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07647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李 燕 (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北,唐山,063000) 【摘 要】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级指标体系,对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征,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该套指标体系为评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分析依据。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竞合效益 大量研究表明,集聚是高技术产业重要的区位特征,集群化也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理想模式。然而

2、,我国却存在集群内企业形聚神散,企业之间缺乏技术合作,知识溢出效果不明显,缺乏内在的创新力、竞争力的问题,使集群的经济效应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通过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分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找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集群效应显现出来。 1、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征 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有如下四个特征:(1)高2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本地根植的合作竞争性多层次网络系统。传统产业集群的本地根植性主要体现在对本地物质资源的需求上,集群内企业高度竞争但缺乏合作,形成了一个刚性的生产性系统。而高新技术产业集

3、群是高度根植于当地区域文化的,不仅集群内企业既竞争又合作,集群外的企业也一并参与到集群的合作与支持系统中来,组成一个多层次的柔性网络系统。 (2)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一个创新系统。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研究开发、管理人力资源丰富,研发经费投入多。集群内企业依靠创新资源,共同合作发展集聚经济,组成了由中介机构,科研院所,集群内外企业等构成的集群创新体系。而传统集群则是依靠区域市场体系,通过生产销售协作的方式来发展集群经济。 (3)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间依赖性更强。高新技术企业比传统企业更加需要合作,地域上的集中方便了高新技术企业间的技术创新合作,加速了学习效应与信息共享效应的发挥,

4、促进了集群经济的形成,因此高新技术产业更加需要集聚。 (4)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区域带动力强。相对于传统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经济效益,高经济附加值的特点,再加上集群内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速发展对传统产业的支持,使得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区域带动效应更加明显。 2、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根据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特征,在评价其绩效时应考虑以下五个构成要素。 2.1 投入要素 一个产业要获得发展,就必须有投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传统产3业集群投入要素的内容没有区别,但是投入要素的结构有很大区别:高新技术产业对于人力资本中高技能人才,创新人才,管理人才的关注度高于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企

5、业应采用更加多元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去获得资金;技术要素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要素。企业在技术上的投入,如研究开发投入、研究开发投入的增长率以及技术存量(已申请的技术产权) ,应该特别关注。如果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素质人才丰富,资金容易获得,技术资金投入大,就可以认为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投入结构是合理的。 2.2 产出要素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应该关注两个市场的收益,一个是国内市场,一个是国外市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应该获得比没有处在集群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更大的收益,且该集群在全国甚至全球同类集群的总收益中应该占有较高的份额。不管是在哪个市场的收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价值应体现在两个方面。

6、一方面是它能够提供更多的高技术产品,且产品在市场上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并保持一定的增长率。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要有较高的增加值。如果高新技术产业不能够创造比传统产业更大的增加值,那么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就没有充分发挥集群创新效应。如果考虑潜力的因素,那么也应该把增加值的增长率考虑进去。 2.3 竞合要素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竞争与合作的频繁程度,决定这了产业集群效应是否能够充分体现。高新技术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生产专4业性强,企业间的容易形成竞争与合作的动态连接。从竞争角度来看,集群内企业的个数越多、竞争越充分,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就越低,品牌效应、创新效应也越明显。从合作的角度来看,

7、集群内企业在生产、销售环节的合作,使互补企业间通过双赢的议价,降低了企业的交易费用。特别是技术合作对于集群经济效益的显现有更大的作用。此外,一个集群中的核心企业对集群效益的带动作用也很明显。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大都是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而建立的,一旦集群形成,核心企业的价值又体现在带动集群发展和集群创新上。 2.4 支持系统要素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支持系统要素,对于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支持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创新支持系统,以科技研发为专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或者是企业内部的研发机构都可以看成是创新支持系统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对整个集群的创新起了充分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是服务

8、支持系统,一系列提供相关服务的中介机构使集群内信息成本、创新成本降低,有利于集群整体的发展。这些中介服务机构包括信息咨询、培训、金融、法律以及财会、管理等,它们共同构成完整的服务体系。 2.5 政策要素 高新技术企业大都是在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下成长起来的,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新技术企业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高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的产业。国家只有在研发资金的投入,税收、信贷、风险资金等相关政策上给予优惠条件,才能吸引社会各方面资源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5领域。此外,政府还要在制定相关法律保护知识产权,鼓励集群创新。 3、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根据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因素

9、分析,试图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框架,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做铺垫。 下图表 1 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框架: 本文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框架分为五大部分。 (1)投入规模。投入规模包括三个部分,人才规模、资金规模及研发投入规模,以及它们的动态增长。其中人才规模主要关注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在企业中的比例;资金规模关注取得资金成本的大小与取得资金的难易程度。研发投入规模则主要关注研究开发投入的多少,可以衡量企业对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 (2)产出效益。产出效益也包括三个部分,经济效益、创新效益、带动效益。经济效益主要关注目标集群的创收能力,利润水平及增加值水平。

10、创新效益则关注研发投入转化为生产力,乃至经营收入的能力。带动效益是指目标集群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3)竞合效益。竞合效益包括竞争效益与合作效益。竞争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合作能够使企业间的交易费用降低,提高创新的效率,提高产品的品质。此外,在竞合效益中加入核心企业的带动效益,目的在于加强核心企业对整个集群发展的带动作用。 (4)支持系统效益。支持系统效益主要包括创新支持效益与服务支持效益两个方面。创新支持效益主要体现在科研院所、大中院校、企业内外研发机构对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支持作用。服务支持效益则主要是一系列围绕集群建立的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作用。 (5)政策效益。政策效益包括政府

11、资金投入效益和6政策环境效益。政府一方面通过资金投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为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考核体系中大部分二级指标是能够了解其意义的,下面仅对若干指标进行指标解释。 (1)人才规模。理想框架中高级管理人员理解为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对企业创新有贡献的管理者。企业家决策收益可以运用财务管理中机会成本的概念进行量化。 (2)资金规模。集群内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可以先分别计算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再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得出。 (3)创新效益。可计入成本的研发投入占研发总投入的比重间接体现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成果,创造收益的能力。 (4)带动效益。集群内企业与区域内企业

12、的交易金额能够较好的衡量集群对整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这个指标虽然可以量化,但是该指标的计算有一定难度。集群的美誉度可以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数据。 (5)竞争效益。由于每个企业可能生产几种产品,每个产品的生产率是不同的,集群内外生产同类产品企业的生产率比较指标只能够根据企业的内部数据进行统计。 (6)合作效益。集群内与内、内与外交易金额的比较指标的计算需要更多内部数据,不容易获得。 (7)核心企业带动效益。核心企业对集群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度,主要从税收的角度考量。 (8)政策环境效益。政府对集群内信息沟通的工作力度、政府为集群文化传递的工作力度都是重要指标,这两个指标的获得同样可以

13、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 通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反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绩效的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采用可量7化指标与不易量化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弥补了目前指标体系仅注重可量化指标,忽视不可量化指标而导致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即使是不易量化指标,占有充分数据的有关部门仍然可以通过变量替代的方法将不易量化指标转换为可量化指标,或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去获得评价信息。因此这个理想模型并未过多的考虑指标的可量化和指标数据的易得性。指标框架中的集群内企业不包括起支持系统作用的相关企业,如提供法律、会计服务的企业。区域是指集群所在的行政区域。 结论 本文根据高新技术

14、产业集群的特征,构建了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能够比较科学的评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绩效。但在构建指标体系时,考虑到数据的价值,使得某些指标的计算比较困难,从而影响了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我们今后将进一步研究相关指标的可替代性,从而将研究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 Michael E. Porter.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11/12) 2AcsZ J, Varga A. Entrap Reneurship, Agglomeration an

15、d Technological Change Z.German: Max Planck Institute, Discussion Paper, 2004. 3Krugman,P. (1991)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4Michael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8The Free Press, 1990. 5Wang Jici. An analysis of new-tech agglomeration in Beijng: A new industrial district in the making?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1998. 6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