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载条件下矿山法隧道穿越铁路施工技术摘要:结合大连地铁一期工程 207 标松东区间在动载条件下矿山法隧道穿越铁路的施工,介绍矿山法施工穿越铁路的相关技术,对地铁区间隧道保证安全、节约工期、降低成本的条件下快速、安全、可靠的穿越铁路进行了分析,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穿越铁路;动载条件;矿山法;安全施工技术;地铁区间隧道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随着城市地铁的高速发展,地铁暗挖隧道不可避免的富水复杂地层、楼房构筑物、既有运营铁路等,因矿山法施工穿越既有铁路施工时极易引起轨面沉降、桥涵基础沉降、墩柱测斜、客货火车侧翻、地面塌陷、造成人员伤亡等事故,因此要穿越既有铁
2、路必须了解铁路的位置、结构以及隧道工程地质、水文情况等各种指标,掌握穿越地段地铁隧道区间的特殊施工工艺及正确的安全控制措施,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施工方案及成熟的监控量测方法,才能保证安全顺利的穿越既有铁路。1 2 工程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周边概况 松江路站东纬路站区间隧道在里程左 DK10+220 处穿越国铁甘南线,该处埋深约 18m,铁路路基呈倒梯形,宽度约 25m,堆载高度约 2.8m,该铁路线为客货混用复线,使用功能强大。区间右线正上方为该铁路线过路桥涵,该桥涵基础采用钢筋砼独立基础形式,桥涵下部是山东路交通主干道,日车流量达 8000 余辆。 2.2 工程地质概况 本区间隧道穿越铁
3、路段围岩为中风化泥灰岩,块状结构,含淤泥质夹层,溶蚀、溶洞发育,地质变化快,易发生坍塌事故。综合判定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IV 级。2 3 穿越铁路段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隧道开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开挖过程中伴随着地层应力状态的改变,并造成地层的损失,隧道开挖对既有铁路、桥涵、隧道洞内的损害表现为:轨面沉降、桥涵基础沉降、墩柱测斜、地表沉降、地面塌陷、洞顶沉降、洞内收敛等。发生以上事故后其后果可能造成客货火车侧翻事故、车辆事故、地面塌陷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严重财产损失等。 4 铁路段与隧道的位置关系 松东区间下穿国铁甘南线平面位置图 5 施工方案 5.1 施工原则 区间隧道穿越铁路段
4、为中风化泥灰岩、裂隙发育、完整性较差,且有断裂带,爆破开挖后极易掉块坍塌,经分析,此段施工时要考虑以下原则: (1)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顺利穿越铁路; (2)施工要尽量降低扰动,减少对铁路的影响; (3)确保铁路、道路上的车辆运营正常; (4)确保铁路下方桥梁路基及墩柱基础变形在控制范围内。 5.2 矿山法隧道施工方案 5.2.1 方案优化 在考虑穿越铁路段施工工期紧、资金紧张、加固铁路、桥涵时间长等原因下,经项目部现场实际考察、根据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将原设计进行方案优化如下: (1)原设计要求系统砂浆锚杆 25,10001000 梅花型布置,l=3.5m;双层钢筋网 HPB235,6 网格
5、 150mm150mm;格栅钢架,纵距500mm;C25 喷射混凝土厚 30cm。 (2)原设计要求在区间隧道进入下穿铁路段时,掘进至铁路线路中心里程提前 40m 至下穿铁路线路中心里程后 40m 为洞内实施超前支护施工段,同时也是洞身初衬设计参数加强施工段,总长 80m 采用双排超前锚管 42,t=3.25mm,l=3.5m 进行超前加固 。 (3)原铁路局要求采用工字钢纵横梁结构加固线路,采取地铁上方桥梁路基及桥下基础注浆加固等措施,确保铁路的运行安全。3 方案优化后施工方案:4 (1)拱部 1200 范围内设置超前小导管预支护,每两榀格栅打设一次,环向间距 300mm;双层钢筋网 HPB
6、235、6,网格 150mm150mm;格栅钢架,纵距 500mm;C25 喷射混凝土。 (2)下穿铁路段除加强洞身初衬设计参数外,拱部超前注浆、掌子面注浆、隧底径向注浆,用以控制洞身初衬结构变形。 (3)向铁路部门申请在该隧道下穿段线路上实施行车减速方案,既有铁路运输能力较强,在可能的条件下减速行驶,最大速度不超过40km/h。 (4)对轨面沉降、变形、桥涵基础沉降、墩柱测斜、地面沉降及隧道内拱顶沉降、洞内收敛等实施 24h 监控量测跟踪施工,信息反馈指导施工。 (5)联系交通主管部门在隧道下穿铁路桥涵下道路时,实施交通管制确保道路上车辆运行正常。 5.2.2 开挖施工 穿越暗河段属 IV
7、级围岩,隧道采用台阶法施工,遇中风化泥灰岩地层,用人工辅以风镐难以开挖时,则采用微振松动爆破方式进行开挖,爆破开挖采用多次松动控制爆破施工方法,炮眼设计参数为: (1)缩短开挖进尺,循环进尺控制在 0.5m;上下台阶分开掘进,及时封闭成环; (2)第一次爆破(爆破一区):掌子面首先采取楔形掏槽+掘进眼爆破施工方法; (3)第二次爆破(爆破二区):采用剥落围岩的方法起爆底眼、辅助眼、周边眼及脚眼; (4)最小抵抗线 w =(720)d 根据类似工程控爆经验,系数取10,则:w = 1040 = 400mm。 (5) )炮孔间距 =(0.61.4)w,系数取 1.0,则 = 400mm。 (6)炮
8、孔排距 b = 1.2 = 480mm,取值 500mm。 (7)炮孔深度按炮孔利用率按 0.85 计,取 L = L0/0.85。L0循环进尺 0.5m,计算取值 L = 0.58m; (8)铁路埋深及安全震动要求,根据萨氏公式 Q=R3(V/K)3/a R=18m,V=1.5/s,经计算 Q=3.37,即每段爆破炸药用量不超过3.37。 (9)经计算分析,上、下台阶断面单循环钻爆参数统计表 5.2.3 超前支护 下穿铁路段洞内注浆加固处理时,注浆类型分为密排超前小导管注浆、掌子面注浆和隧底径向注浆,浆液均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配比同地表注浆,压力控制在 0.31.0MPa。 (1)超前小
9、导管注浆参数:注浆管采用 42mm 热扎无缝钢管,壁厚 3.25mm,长 3m,沿拱部 150范围布设,环向间距 15cm,每两榀打设一次。 (2)掌子面注浆参数:在隧道上台阶按环向 1m、排距 0.8m 布设注浆孔,深度 6m 搭接 2m 进行注浆加固,同时设有止浆墙,止浆墙采用 C25网喷混凝土,厚度 0.25m,615cm15cm 钢筋网。 (3)隧底径向注浆参数:注浆管采用 42mm 热扎无缝钢管,壁厚3.25mm,长 6m,在仰拱范围布设,环纵间距 1m1m。 6 穿越铁路监控量测控制 穿越铁路路基沉降、钢轨沉降观察点布置范围为区间下穿处及其前后各 20m 的铁路,穿越铁路期间 数据
10、变化趋势有下沉现象,经过方案优化、采取相关措施,测点趋于稳定,每天变化速率逐渐平稳并达到正常变化范围,从 2012 年 7 月 1 日开始进入穿越段到 2012 年 9 月 25 日安全顺利穿越,铁路路基累计最大沉降值为-11.6mm、钢轨沉降累计最大沉降值为-12.4mm,未超过规范规定红色预警值 20mm,各项监测点趋于稳定。 图 6-1 示:穿越铁路期间钢轨监测数据曲线图 由图:数据变化趋势有下沉现象,测点趋于稳定,每天变化速率逐渐平稳并达到正常变化范围 7 穿越既有铁路安全防范措施 7.1 风险特点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特别是仰拱封闭前,既有铁路变形速度较大的阶段,既有铁路变形过大影响铁路
11、的行车速度和安全,甚至影响既有铁路本身的安全。 铁路变形过大的主要原因(包括但不限于): (1)控制沉降的措施不力。 (2)开挖过程中轨道周边出现坍塌。 (3)背后回填注浆不及时、不密实。 (4)既有铁路保护措施不力或落实不力。 7.2 安全防范措施 (1)制定合理可靠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报上级部门及铁路产权单位审批,并应由铁路部门提出具体的允许变形值及沉降值等控制指标,以便于施工中监测控制。 (2) 严格执行暗挖工程十八字方针,即“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 。 (3) 施工前向铁路部门申请在下穿段隧道施工期间实施行车减速方案。 (4) 加强地面和洞内的监控量
12、测,信息化施工,采取 24 小时监控量测跟踪施工,以监测数据快速反馈指导施工参数 (5) 施工期间指派专职人员昼夜配合铁路监护检查和施工地段防护。(6) 必要时应对铁路路基采取扣轨等防护措施,保证既有铁路路基稳定,确保万无一失。 (7) 暗挖隧道开挖时出现涌水、涌砂、坍塌、冒顶及地面出现沉降现象时,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进行加固处理。 8 结论 隧道下穿铁路施工有很大的风险及施工难度,如处理不当,会对铁路轨道、桥涵基础、墩柱、铁路运营和隧道安全造成一定的危害。松东区间隧道成功下穿铁路的施工案例中铁路轨道基础、桥梁路基及桥下基础未增加加固处理措施,从而减少了工程概算, 既节约工程成本又安全、可靠的通过,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李雷明.隧道小净距穿越地下引水洞施工技术与实践.铁道建筑技术.北京: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2 松江路站至东纬路站岩溶补勘报告 2011-KC074-4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1.10 3沈阳铁路局该预算审查所概算(2011)1 号文件 4刘泉维.青岛地铁区间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技术.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3 年第 01 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