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市政道路的设计思路与方法摘要:市政道路是城市基础建设项目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城市交通问题在现代城市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城市道路设计中的设计思路和基本方法,希望为广大道路设计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思路;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压力不断增大,城市道路的建设力度也明显加大。但由于城市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道路交通设施供应远不能满足交通需求。由此引起的城市交通量的大幅度增长,据统计资料表明,大城市机动车年增长率在 10%以上,个别年份增长率达
2、20%以上。随着车辆的增长,城市交通量也迅速增长。我国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表现为:交通事故不断增多、普遍出现交通堵塞和拥挤等。人们在上下班时由于出行时间延长和乘车拥挤,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口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不断增加和扩大市政道路的建设问题刻不容缓,市政道路设计在市政道路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讲结合实际案例,谈一谈市政道路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二、工程概况 某工程从某市体育馆起,向东南延伸,终点与某市中心大街相连,全长 5959.14 米。设计范围及工程量统计段落为 K0+060K5+915。具体设计内容为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桥涵工程等。根据业主意见,工程分三个标段进行
3、施工图设计。第标段为:K0+000K2+280;第标段为:K2+280K4+000;第标段为:K4+000K5+959.14。 三、市政道路的设计思路 3.1 反映城市特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越来越高,市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也包含了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需求。城市特色危机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全球性文化问题,因此在街道规划设计中必须在尊重历史、尊重自然的前提下突出特色,同时注重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在塑造城市形象时,首先应利用好城市的自然条件,尊重改城市自然形成的地形条件,这样既可创造地方特色又节省资金。 3.2 反映功能特色 市政道路设计要反映游览性、生活性和交通性
4、等各种功能,例如如位于某市的深南大道是某市市最为繁华的交通主干道深南路的延伸段,经过某市政府的近十几年的合理规划与开发,如今已经逐步形成以华侨城旅游为主线,并以某中心区为重点的旅游交通新干线。 3.3 市政道路功能与分类 市政道路分为景观性道路、商业性道路、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由于道路上车流量较高,交通性道路主要是用于满足交通要求。一般来说,自行车的地位相对较低,行驶受到限制,流量不会太大;而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较大,通常用于城市区域之间的较长距离的交通转移;而人行道要求就更低了。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的布置形式,若设置非机动车道则与人行道同高设置。景观性道路,又称园林景观路,它通常都是城市重
5、点路段,为了体现城市风貌、强调沿线绿化景观的道路。这类道路通常总宽度应较宽,绿化率要不小于 40,部分主干道或次干道才具有此特性。景观性道路以布置绿化、行人的体憩和体闲为主,人行道要求较宽,并且可以设计成开放式的绿地,并与人行区域结合布置,两侧应结合自然条件对称或非对称布置;车行道应与行人之间有较宽隔离,可设置公交及港湾式车站,在保留自行车的同时可对其行驶区域给予一定限制。此类道路一般采用两幅路布置形式。 四、市政道路的设计办法 4.1 道路工程设计 本次道路设计中心线依据规划资料和建设方要求,并结合现状道路确定。道路全长 1030.64m。中心线交点坐标为X=4231720.422/Y=55
6、7701.306。起点坐标为X=4231723.197/Y=557701.294。道路纵断依据规划控制高程,结合现状相交道路标高进行设计。根据规范在适当位置增设变坡点。道路起点标高如与设计不符,以与现状道路顺接为准。 注意:纵断面图中,设计标高为单侧 12 米宽路面中心线的高程。规划断面型式为二幅路型式。道路红线宽 40m,道路断面为人行道 4m+、车行道 12m+、中央分隔带 8m+、车行道 12m+、人行道 4m =40m。道路路拱为直线型,横坡均为 1.5%。与帮秀路交点坐标:X=4232710.179/ Y=557696.8。终点坐标:X=4232753.836/ Y=557696.6
7、97。 4.2 路基设计 根据相关规定和报告,所揭露地层除人工填土外,主要由粘质土和砂类土组成。层位分布及厚度详见地质勘查报告,将与道路有关的最上三层地质概述如下:杂填土,杂色由红砖块和少量粉土及中砂组成,松散,密实度不均匀。层厚 0-0.6 米;低液限粘土,褐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含少量砂粒,属中压缩土,土质较均匀。层厚 0-2.6 米。表层可见 30cm 厚的种植土;中砂,灰白色,稍湿,松散,分选性和磨圆度一般。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见云母碎片少许。层厚 1.9-4.3 米。4.3 路基处理 根据有关地质勘查报告结果,该路路基持力层土体含水量偏大,路基多为水浇地,为保证路槽回弹模量满足
8、规范要求,使用如下方法进行处理:路槽底以下换填 25cm 厚 8%石灰土,分两层夯实,换填石灰土压实度95%(重型击实标准) 。路基压实度标准如下表 1。 表 1 路基压实标准 4.4 路面结构设计 路面结构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结构为 C40。而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板 24cm、12%石灰土 15cm、水泥稳定碎石 30cm 、总厚度 69cm。路槽压实度不小于 95%,处理后达到标准要求为:路槽底土基设计回弹模量为30 MPa。路槽底施工控制弯沉为 310.5(1/100 mm) 。水泥混凝土 28d 弯拉强度标准值 fcm 不小于 5.0MPa。混凝土路面分块:长宽=5m4m,混凝土横向分
9、块为 4 m+4m+4m = 12m。横向缩缝每 5 米设一道,每个混凝土板与构筑物相接处、交叉路口转弯切点处、板厚变化处、小半径平曲线起终点处均应设置胀缝。纵缝设拉杆,横缝为假缝。路面表面抗滑应采用刻槽、压槽、拉毛等方法制作。抗滑构造深度 0.7-1.10mm。钢筋采用 HPB300, HRB335。压实度必须大于等于 98(重型击实标准)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 3-4Mpa。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剂量一般为 3%-5%,当达不到要求时应调整级配,水泥最大剂量不应超过 6%。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 3h、终凝时间不小于 6h 的 32.5 级、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的压碎值不应大于
10、 30% 。石灰土的比例为 12%,其压实度必须大于等于 95(重型击实标准)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等于 0.8Mpa。为保证施工质量,石灰土应采用厂拌。 五、人行道、缘石、平石及树池 路缘石、侧石采用混凝土预制,其尺寸(长宽高)分别为 74 cm 15 cm 30 cm; 49cm8cm25cm。混凝土路缘石、侧石抗压强度为C35。人行道铺装采用彩色混凝土砖,尺寸(长宽厚)为 20cm10 cm6 cm 和 10 cm10 cm6 cm。彩色混凝土砖抗压强度等级为 Cc40,不得采用压制砖。彩色混凝土砖不得有缺棱掉角、裂纹等现象,其指标应符合混凝土路面砖 (JC/T446-2000)要
11、求。铺装结构是:6cm 厚彩色混凝土砖,3cm 厚粗砂,15cm 厚 12%石灰土。人行道范围内均铺设人行道砖,宽度为 4m。人行道内设置树池,树池尺寸(长宽)为1.2m1.2m;树池间距为 6m。道路全线设有盲道,盲道宽 0.4m,盲道砖尺寸(长宽厚)为 20cm20cm6cm。盲道结构与人行道结构相同。 六、临时排水边沟 临时排水沟是市政道路中比不可少的一点细节。在有些特殊情况下,如雨水管道不能与路面同时实施,为保证路面安全,需要在近期实施的路面两侧设置临时排水边沟,并应考虑每一百米做一人行道平放段,使雨水能排入排水沟,并最终排入附近集水坑。排水沟底宽 0.5m,深0.5m,排水沟边坡坡度
12、为 1:1.5。排水沟与道路边缘间留 0.5 米土路肩。排水沟边坡和路肩应按规范做法压实,压实度必须大于等于 95。 七、施工注意事项 市政道路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施工前请复核现状路的位置、标高,若发现与设计中标注不符时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协商解决。路面范围内障碍物应提前迁移。在进行人行道施工时要注意彩色混凝土砖的各项指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人行道基层摊铺碾压后平整度不超过 1cm,基层材料抗压回弹模量大于等于180Mpa,压实度大于等于 93%。水泥混凝土砖铺装完成后采用扫缝施工,应采用干中砂,并保证 7 天之内不受扰动。铺砌时面砖间的接缝宽度宜小于 3 毫米,并
13、要求接缝宽度均匀一致。 八、结语 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城市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想、设计目标与当前建设活动相结合,使其从图纸上落实到地面上成为具体化。若是没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管理工作,城市交通规划得再合理、再科学、再切合实际,也不会顺利地实现。我国大城市的交通问题表现为交通拥挤和堵塞,交通事故不断增多,车速急剧下降和交通环境恶化,城市交通问题是现代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决,原有的设计理念及规范已渐渐的不适应这个时代,我们的设计工作者也应有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对现有的城市道路设计状况做出思考和研究,以期使设计工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己趋于必然。参考文献: 1曾春水.城市交通道路规划设计探析J.民营科技.2012(07) 2龙江.浅谈中小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优化设计J.中外建筑.2012(07) 3宋宪国.浅谈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J.北方交通.2012(06) 4石永善,孔丹华.探讨现代城市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2(14) 5罗鹏程.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问题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