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组织间关系研究进展及我国跨组织合作有效生成机制构建作者简介:王恒(1978-) ,男,呼和浩特人,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组织管理理论与实践、旅游营销;赵峥(1979-) ,男,河北涿鹿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与城市经济;康凌翔(1978-) ,女,宁夏盐池人,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基金项目: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0NXCYJ03;宁夏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1 年教育厅规划课题资助。 摘要:组织间关系,特别是跨组织合作是当前组织研究和管理实践中的一个焦点
2、问题。在对中外组织间关系内涵、类型、解释理论及进化过程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着厘清西方理论边界、探索本土自洽解释的原则,本文从组织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基于组织合作场域提出跨组织合作的综合分析模型,进而围绕制度与技术二维环境,构建了跨组织合作有效生成与运行机制。 关键词:组织间关系;跨组织合作;组织社会学;生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组织理论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广泛地散布于多门学科之中,但从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来看,作为一个统一的、明确的整2体则显得还不够成熟。换言之,组织理论总体上看表现为一个围绕组织现象的宽泛理论集群,组织实践的丰富性、多学科进入的宽
3、口径和范式共识的缺乏,构成组织理论研究的重要特征1。目前,以组织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有组织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和组织社会学等。虽然,各学科有各自的理论研究体系和方法体系,但相关研究在内容上多有交叉、在方法上不乏融合,本文主要是从组织社会学的学科视角来对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和分析。 组织社会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一门学科2。作为组织理论中的一个学科,组织社会学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特别是该学科的部分研究内容与近年来学术界普遍关注和运用的新制度经济学、经济社会学的部分内容有重合之处。由于内容和理论庞杂,该学科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整合的学科体系,同管理学类似,也处于一种“丛林状态”之中,只能
4、大致划分出一些学术流派和研究取向,如按照法国学者 J.F.尚拉的划分,有文化主义流派(包括经理学派、社会人类学学派) 、批判学派、生态学学派、组织生命周期派、人口学派和制度学派(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三个方面的进展)3。斯科特则认为有六种主要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权变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网络理论、组织生态学以及制度理论4。目前,虽然该学科的研究理论还在不断地扩展和深化,但总体而言,组织社会学理论包括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两种取向。个体主义取向从社会人这一基点出发,认为组织中不仅存在着旨在保证组织效率的正式结构,还存在着组织成员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结构;集体主义取向从社会整体出发,关注
5、组织与外在社会环境的3相互作用。 一、组织间关系的内涵 组织间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而言,它是指组织间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狭义来看,虽然在表述上有所差异,如除关系外,还常用联系、关系、关联、交流等词语,但其实质都可以理解为组织间的合作关系。以下是国内外一些学者对组织间关系的认识(如表1 所示) 。 从上述典型定义中,我们可以提炼出组织间关系的基本内涵要素:资源(相互依赖) ,联结方式(组织、个人层面) 、约束方式(合约、友谊、信任)以及目标(实现双赢) 。这些要素的组合就产生了现实中和理论上的不同关系类型及模式。 二、组织间关系的类型 组织间关系的不同类型及其划分角度是考察合作
6、关系的重要参照系,有助于我们对纷繁复杂的组织间关系或合作关系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也有利于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更好的类型化和典型化。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或者说对本研究而言具有启示性的观点。 对广义组织间关系的划分,国内学者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资源依赖性与潜在冲突角度将组织间关系划分为四种类型: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合作竞争关系以及共生关系,并做了细致的比较(见表 2) 。 就狭义组织间关系即合作关系而言,有以下一些划分方式:巴林格(Barringer)和哈里森(Harrison)根据参与者联结的紧密程度,将组织间关系划分为两类:紧耦合型和松耦合型。汤普森(Thompson)和麦4克埃文(McEw
7、en)提出组织之间合作关系的三种类型,即联盟(coalition) (包括合资) 、商议(bargaining) (包括合同的谈判)和共同选择。沃伦(Warren)则依据组织间合作的不同情境划分出四种类型,包括:社会选择型、联盟型、联邦型以及集权型合作。我国学者罗珉也提出两种组织间关系的划分方式,颇具实践操作价值,特别是后一种划分对于像大学和中小学这样以知识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教育组织而言,更有启示作用。第一,从合作组织间的结构联结形式的维度,将组织间关系划分为对偶关系、星系关系和网络关系三种基本结构形式,与数据交换中的一对一关系、一对多关系和多对多关系相同5;第二,从组织间知识互动的角度考察组织
8、间关系,根据组织知识活动的重点和组织间知识互补性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可以得到单向交流、双向交换、自主创新和共同创新四种组织间知识互动方式。因为自主创新属于单个组织的活动,在此只考察其他三种互动方式,其具体特征如表 3 所示。 三、组织间关系的解释视角 美国里士满大学战略管理学教授爱尔兰等人(Ireland, Hitt & Vaidyanath) (2002)在整理近年来有关组织间关系网络或战略联盟的实证文献的基础上指出,有关组织间关系理论的研究视角主要有四个方面:资源基础观、知识基础观、社会逻辑观和组织学习理论6。 1.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 。 这一视角主要将企业
9、视为异质性资源以及能力的集合,通过对资源及能力适当地运用使其价值极大化,解释及预测企业竞争优势的维系。资源基础观强调,组织竞争优势可建立在组织间资源以及资源特性之上, “资源”是构成组织间关系的5最基本元素,也是组织成长与竞争优势的来源。 2.知识基础观(knowledge-based view) 。该观点视企业为能力的容器,即企业通过知识无形性及社会系统复杂性的嵌入来把自己所积累的知识变成其竞争优势的重要元素。这一视角旨在探讨组织间合作、学习与知识转移,并强调通过组织间关系,单个企业可以创造知识获取和利用的机会。 3.社会逻辑观(social logic view) 。社会逻辑观也称作关系观
10、(relational view) ,它强调组织间关系网络由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一系列水平或垂直的相互关系组成,重点关注组织间关系成员的互动关系、知识转移、吸收潜力与组织间合作能力。这种基于组织间网络资源而进行的组织间关系式交易与一般市场交易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本身是一项不可模仿的资源,一种创造资源的手段,一个获得资源与信息的途径。4.组织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强调通过组织间学习和组织间知识的转移来实现创新。该理论有三个流派:社会系统理论的适应环境学派、组织行为理论的错误修正学派以及知识管理理论的知识创新学派。综合三个流派的观点,可以把组织学习定义为:以错误修正为导向、以适应环境为目的而进行的知识创造
11、过程。因此,进行组织间的合作是增强组织学习能力的重要渠道和途径。 当然,上述四种视角仅是对各理论不同假设和研究取向的一个概括性的归纳,并无法涵盖组织间关系解释理论的全貌,难免挂一漏万,所以,我们通过以下对不同解释理论的评介对此加以深化和扩展。 四、组织间关系的解释理论 6组织间关系形成的解释视角和具体解释理论的“百家争鸣”可以说是组织理论领域中“丛林”状态的最好注解。对于组织间关系,特别是合作关系的生成,不同的理论和流派有着不同的解读,我们对最具代表性的几种理论分别予以概述。 1.交易成本理论。该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交易成本是在产权(根据契约)被用于市场商务活动中的交易时发生
12、的。首先,它由信息搜寻(在做出决策之前找到足够数目的交易伙伴,弄清他们的地址、他们产品的设计、质量、可靠性以及其它相关方面)成本构成,还有谈判成本、缔约成本、监督履约情况的成本、可能发生的处理违约行为的成本。这些信息成本和为契约做准备的成本都是先于交易决策而“沉淀”的。因此,开展组织间的合作活动,建立长期信任的承诺关系是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的一个上佳选择。 2.资源依赖理论。对于该理论的演进和发展有着不同的解读,也同其他理论有交叉之处。其中,最具代表性和综合性的观点当数费佛(Pfeffer)和萨兰基克(Salancik)在其 1978 年合著的组织的外部控制:一种资源依赖的视野一书中所提出的资源
13、依赖理论的核心理论思想。即一个组织对另一个组织的依赖程度取决于三个决定性因素:资源对于组织生存的重要性;组织内部或外部一个特定群体获得或自行裁决资源使用的程度;替代性资源来源的存在程度。如果一个组织非常需要一种专门知识,而这种知识在这个组织中又非常稀缺,并且不存在可替代的知识来源,那么这个组织将会高度依赖掌握这种知识的其他组织7。 73.社会交换理论。该理论是从微观角度探讨人类的社会行为,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换关系,强调人类的理性、相对利益、互惠的交换模式。美国社会学家彼得布劳(Blau)最早将传统社会交换理论的人际交换形态扩展到组织间交换领域。该理论运用行为主义的观点,从单个企业的行动结果
14、切入来审视组织间合作网络的决策与行为过程,并对影响组织间关系的社会行为进行解释,最适合分析组织间关系中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信任、承诺等关系。 4.利益相关者理论。该理论认为组织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协调的中介,而组织就其本质而言是个协作系统,由于其开放的特性,组织常常倾向于同利益相关者形成联盟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因此,建立并维持合作关系,可以使所有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并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 5.战略选择理论。该理论起源于经济学观点,即企业通过联盟等多种战略选择来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保持市场地位,促进组织发展。战略方面进行合作的动因大体可分为四类:通过组织间关系来树立进入壁垒或利用垄断力量来增加市场
15、力;通过组织间关系来提高政治影响力或影响国内、国际政府机构的能力;通过组织间关系来提高研发、生产、营销或其他职能部门的效率;通过组织间关系来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 6.新制度主义学派。该学派主要是从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背景下讨论组织的结构问题。该学派认为组织所处的环境包括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技术环境强调组织的工具理性,要求组织目标必须追求效率;而制度环境则要求组织服从合法性,即服从广为接受的组织形式和做法,而8不考虑效率因素。这样,在一个组织领域中,就出现了两种类型的趋同性:竞争趋同性和制度趋同性。而制度趋同变迁正是新制度学派所考察的中心问题。对于制度趋同性的产生,迪马久(DiMaggio)和鲍
16、威尔(Powell)提出了三种机制,即强制趋同性、模仿趋同性和社会规范趋同性8。制度环境对组织的结构和行为会产生影响,同样的,组织也对制度环境进行着适应和控制。奥利弗(Oliver)指出,在不同的条件下,面对制度环境的要求,组织可以采取多种应对方式(如表 4 所示) 。 如果将组织所处的制度环境具体化为该组织与环境中其他组织间的互动关系,那么,组织间采取合作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制度趋同的变迁过程,上述三种机制都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除上述理论之外,委托-代理理论、种群生态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等也涉及到了对组织间关系成因的解释。那么,如何从整体上对上述理论进行把握呢?如果我们从更宽广的视角来看,
17、以上不同的解释视角和解释理论其实都是在探讨组织及其环境的关系,只不过将环境特定为组织外部的其他组织。因此,我们可以在组织与环境关系的背景下,来对以上各种理论进行梳理(见表 5)9。 由上面的概述可知,各种理论都对组织间关系的动因有着各自的解释,但也都存在着自身的解释局限性,因此解决分歧的最好办法是找到一个有效的整合框架,而不是寻找绝对的解释理论。邵兵家、邓之宏、李黎明(2005)通过对组织间关系形成动因的分析,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个整合解释框架(如图 1 所示)10。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组织间关系研究的基本线索:首先,从研究层面来看,经历了从微观到9中观,继而再到宏观的过程;其次,从组织环境的
18、属性来看,对其的假设由简单、稳定向复杂、动态过渡,环境范围由单纯关注技术环境到将制度环境纳入分析范围;再次,从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来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将组织视为封闭系统而无视环境的存在、考虑环境因素但将其视作一种威胁到环境被看成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终极资源以及组织延续的关键11。因此,按照这样的脉络来对组织间关系进行分析后,我们也可以发现随着组织与环境关系研究的深入,组织间关系也由注重竞争逐渐转变为强调合作,而这已成为组织的一个重要的环境性资源,而各种理论对组织间关系动因的不同解释视角,可以互为补充,对全面地审视跨组织合作提供了多元化的思考空间。 五、组织间关系的进化过程 虽然学界对组织间合作
19、关系的生成原因有着不同的理论解读,但对合作关系的演化或者说发展趋势却有着相近的判断和预期,而这也是建立和完善合作运行机制的重要目标和价值导向。 国内学者在综合和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较易达成共识的论断。李焕荣(2007)从进化动力的角度,将进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关系进化早期阶段基于威胁的进化(组织间关系不稳定) ;关系进化发展阶段基于知识的进化(组织间关系加深) ;关系进化稳定阶段基于认同的进化(组织间关系稳定)12。高维和、陈信康(2009)通过契约关系的演进来考察组织间关系的演进,认为契约关系的演进是从显性契约到关系契约,再到心理契约的过程13。王作军和任浩(2009)进
20、一步总结出组织间关系的六条演变规律,分别是:10从发展性质和组织意愿看,组织间关系由竞争走向合作,由被动转为主动;从合作形式看,组织间关系由低级走向高级,由简单原子型走向复杂网络;从价值创造和实现角度看,组织间关系体现了从单赢转向共赢的诉求;从组织间资源运用及资源性质看,由单纯依赖走向整合运用,由注重实体资源变为注重关系资源、战略资源等无形资源;从组织间关系创新能力建设看,由模仿创新转为合作创新,由产品创新变为价值创新;从组织间关系治理机制看,从主要依赖契约治理到依靠关系型契约进行治理14。 六、组织间关系研究对跨组织合作机制构建的启示 (一)思考基点:厘清西方理论边界,匡正本土自洽解释 正如
21、法国社会学家克罗戴特拉法耶(Claudette Lafaye)在其所著组织社会学一书结论部分指出的那样:“至今为止很多年内,组织社会学在社会科学领域中都是内容特别丰富的下一个专业。不断扩大的研究和经常打破学科界限让人感到这门学科的分裂和可读性的慢慢减弱。有关组织的认识并不是线形发展的,我们在这种不断扩大的研究中更愿意看到其真正更新的能力”15。当然,在这里我们不仅应该看到组织社会学发展强大的生命力,更应关注和考察其对于中国组织研究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了很多严肃的中国学者的深刻反思,如有学者指出:“作为知识体系本身,组织社会学对中国的社会组织仍然缺乏解释力:符号中的社会组织和现实中的中国社会组织有着太多的隔膜”16。这些论述提醒着我们:应厘清西方组织理论的解释边界,同时,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发展我们自己的本土组织理论。西方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