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装备制造业知识扩散绩效实证研究基金项目: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竞合理论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模式研究” (10YJC790027)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知识扩散可以促进产业降低研发成本、缩短新产品研制周期,使产业摆脱传统资源和资本限制,加快知识资本积累速度。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提高知识扩散绩效是增强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着重分析知识扩散对促进产业中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影响。首先,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其次,根据统计数据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知识扩散的绩效进行了
2、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知识扩散中外部引进产生的创新效果最高,自主创新能力最差;最后,本文提出了提高知识扩散绩效的对策。 关键词:知识扩散 装备制造业 两阶段 DEA 引言 知识扩散是指知识在自身特性、内外部环境、用户特性和竞争强度的影响下,从扩散主体向吸收体传递的过程,产业中企业间正确的知识扩散策略对于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获取超额收益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有必要对知识扩散进行研究,找出知识扩散的规律,尽可能实现产业创新技术及其创新产品的最大社会经济效益。 2从 2009 年各国统计局的数据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总量为 2.2万亿美元,美国则由 2 万亿美元下降至 1.5 万亿美元,日
3、本为 1.23 万亿美元。可以说,现在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做大” ,下一步的目标是“做强” 。反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装备制造业中的绝对优势,究其核心在于其对知识资本的充分利用,我国只有通过对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迅速掌握和扩散,才有机会超越这些发达国家。因此,通过知识扩散在装备制造业的应用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是做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必由之路。 文献综述 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知识扩散进行了研究。知识扩散更多的被视作为一种交流的过程,并且是伴随着可能产生新的观点即创新的过程,因此知识扩散具有网络化的特性。Hendriks(1
4、999)认为知识共享和扩散是一种沟通的过程,它并不像商品一样可以自由地流通,而是必须有一个知识的重构行为。所以知识共享和扩散需要知识的拥有方和知识的需求方共同支持。Dussange 等(2000)认为知识联盟为组织间知识扩散创造了条件,它使得企业可以共享和吸收其他合作企业的知识资源。孟晓飞、刘洪等(2003)根据知识扩散的相关理论, 将影响知识扩散的因素应用于多智能体模型中的控制变量, 模拟了处于网络环境下的知识扩散过程。肖小勇等(2005)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客观地提供了组织之间知识扩散的平台并且使得组织间的知识扩散得到保障。方凌云(2001)认为企业之间知识流动存在以下几种方式:企业间的
5、技术3合作、企业间专利的转让、企业间人才的流动以及对其他企业的市场情况调研分析等,而企业间知识流动最常用、最直接的方式是技术合作。 知识扩散的交流过程有助于企业发现其自身能力与外界环境的差异,并且通过对外部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来增加企业的知识资源,从不同层面影响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Kiml(1998)指出知识扩散对组织双方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吸收与知识的转化的影响非常显著。Wong 等(1999)认为知识扩散对高技术组织在发明新专利、生产新产品、研发新技术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并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自己的观点。Grant 等(1996)通过深入研究发现组织在提高知识扩散效率的同时,其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6、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George 等(2002)认为知识扩散能力是高技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提高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动态能力。Stock 等(2001)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组织的知识扩散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是非线性的正相关关系。Chen(2004)对 OECD 中数百个高技术企业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知识扩散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正面影响。Liao 等(2009)认为高技术企业知识扩散的效率直接影响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并指出知识创新的过程中知识资源的有效扩散能够对其起到促进作用。吴家喜等(2009)从创新绩效的视角用实证分析得出知识扩散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邹艳等(2009)认为组织在新技术、新
7、产品等研发过程中,通过知识扩散作用把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整合,提高了组织知识创新活动的效率。 实证研究: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二阶段 DEA 研究 (一)指标说明 4根据 DEA 投入产出模型,本文建立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其中第一阶段投入指标共有 7 个,分别是 X1,X2,X3,X4,X5,X6,X7;第一阶段产出指标有两个,分别是 Y1、Y2,并作为第二阶段投入指标,第二阶段产出指标为一个 Z1。各投入产出指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X1=规模以上分行业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 X2=规模以上分行业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 X3=规模以上分行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 X4=规模以上分行业技术改造
8、经费支出 X5=规模以上分行业 R&D 经费外部支出中对机构支出 X6=规模以上分行业 R&D 经费外部支出中对高校支出 X7=规模以上分行业有 R&D 活动的企业数 Y1=规模以上分行业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件) Y2=规模以上分行业形成国家和行业标准数(项) Z1=规模以上分行业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 图 1 为二阶段投入产出模型图。 (二)指标解释 规模以上分行业引进国外技术经费支出:反映在引进国外技术方面的投入情况。产业在国际知识扩散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用投入指标 X1 表示。 规模以上分行业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反映国内各产业内部技术扩散的费用支出情况。产业之间的知识扩散能力用投入
9、指标 X2 表示。 规模以上分行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是考察一个5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通过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水平。产业对知识扩散的消化吸收的重视程度用投入指标 X3 表示。 规模以上分行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技术改造指企业在坚持科技进步的前提下,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的各个领域(产品、设备、工艺等) ,用先进技术改造落后技术,用先进工艺代替落后工艺、设备,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全面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产业对知识扩散活动的改造能力用投入指标 X4 表示。 规模以上分
10、行业 R&D 经费外部支出中对机构支出:反映出该行业研发活动中与研发机构合作的经费支出情况。产业对创新活动的外部资金投入中对机构的投入用投入指标 X5 表示。 规模以上分行业 R&D 经费外部支出中高校支出:反映出该行业研发活动中与高校合作的经费支出情况。产业对创新活动的外部资金投入中对高校的投入用投入指标 X6 表示。 规模以上分行业有 R&D 活动的企业数:反映出该行业企业参与研发的活跃程度。企业对研发活动是否重视以及参与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创新成果。企业参与研发的活跃程度用产出指标 X7 表示。 规模以上分行业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件):对创新起重要作用的是发明专利,专利所有权转让
11、及许可数可以较好地反映产业内知识扩散的效果。知识扩散过程中的知识产权转移程度用产出指标 Y1 表示。 规模以上分行业形成国家和行业标准数(项) 。知识扩散使得创新技6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方式在产业内普遍流传,最终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反映行业技术制度标准的成熟度用产出指标 Y2 表示。 规模以上分行业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反映产业内由于知识扩散给知识源带来的利润。知识扩散为产业带来的收益用产出指标 Z1 表示。 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各决策单元两阶段投入产出有效性评价结果如表 1 所示。通过计算表明装备制造业七个子行业中在第一阶段效率为 1 的产业分别为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知识扩散效率值为 0.846,在所有制造业中排名为 10,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效率最低,排名在 20 名以后。从总体上看,制造业 29 个子行业中,效率值达到 1 的为 8 个行业, 占比为 27.59%,而装备制造业产业中知识扩散效率为 1 的比例为 50%,高出制造业 27.59%。在第二阶段中,效率值为 1 的产业有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知识扩散效率值为 0.827,在所有制造业中排名为 6,而通用设备制造业效率最低,排名 23。第二阶段效率值为 1 的仅有两个产业,而且均为装备制造业。 (二)对策
13、 根据装备制造业知识扩散效率四象限分布图(见图 2) ,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应发展策略,具体如下: 1.第 I 象限。装备制造业中不存在位于第一象限的产业。说明知识7扩散对装备制造业各行业或多或少存在影响。 2.第 II 象限。处于该区域的有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三个行业,投入产出效率较为有效,经济转化效率非较为有效。这说明该行业产业知识扩散与知识产出相关机制运作良好,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率高;但在知识产出经济转化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出现了知识扩散产出与行业经济脱节现象,出现了所谓的“两张皮”现象。造成了知识产出未能真正起到对行业甚至整个装备制造业
14、产业经济发展所应有的拉的提升作用,严重影响了创新主体的积极性。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为:一是事先的科学研究与开展的研发活动并没没有有效地考虑到市场需求,相关企业和其他创新主体只是片面地、一味地追求创新成果数量,并没有考虑到成果质量;二是该行业知识扩散产出的市场转化机制不健全,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发明专利在本行业实现有效经济转化比较困难,甚至存在大量知识产权成果外泄。为此,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快建立形成有利于知识产出成果较快转化的运行机制;完善专利申请、保护和转让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可以提高企业知识资本收益,
15、提高知识扩散效率;更要大力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发展集成创新,积极推动原始创新,增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究开发,国际合作、并购、参股等方式,掌握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 3.第 III 象限。处于该区域的仅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一个行业,8经济转化效率较为有效,投入产出效率非较为有效。说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知识扩散成果转化经济效益的相关机制良好,创新成果实际运用价值较高。出现这现象的原因在于,该行业社会经济运作机制较为健全完善,对一部分知识扩散产出具有相对强的吸附力,从而提高了该类行业的知识扩散产出转化率。但是,投入产出效率偏低则基于以下原因:一是该类行业产品具有复
16、杂性、技术关联度较高等特性,技术要求高,前期投入比较高,研发风险较大,多数企业不具备此实力;二是行业内部分大中型企业对于研发创新活动仍然不重视,观念意识不够,导致企业本来有能力参与自主研发却不去参与的局面;三是行业产学研机制存在一定缺陷和瓶颈。所以针对此情况,首先,企业需扩大规模,增强自身人、财、物实力,增强研发创新后盾,填补研发空白;其次,企业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强培养创新型装备制造业科技人才,特别要培养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系统设计的高端技术人才;最后,应该大力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发展集成创新,积极推动原始创新,增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
17、通过自主研究开发,国际合作、并购、参股等方式,掌握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此外,可以采取引进外资投资方式,让有实力的外商企业注资参与企业研发创新,由于外商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国内企业可以和外商企业一起参与研发,学习其先进经验和方法,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缩短创新周期,打破知识扩散产出不足的局面。4.第象限。处于该区域的装备制造业有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9效率值均较为有效,但效率值仍稍偏低。说明知识扩散要素与装备制造业产业知识产出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增加知识扩散要素投入会影响到装备制造业知识扩散成果产出效率。具体措施为:进
18、一步增强知识扩散要素对知识产出成果影响的意识,提高行业集中度。行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能够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促进知识的扩散与交流,进而迸发新的知识与更多专利创新。加强行业内企业的研发活跃度以及研发人员的工作效率是知识产出效率增加的前提保证。研发活动是创新最先的一步,只有把好研发关口,企业重视研发,才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进而拉动整个行业经济的良性发展。此外,在追求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可以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这样可以缩短创新的成本和周期,能够较快缩短与国际间的差距。同时在进行研发创新时一定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瞄准市场前沿,这样研发出来的成果才能市场化、产品化,实现真正的增值。 参考文献:
19、 1.Hendriks. Why share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ICT on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1999,Vol. 6. No. 2 2.Dussauge P, Garrette B, Mitchell W.Learning from competing partners: outcomes and durations of scale and link alliances in European, North America and Asi
20、a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1) 3.孟晓飞,刘洪,吴红梅.网络环境下知识扩散的多智能体模型研究10J.科学学研究,2003,21(6) 4.肖小勇,文亚青.组织间知识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4) 5.方凌云.企业之间知识流动的方式及其测度研究J.科研管理,2001,22(1) 6.Kiml.Crisis Constru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apability Building in Catching-up at Hyundai Motor J. Organiza
21、tion Science, 1998, 9(4) 7.Wong V,Shaw V. Intra-firm learning in technology transfer: a study of Taiwane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rm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s Management, 1999, 3(4) 8.Grant R. M. Prospering in dynamically-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s knowled
22、ge integration 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6, 4(7) 9.Zahra S.A, 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 27(2) 10.Stock G. N, Greis N.P.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1, 8(12) 11.Chen C. J. The effects of knowledge at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