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与创新方法之我见.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19323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与创新方法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与创新方法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与创新方法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与创新方法之我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与创新方法之我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与创新方法之我见摘要: 本文将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现状入手,对“工程建筑的非功能性任务” 、 “艺术创作之于建筑设计” 、 “建筑设计应做好交流工作” 、“物质前提和建筑设计”以及“创新方法与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谈谈笔者对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与创新方法的见解。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实践 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start with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construction of the non functi

2、onal task“, “art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should be prepared to exchange“, “material premise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about the Water Conservancy Hydropower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in architec

3、tural design method.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design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T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引言 我们知道,自从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后,人类为获得利益不2断向大自然攫取煤、石油等资源。众所周知,资源分两种,在二十世纪前,工业发展普遍需要的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但是在这种“有违天道”的发展下,机器运转的背后隐隐能看见“恶果”的黑烟。从 18 世纪雾霾之城“伦敦”到被光学污染的美利坚工业城市,国人依旧没有被一系列的危

4、险信号所警醒。直到这一切历史再度在中华大地上重演时,我们才火急火燎的开始调整我们的步伐。 发展停滞即灭亡,但发展却要消耗能源,好像发展和环保是天敌。但是,我们知道,根据国内外多方的证据显示,水能资源在我国可以说是十分丰富的。因此,我们国家可以说是具备了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先决条件。任何工程的流程无非是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尾期维护。在本文要论述的此种工程中存在着贯穿始终的物质基础,那就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作为从业者的笔者希望能和大家分享从业以来的相关实践和创新方法。 二、工程建筑的非功能性任务 建筑在希腊文化中,被认为是凝固的艺术。东学西渐,更何况我国自古在建筑上所花费的心思并不少于奇技淫巧的玩物

5、。吊诡的是,在许多设计中,除了工业设计所必须的生产性功能外,很难看见审美性功能,仿佛工程建筑只是个容器、媒介,无需一切审美性设计。但是我们知道,审美是伴随着人类劳动产生的。 “勒紧裤腰带”早已经不是我们这个年代的口号,穿得出彩比不饿着更重要。诚然,建筑设计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工程建筑和穿衣吃饭并不能相提并论,但时代在发展,相关方面的新课题也不断出现。所以,如何做好工业设计,尤其是非功能性设计显得尤3为重要。 理工科出身的工程师由于受过系统的逻辑训练,一般考虑的是如何完成一个设计,将工程的功能发挥最大值。换言之,我们的工程师更倾向于直线思考,直奔主题,致力于得出结论,更在乎的是效率和功用。但是人不仅

6、仅只是为吃饱穿暖,很多时候委托方更在乎的是建筑物的整体外观、与外观相协调的装饰、环境和工程的关系,乃至是工程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且不论从前设计如何如何,但在眼下这个倡导“和谐”的社会,实现“天人合一”的工程或许才是验证一个工程是否完美、理想的最高标准。 总而言之,笔者想探讨的建筑设计的非功能性任务其实指的是施工方不仅仅将工程看成一个纯技术活,而是应该动用多发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人性化产品” 。 三、艺术创作之于建筑设计 画作为画家立传,文字是作家的写照,而建筑则是工程师手中的艺术。在设计中,工程师们应该紧紧围绕工程的核心目的进行全方位的开发。无论是内部特点还是外在联系,倘若设计师忽略科学规律、美

7、学规律,那么工程的失败,甚至是设计的失败都是毋庸置疑的。就好像画家提前构思画作的立意和技巧,工程的建筑设计也应当是经过详细的思考和反复的推敲,力求通过合适的手法、技术、色彩、材料将该工程的预想的理念和情感表现出来,并且可以做到与众不同,独具个性,赋予建筑一个鲜活的生命。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椰林树影并非处处都有,倘若一味追求所谓4的“美” ,不仅是上述新任务的一种背离,甚至有时候还会带来意料外的麻烦。可以这么说,在目前的业界中,普遍存在着不重视建筑设计,在规划阶段总是草草定案,甚至是将其延后,待及其他部门确定方案,才让建筑专业进行被动地做立面方案。如此这般,建筑设计的工作者遑论创造出个性与情感

8、俱佳的作品,有时连基础的设计恐怕都会被耽误。 因此,除了设计者本身需要有艺术素养和人文沉淀之外,施工方也应该平衡好各个单位的工作和职能分配,给予建筑设计一定的自由发挥余地。 四、建筑设计应做好交流工作 众所周知,我国从上世纪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型,所以,建筑设计并不能随心所欲、闭门造车,而我们的从业者也应该有“交互设计”的意识。简单来说,就是设计人员要做好和各个单位进行协商的心理准备,上至采购方、下至施工前线的各个单位的意见都应该综合考虑,尤其应该和甲方进行沟通。 倘若业主有明确的风格要求、色彩偏好、材质特征,那么设计者应该详细的记录,并且判断是否能做到?倘若能做到,能做到什么程度?要是做不到

9、,应该如何协商?这些都是应该提前沟通好的。业主若是喜欢仿古淡雅,那么现代前卫的设计即使再亮眼也很难让甲方满意;如果业主喜欢欧式奢华,设计者却给了份琉璃瓦、蟠龙柱的中式图纸,只怕甲方也会颇有微词。 相较于有明确的建筑要求,设计师们对没有提出明确格调的业主其实更为头疼。这种情况可以再具体细分,其一是没有研究也不是很在意5审美功能的业主。这种业主一般追求的是功能性的“硬设计” ,也就是说更实在地追求实用性。那么我们便能有更大地的自主性和发挥空间。举个例子,建筑设计也受气温影响,其公式是: Ta=Tam+Aacos(-0) 我们应该在符合气温变化要求的情况下,进行设计。水流不是静止的,我们还应考虑动力

10、情况,水流流经曲面时,因为流向改变,曲面上的动水压力也随之改变: PH= qr V(cos2-cos1) g PV= qr V(sin1+sin2) 其二是业主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只是没有具体的要求和硬性指标。在笔者多年的从业实践中,这样的业主一般拥有一定的经济负担水平,虽然算不上专业人员,但是其专业素养和相关知识都能和专业人员不相上下。这时,我们便要反复地和业主沟通,交换各自地意见,乃至于必要地参观考察,通过对方案的反复比稿、修改,有时甚至要推翻原有设计稿,以期获得一致共识。 五、物质前提与建筑设计 虽然我们将“建筑”比作“凝固的艺术” ,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业建筑并不真的是

11、“艺术品” ,它更是一个产品,它讲求的是效益。若是一味追求审美方面的完美,纵然技术水平、施工水平能跟得上,但预算未必能负担得起。资源的有限必然给建筑师带来一定的限制。毕竟业主的初衷可能只是建个小泵站,但是你却建个孔雀台,这无疑给双方都带来了麻烦。 6粮草是古代战争的先决条件,同样道理也适用于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参谋长,要根据现有的资源、预算、人力、时间来进行方案的设计。倘若甲方预算有限,那在建筑外观、装饰以及不必要的审美功能方面就不用做过多的投入。而应该将财力集中于硬件采办、功能运转等最为核心的方面进行设计,当然要尽力做到完善整体效果。 笔者以为,设计者应该具备和一线采购

12、员一样的能力,也就是说要了解各种财力的价格、品质、色彩差异以及由于差异而带来的价格差异。一般说来,若非甲方特别要求,要是在非主要或是不起眼的建筑部位进行高质量、高档次、高花费的装修,甲方会很难接受这种装修所带来的高造价。可是,倘若我们对建筑重要部位、核心设计采用低端的设计,那么不但破坏整体美感,更可能达不到功能性设计的“硬标准” 。总而言之,建筑师应该“审时度势”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和变化可能,力求实现将甲乙双方的共同的利益最大化、实现工程建筑的优化配置。 六、创新方法与发展方向 在新浪潮的拍打之下,新建筑材料、新建筑技术、新建筑理论亦是不断被催生,而且也不断地被运用到建筑业界中。严格说来,

13、现代的水利水电工程其实并不是我国独创,最早是从国外引进。遗憾的是,我国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一直是有滞后性的,从建筑原理创新到建筑材料革新到工艺流程的进步,乃至施工人员的管理与西方相比,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确实落后不少。 笔者以为, “自力更生”才是治本之策。倘若始终依靠“国外引进” ,7那么就一直是被动方,夸张点说是“仰人鼻息” 。掌握核心技术的关键还是在于创新。理论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行者,吊诡的是,业界似乎一直没意识到其重要性。所以,和高校、研究室的合作或许是打破技术坚冰的第一步。其次是技术创新,这种创新既有赖于理论,也和技术人员分不开。新技术时代下,人员的创新意识一旦自觉地运用在实践生产中,

14、那么旧模式便能被冲破。最后是材料,前两点毕竟非一日之功,独创性的材料使用则能使施工事半功倍。即使只是在网架技术、厂房屋顶、玻璃天窗、建筑填充这样小细节进行创新,那也算是进步。 七、结语 新时期要求新设计,设计师的不仅仅是甲方(业主)或是施工方的技术人员,而是应该有作为设计师、艺术家、采购员等多重身份的自觉。如何以建筑设计专业知识为依托,综合利用艺术、材料、市场经济等多方面知识进行符合甲乙双方及各施工部门的建筑设计才符合新时代要求。参考文献: 1翟东.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与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 2熊红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与创新J.人民长江.2010(18). 3王清海.问题和答案哪个更重要J.优异网.2010(2). 4熊亮.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与创新J.建筑科学.2010(16). 85林鼎.水利水电工程中建筑设计探讨J.科技信息.20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