺利吸引到风险投资。 三、设计问卷与数据分析 (一)问卷的设计与信度分析 1. 问卷设计。本调查问卷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的人口统计特征,共 8 个问题;第二部分是对高科技风投企业家非理性决策定性部分进行测量,共 32
10、个问题;第三部分是对高科技风投企业家非理性决策定量部分测量,共 33 个问题。 初始问卷在作者所在的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对象中发放了 15 份作为预试,与填写者就问卷中难以理解或模糊不清的地方进行了沟通,修改后形成最终问卷。由于本文拟采用结构方程建模(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的方法研究高科技风投企业家非理性决策行为,而Boomsma(2000)发现,对于结构建模分析(SEM)而言,不论是模型有恰当解的百分率、参数估计的精确性,还是统计量的分布,研究结果都显示样本容量越大越好。他建议样本容量最少大于 100,大于 200 更好,6考虑到难以找到太多的高科技风
11、投企业家,因此本研究拟定发放 200 份问卷。问卷于 2010 年 11 月至 2011 年 6 月进行正式发放,为考虑问卷填写的真实性,本次发放的主要对象是已经接受风险投资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其来源于作者所在的风险投资机构和本行业其他风险投资机构,因为此类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已接受风险投资,无需担心填写问卷对自己融资的影响,并且还可以帮助风险投资机构发现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可能存在的某些非理性决策。 2. 信度分析。测验的信度是指使用相同的研究技术重复测量同一个对象时,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可能性。信度代表的是内部一致性概念,也就是一个变量(概念)下题目数的平均值,通常以 SPSS 中的指标Cronba
12、ch ?琢值来表示。Churchill 指出 Cronbach ?琢系数绝对是第一个用来检验衡量工具质量的方法,在整理好回收的问卷后,本研究问卷运用 Cronbach ?琢来检验衡量工具的信度,使用修正后项总相关系数(Corrected Item-Total Correction)来净化测量项目。纠正项目的信度检验筛选项目的标准有两个,必须一起成立才可以删除此项目:一是修正后项总相关系数小于 0.3;二是删除此项目可以增加?琢系数值。当Cronbach 大于 0.7 表示非常好,0.350.7 表示可接受,小于 0.35 要删除。项目获取阶段的信度分析如表 1 所示。 (二)数据分析 为确保问
13、卷的可信度与调查数据的准确性,本文对调查问卷进行的前期调查,选择对象主要是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并接纳有关专家所提出的修改意见对问卷进行完善。调研对象是近年来国内接触过风投企业的7企业家。通过概率抽样的样本选择,对 130 位高科技风投企业家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 96 份,采用 APASS16.0 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分析。 本文采用列联表分析法判断人口统计特征与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在项目获取阶段的非理性决策之间的显著性;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著性的统计特征变量与非理性决策的关系,其中采用的显著水平是 0.05。 1.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如表 2 所示,高科技风投企业家 35 岁以下和 35 岁以上
14、的人群中具有非理性行为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42.3%和 55.1%,可以看出非理性行为与人的年龄是呈正向的;根据学历来判断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中非理性行为的人数中高学历与低学历分别为 50.5%和 28.8%,可以看出高学历所占的比例要大,也就是说学历与非理性行为是呈反向的;根据家庭中有无子女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来判断其是否非理性,可以看出有子女的与无子女的比例分别为 37.2%和 51.1%,有子女的风投企业家更加理性,而无子女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更趋向于非理性;有无留学经历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中具有非理性行为的人数分别占 29.8%和47.6%,可以看出具有留学经历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其行为较之无留学经
15、历的更加趋于理性;在其是否具有创业经验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中,有经验的企业家非理性所占的比重为 25.9%,无经验的企业家非理性所占的比重为 83.5%,可以看出,有经验的企业家其在风险投资过程中更趋向于理性;在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中技术型与管理型的人员中,技术型所占的比例为 72.2%,而管理型所占的比例为 24.6%,可以看出管理型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其心态更趋向于理性,而技术型的企业家其非理性行为严重(见表 2) 。 82. 高科技风投企业家非理性行为与人口统计特征实证检验。由表 2和表 3 的数据可以看出以下结论:(1)表 2 中显示非理性行为与风投企业家的年龄是呈正向关系的,同时在列联表 3
16、中的数据显示,三种分析结果都是支持该结论的,也就是说非理性行为与风投企业家的年龄之间存在显著性影响;(2)由表 2 可看出非理性行为与学历是成反向的,但列联表 3 的三种分析却并不完全支持该结论,其结论是非理性与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的学历与其非理性之间没有显著的影响关系;(3)由表 2 可以看出有子女的家庭结构中,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的非理性行为比较严重,列联表 3 中的三种结论也是支持该结论的;(4)由表 2 可以看出非理性在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中具有留学经历的程度较弱,列联表 3 中的三种结论是支持该结论的,也就是说非理性行为与留学经历存在显著性;(5)由表 2 可以看出,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的非理性行为
17、与其有过创业经验之间是反向的,列联表 3 中的三种分析结论也支持该结果,显然非理性行为与创业经验之间存在显著的影响关系;(6)由表 2 可以看出,技术型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非理性行为较强,列联表 3 中的三种分析结果亦支持该结论,表明技术型风投企业家与非理性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影响。 由上述分析情况看来,除去学历这一项基本的人口特征,其他的人口统计特征:年龄、家庭结构、留学经历、创业成功经验、创业前职业作为自变量,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来分析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在项目考察阶段其非理性行为与人口统计特征之间的关系。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如表 4 和表 5 所示。表 4 显示回归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值(R)和确定系数
18、值(R2)分别为 0.843 和 0.918 说明其拟合优度9较好,其中 Durbin-Waston 统计值为 1.955,仍接近 2,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模型通过方程显著性检验。 由表 5 可以看出性别与年龄、职业及学历、从业经验和家庭状况的t 值在 0.05 水平上不够显著,与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的非理性行为之间并不存在线性相关性,其中留学经历与创业成功经验与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的非理性决策之间存在着线性相关。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笔者从性别、年龄、职业和学历、留学经历和创业成功经验、从业经验和家庭状况八个方面来研究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的非理性行为与人口统计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得出以
19、下结论: 1. 性别、年龄、职业、从业经验、家庭状况与项目考察阶段的非理性决策不存在相关性。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年龄的大小,从事何种职业,积累了哪些从业经验,家庭状况如何,在风险项目考察阶段都有可能比较倾向用简单的类比方法选择国外的热门成功或自己熟悉的风险项目,或者会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接触的第一个、最后一个有深刻印象的项目,甚至非常信任成功人士或名人推荐,片面地认为他们的推荐是好的有利的,非理性地坚定自己的判断,往往忽略其他信息,忽略其他项目的潜力,导致做出非理性决策,产生代表启发式、易得性启发式、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对比效应和晕轮效应等决策偏差。 2. 国外留学经验、创业成功经验与项目考察阶段
20、的非理性决策存在相关性。国外留学经验与风险项目考察阶段的非理性决策存在正相关性。10有国外留学经验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更关注国内外热门项目并加以引进,相信国内外成功的风险项目自己去做也会成功,他们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相关经验更容易产生代表启发式非理性决策,反之亦然。而创业成功经验则与风险项目获取信息收集阶段的非理性决策存在负相关性,即无创业经验的高科技风投企业家容易产生代表启发式、晕轮效应等非理性决策。 (二)政策建议 风险投资的特点是高风险、高收益。风险投资与其他形式投资的最大差异在于风险投资公司不是通过分享风险企业的利润实现投资收益的,而是通过扶持风险企业迅速成长,然后从风险企业成功退出,一
21、次性获得高额回报。因此,风险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是在创造风险企业成功的历程中的战略盟友。风险投资公司会充分发挥其各种优势和影响力,帮助风险企业实现商业价值。因此可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在该阶段动态分配资源进行监管和辅导。 在风险投资项目获取阶段,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目的在于寻找那些可以吸引风险投资的项目,但在这过程中他们可能倾向于简单地用类比的方法去判断寻找那些已经成功的案例,尤其是国外成功的案例,并加以引进或做出判断时依赖的信息不充分不全面。即使高科技风投企业家有相关的成功创业经验,还是会存在一些非理性的偏差,做出错误决策。在项目筛选标准时,高科技风投企业家会根据以前从事的职业不同,会对出现非理性决策有较大影响。在对项目进行评估时,高科技风投企业家的学历越高越无法容忍自己判断失误,因此不愿意对已筛选出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