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出版社内容资源的版权保护.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19060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时代出版社内容资源的版权保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字时代出版社内容资源的版权保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字时代出版社内容资源的版权保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字时代出版社内容资源的版权保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字时代出版社内容资源的版权保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数字微波工程实施经验总结【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在光缆信号无法通达村庄建设数字微波工程,实现入户施工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分析判断进行有效处理的方法,最终得出实践结论。 【关键词】数字微波工程,实施经验 一、实施概况: 我市是平原地区,方圆 60 公里左右,据中心发射站海拔高度差+-20米。2007 年 9 月,为了覆盖未开通光缆的村庄,公司开始组织招标,共有 7 个厂家投标,最后中标了 3 个厂家:两个做机顶盒、一个做前端。系统共传输 39 套节目,占用 4 个频点,每套节目码率为 3.2M,采用QPSK 调制。全向发射天线安装在 170 米处,为了减少损耗和工程造价,采用室外型宽带发射

2、机,数字功率 40w,预计覆盖 55 公里半径。中频输入采用光缆传输上发射塔,光接收机输出信号接发射机中频输入,输入频率为 670-870M。 2007 年 10 月 1 日开始正式安装施工,大约 1 个星期左右,前端、发射设备基本建设完毕,从此以后,这套系统就进入了漫长、艰苦的调试、维护工作,一直到 2008 年 4 月初,整套系统才稳定下来,迎来的是第一个夏季。期间,能够持续正常稳定工作的时间没有超过 20 天,故障频发,用户发展一直不能正常进行,更为重要的是,从市公司到分公司、代理人,一直到用户,对数字微波彻底失去信心,为以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2的障碍。 在此期间,为了覆盖偏远地区,在西南

3、方建设了一个分站,同样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到 08 年 4 月初才开始稳定。 二、分析: 1、前端设备参数设定不合理、CA 运行不稳定造成故障:前端运行期间,出现轻微马赛克,根据分析,应该是由于码流溢出造成,将调制器编码由 3/4 改为 7/8,提高了有效码率,故障消失。但考虑影响纠错能力,改回 3/4,同时把每套节目的码流友 3.5M 改为 3.2M,正常运行。机顶盒厂商供应机顶盒有两种版本,为此运行了两套 CA,其中低版本的机顶盒CA 运行与加扰机之间配合不好,造成了节目解密不正常或者没有加密。 2、发射机故障频繁:发射机曾经出现的问题各种各样,电源烧毁、前置放大模块故障、混频器器模块故障

4、、监控单元故障,造成了发射终端、信号质量下降、信号功率不足等现象。根据多次开机观察,发现发射机结构很不合理,为了散热,其内部电路直接与外部空气接触,并用风扇强制送风,不可避免的吸入灰尘和凝露。对比其他厂商,室外机型都没有大功率的型号,不得不提出疑问:该厂商的大功率室外机是非常不成熟的产品。 3、天线安装位置不合理:提供设备厂商经验不足,天线安装时没有考虑到发射塔体对信号的影响,在多次调整位置后才找大一个合理的地方固定发射天线。 第一位置:发射天线在发射塔中心钢管(直径 40cm 左右)的东侧,据塔体距离 1.8m 左右,安装后测试信号,西方信号强度比其他方向低很3多。 第二位置:发射天线在发射

5、塔中心钢管的北侧,据塔体距离 2m 左右,安装后测试信号,南方方信号强度比其他方向低。期间曾将出现在发射中心以北的大片区域出现某一频点信号强度极低的情况,联系发射机生产厂,分析可能是塔体反射造成,轻微调整位置后问题解决。 第三位置:发射天线在发射塔中心钢管的西侧,据中心距离 2.5m 左右,东侧正好是其他地区范围,避开了衰减扇区。 同样情况在朝城站再次出现:由于分站采用与主站不同的极化方式-垂直极化,所以天线安装位置与塔体相距 3 米,但仍出现了个别角度出现某频点强度低的问题,后重新定做了天线安装架,将距塔体距离增加到了 4.5 米,问题才得以解决。另外,在天线安装时,天线的水平垂直问题也是影

6、响信号的重要方面。 4、接收天线的高度和安装: 在我市一开始微波发展计划中,并未觉得接收天线的高度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公司制作了 3 米高的支架,专门用于安装接收电线,想法是将直接安装在用户的房顶。但实践证明,平原地区种植的树木成为了微波接收的杀手。 按照公式计算,距发射天线 50 公里处接收天线高度仅需 6 米左右,此公式只是考虑了地球表面曲率的问题,并未将树木等遮挡物计算在内。在我市,一般村内和路边种植的杨树高度都在 15 米以上,而用户房顶加支架的高度只有 7 米左右,村内大部分用户都无法达到视距接收的条件。这并不是设备发射功率不够的问题,经测试,在距主站 60 公里的地方,4天线高

7、度 13 米(前方开阔) ,能够很正常的接收。 2007 年开始发展用户初期,正是冬季,安装人员将接收天线安装后能够正常接收,但进入春季后,树木开始生长,这个问题变得突然严重起来,大批用户无法正常收看,总公司技术人员带着唯一的一台频谱仪奔波在全市 8 个县区,但也束手无策。另外一个问题是安装人员责任心不强,经常出现接头不牢、公制英制混用、不做防水处理、接收方向不对等情况。 5、个别地区出现干扰现象,干扰源主要是其他地区的微波信号、各地的开路电视信号及雷达站信号。 一开始采用 1998M 的下变频器,中频输出为 502-702,受到开路电视信号影响严重,后更换为 2230M 下变频。另外,其他地

8、区的微波和雷达也造成了信号质量下降。 三、总结: 1、选择有实力、有经验的厂商,最好参考其他已经建设数字微波的地区的经验,这能够少走弯路。 2、一定要采用室内发射机,可以极大的降低故障率,维护维修也方便,相比室外机,虽然多花了馈管的钱,多损失了功率,但还是值得的。3、搞好频率规划,确定发射机的本振、下变频器本振要全面考虑,不仅仅是干扰问题,也不能排除将信号送到农村光缆网络内的可能。 4、不推荐采用单户接收,村庄、小区内采用集中接收方式,能够保证信号质量,保证有充足的余量应对天气变化。在有条件开通光缆后,5可以直接将信号输入由天线变为光接收机。 5、调制方式采用 QPSK,相比 QAM16,门限低、抗干扰能力强不仅仅是书面上的,在实际接收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6、加强安装人员的培训,能够减少很多故障。 7、机顶盒的功能无需太多,将成本降低,农村用户更容易接受。 在微波上做更多的业务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调制方式、机顶盒芯片、成本都是制约条件,更重要的是,数字微波是一种过渡期采用的权宜之计,实现高带宽和双向难度较大。条件成熟后,会被其他的技术方式所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