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试谈矿山生态治理中植被的选择与配置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矿山开采业随之增多,而大量的矿山开采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果想改善矿山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就要从多方面入手。本文分析了矿山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就矿山生态治理中植被的选择与配置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矿山;生态治理;植被选择与配置 中图分类号:TD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矿山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矿山开采不仅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也引起了土地侵占、植被资源破坏、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地下水位下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下面对目前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 1、环境污染问题 矿山开采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固体
2、废物、废水、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煤矸石、尾矿及洗煤废渣等,其中煤矸石堆放占绝大多数,是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且对环境危害最大。在其逐步堆放的过程中,废弃物所含有的大量的有害元素会对堆放区土壤、地下水及地表水产生严重污染。 矿山废水主要包括矿坑水、选矿废水、堆浸废水和洗煤水。这些废水以酸性为主,多含有有毒有害元素以及悬浮物,并含有大量重金属,2在未经达标处理就随意排放,甚至直接排放到地表水中,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环境。 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矿山开采产生的废气、煤层自燃及粉尘污染等。其中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质包括卤化物及碳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
3、。废气浓度过高产生的酸雨会严重危害到植物的生长和生存,并直接损害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2、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1)地下水疏干 地下水疏干是矿区最严重、危害最大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煤大量抽排地下水,使矿区及其周围地区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面积降落漏斗,导致人、畜吃水困难,并引起地面塌陷、滑坡、崩塌等一系列地质灾害,造成土地质量下降、植被破坏等严重后果。 (2)地面塌陷及地表裂缝 大面积的矿业开采造成地下矿层采空,矿层上部的岩层失去支撑,地表下沉变形,造成地表水干枯、农田毁坏、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危及地面建筑物。 (3)生物多样性破坏 矿区开采导致区域内植被覆盖度降低,矿区及
4、其周围地区动植物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栖息地破碎化,对野生动物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造成困难。野生动物因其栖息地环境的破坏和生态恶化而逐渐减少,加之人为的干扰,直接威胁物种的生存和繁衍,导致动物多样性的逐渐丧失。 (4)水土流失 3矿山开采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建设期和运营期。 建设期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是由于占用土地、弃土弃渣等造成,项目的开发导致地表植被的破坏,土壤的水蚀量、风蚀量会急剧增大,使当地土地生产力下降,被侵占的土地资源遭到破坏。 运营期内,采矿引起的地下水疏干、地表变形等导致井田一定范围内土壤风蚀、水蚀量加大,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从而使这些地区的植被生长受到一定影响,
5、使土地朝着荒漠化发展。 二、植被选择 生态重建,恢复被毁山体的生态环境是矿山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气候、生物、地形、土壤、水文等方面。在考虑植物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立地条件及气候等因素的前提下,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1、适地适树原则 所谓“适地适树”就是根据造林地块的立地条件(值、海拔、坡位、坡度、坡向、土质及土层厚度等自然因素)类型,选取最适合该条件生长的树种造林,称之“适地” ,根据造林树种生长对立地条件的要求确定造林地块称之“适树” 。要想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就一定要遵循造林树种的生态习性与造林地块的立地条件相统一。 2、适地适树的途径 适地适树不仅有利于植物生长,而且还可以改善树木
6、生长环境。适地适树的树种选择和几种途径如下: 4(1)树种选择 树种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矿山地质环境复杂的特点,还要考虑矿石种类繁多的特性。在考虑树种的耐阴性时要尽量做到在碱性岩石基质上栽植适碱植物,在酸性岩石基质上栽植适酸植物。 (2)改地适树 为了适应采矿场、排岩场养分贫乏,植被自然恢复进展缓慢,岩石裸露的特性,在矿山生态治理中,一般采取整体客土(穴状客土) 、 “高分子植生”喷播、削坡整形等方式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 (3)适地接树 选用耐寒、抗旱、耐盐碱砧木,把不适宜某地生长的品种嫁接在适合在该地生长的砧木上,以扩大种植范围。 (4)适地改树 此种方法就是通过育种、引种驯化等方式,达
7、到改变树种某些特性的目的。 3、乡土树种优先原则 乡土树种优先,这是业内公认的原则。乡土树种在当地世代繁衍,对当地环境适应能力最强,对各种自然灾害具有很高的抗性,已与当地的气候、土壤环境融为一体,因此造林易成功;另外乡土树种取材方便,育苗容易,不用长途运输,苗木成活率高,人们对其培育技术也较熟悉,因此造林成本低、经济实惠。 三、树种配置 矿山生态治理在注重覆绿效果的同时,还要考虑生物多样性、植物5群落稳定性、与邻近地区景观协调性等因素。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植物演替周期,增强植物修复效果和视觉效果,促进植物生长,还有利于恢复的林地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混交方式 造林生产中常用
8、的混交方式有:块状混交、带状混交、均匀混交和星状混交 4 种方式。 混交林可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利用光照和土壤肥力,提高林地生产力,可以更好地维持和提高地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好,抗各种灾害的能力强。 治理面积达到几十亩以上,甚至上千亩的地块,决不能单一的营造纯林。大面积的纯林很难充分利用环境空间,土壤恶化明显、维持生态平衡效果差,防护效能低,容易引发病虫害和火灾等。因此,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块,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营建混交林。 2、植物配置方式 植物配置方式影响矿山植被恢复效果,配置时应考虑以下几种因素:(1)灌、藤、草、花、乔相结合 根据治理后用途不同,可以采用乔、草结合,
9、乔、灌结合,乔、灌、草结合等多种形式。草本植物具有易繁殖、抗性强等特点,在短期复绿的同时,选择长期有利于生物演替的植物,采用分期栽植或混播、混种等形式,构建密集地下植物根系网络,达到更好地固土护坡效果。矿山土地整理后若建设公园等,可以采用立体绿化,充分利用空间,将乔、6灌、藤、草、花有机地结合起来。 (2)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结合 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结合,不仅可以使北方冬季的山体突显绿色,混交林型的材积生长量、枝、叶、根的生物量绝大部分都高于各自的纯林。 (3)豆科和非豆科结合 土壤中各种根瘤菌侵染不同的豆科植物根系后产生根瘤,固氮酶将空气中的氮转化成氨(称共生固氮) ,为植物吸收,提高土壤肥力
10、。 (4)深根与浅根性植物相结合 充分利用地下营养空间,达到更好地固土保肥效果。 (5)普通树种和彩叶树种结合 彩叶树种能增加治理山体的色彩,使治理山体和周围山体有机结合起来。 (6)外来树种与乡土树种相结合 外来树种与乡土树种相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外来树种生长特性和乡土树种自身优势。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矿山存在的众多问题,要积极展开矿山生态治理。要根据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的植被,遵循因地制宜的规律,在保证绿化与破损有机结合的前提下,也要保证修复山地的植被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71 周桂铨.矿山生态环境的问题及其防治J.矿业快报,2003,(11).2 王伶云,高敏化,陈墅金.采石场生态治理植物选择初探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7,(06). 3 牛一乐,刘云国,路培,等.中国矿山生态破坏现状及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 (05). 4周玉民.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矿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研究D. 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