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简述城市河道的景观型堤防设计摘要:我市水患较多,城市防洪问题十分突出,城市防洪与景观规划方面主要存在较多问题,城市堤防设计与河流景观的有机结合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市城市防洪和景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然后对如何实现城市堤防设计与河流景观的有机结合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城市堤防 设计 河流景观 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我市城市防洪和景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我市水患较多,城市防洪问题十分突出,城市防洪与景观规划方面主要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城市的防洪建设专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的整体改造结合不足,存在脱节现象;其次是城市防洪堤的建设
2、,考虑防洪堤本身的工程、技术、防洪功能及节约投资的因素较多,综合考虑城市功能、环境品质及景观因素要求的少;再次是城市防洪堤的建设对该地区的城市历史、文物、古建筑、城市环境破坏较严重。我国城市城市防洪和景观矛盾主要体现在城市堤防既要证防洪安全,又要注重城市景观。其主要原因归纳起来:首先,是政出多门,法与法之间有脱节现象。我市目前城市地区防洪的组织实施和投资建设的是各级水利部门和城建部门,它有它的一套建设管理程序,如:防洪堤必须由省一级以上的水利专业设计院设计,招投标及质监也是由水利部门或城建部门自成体系等。 22 城市堤防设计与河流景观的融合 当今我市为了解决社会、经济、人口布局与水资源时空分布
3、不协调的矛盾,历史和现实确定了水利基础设施在我市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在以往工程水利的指导思想下,相对偏重水利等工程措施,导致大多数城市河道硬化、渠化严重,河道线形裁弯取直。生态环境遭到了较大的破坏。所以,在河道的规划层面就必须确立生态、景观、水利工程综合整治的理念。 这与传统的以单一水利工程治理河道不同,而是在不排斥堤防、翻水泵站、水闸等水利工程的基础上,融入生态与景观,将三者统筹起来考虑。这与国外“近自然河道整治”等不同,2.1 河道与周边城市用地的调控 用地问题是制约城市河道成为良好的景观区、城市休闲空间的一个主要的因素。现状河道的许多地方直接与城市道路、建筑等以直立墙护岸
4、的形式相联接,已无任何的缓冲余地。但是,如前面所述,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景观带,尤其是建立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沿河两侧的绿地保护带至少要大于 20m 才能够发挥环境保护方面的功能。河岸植被在 40 米的宽度,则初步满足动植物迁移和生存繁衍的需要,并起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同时,具备足够的空间改善河道的休闲景观,并提升城市的品位。大多数处于城市中的河道,两岸早已存在的建筑、道路等的或拆除、或保留等用地的调控都是人为可以解决的,只是要看政府重视的程度与采取的力度如何。因此,河道两侧用地的调控是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前提条件。只有足够的带状绿地,3才能在满足防洪排涝的基础上
5、,兼顾生态系统的完善及景观品位的提升。2.2 完整的河流绿色廊道的建立 在我市快速和大面积的城市化进程中,不适当的土地利用严重损害了生态系统有机体的结构与功能,它们造成了自然水系统和湿地系统的严重破坏、生物栖息地和迁徙廊道的大量丧失,最终加剧了城市的生态风险、降低了人居环境质量。因此,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上,建立一个战略性的自然系统结构,创建良好连通的绿色生态廊道,用以高效地保障自然和生物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 河道绿色廊道的完整性建立也是规划阶段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时必须统筹的一个关键问题。建立完整的河流绿色廊道,即沿河流两岸控制足够宽度的绿带
6、,包括河漫滩、物种栖息地、景观休闲用地等,在此控制带内严禁任何永久性的大体量建筑修建,并与郊野基质连通,从而保证河流作为生物过程的廊道功能。 2.2.1 河流的沟通 把河流网络看作是一个连续的整体系统,强调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与流域的统一性。 2.2.2 重要栖息地的连通与重建 栖息地是指鱼类或其他生物体生长发育所需求的物理和化学特征的场地。栖息地特征包含水质、产卵地、摄食区、迁移通道等。河岸边、河滩区、河汊、湿地等共同组成了生物物种的栖息地,这一地段的重建4和连续可使水生动物、无脊椎动物、昆虫、两栖动物、水禽和哺乳动物等都遵循规律连续分步,并形成丰富有序的食物链(网) 。 2.3 河道景
7、观的功能区划及用地规划 为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面貌,提升城市的景观的品位,整合土地资源,在规划阶段必须解决河道的景观功能区划,以及对每段区划的主题定位。2.3.1 区划的前提 在区划时,须参照城市的水功能区管理办法中对河道所划分的水功能。水功能一级区分为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和保留区四类。水功能二级区在水功能一级区划定的开发利用区中划分,分为饮用水源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和排污控制区七类。在保护区、饮用水源区是严禁任何的人为活动,包括景观休闲、游憩、水上运动等,因此,在功能区划上一般划定为生态水源涵养区或水源核心保护区。 2.3.2 功能结构区划 根据河道每一段所处
8、的位置、周边的环境等,在功能区划上应以河道水环境保护为前提,从河道现有的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角度出发,经过综合分析,将整个规划范围内的河道于其性质、功能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一般来说,位于城市内的河段,其功能定位为通过对河道的生态整治与景观改造,满足市民的亲水、休闲、娱乐需求,规划以全面提升整个城市的品味。 (1)河道景观由于自然及人工的原因分布在城市、村镇、产业园区、5郊野等不同的地域,每一地域的河道景观其规划目标、宗旨、布局不尽相同。规划设计首先得解决其规划定位及问题。如:我市境内钱塘江、上塘河、运河、和睦港等综合整治工程,都是作为我市近年来主要的水利工程进行建设实施。 (2)对于郊野自然
9、河道的改造,基本定位在河道的防洪功能和自然生态恢复整治上。 (3)对于河道流经特殊的地域或该区域有特殊的产业或在城市中所处的地位相对较为特殊,则需统筹考虑该区域区位、产业结构、用地类型等因素。 2.4 河道休闲旅游规划 2.4.1 水利风景区的提出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国内外以水为依托的休闲旅游景区的建设极具发展前景。在对河道进行整体规划时,应充分论证河道作为旅游景区的可行性。如河道及周边的区位条件、自然及人文资源特色、客源市场情况等。而水利部引导下的水利风景区建设则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水”作为旅游资源。建设一批与水相关的休闲、度假、旅游项目,从而达到以合理开发水资源景观为主、保护与修复水域生态
10、为前提、同时整合与优化区域旅游资源、发扬与传承地域文化、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水利风景区。 2.4.2 景区建设与水利设施及生态的统筹 水利风景区是旅游地的一种类型,其本身也因所依托的设施不同,而导致资源特色及分布形态不同,可有多种开发方式。因此,作为景区6的河道规划则应对其旅游的发展方向有清晰的定位。另外,水利风景区与一般的风景名胜区或旅游度假区类似,都是主要以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主。但是,水利风景区不同于一般景区的特点既是必须首先保证水利设施正常运转、发挥效能。以及河道生态的涵养及修复,故在规划和管理上,水利旅游区都有其特殊性。 结语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对景观价值要求的日益提升,得河道堤防的构筑从原来满足防洪功能要求的单一目标,着景观性、生态性的方向发展。本文对城市堤防设计与河流景观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探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曹仲宏,刘春光,徐泽.现代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1):70-72 2姜彤莱茵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经验对长江下游综合治理的启示J.水资源保护,2002(3):45-50 3许卓,刘剑,朱光灿国外典型水环境综合整治案例分析与启示J 环境科技,2008, 21(S2):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