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生报到率低的经济学分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07719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新生报到率低的经济学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职新生报到率低的经济学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职新生报到率低的经济学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职新生报到率低的经济学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职新生报到率低的经济学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职新生报到率低的经济学分析摘 要:新生报到率低已经成为影响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加大了高职教育投资风险、日益高涨的高职教育成本抑制了人们投资高职教育的热情、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降低了高职毕业生的预期投资收益、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影响了高职教育声誉等因素,阻碍了高职教育的投资需求。因此,创新多元办学机制、完善勤工助学体系、打造高附加值品牌专业、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加大学校的市场营销力度成为提高新生报到率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高职新生;报到率;经济学分析;高职教育成本;投资收益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

2、91X(2013)05-0215-03 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类型,从招生规模到人才培养质量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影响和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新生报到率不高的问题日益严重。 一、新生报到率不高成为影响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 新生报到率低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中令人非常头痛的事。一般的高职院校新生报到率不到 80%,有的学校甚至连年徘徊在 70%以下。较低2的报到率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而且也让部分高职院校面临生存危机,同时也对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不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对此问题不加重视,必将对我国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产生严重的

3、阻碍。对于高职新生报到率过低的现象,有学者从教育学、社会学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而本文试从经济学的视角对此现象进行剖析,以期为提高高职新生报到率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二、经济学视角下高职新生报到率不高的分析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加大了高职教育投资风险,不报到成为一种回避投资风险的理性选择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连续大规模的扩招,在就业市场上积累了大量的大学毕业生,20072009 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分别为 431.95 万人、511.95 万人和 518.82 万人(以上数据均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 ,按平均每年 88%的就业率来估算,目前,在劳动力市场上就有超过 100 万的

4、大学毕业生处在待业或失业状态,再加上每年新增的 500 多万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大学毕业生呈现出供过于求的状况。此外,2008 年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外贸经济造生巨大的冲击,一些外贸企业纷纷裁员甚至关门倒闭,这更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2011 年 6 月 9 日,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的2011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指出,2010 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 89.6%,比 2009 届全国总体(86.6%)上升了 3 个百分点,比 2008 届全国总体(85.5%)上升了 4.1 个百分点。其中,

5、本科院校 2010 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 91.2%,比 2009 届(88.0%)3上升了 3.2 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 2010 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88.1%)比 2009 届(85.2%)上升了 2.9 个百分点。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占据了高校毕业生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甚至更糟糕,因为在重视文凭、学历的中国,仅有专科学历的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中市场竞争中是难以胜过那些拥有本科、硕士甚至博士文凭的大学生的。如果毕业就失业,对于高职毕业生本人及家庭而言,3 年的教育投资成本就打了水漂变成了“沉没成本” ,风险难以承受,现实难以接受。与其要面对这种难以承受的风险,还不如

6、及早“离场”回避,用投资教育的成本进行其他方式的投资,或许能得到可以确定的收益。 (二)日益高涨的高职教育成本的抑制了人们对高职教育消费需求,高昂的成本成为大多数农村家庭难以承受之重 高职教育是公认的高投入教育类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是一项成本昂贵的投资,因为相对普通高校而言,高职院校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实验、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和实习工厂,要消耗大量的实验器材等等。基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原则,作为高职教育成本的补偿部分学费,也在不断上涨。 “10 年间(注:指从 19972006 年间)大学学费从几百元涨到 5 0008 000 元不等,学费猛涨约 20 倍” (新民晚报,2007 年 1月 8

7、日第一版) 。从目前来看,一名高职学生每年的学费 5000 元左右,住宿费 1 500 元,加上伙食费、交通费、资料费等在内,一年的开支至少在 1.5 万元左右。统计显示,2010 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 919元,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19 109 元(2011 年 2 月 2 日 411:27。来源:新华网.详解 2010 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账单” ) ,这就是说,在农村,要 2.5 个人劳动 1 年不吃不喝才能供得起一个高职学生。在城镇,也需要 1 个人 1 年的收入才能供得起。大学学费的高涨不仅是农村家庭吃不消,一般的城镇居民家庭也显得吃力,就连原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也

8、曾表示就自己和夫人两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大学。高职院校的生源大都来源于农村和县、镇,对教育成本的上涨非常敏感,高昂的学费已经成为他们难以承受的教育成本。虽然有国家助学贷款这条途径,但是手续的繁琐、名额的限制以及过短的还款期限让一些学生望“贷”兴叹,只能无奈地选择放弃。 (三)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降低了高职毕业生的人力投资收益,预期收益的降低抑制了人们投资高职教育的热情 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在现实当中表现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独特的就业模式和收入分配模式。在我国存在着事实上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一个是以高学历、高工资、工作环境舒适、工作强度不高、职业体面、闲暇时间较多、社会地位较高为特征的劳

9、动力市场,如政府公务员、垄断企业管理者、公司高管、跨国企业中的中高级职员等。而另一个劳动力市场上却恰恰相反:工作强度大,薪酬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工作岗位大多在生产、建设、服务的一线。由于两类劳动力市场的准入门槛不一样,前者只有高学历者才可以进入,作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大都只有专科学历,要想进入到第一类劳动力市场如果没有特别强的社会关系,是很难进入的,所以他们只能在第二类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加上近年来高校的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也失去了往昔大学生5“天子骄子”的光环。 “毕业即失业”和大学生“低工资时代”的来临,使高职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得到的投资收益下降,这种收益不仅是物质上

10、的报酬低,更有精神上的地位不高,职业不受重视等等。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当看到一种投资的预期收益出现明显下降甚至有可能出现收益为负的情况,他就会自然而然地中止投资。 (四)高等教育的供需情况发生了转变,由以往的卖方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人们的人力资本投资有了更多选择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高校的数量由原来的几百所增加到现在的 2000 多所,每年的高校招生数达到 600 多万人,高考由以往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窘况转变为“条条道路通罗马”的轻松状态,高考录取率达到 75%以上,高等教育的供给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人们有了更多的高校可供选择,人力资本投资也有更多的途径可

11、供选择。收到了高职院校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及家长如果对这所学校不满意,可以选择不去报到而去复读以便来年考取更好的学校,经济条件好的也可以选择去境外或国外接受高等教育等等。 (五)高职教育产品质量不高,一方面抑制了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需求热情,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教育投资的收益 教育产品质量的好坏意味着培养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吻合程度的高低。就目前高职教育而言,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模式等方面来看,大部分学校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实际上就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 。其生产的“产品”人才的培养质量相对本科院校学生来看, “职业性”不突出,而理论水平又比不上普通本科院校低;相对6中职生来说,

12、 “高等性”也没体现出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不如中职生。这种质量不高的“产品”在人才市场上自然就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种不合格的高职教育“产品”不仅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还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浪费了宝贵的社会资源,同时也降低高职教育投资的经济和非经济的回报率。 三、解决高职新生报到率不高的经济学思考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要提高人们对投资的热情,就必须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要想提高高职新生的报到率,就要从减少高职教育投资成本与提高收益上着手。 (一)创新多元办学投入机制,减轻个人高职教育成本负担 高职教育作为直接服务社会的一种教育类型,政府、社区、企业和行业都是利益相关者,根据 “

13、谁受益,谁负担”的成本分担原则,上述各方都应成为高职教育的投资者。从公平的角度看,公共财政教育投入的基本价值理念是教育公平,即起点公平,政府有责任为每位公民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政府有责任为贫困家庭的子女提供高等教育资源。所以,毫无疑问,政府应当承担起投资主体的角色,而不应该通过提高学费来转嫁高职教育成本。社区、企业和行业都是高职教育的受益者,理应承担相应的投入义务,如果各投资主体都履行了各自的义务,则高职教育个人所负担的成本就有可能降低。 (二)完善勤工助学体系,降低高职教育个人投资成本 构建高职院校完善的勤工助学体系。通过校内岗位、校企合作联动、订单培养、兼职中介等形式,想方设法帮助困难家

14、庭的学生,让这些学7生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使他们的学业得以延续下去。由于高职院校的边际成本(即多招收一名学生所产生的成本)很小,而引致收益包括学生学习、生活所产生的各种消费,特别是学生毕业后对学校产生的正面效应很大。通过引致收益来弥补勤工助学体系建设成本,从长远来看,不仅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业,也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成长和发展。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该大学被认为是广东贫困生最多的大学,但通过勤工助学、家教服务等形式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不仅使不少贫困生的生活得到解决,更加锻炼了学生的独立能力,也使得华南师范大学的师范教育和家教教育在广东一直享有颇高的声誉,社会影响深远。高职院校可以从华南师范大学的完善的助学体

15、系得到借鉴。 (三)打造高附加值品牌专业,提高个人高职教育投资收益 打造技能型的稀缺特色专业,提升高职教育的“附加值” 。提高个人对高职教育投资收益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打造技能型的稀缺特色专业,构建强大的特色专业群,提高毕业生的技术性和稀缺性,以提高就业能力和薪金水平,从而提高个人的教育投资收益率。例如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珠宝专业、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飞机系列专业、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中港合作旅游管理专业等,突破了高职专业的“同质性” ,形成独特的稀缺专业特色,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能够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毕业生就业率高、薪酬高,发展前景好。这些高职院校在近几年的招生录取工作中,不但录取分

16、数线连年居高不下,高于二 B 本科的分数线,报到率都达 98%以上。 (四)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加大学校的市场营销力度 8一是加大对学校的内涵建设的投资。随着教育市场的不断膨胀和竞争的日益加剧,高职教育投资收益率降低和学生选择多元化,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内涵建设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途径。学校内涵建设是一种无形资产,对学校的运营效率和学生的心理回归产生很大的影响。当前,学校内涵建设只作为学校、学生管理的一项内容,而没有作为一种投资,没有把内涵建设投资的收益看做一项教育投资贡献。加大对学校的内涵建设的投资要求学校关注就业市场及学生的薪酬状况,关心学生的教育收益率,建立学校学生人力资本市场的

17、利益反应机制,在学生能力训练、技能提高、校园文化建设、人文关怀、学生管理、后勤支持服务等方面进行专项投入,以提高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并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营造温馨、团结、和谐的学习氛围,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满意度。在学校的经营过程中,定期反思、检讨内涵建设投资的收益,并不断修正和完善学校的内涵建设机制。 二是加强学校的市场营销力度。作为高职院校,要改变坐等学生上门的招生观念,招生部门应树立市场营销理念,针对教育市场的发展状态和学生家长的心理感受,进行精心策划,主动走出去,搞好市场营销,全方位的推销自己,让更多的家长和学生了解自己的学校,了解自己的专业,消除学生间家长间学校的信息不对称,让学生明明白白地填报志愿,选择适合的专业进行学习,减少不报到的现象。其次,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专业的社会服务,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把学校作为一张名片推向社会,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助于增强学生报考的信心。 责任编辑 高惠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