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盛京皇城复兴规划策略的实践性探索摘要 盛京皇城传承着沈阳的历史,孕育着沈阳的文化,是沈阳城市的记忆。但是近年来,受到城市发展的侵蚀,皇城传统特色逐渐消失。本文针对皇城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总体层面控制,并着眼于风貌、功能和配套三方面进行入手,对皇城复兴提出切实有效的规划策略,重现“皇城之威、盛京之魂”的景象。 关键词:沈阳;盛京皇城;复兴规划。 Abstract Shengjing imperial heritage of the history of Shenyang breeds the culture of Shenyang. Shenyang is the city memory. B
2、ut in recent years, the erosion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 gradually disappear.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problems, the overall level of control, and to focus on style, function and matched with three aspects and puts forward the planning method is practical and effecti
3、ve for imperial Renaissance, to reproduce the “imperial power, Shengjing soul“ scene. Keywords: Shenyang; Shengjing imperial; revitalization planning. 2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 规划概况 1.1 规划背景 盛京皇城是沈阳建城之始、立都之根、文化之源,传承者数百年来的满清和民国文化,包含着历代建筑艺术形式的结晶,是沈阳城的盛世记忆。随着城市开发和改造的进行,老城传统特色逐渐消失,街区边界逐渐弱化,环境质量、配套设施等均无法满足现
4、代人生活的需求,使得改造和保护的问题日益凸显。在全国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2013 年沈阳全运会的召开,复兴盛京皇城是提升沈阳形象,带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为此,需要提出具体可行的规划措施。 因此,本次研究着重在强调规划控制和市场的紧密结合,提出恢“复”城市历史风貌,彰显文化特色, “兴”盛街区主题功能,提升空间品质的策略,打造新时期的盛京皇城。 1.2 规划区位 盛京都城地处沈阳城区的中心地带,西邻金廊,南望浑河,是沈阳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核。以东顺城街、南顺城路、西顺城街、北顺城路为边界,长宽各约 1.3 公里,规划面积约 1.7 平方公里。 2 现状问题 2.1 历史风貌缺失,亟待恢复 皇
5、城边界模糊,如恒隆广场、兴隆大家庭、沈阳春天等这样大体量现代商业建筑破坏了传统空间肌理;历史遗存少,缺少历史建筑,文物3古迹用地仅占建筑总用地 10%;像东三省总督府等部分文保单位质量欠佳,尚未得到充分保护。 2.2 整体功能缺陷,亟待提升 中街发展和当地太原街、中山路等街区功能形式等趋于同化,多以零售、百货为主,旅游开发影响力小,竞争力低下,自身特色丢失。缺少高品质、高品位的服务功能,与皇城曾经的儒雅、尊贵生活相差悬殊,亟待提升。 2.3 配套支撑不足,亟待完善 现状缺少连续的步行系统,中街路和沈阳路两条步行街人行交通与正阳街、朝阳街机动交通交织,冲突严重;整体环境品质欠佳,缺少美观精致的标
6、识系统、卫生设施及环境小品,街区特色展示不足。 3 总体定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城市都努力的凸显自己城市的文化特色,彰显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形象。盛京皇城是世界葵宝级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展示皇家品味和王者风范的集合体,不仅是文化遗产的载体,更应该是功能齐全、体现时代特色的城市中心区。 因此,盛京皇城的定位为: 盛京皇城是中国城建史上都城建设的典范之作。 盛京皇城是展示沈阳满清和民国时期文化底蕴、风貌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盛京皇城是以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集休闲旅游、文化创意、高端服务、博览演艺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展示区。 4盛京皇城是沈阳城市精神的新代言。 4 复兴策略 4.1 总体控制,长期贯彻
7、实施 盛京皇城,作为皇城历史的典范之作,他承载着盛世的记忆,传承着历史的风采。因此,对皇城内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历史文脉的延续显得尤为重要。在总体九宫格局的控制下,恢复老城风貌结构,再现盛京皇城的辉煌。 (1)功能结构 规划总体形成“九宫格局、宫城居中、前文后商”的布局结构,强调井字格局,以故宫为核心,引导文化和商业功能基本按照九宫格局集聚发展,延续历史文脉。 (2)用地布局 强化“前文后商”格局,故宫以北增加商业用地,故宫以南增加文化娱乐用地,沿通天街及城墙遗址公园增加绿地、广场。结合功能提升,拟开发地块约 50 公顷,以文化、商业用地为主。 (3)空间肌理保护 延续街巷格局,对于现存历史街
8、巷按照步行通道加以保留,并落实红线,强化控制,有效避免大尺度商业建筑对传统肌理的破坏。在保留街巷的基础上,鼓励地块间联合开发、群体建设,形成街坊、院落。同时,记录老地名,全方位保护皇城文化。 (4)整体高度控制 在故宫申遗控高基础上,保留原 9 米、12 米的高度控制分区。结合5帅府周边、北侧城墙遗址公园、其他文保单位、通天街以及街区的整体协调要求,依据道路肌理,划定 15 米、24 米的高度控制分区。皇城四周扩展至第一排建筑,进行 50 米的高度控制。 (5)景观风貌结构 延续皇城九宫形制,形成井字通廊、九门、三区、三带的风貌格局。井字通廊:结合九宫格局,保留并强化正阳街、朝阳街、中街路、沈
9、阳路四条视线通廊。九门:复建九座城门,形成标志节点。三区:以罕王宫、故宫、大帅府为主导三片风貌分区。三带:沈阳路满清风貌带、中街民国风貌带、城墙遗址满清风貌带。 4.2 恢复风貌,再现皇城之威 盛京皇城,这个充满古城风韵之都,展现皇者与生俱来的威严。皇城的风貌形象城市物质水平、文化品质的综合体现,是城市历史丰富历程的结晶。依托皇城现状内部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结合满清和民国两大重要时期的建筑风格,通过保护、改造、复建、增建、协调五种方式恢复皇城内部历史街区风貌。 (1)保护文保单位 加强对 13 处文保单位的保护,重点对东三省总督府等文保单位进行修缮,提升功能;改善奉天公所、基督教青年会等文保
10、单位的周边环境,拆除围挡建筑,展示文物风貌。 (2)改造历史建筑 对沈阳天时钟厂、沈河区委、帅府东侧一处 1953 年建设的仿苏式建筑和一处传统四合院民居等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与改造,更新使用功能,6赋予历史建筑新的活力。 (3)复建重要建筑 基于风貌结构,在拟开发用地中,结合已经复建的怀远、抚近两座城门,复建一宫、一庙、三府、六部、七门、城墙及角楼,使历史原貌建筑用地达到 20 公顷,约占街区总建筑用地的 15%。 (4)增建风貌区 结合风貌结构和复建项目,增建满清、民国风貌区,形成城墙遗址公园风貌轴和通天街景观通廊,进一步强化皇城特色。 (5)景观设计要求 对橱窗、牌匾、小品、铺装进行整体的精
11、细化设计,使之与皇城风貌分区相协调,体现出满清和民国不同风格特点。 4.3 提升功能,重塑文化核心 盛京皇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多元共融的城市文化时期具有非凡的人文魅力。丰富的文化资产,高品位的服务功能,必然是皇城重塑文化核心地位的重要途径。通过植入交流、博览、演艺等文化功能,引导商业向主题化、特色化发展,全面提升皇城功能和业态品质,形成具有24 小时活力的魅力历史文化街区。总体采用商业街坊和文化院落两种空间形式承载上述功能。 (1)商业功能载体街坊 以街巷开敞式布局、联合开发为主要形式,承载主题商业和特色商业,主要布局在街区北部及帅府北侧。商业街坊主要布局在街区北部及帅府北侧,拟形成丰豫坊、
12、海晏坊、吉顺坊、书院坊、四平坊、1927 民7国风情坊 6 个街坊。 (2)文化功能载体院落 以庭院空间组织小体量建筑为主要形式(包含形态丰富的文化体验馆) ,承载会馆、体验、交流等文化功能,形成极具历史底蕴的高端交流及文化体验场所。文化院落主要布局在街区南部,故宫、帅府周边,拟形成王府会馆、六部会馆、梦回盛京剧场、盛京博物馆等 20 个高端文化院落。 4.4 完善配套,保障皇城复兴 盛京皇城,新时期都会形象的代言,丰富的配套设施体验,人性化的景观空间,势必唤起皇城复兴的觉醒。在这里打造国际型舞台,汇集高端服务机构设施集聚,让人们感受皇城、体验皇城、拥有皇城。 (1)地下空间 结合地铁、人防、
13、商业街、商业建筑等设施建设,合理的联通地下空间,集约土地利用开发建设,重点控制“井”字型地下街公共通道,形成骨架,连通沿线开发地块地下商业空间,形成贯穿地下城的地下步行网络。 (2)交通组织 完善地下市政管线综合建设的需求,加强“城市生命线”的有效供给;疏解地上人流、车流,合理安排动态和静态交通,强化步行区域建设。结合新地块开发,建设高效节能的立体停车场, (3)旅游策划 八旗马队路线的组织,演绎八旗文化,塑造主题活动,展示北方独8有的满清文化和关东豪情。设置休闲体验、商业购物、文化展示流线,贯穿 43 处景观节点,展示皇城风采。 5 结语 盛京皇城是一个时代城市的记忆,是一段辉煌历史的见证。
14、 城市的复兴并非意味着单单对城市的原貌复建,而是要对消逝的古迹、被遗忘的文化进行挖掘,使其古为今用。要强化对城市文化的传承,让后人能够通过真实的历史片段了解城市。要强调规划控制和市场开发的紧密结合,有效、合理的应对城市发展和历史保护的矛盾,从而使盛京皇城包蕴古今,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波,樊卫宾. 文化视野下城市复兴理论回顾与实践探索J. 商业时代. 2011:23 2. 邵寅,马乾. 退二进三合肥老旧工业厂区改造模式研究J. 安徽建筑. 2011:05 3.李兆汝. 国外城市复兴经验,离我们多远?N. 中国建设报. 2005 4. 魏捷. “城市复兴”中的城市设计D. 西安建筑科技
15、大学. 2006 5. 约翰庞特,卢刘颖. 设计主导的城市再生?卡迪夫海湾的设计效果及其对未来城市再生和设计的影响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9:01 96. 张喜庆. 魏玛德国大城市复兴运动研究D. 武汉大学. 2004 年 7.李兆汝. 城市复兴,让文化引领我们回家N. 中国建设报. 2005 8. 徐晶实. 以重大事件为触媒的城市复兴研究D. 中南大学. 2010 9. 马英平. 城市复兴中的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2010 年 作者情况介绍 第一作者: 姓名高连伟,单位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职务工程师,文章领域城市规划专业; 第二作者: 姓名贾晨亮,单位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职务工程师,文章领域城市规划专业。 10第三作者: 姓名谢婷,单位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职务工程师文章领域城市规划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