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文化产业发展路径.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22974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宿迁市文化产业发展路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宿迁市文化产业发展路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宿迁市文化产业发展路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宿迁市文化产业发展路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宿迁市文化产业发展路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宿迁市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提要 本文从宿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剖析该市文化产业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品牌效应;科学定位 本文为宿迁市社科联应用研究规划课题加快宿迁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项目批准号:12SHB003) ;宿迁学院院级科研课题宿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 年 10 月 12 日 文化产业无疑是 21 世纪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世界各国纷纷把文化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经济竞争的重要战略。目前,我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宿迁则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

2、现 “文化立市”战略的重要举措。 自建市以来,宿迁积极开展“文化宿迁”的建设。在全省率先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开放经营性群众文化娱乐产业,报业改革、广播电视改革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据统计,2011 年宿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28.53 亿元,是 2008 年(11.37 亿元)的 2.5 倍,年均增长 36%。成绩的背后,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宿迁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与培育阶段,发展潜力巨大。宿迁文化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宿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为了全面地了解宿迁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我们对宿迁市相关文化企业及文化市场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对宿迁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简单

3、地概括为三句话:第一,文化产业已经起步,而且发展较快;第二,文化事业相对强,文化产业绝对弱;第三,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看好。 (一)文化产业已起步且发展速度快。2011 年底,宿迁市共有文化产业单位 1,894 个,相比 2010 年增加了 64 个,从业人员达到了27,014 人。2011 年宿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 28.53 亿元,是 2008 年的2.5 倍,年均增长 36%,已形成工艺美术业、出版印刷业、文化制造业、网络与动漫服务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四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 65%。宿迁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制造业为主。 从全市文化产业投资主体看,民营企业已广泛渗透到

4、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发展较快、总量较大。2010 年底,私人控股企业已达到 1,624个,占全市文化企业总数的 98.1%。2010 年民营经济创造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已占全市的 87.5%。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社会资本起到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宿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二)文化事业相对强,文化产业绝对弱。文化发展包含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个方面,文化事业发展的关键是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捍卫老百姓的文化权益。而文化产业也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发达的地区,就有强有力的文化生产力,同时还反映出该地区的文化消费能力。宿迁市的文化发展突出表现为文化事业

5、相对强,文化产业绝对弱。 31、文化事业相对强。文化事业“强”是相对于文化产业而言的。在“文化立市”目标确立后,宿迁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市财政投资 1.3 亿元建成 2.69 万平方米的宿迁市文化艺术中心,实现了宿迁市没有市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零的突破。沭阳县投资 9,000 万元,新建了 1.61 万平方米含博物馆、图书馆、演艺中心的文化艺术中心。泗阳县新建了面积 9,000 平方米含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的广文中心。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总建筑面积已达到 8.09

6、万平方米。农家书屋建设实现全覆盖。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宿迁市文化事业发展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与其他兄弟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2010 年宿迁市人均文化服务指数在全省排名末位,主要表现在人均公共图书馆藏量和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偏低。2010 年宿迁市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近 0.15 册,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354.35 平方米,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 26.8%和59.0%。 2、文化产业绝对弱。宿迁市的文化产业绝对弱,道出了宿迁文化产业发展的软肋。由于宿迁市经济基础薄弱,文化产业的总量、文化产业的投入、文化服务和消费方面在全省的占比都很小,与全省总体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7、 (1)文化产业 GDP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2010 年宿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 17.64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1.7%,低于全省平均4水平 1.2 个百分点,同比提高了近 0.3 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 1.5%,分别比徐州、盐城、淮安、连云港低3.9、1.9、0.9 和 0.1 个百分点。目前,宿迁市已明确“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2012 年宿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 3.2%;2015 年要达到 5% (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局) 。 (2)文化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2010 年,宿迁市文化服务业(含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

8、8.1 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 2.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1 个百分点。其中文化批发零售业实现 1.28 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 0.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0.1 个百分点;其他文化服务业实现6.82 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 1.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0 个百分点。从宿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看,文化服务业单位多、增加值占比低。2010 年底,全市有文化服务业单位 1,055 个,占全市文化产业单位的 57.7%;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6.82 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8.7% (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局) 。 (三)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大,前景看好。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

9、前提。宿迁作为文化资源的“富矿” , “五彩宿迁”早已声名远播。“古色的宿迁”市龄虽只有 11 年,但却是一片古老的土地。作为人类起源的中心,被誉为地球上的“生命圣地” 。 “红色的宿迁”涌现出无数光彩夺目、载入史册的古圣先贤。楚霸王项羽和随征夫人虞姬演绎了气吞山河、流传千古的悲壮故事。抗金英雄刘世勋、民族英雄杨泗洪,谱写了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壮丽篇章。宿迁作为淮北抗日革命根据地与淮海抗日根据地的中心,谱写一篇又一篇视死如归、英勇杀敌的动人故事。5“绿色的宿迁”城市绿化面积由建市之初的 60 公顷猛增到现在的 109 公顷,增长了 1.8 倍。城市建设绿化覆盖率在 39.77%。水色的宿迁境内

10、有两大淡水湖(洪泽湖、骆马湖) 、大运河、古黄河等 8 条河流穿境而过,有淡水面积 350 多万亩。 “蓝色的宿迁”拥有以洋河蓝色经典为代表的宿迁酒文化。 “五彩宿迁”丰富的文化资源底蕴为宿迁文化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泗州戏、淮海戏、柳琴戏、小京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丰富多彩。苏北大鼓、苏北琴艺、地方锣鼓、龙舞、高跷等民间文艺表演多姿多彩。这些都为宿迁发展文化旅游业奠定强大基础。可以说宿迁发展文化产业,潜力巨大,希望无限。 二、宿迁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宿迁的文化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宿迁的文化产业尚处于培育与起步阶段,发展过程中存

11、在诸多不足。 (一)经济基础薄弱,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建市晚,经济总量小,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宿迁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各项经济指标均位于江苏省末位,这成为制约宿迁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瓶颈。经济基础薄弱,直接导致了政府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投入少,产出更少;财政拮据,各项文化基础相对落后,政府对文化产业投入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导致宿迁市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缓慢。面对宿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发展宿迁文化产业是一个逐步推进实施的过程。 (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6已成为制约宿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瓶颈。一

12、方面由于宿迁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热心于文化产业开发的从业者队伍;另一方面宿迁虽不乏懂管理善经营的企业家,但因文化素养所限,此类企业家很少涉足文化产业,而文化艺术人才又大多不能适应市场规划和市场竞争。比如,传媒业大多不缺新闻业务和编辑技术人员,缺的是管理干部和经营人才,但干部管理部门在领导班子配备时,很少考虑让一些经营管理人才进班子。这样,普遍存在文化人才较多,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尤其是缺乏能够整合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与文化资源的人才。(三)文化产业市场尚未真正形成。随着经济增长和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费结构也进入了转型升级阶段,其中,文化消费需求在整个消费需

13、求中比重将进一步加大,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很大,这是大趋势。但目前由于大众消费习惯,城乡差距和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文化消费在宿迁城乡群众日常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并不高。虽然文化产品类型较多,但缺少拳头产品、名牌产品。比如烙画、桃雕、泗州戏等,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没有形成规模产业,生产、包装、销售、宣传等一系列环节,还没有形成产业链,市场占有率不高,因此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消费结构的改善和文化产业市场的发育。 三、宿迁市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索 宿迁作为苏北欠发达地区之一,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但是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要想办法7克服存在的不足,解决存在

14、的问题。结合宿迁实际,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文化产业要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切忌盲目。在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当下,定位是关键环节。定位精准的产品加之合理有效的宣传,定能迅速地占领市场。经济学领域的定位理论同样也适用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进行区域和部门文化产业资源整合,高效利用,形成合力。一方面要对本地文化产业科学定位。确定文化产品消费的地域,以及该地域人群的文化消费偏好,充分考虑文化消费者的不同品位、不同层次和消费能力;另一方面政府要扶持文化龙头企业。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促进其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扩大文化产业规模,提

15、升文化产业品质。要着力培养“四个一” ,即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主导产业、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区域、建立一批文化产业园(或一条街) ,使文化产业成为宿迁经济的增长点。 (二)追求品牌效益,打造文化精品。品牌代表了产品质量。文化品牌体现了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双重集聚,在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性和广泛的影响力,具有整合效应、增值效应、辐射效应和放大效应。文化产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品牌化之路。良好的品牌对于宿迁市文化产业而言,有助于促进其文化产业销售,对外树立宿迁市良好的形象,也有利于保护宿迁市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宿迁市在国内独特的文化资源,打造一批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借“336”计划,

16、重点打造一系列文化精品项目,如项羽文化节、西楚文化街等;重点打造8好四洲戏、淮海戏、柳琴戏等地方戏曲剧种,苏北大鼓、苏北琴书等地方曲艺,地方锣鼓、龙舞、高跷等民间文艺表演,这些都是宿迁市演艺业发展的宝贵财富,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其市场价值,开发新产品,拉长产业链,形成品牌效应。 (三)政府主导。没有政府的重点支持,文化产业无法得到长远发展。政策助推,即政府发布一系列宽松、有利的文化政策是做好宿迁市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宿迁市政府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其次要制定长远规划,实施产业战略;再次要从市情出发,选择发展道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我们了解到建市以来,全市文化产业迅速启动。宿迁市一直

17、重视发展文化产业,2012 年又开展了“文化产业发展年”活动,加快推进“8210”工程项目建市和推动实施文化产业“336”行动计划,尤其是第七届江苏省园艺博览园的成功建设,成为宿迁文化事业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当前,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从中央到省里,政策更宽松,环境更有利,思想更重视。因此,宿迁市政府要把握机遇,利用当前通过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文化企业,开展一系列文化创业创意活动,全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 (四)完善文化产业运作机制,建立现代文化产业集团。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运行机制。纵观国内外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地区的文化产业链较为成熟,从市场需求到衍生品的

18、开发,都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宿迁市要完善文化产业运作机制,需要建立现代文化产业集团,以集团的方式来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链。 9以大型文化企业为主,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运用联合、重组、兼并、上市等方式,整合优势资源,重点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文化创新能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跨媒体、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五)实施人才战略。文化产业的特点,决定了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我们走访发现,宿迁文化产业人才的现状是管理人才数量偏少、文化创意人才缺乏、擅长媒介市场运作的外向型经营人才奇缺、文化经营管理后备人才严重不足,而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严重僵化。 宿迁市

19、政府要加大文化领域各类人才培养力度,把培养和引进拔尖人才、领导人才作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任务。要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根据宿迁的现有条件,应当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学校教育培养;二是各类培训机构培养;三是学校与文化产业行业联合培养。此外,在立足本土培养的基础上,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引进的力度,在住房、职称、家庭安置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省内外乃至国外优秀文化产业人才来宿迁发展文化产业。 宿迁市的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发展的潜力还很大。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根据宿迁市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文化产业运行机制,下大力气引进文化经营与管理类等稀缺人才,我们相信宿迁的文化产业一定能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黄万林,张元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路径选择J.10江西社会科学,2010.4. 2何峻,薛万昌.苏北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与政策建议J.唯实,2009.11. 3伍育琦.关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