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研究动态.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21571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研究动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研究动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研究动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研究动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研究动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研究动态摘要:我国学者主要从金融服务外包业的风险管理、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的做法、不同金融行业开展服务外包的情况及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已初具规模且发展迅速。但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以宏观为主、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今后需加强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研究视野应进一步拓展,研究手段也要进一步多样化。 关键词: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管理;述评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3-0117-04 金融服务外包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在 40 年的发展历程中

2、,从最初的信息技术外包(ITO)开始,发展到包括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处理外包(KPO)等多种形式。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发展迅速,20042008 年,我国以金融服务外包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年均增速近 100%。根据毕博管理咨询公司估计,到 2015 年我国将和印度一起成为全球金融服务外包中心。因此,对国内金融服务外包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有助于为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一、主要研究重点 2目前,国内学者对金融服务外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外包业风险管理、金融服务外包的做法、不同金融行业外包业务的开展及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等方面。 (一)金融服务外包

3、业的风险管理 在这一问题上,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外包宏观风险管理和银行 IT 信息技术外包微观风险管理两方面。 1 金融服务外包的宏观风险管理。在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的分类方面,王庆喜认为,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包括国家风险、战略风险、合同风险、操作风险 4 种类型。曾康霖等认为,金融服务外包存在外包失败、收益不确定性及战略泄露等风险。刘澜飚等分析了金融服务外包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管制风险、合同风险等共计 15 个风险。施慧洪归纳了金融服务外包涉及战略、名誉、合规、操作等 11 个方面的风险。在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的来源方面,王瀛等指出,金融服务外包风险来源于金融机构本身、外包服务商及市场环境等方

4、面。吴更仁等提出识别风险因素的方法及风险因素的作用机理。在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管理的对策方面,王庆喜提出,应制订一项用于指导是否进行外包及如何适当进行外包的全面政策;制订用于处理外包活动和与服务供应商有关的全面风险管理计划;审慎调查、选择外包服务供应商;以书面合同约束外包关系;制订应急计划;建立外包机构及客户的信息保密机制;监管部门应加强潜在风险的系统性监管。曾康霖等指出,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建立起与外包相关的各种配套机制,如服务商评价机制,充分利用外包合同控制外包风险。另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合理限定外包范围,规范监管权限、3程序、机制,并加强对跨国金融服务外包的监管。王瀛等认为,应建

5、立金融服务外包服务商的资格审查和信誉评级制度,完善与金融服务外包相符合的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则。施慧洪指出,应从金融服务外包的审计与监管、针对性防范措施、保险手段三方面来管理金融服务外包风险。赵睿等认为,我国应尽快出台金融服务外包的指引性文件,明确外包的业务范围,建立风险应急机制并严格监管跨国金融服务外包。 2 银行 IT 信息技术外包微观风险管理。张成虎等主要从信息系统失控、IT 服务商无法提供所需服务及战略信息泄露三方面分析了金融机构信息技术外包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从评估 IT 外包风险、选择合适的服务提供商、制定适当的外包合同、监督服务提供商、探索 IT 外包的新形式五方面控制金融机构信息技术

6、外包的风险。谢怀军提出,应从外包项目的风险评估、外包服务商的选择、外包合同的洽谈与制定、对外包服务商进行监督等方面,控制银行 IT 外包风险。曹青等指出,国内中小银行IT 外包面临着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交易风险、战略风险、信誉风险,应从构建全新的经营理念、组建有效的组织机构、建立对外包商的评级准入制度、建立外包业务风险监控机制等方面来管理外包风险。 (二)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的做法 一些学者从宏观视角研究金融服务外包业的国际发展趋势及中国的策略选择。杨琳认为,全球金融服务外包日趋复杂化、离岸化,我国应充分认识服务外包发展的意义,准确把握服务外包的战略定位,科学制定服务外包发展战略。姜荣春指出,国

7、际金融危机后辅助性后台业务潜在外包需求将加快释放,国际金融机构自营运营中心外部化成为新趋势,4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业虽然存在规模小、渗透率低、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但发展潜力巨大,顺应国际发展趋势,中国应在培育市场主体和改善外部环境方面做出努力,以促进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薛彤分析了国际离岸金融服务外包规模迅速增长、业务范围日益扩大、运作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全球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等趋势,结合目前中国离岸金融服务外包的不足,从政府和外包服务商两个视角提出发展对策。 一些学者从微观视角分析具体的国家或具体的金融服务外包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李文茂、詹政、其力根图雅等介绍了印度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经验,基于此提

8、出我国应采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规划产业基地、全面实施人才战略、提高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服务效率等措施来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魏秀敏分析了汇丰银行与德意志银行金融服务外包的模式,认为我国的金融机构应制定总体的战略性外包规划,不断推进外包范围,完善资格信用管理以防范外包风险。黄育华等总结了印度、爱尔兰、新加坡等国在产业规划、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产业园区规划、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本提升等方面促进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经验。李勇等分析了国际金融服务外包模式的演化发展,指出由于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存在层级低、合作层次浅等问题,应通过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与发包方建立长期合作、推动本土金融服务接包方发展壮大、建立客

9、户之间的信任机制等方面促进本土金融服务外包业的发展。 (三)不同金融行业开展外包业务的状况 国内学者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研究主要涉及如下几个领域:一是商业银行 IT 信息技术外包(ITO) 。胡峰结合金融业资源外包的5趋势,探讨了我国银行业信息技术资源外包的策略。吴文静等通过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生产费用、交易费用、IT 外包供应商的信誉等因素对商业银行 IT 信息技术外包决策的影响。洪苛通过对我国银行业 IT 外包的典型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 IT 外包给银行业带来的风险与收益,并提出商业银行 IT 外包规范管理的具体对策。二是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外包(BPO)

10、 。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外包涉及商业银行财会、客服、后勤等多个部门。张保军针对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开展的信用卡业务外包,指出一些特别应该引起关注的问题,如外包公司的信誉、外包业务开展前的调研分析、外包与自我开发之间的关系等。刘起从制度经济学和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采用业务外包方式的可行性与需要注意的问题。臧松松等以合资金融服务公司作为外包商为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外包。傅巧灵等以银行呼叫中心即客服中心外包为例,对金融业务流程外包的利弊进行分析,并就进一步发展商业银行金融业务流程外包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国内学者对其他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研究主要涉及政策性银行、证券

11、公司、保险公司、中央银行、农村信用社及村镇银行。冯欲波指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凭借自身的优势向农产品收储企业提供外包服务,既有利于农发行收购资金的管理,又利于改善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实现农发行与粮食企业的双赢。田晓军从总体上分析了券商服务外包的核心思想、券商外包的业务领域及业务外包带给券商的优势和风险。夏晖从证券市场信息化、券商网络化和证券电子商务普及化的背6景人手,分析了证券系统外包的优势,并提出具体实施措施。刘洪建等分析了证券业外包市场的成熟度及其可行性,并从综合性大券商和中小券商的角度分别提出发展证券业外包的策略。赵国辉从保险业务外包的动因与作用、现状与趋势、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四

12、个方面,探讨了保险业务外包问题。方国斌等以中国平安集团为例,从服务外包视角探讨了金融保险集团财务集中问题,并从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分别提出针对性对策。孙清华等运用模块化金融服务外包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开展金融服务外包的可行性,并以信用卡业务为例探讨了农村信用社开展模块化金融服务外包。李俊龙认为,村镇银行开展 IT 服务外包必须从完善核算模式、统一网络环境管理、技术巡检与指导等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四)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吴大器等认为,缺乏专业人才是中国金融业业务流程外包发展的一大瓶颈,应实施“校企园互融”的研训新模式。刘瑞林在对金融服务外包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础、设计、综合创

13、新”三个层次的金融服务外包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并设计了每一个层次的核心实验课程。张桥云认为,应建立“高校+行业”的金融服务外包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从而实现“产业+人才”的良性发展。韩莉等分析了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人才供需间的矛盾,认为高等院校应通过专业设置的调整、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交叉与专业合作等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以满足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方向 7从我国 2006 年开始实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到 2010 年 21 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确立,再到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十二五”规划中将金融服务外包作为优势领域加快发展,国内学者对金融服务外包业的研究

14、成果颇多。但纵观国内现有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从研究内容上看,无论是研究深度还是研究广度都远远不足。大部分研究对金融服务外包自身的发展规律研究不够,还没有形成一个理论框架,无法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论指导。因此,如何借助相关的理论成果,融合多学科的知识,构建金融服务外包研究的理论依据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二,从研究视角看,国内学者对金融服务外包研究主要局限于宏观层面的研究,而对微观层面的具体研究较少。国内学者较多的探讨了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IT 信息技术外包的相关问题,但对如何从微观上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形成系统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发包方与接包方之间的信任机制

15、及合作伙伴关系缺乏深层次探讨,造成宏观研究与微观操作严重脱节的局面。因此,将研究从“能不能的问题”向“怎么做”问题转换,是未来金融服务外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三,从研究方法看,国内学者更多的是运用基本的经济管理理论对金融服务外包作定性分析,而较少采用案例分析、计量分析和调查分析等定量研究。研究方法不全面导致理论与实践应用相脱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服务外包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所以,加强对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实证研究将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总之,国内学者对金融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8来有关金融服务外包的研究,一方面要对金融服务外包本身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还应更着力于研

16、究和解决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和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7王庆喜,金融服务外包风险及其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05(5):136-138 28曾康霖,于保福,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控制及其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2006(6):20-25 3刘澜飚,彭砚,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国际监管的比较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6(2):30-35 410施慧洪,金融服务外包风险防范分析J,浙江金融,2010(4):60-61 59王瀛,赵鹏大,基于风险控制的金融服务外包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08(8):94-99 6吴更仁,金融服务外包风险控制J,海南金融,2007(8):56-58 11

17、赵睿,杨宜,傅巧灵,金融业务外包的风险控制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1(11):24-26 12张成虎,胡秋玲,杨蓬勃,金融机构信息技术外包的风险控制策略J,当代经济科学,2003(2):8-12 13张成虎,张峰,银行 IT 外包及其风险控制J,中国金融电脑,2007(4):4-7 14谢怀军,银行信息技术外包及其风险管理J,上海金融,92004(1):38-40 15曹青,董纪昌,佟仁城,中小银行 IT 外包的风险分析和管理策略J,管理评论,2005(10):24-28 16杨琳,全球金融服务外包外溢效应与发展趋势研究J,国际贸易,2009(11):56-60 17姜荣春,金融服务外包:国

18、际趋势与中国实践J,银行家,2010(2):86-88 18薛彤,国际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中国的策略选择J,商业时代,2010(31):44-45 19李文茂,印度金融外包服务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J,华北金融,2006(11):4-5 20詹政,王铁山,中印金融服务外包的竞争格局与策略J,商业研究,2009(2):53-55 21其力根图雅,华欣,印度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特区经济,2010(12):102-104 22魏秀敏,国际金融服务外包的运作模式及其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07(2):57-59 23黄育华,王力,国外金融后台与服务外包体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经验J

19、,中国城市经济,2009(4):84-88 24李勇,乔桂明,国际金融机构外包模式演进与启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6):129-133 25胡峰,银行业信息技术资源外包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102004(7):46-48 26吴文静,亦思,我国商业银行 IT 外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08(36):81-83 27洪苛,银行业 IT 外包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0(6):29-31 28张保军,银行卡业务外包中应关注的若干问题J,中国信用卡,2006(4):54-56 29刘起,业务外包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J,金融教

20、学与研究,2003(4):44-45 30臧松松,赵春城,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外包”的一种新方式对合资金融服务公司作为外包商的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4(1):56-57 31傅巧灵,杨宜,金融业务流程外包的利弊分析以银行呼叫中心外包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1(39):63-66 32冯裕波,对农发行开展外包业务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2):25-26 33田晓军,刍议券商业务外包J,浙江金融,2000(12):36-37 34田晓军,券商业务外包透视J,资本市场,2003(2):47-49 35夏晖,证券行业信息化与外包J,信息系统工程,2001(9):8-9 36刘洪建,叶春明,文伟,证券行业呼叫中心外包成熟度分析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