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摘要: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以及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都离不开城市规划的理论指导,而仅有百余年历史的青岛的城市建设更是自始至终处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指导和控制之下。本文通过回顾青岛市城市规划的历史,运用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探讨青岛市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 关键词:青岛市 城市规划 空间形态演变 多核心理论 门槛理论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青岛市是山东半岛迅速崛起的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它在山东半岛甚至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发展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中国的城市当中,仅有百余年历史的青岛,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明显的发展脉络,青岛自从它建制
2、的一开始,其发展便始终处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指导和控制之下,成为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本文通过回顾青岛市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历史,分析多核心理论及门槛理论在该过程中的应用及体现。 1 相关理论研究 1.1 多核心理论 多核心理论,是由哈里斯和乌尔曼于 1945 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城市在影响其发展的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再加上历史遗留习惯的影响2和局部地区的特征,通过相互协调的功能在特定地点的彼此强化,不相协调的功能在空间上的彼此分离。由此而形成了地域的分化,使一定的地区范围内保持了相对的特性,具有明确的性质,于是地区形成各自的核心,从而构成了整个城市的多中心。 多核心理论的核心内容
3、是城市不是由单一中心而是由多个中心组成,城市中的各个地区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相互联系,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都有自己的特色,从而在城市中形成了多个副中心。 1.2 门槛理论 门槛理论是由波兰学者鲍马利什于 1963 年在研究城市空间增长时提出来的,他认为城市发展是跳跃式的。一般来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都属于巨额投资,这类巨额投资构成了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门槛”。要想克服这些限制,一般情况下的渐进增长型投资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而需要一个跳跃性突增。 如果以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现状无法跨越这个门槛,那么城市就需要寻找另外的出路,或者等城市具备了跨越门槛的实力再发展。 2 青岛市概况 青岛,位于山东半
4、岛南端、黄海之滨,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东南濒临黄海,海岸线长 863 公里,与朝鲜半岛及日本隔海相望。 1981 年,青岛市被国务院确定为 15 个全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4 年,被确定为全国 14 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86 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31994 年,被列为全国 15 个副省级城市之一。由此可见,青岛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地位。 3 青岛市城市规划的历史回顾及空间形态演变过程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一个城市的发展有了城市规划的指导,才能按照有序的发展
5、。青岛是就是一个按照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青岛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其每一步的发展都是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的,由于历史上其特有的港口战略位置, 在德、日侵占的殖民地时期青岛就有了城市规划。因此青岛市的城市发展过程、城市空间形式的演变是连续的。 青岛市自从城市建置以来的历次规划与实施,为逐步形成青岛市的城市风貌,为逐步建立青岛市的城市空间格局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表:青岛市历次城市规划和空间形态演变一览表 4 青岛城市空间形态的转型及其推动因素 4.1 最初的带状空间形态的形成 德国人在占领青岛之前,就看到了青岛的区位优势,他们在占领青岛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港口
6、和铁路建设,使青岛迅速的成为了山东的经济贸易中心。由于铁路线是沿城市边缘以尽端的方式深入市区,因此青岛最初的发展就是沿胶州湾和铁路,依托港口呈南北带状发展。 (图 1、图 2、图 3、图 4) 4图 1 1915 年青岛市区图(带状特征)图 2 1935 年大青岛市计划图(带状特征) 图 3 1964 年青岛市区图(带状特征)图 4 1988 年青岛市地域图局部(带状特征) 推动因素:良好的区位优势,良好的建港条件,港口和铁路的建设,使青岛迅速的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使青岛走上了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之路。 4.2 城市空间形态的第一次突破从西到东的发展 1992 年,邓小平同志南
7、巡讲话的发表,在全国掀起了第二次改革开放的浪潮。青岛市委市政府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遇,迅速做出了东部开发的战略部署。所谓东部是指青岛老市区以东崂山风景区中部以西100km2 的土地,这里自然环境优越,又紧靠市区,虽然距老市区中心也是10km ,但中间没有阻隔,从而可以“有效地实现老城人流、信息流向新城区的过渡” 。 而且该区域基本是未开发的村庄和田野,可以高起点的规划建设一座新城区。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东部开发的思路:争取在 35 年内建成一个集行政机关、商业购物、金融贸易、文化娱乐、旅游设施和高级住宅等多功能、现代化的市级政治、经贸、文化中心,以此带动整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整个东部开发建设的突破口
8、就是行政中心的东移,将行政中心特有的政治集合能力转化为经济融合能力, 让行政中心的东迁带动人们思想与观念上的转变。今天的东部新区已经成为了一个多功能、现代化的政治、经贸和文化中心。 (图 5)青岛市“跳出来”发展的模式也5为青岛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此之后,青岛的发展速 图 5 东部新城区与老城区关系图 度明显提高,1993 年青岛提前 7 年完成第二个翻番,1994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520 亿元,连续三年保持了 20 %以上的增长速度,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外,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第八。同时大量引进外资项目,使城市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时期,青岛市逐步突破了南北带状的城市空
9、间形态。 推动因素:(1)青岛从建设之初就一直是沿胶州湾东海岸呈南北带状发展,直到 1980 年代末都没有脱离这一形态。但是随着城市的逐步发展,带状发展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城市用地不足,功能布局不合理,南宿北工问题突出,严重限制了青岛的发展。 (2)为解决这一矛盾,青岛市政府决定跳出老城区发展一片新区带动青岛的发展,最初的选择是黄岛,因为黄岛位于胶州湾的西海岸,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早在 1984 年政府就决定开发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虽然黄岛在空间上距老市区很近,距市区仅 4.5km,但是位于胶州湾的西海岸,与老市区的陆上距离约 120km,只有内海轮渡联系,交通非常不方便。(图 6)可以说这是
10、制约青岛发展的一道“门槛” ,虽然黄岛具有良好的天然条件,但是由于与老市区缺乏便捷的交通联系,在当时又没有条件建设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的情况下,政府只有暂时放弃了黄岛的发展,转而向东部发展。 图 6 青岛开发西海岸的“门槛”图 7 青岛市多中心布局及跨海大桥示意图 64.3 城市空间形态的第二次突破多中心城市的形成 1994 年底,青岛市展开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审时度势,对以往的城市规划进行了调整和补充,规划以胶州湾东岸为主城,西岸为辅城,环胶州湾沿线为发展组团,形成“两点一环”的发展态势。主城和辅城规划为相对集中发展的区域。 2003 年,青岛市又提出了构筑“三
11、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总体战略,并决定在巩固东海岸经济基础上,实行经济重心西移的“挺进西海岸”战略,把青岛港的主力搬迁到港阔水深的胶州湾西海岸,并在黄岛和老市区之间修建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拉动西海岸的发展。胶州湾大桥和胶州湾海底隧道已于 2011 年全面建成通车,从青岛老城区到达黄岛区仅需十几分钟。 在新一轮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青岛城市规模迅速拓展,在着力发展新区的同时,加强旧区改造力度。积极发展每个区的特色功能,市南区积极完善东部新城区的,逐步发展成为城市的主中心。除此之外还形成了多个副中心,市北区的港口及商业中心,四方区和李沧区的工业、物资集散和交通中心,崂山区积极发展旅游事业,城阳区
12、积极发展航空事业,黄岛作为青岛市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占据了青岛市四分之一的 GDP,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青岛市最终结束了沿胶济线发展的态势,南北狭长的带状空间结构得到了根本性改变。青岛市逐步发展成为了一个多中心的现代化城市。 (图7) 推动因素:(1)东部新区建成后,经济的飞速发展使青岛市有足够7的实力跨过挺进西海岸这道“门槛” , 胶州湾大桥和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建成通车(图 8) ,大大缩短了胶州湾东西两岸的时间距离,使东西两岸联系更加紧密方便,黄岛必将会成为青岛市的另一个亮点。 (2)奥运会、残运会、全运会、世界杯帆船赛及世界园艺博览会等众多全国及世界级的赛事及活动走进青岛,大大提
13、高了现代化青岛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这将是青岛城市发展的又一个契机,相信以后的青岛会有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 5 结 语 由胶州湾东岸带状发展转向胶州湾两点式发展,再到沿海岸线展开组团式发展,青岛已经跳出地域的局限,以一种良性的、有序的状态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施文.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 2 裴春光 宋军. 从半岛城市向滨海组团城市转变青岛市大城市框架的重构J. 北京规划建设. 3 张忠国 吕斌 王志美. 近现代青岛城市规划与空间结构转换型J. 城市问题,2004(6). 4 李东泉 徐飞鹏. 青岛城市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兼论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J. 城市规划汇刊,2003(1). 5 孙梦元. 城市发展战略选择青岛东部开发实例J. 青岛城市8规划局专版. 6 张忠国 赵建军. 青岛市城市功能布局的现状特征与发展构思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