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我国新型校园安全管理模式摘 要 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进入复杂的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突显,校园频繁出现的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盗窃、性侵等恶性案件以及交通事故、自杀案件,使得学校内外安全环境恶化,传统的校园安全管理模式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如校园安全立法缺失,校园安保部门地位尴尬、权责不明,安防设备陈旧落后,针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流于形式等。本文针对我国校园安全管理的现状,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管理经验,分析问题,试图提出符合我国当下国情,更为高效、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模式。 关键词 安全管理 校园安全现状 运行机制 作者简介:王晓琦,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职教部。 中图分
2、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1-199-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传统的校园安全管理模式已逐渐不能应对多变的社会环境。笔者通过对我国校园环境现状的观察,及对国外校园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试图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新型校园安全管理模式。 一、我国校园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校园内违法犯罪现象频发 目前我国校园内的违法犯罪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2高校内大学生群体犯罪率升高,其中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盗窃、打架斗殴等刑事犯罪频发已成当下趋势。我国目前的大学生群体主要出生于上世纪 90 年代之后,正是中国贫富差
3、距逐渐增大的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面对愈加激烈的社会竞争时,自我调控和约束能力较差,更容易出现触犯法律的行为。其次,在中小学校内未成年人参与违法犯罪行为的案件也在逐渐增多。尤其是校园暴力案件,近年来,表现出犯罪年龄降低、女性参与犯罪增多以及犯罪手段残忍的趋势。除此以外,在广大边远落后地区,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大量留守儿童不但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更容易成为被侵害的主要对象。 (二)校园保卫机构配置随意、形同虚设 我国高校校园安全机构主要以学校保卫处为主,它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学校内部治安秩序,保障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秩序,具体负责对校园的消防、防火检查、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应该说高校保卫
4、机构对保卫校园安全、打击危害学校教学秩序的犯罪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高校保卫处没有获得独立的执法权,没有获得明确的法律地位,保卫处工作人员也没有明确规定需要具有何种职业资质,应该配备何种装备,这使得高校保卫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地位尴尬,面对校园内的违法犯罪行为,很难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只能是从旁协助地方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而在数量众多的中小学校园和学前教育机构中,由于办学规模所限,教师和学生数量较少,甚至没有保卫机构,多数只是以保安和门卫充数,从业人员资质参差不齐,缺乏基本的安保设备和器械,基本上起不到保卫校园安全的作用。 3(三)校园安全立法缺位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中,具体涉及
5、校园安全内容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废止) 、 关于深化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的若干条款,而且涉及内容零散、叙述过于笼统,在实际工作中的现实意义有限。而更多的是国家教委制定的若干规定、校园工作条例、有关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甚至是针对具体某些情况的处理意见。 (四)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基本流于形式 在应试教育的现实中,多数中小学校没有组织过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没有配备安全教育课程的专职教师,没有给安全教育课程足够的课时,少数学校会不定时的组织安全教育专题的讲座或题活动,但是受时间和人员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能普及
6、,效果也不好。因此,与国外中小学生相比,我国的中小学生在施救技能、危机意识上已经有了不小的差距。这也使得中国学生在遇到危险和突发事件的时候更容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这对我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二、新型校园安全管理模式下的职能分工 (一)教育主管部门 作为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的主要管理者,需要就校园安全问题进行全面调研、统筹评估,确定校园安全管理的目标、方向,根据实际情况,请立法机构提出相关立法建议,并全程参与我国校园安全法律的制定。同时在全局上重新调配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大中小学校、幼4儿教育机构的安保资源的配置,做到统一标准、合理布局,确保校园安全管理成为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
7、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学校管理层 校方作为学校的实际管理者和执行者,应该依照相关法律和教育主管机构的工作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具体的校园安全管理计划书(或任务书) 。在此计划中,应该明确在校园安全管理模式中,专人管理、专业培训、安全教育以及具体安全措施实施等各项工作的分配情况,并且责任到人。根据制定的计划,学校管理层应定时检查各项工作进展,并予以监督和检验。要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实处,不流于表面,更不能搞成形式主义。 (三)校园安全保卫机构 校园安保机构应该由学校依照相关法律,根据学校规模和实际情况设立。校园安保人员必须是具有专业资质认证的从业人员,通过严格考核录用,明确校园安保
8、工作内容,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履行职责。校园安保机构应依法在校园内设置、安装必要的安全防范设备和预警系统,并确保相关设备的日常运行、监管、维护和修缮工作。除以上职能外,我国校园内的安保人员还需要与社区公安、消防和医疗等机构建立密切联系,相互配合,以协助其完成对治安案件的侦查、取证、执法,对危机现场的控制以及伤亡人员的救治等工作。 (四)教职工和学生群体 传统的校园安全管理模式中,教职工和学生群体往往被归类于被动的被保护群体,有时候部分学校极为重视对学生,尤其是未成年人,开5展安全教育活动,却忽略教职工这个成年人群体的实际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有关教师权利和义务部分指出,教师有义务“制
9、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但对具体如何制止、如何抵制有害于学生的行为,以及需要做到什么程度并没有具体说明。在现实工作中,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普遍具备了教师职业认证,但是缺乏应对突发事件和帮助学生,尤其是未成年人摆脱或避免危险的能力。因此,校内的教职工群体应按照校方制定的安保计划,定期开展安全防范培训和模拟演练工作,以便在事件发生时充分发挥作用。 校园中的学生群体应根据其年龄,按照未成年和成年学生区别对待。对中小学及幼儿园内的未成年人,应以安全教育为主,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对高校中绝大多数已经成年的在校学生,则应注重法
10、律知识的普及,和良好的法律意识的树立,提高成年学生知法、守法,以较为理性的思维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 (五)社区内的公共机构 学校所在社区的公共机构主要指公安、消防、医疗等职能机构。公共机构虽然不是学校的内部机构,但是却要与辖区内的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建立起密切联系。在灾害或者治安案件多发地区,甚至可在校园内设立直属机构,或者为学校开通绿色通道,以加强学校应对校园安全事件的能力。同时,公共机构可在安全防范、法律法规和医疗急救等方面为校园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供专业上得支持。 图 新型校园安全管理的职能分工 6三、新型校园安全管理模式的运行机制 (一)建立全面的危险预警系统 学校安全保卫机构应建
11、立起全面的危险预警系统,建立起专门的信息发布渠道,如传统的告示栏、或者现代的互联网等,对校园所在地及周边地区发生的严重的治安案件、重大的事故、消防火警、自然灾害信息进行实时发布,为校园内的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提供全面的安全提示和疏导信息。例如向学生发布在校园周边发的治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的体貌体征、犯罪手段和方式等信息,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提高警惕,减少类似案件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广大师生提供更多的侦破线索。如果在校园周边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或消防隐患等潜在的可能危害到校园安全的事件时,学校安保机构可通过及时发布安全提示,有效的组织校园内人员的疏散工作,指导学生做好适当的防范措施和自救准备
12、,降低师生遇险的几率。 (二)建立校园治安案件报警通道 校园安全保卫机构应针对一些校园内高发的犯罪类型进行有计划的犯罪防止演练,制定犯罪预防措施和方案,开展一些针对特定类型案件的防范培训课程,同时建立起快捷有效的报警通道,便于受害者和举报者及时将校园内发生的犯罪行为报告给校园安保人员,以减少和降低犯罪行为带来的人员和财产的损伤。例如校园周边多发针对女性的抢劫和性侵犯的案件时,安保机构可向女性教工和学生提供防身术的培训和防狼器械的使用技巧等。同时要鼓励学生经常向学校安保机构举报犯罪活动和可疑行为,作为对报告人的保护,学校安保机构应对举报人的信息7严格保密。 (三)建立现代化的安全防范措施 现代科
13、技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科技防范手段逐渐向多功能化发展。学校完全可以利用已经比较成熟的电子眼系统、防盗防侵入门禁以及自动防火系统等技术手段构建起多维立体的校园安全防范系统。电子眼系统,也叫做电子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建立一个电子监控中心,并在校园内主要的交通要道、出入口、停车场、重要建筑物或区域边界等部位安装多个摄像探头,对校园内进行 24 小时监控。学校重要的出入口和建筑物可通过安装电子门禁系统起到防盗防侵入的作用,门禁系统由监控中心直接控制,也可由校内师生凭有效的电子钥匙(IC 卡)开启门禁出入,并留下出入时间和使用者身份等信息,便于校内安保人员对出入人员的管理。自动防火系统由消防报警系统、自
14、动喷淋装置以及大量的室外消防栓共同组成。消防报警系统可与电子监控系统的监控中心相连,一旦发生火情,能够立刻将报警信息传递到消防部门和监控中心,尽快发出危险预警信息,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及时调整我国大中小学及学前教育机构的安全管理模式,以应对日渐复杂的校园周边环境和校内安全现状,已经成为目前校园安全管理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要想“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 ,学校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而校园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保障校园和谐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加快校园安全管理的改革,转变思维,破旧立新,向先进国家和地区学习借鉴,完善校园安全立法,尽快构建出符合我国8国情,系统高效的校园安全管理模式。使我们的校园安定有序,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让我们的学校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10-31. 2李淑玉.美国克莱瑞法案研究.湖南大学.2010. 3徐志勇.英国校园安全管理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4). 4张仁骏.美国校园安全管理现状考察及启示.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