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发展的思考.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11115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发展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发展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发展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发展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发展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发展的思考【摘 要】本文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经济管理类统计人才的需求出发,找出我国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着重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2003 年 11 月,教育部统计学专业的专家达成以下共识:无论是理学类还是经济管理类的统计学专业由于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差异,难以互相取代。相应地,统计学的教育模式也就分为两类:一是按照理学类学科的特点设置课程,培养学生掌握通用的统计方法和理论的数理统计专业。二是按照经济类学科的特点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既懂

2、数理统计方法、又懂经济统计方法,并能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手段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经济管理类的统计人才。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在现在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对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经济管理类统计人才的市场需求更大。 一、当前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目标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统计人才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当前,我国很多经济管理类高校的统计学专业是经济管理类统计专业,授予的是经济学学位,办的却是数理统计专业或半数理统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开出了大量的数学类课程且学时占的比重较高,过分强调数学基础和现代统计方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主要根据数理统计学专业2的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要求制定,数学类

3、的课程中统计学的知识点不多,由于数学前后承接性强的特点,学生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数学知识,造成学生应用能力差,实践性不强,毕业生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缺乏整体性 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一是课程体系设置不注重学科交叉,造成统计学专业学生只重视对本学科的知识,忽视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应用领域狭窄。二是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重复较多,统计应用能力的深度不够。三是教学方案层次不分明,导致课程设置及内容在不同层次的统计教学之间无明显区别,降低了教学质量。四是统计学教学还存在把经济管理类统计专业课程设置成数学化的不良倾向。五是实践教学内容相对于理论教学内容比重不够,造成学生动手操作

4、能力差。六是与国外主流的统计学教学相比,教学内容没有很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所需的新要求、新知识和新方法。七是经济管理类院校没有结合自己的办学优势、地区特色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自主选择应用领域和专业方向,统计人才培养的特色不突出。 3.师资知识结构亟待更新 一部分原先计划统计专业毕业的老教师,数理基础薄弱,现代统计方法欠缺,统计软件不擅长,势必影响了学生的数理能力和统计分析能力;另一部分数理统计学专业毕业的年轻教师,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功底薄弱,势必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这两种现象最终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足。目前这些教师受繁重的教学工作量,学历提高等原因所限,3难有更多的精力去更新和深造新

5、知识,师资知识结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统计专业发展的瓶颈。 4.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目前,一些院校统计实践课程和现实情况联系不紧密,没有真正达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环节往往疏于组织和管理,多流于形式。 二、经管类统计学专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按照教育部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应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要求构建教育教学体系。 “宽口径”旨在培养学生既能胜任基层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日常统计业务,又能从事市场调查、经济预测、信息分析和其他经济管理工作。 “厚基础”旨在培养学生

6、具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的理论基础、计算机基础、统计学基础和数学基础。 “重应用”旨在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去处理问题的能力。 “高素质”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2.围绕培养目标调整、优化课程体系 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应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与其它选修课,本文着重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的课程的设置提出建议。 (1)专业基础课:统计学专业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课相对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说要求应该更高些。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要求也要高于其他经济类专4业。普遍开设的课程中可只保留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会计学三门课程。其他经济

7、学核心课以及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2)专业主干课:为了防止课程内容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相互衔接不好,照搬理学类统计专业课程的倾向,建议将现有的多门方法类课程设置为统计学 、 数理统计学 、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 、 计量经济学 、 时间序列分析 , 抽样技术与应用六门课程。对理论方法类课程的讲授应与统计软件的应用密切结合,对最基本要求的统计方法类课程,主要讲授统计技术、基本思想和具体应用,不作过多的数学证明与推导。对统计方法的数学背景感兴趣的学生,学校可以开相应的选修课。 (3)应用类专业主干课:为防止应用类经济统计课程分得过细,建议开设国民经济统计学和企业经营统计学等两

8、门主干课程。各校还可根据自己的特色选开 1-2 门应用类专业主干课。 另外,在课程的结构上,还要强调数学、经济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应用四个方面课程的有机结合。在专业课程设置时,须保证专业核心课程有足够的学分和课时;对专业选修课程,各校可按自己的特色设置。对其他选修课,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等进行选择。 3.构建“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五位一体”的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课堂实践教学、集中模拟实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毕业实习。课堂实践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集中模拟实验主要指学生毕业前在模拟实验室的综合模拟业务实习;社会调查主要指市场调查;社会实践

9、包括参加国家规定的调查诸如城乡住户调查、5农业普查、经济普查、人口普查等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毕业实习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到今天,统计的范畴已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几乎无所不包,它被广泛用于研究社会和自然界的各个方面,而且它在现代化管理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统计学的应用就越加广泛,高素质统计人才的需求就越大,我国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对统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完善,才能更好的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才能促进统计学科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刘忆宁,杨丹江,段复建,谢永安.电子信息类院校统计学专业建设

10、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 2伍长春,宁自军,杜欢政.应用型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1). 3冯利英.统计学专业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4). 4曾五一,肖红叶,庞皓,朱建平.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统计研究,2010(2). 5向书坚,平卫英.30 年来我国财经类院校统计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统计研究,2010(1). 6徐群芳,顾光同,张香云.关于统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8(13). 67孙清岩.统计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对统计学性质的再认

11、识J.统计教育,2007(8). 8程土富,杜金柱.对统计学的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统计教育,2005(7). 9李金昌.关于统计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几点思考J.统计教育,2005(5). 10王振龙.我国授予经济学学位的统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5(1). 11曾五一.关于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的若干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4). 12全国统计学专业(授予经济学学位)课程体系讨论会在天津召开J.统计教育.2004(4). 本文为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统计专业综合模拟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JG-2012-090) 。 作者简介:徐秋艳(1972) ,女,河南兰考人,石河子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统计学及统计实践教学与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