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工程结构加固技术应用中需关注的问题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进步,随之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工程结构加固就是其中之一,工程结构加固技术在整个建筑和社会发展都是有着重要作用,工程结构加固技术是为了确保城市建设的有序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主要就是从粘贴碳纤维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以及植筋技术在混凝土加大截面加固技术为例进行详细的论述。 关键字:工程结构加固技术 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粘贴碳纤维加固混凝土结构需关注的问题 (一)适用性 碳纤维虽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酸碱不占用建筑空间、施工简便且几乎无湿作业等优
2、点,但其也存在一些难以控制的弱点。最主要的是很难评估火灾、人为破坏或其他意外事故给安全度带来的风险。因此在欧美等设计指南中对此均有规定:采用碳纤维加固的原结构、构件应具有承受自重及少量活荷载的能力,这说明了碳纤维加同仪能提高加固部分结构整体的安全度,还能抵御会导致原结构、构件倒塌的破坏。在我困外粘碳纤维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中,也明确了其仪适用于下列工程的加固: (1)原结构、构件基本完好,但需增大其承受活荷载的能力。 2(2)因设计或施工问题,原结构、构件少配部分受拉钢筋或箍筋需要补强(但应注意现有的配筋率不得低于 GB50010 规定的最小配筋率)。 (3)用以增强原结构、构件的抗震能力。 (
3、4)用于有腐蚀性介质的场所。 另外,在评估采用外贴碳纤维加固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可行性时,遇到下列几种情况应改用其他加固技术: (1)原结构、构件的截面设计已达最大配筋率,因为是无效加固。 (2)原结构、构件的挠度过大,因为是无效修复。 (3)原结构、构件已断裂,因为承载功能难以通过粘贴碳纤维材料而得到全面恢复,易因受到意外作用而危及安全。 (4)原结构、构件实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重要结构低于 C20;对一般结构低于 C15 的,因为剥离风险大。 (5)在高温或高湿的使用环境中,以普通型胶粘剂粘贴碳纤维,因易导致界面粘结破坏。 (6)火灾危险性高而又缺乏可靠的防火保护层时,因为火灾时胶粘剂失效
4、。 (二)碳纤维织物的选择 工程结构加同用碳纤维织物应首选机编织物。非编织物和缝编织物易出现粘贴方面的问题,在承重结构加固中最好不选用。适用于承重结构加固的机编织物为稀纬结构的单向平纹织物。主要特点为: (1)碳纤维不受起固定作用的纬纱影响,可充分发挥丝束的性能。 (2)经纱和纬纱之问粘着良好和分散,碳纤维能伸直排列,且每束纤3维之问的缝隙有利于胶粘剂的浸润和气泡的排除。 (3)易剪裁,且纤维不易散落。 (4)经向纤维(含量97)能充分发挥纵向受拉的补强作用。 (三)胶粘剂的选择 要保证碳纤维粘贴的质量,除应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操作程序和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胶粘剂本身良好的浸润性和渗透性。改性环氧
5、树脂应作为首选,其抗酸碱、伸长率、强度、耐老化、耐湿、耐热等各项性能好,且收缩率小、气味淡。而不饱和聚脂、醇酸树脂和乙烯基酯等胶粘剂凶自身性能问题,将逐渐被淘汰。现有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产品基本性能相差不多,但其工艺性能的差别将影响到碳纤维的粘结效果和后期强度。较好产品的初固化时间长,能够使胶粘剂有一定时间(如 68h,甚至人于 12h)持续浸润和渗透;后期固化明显加快,一般可在 1618hP勺达到后续施工所要求的强度。被胶粘剂浸润、粘结、固化是碳纤维加固施工工艺中的关键环节: (1)与混凝土基层形成有效的粘结,使碳纤维织物与被加固构件完全结合在一起,把构件所承受的应力有效地传递到复合材料层。
6、(2)充分地浸润、渗透碳纤维织物,固化使碳纤维丝束和织物层问相对固定,形成强韧的复合材料层协同受力,发挥每一根碳纤维丝的作用。(3)保护复合材料层,使之免受各种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 其中,胶粘剂对碳纤维的充分浸润更取决于其施工粘度:其粘度小,则粘结力大,粘结强度也就大;反之亦然。所以应采取措施尽量提高浸4润!眭,以达到提高粘结强度的目的。例如:施工中在保证涂胶厚度、不流淌的情况下,尽量清洁表面和提高现场施工温度等。 二、植筋技术在混凝土加大截面加固中需关注的问题 植筋技术在混凝土加大截面加固中被大量使用,在材料选用、施工工艺做法等方面的质量控制方面均有成熟的措施,并能够按照设计要求的批量进行现
7、场拉拔试验。在植筋加固中经常遇到由于基层厚度不能满足植筋深度要求的现象,所以需要重新核算承载力或者采取其它锚固措施进行补强。借鉴德国慧鱼公司与同济大学联合完成的植筋系统梁受弯试验研究,锚固深度与承载力关系密切。在重新核算承载力和考虑补强措施时建议考虑如下几点: (1)由于应力集中产生的受弯区主裂缝,随着锚固深度的增加,裂缝的发展趋于充分和均匀。 (2)不同植筋锚固深度,植筋梁的抗弯刚度差异不大,但其极限承载力却有较大差别。梁的开裂荷载也随着植筋锚固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在相同条件下,弯曲受力情况下破坏时钢筋的受力远小于单向拉拔发生破坏时钢筋的受力。故当植筋的锚固区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下,应特别
8、注意基材的应力状态对植筋锚固性能的影响,必须适当增加植筋的锚固长度。 (4)单向拉拔试验的结果不能简单地直接用于设计混凝土构件的植筋体系,通常隋况下,锚固深度必须比单向拉拔情况下的大。 (5)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是植筋梁的薄弱部位,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结合面拉毛处理,可采用界面剂处理,建议增加附加拉接筋。 5结束语: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出现了新的加固材料和加固方法,并且这些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并不能说明,新方法新技术就可以取代传统的方法。在发展新技术的同时,应做好各种加固方法的优势互补,各种加固材料的取长补短,做好加固技术的开发,为建筑物加固提供切实可靠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关孜慧文化语境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 2黄振定试析英汉语篇逻辑连接的异同.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 3金堤等效翻译探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7) 4李荫华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