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初探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质量控制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初探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质量关系着千家万户,关系着国计民生,质量重于泰山。对于混凝土施工,广大的建筑施工人员一定要遵循质量标准,在施工中严格控制质量,对于混凝土的养护按照作业标准执行,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争取更多的社会效益。 1 建筑工程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选择建筑材料必须要把好质量关,不但要选择质量好的材料,还要材料满足建筑需求。经过优化混凝土配
2、合比,有效地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形成。 1.1 水泥 水化热是水泥材料中的常见问题,是造成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到的水泥应当选择大厂生产的水泥,为保障水泥的质量完整,应该积极选用低热水泥。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派专业人员检查水泥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确认水泥的凝结的时间、安定性与强度符合施工需要。 1.2 骨料 房屋建筑中使用的骨料(砂、石)要求比较严厉,所选骨料应当满足高质量、高强度、物理化学性能好、无有机杂质的要求。粗骨料最好采用自然连续级配和碎石,碎石最大粒径应小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1/4,且小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 3/4。细骨料最好采用中粗砂。根据相关
3、的建筑材料试验得出:每立方混凝土可降低水泥用量 2025kg,减少 10kg 水泥,温度降低 1。 1.3 外加剂 为减少混凝土开裂需要选择适合的外加剂,这是避免裂缝的有效方法。在所有的外加剂中,粉煤灰对于混凝土的防裂效果是最好的。粉煤灰的使用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干缩性和脆性,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而木质素磺酸钙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泥颗粒会产生分散效应,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加入水泥重量 0.25的木钙减水剂(即木质素磺酸钙),就可明显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减少 10左右的拌合水,节约 10左右的水泥,从整体上降低水化热。 1.4 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好坏将直接关系着混凝土
4、的质量,如果配合比设计出现问题,最终配制的混凝土将无法满足房屋施工的要求。配合比的设计应当首先要满足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等基本要求。在到达泵送混凝土流动性标注后,采用少量水泥,以及水灰比小的配合比,可以有效降低水泥水化热 2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1 做好混凝土施工前的工程设计工作 混凝土的结构设计是关系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国家标准或业主提出的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在这里业主提出的要求要在国家技术标准要求之内,不能脱离或者违背标准,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将负法律责任。确保服务年限内混凝土的质量,其结构在使用年限内不必进行大修。为达到预定的结构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
5、能和耐久性能,应重视结构的设计。避免复杂形状结构和密集的配筋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因为易于施工的混凝土设计结构,其施工质量就易于得到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好。在相同断面的结构构件中,应避免过多的纵向钢筋突变性截断,以防在该断面处形成过宽裂缝。经验表明建筑平面布置有突变处的混凝土楼盖,常是裂缝发生的薄弱环节。显然,这些与设计是紧密相关的。 2.2 混凝土的浇筑 对于土建结构中常规混凝土的浇筑,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2.2.1 混凝土的浇筑不能导至离析。特别是浇筑高柱或高墙时,不可以采用高抛散落方法,而应该采用溜槽或其它有效的措施。 2.2.2 体积较厚的混凝土要分层均匀地浇筑,切记“一刀切
6、”的大堆倾倒,然后靠振捣器来振平的施工方法,在工期紧张的时候,由于劳动者的素质不高,对质量意识认识不强,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人为的简化工作流程,工作粗犷,这就要求广大管理人员加强对员工的教育,灌输质量意识,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监督工作。分层浇注具体每层厚度取决于采取的浇筑方法及其效果。在分层浇注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分层浇筑时,应防止混凝土表层过度泛浆。 2.2.3 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振捣器能使混凝土中的空气排出而又不致引起离析。同时振捣器不应伤及已初凝的混凝土层,或者导致钢筋位移或碰坏。要求施工人员富有经验,技术熟练,这个环节是决定浇注成败的关键。 2.2.4 当混凝土在初凝前仍具有和易性时,允
7、许再振捣或压实抹平,用以消除混凝土的塑性收缩、沉缩或早期塑性裂缝,并使水平钢筋处可能产生的空腔闭合。 2.2.5 施工缝的留置应得到设计方的许可。通常设置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较低,施工缝有可能成为抗渗的薄弱环节,除非采取专门的设计构造和施工技术措施。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全部修整完毕。 2.2.6 浇筑混凝土尽量应该连续进行。如无法避免的有间歇,其间歇时间也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情
8、况下超过 2 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2.2.7 超过初凝时间后的混凝土“冷缝”,应组织专人进行表面处理和清洗。浇筑完毕后,检查钢筋表面是否被污染,并及时擦洗干净。以上就是混凝土施工中浇筑的一般要求和方法,具体施工中各个单位应该根据设计建筑物的不同,地质条件以及气候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3 混凝土的养护和管理 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与周围的温度和湿度有关,所以混凝土处于不同温度下会得到不同的硬化效果,也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对浇筑的混凝土拌合物及其在养护中和养护后的温度有必要作出控制。常规的经验作法是: 3.1 在正式进入养护阶段前,应注意对刚浇筑完的混凝土采取降低蒸发速度的预防措施,避免因
9、混凝土表面蒸发速度大于混凝土内部水上升到表面的速度,特别是在气温高、大风、低湿度或在它们的组合下,从而导致塑性收缩裂缝的发生。特点是在高温天气施工中,应采取包括润湿模板,选择一天中最低温度时浇筑混凝土,设置挡风、遮阳设施、喷雾等,缩短从混凝土浇捣到开始养护之间的时间。在冬季施工中,对刚浇筑的混凝土,应采取排除表层多余的水,以避免受冻。在混凝土受冻前,其抗压强度至少达到 5Mpa。 3.2 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可由加热至 100的拌和水以及平均温度不超过 65的骨料来实现。应先对水和骨料拌合,使拌合物温度降低到小于40后,再加入水泥拌合。 3.3 在高温、低湿度、高风速及其任何的组合下,浇筑混凝土
10、会带来损害新拌的和硬化的混凝土质量。对通常的结构,浇筑时的温度不宜高于35。对大体积混凝土则宜低于 15。 3.4 为控制高温的影响,对拌和水、骨料应采取冷却措施,水泥也要保持低温。对运输和浇筑的设备可采取遮挡或洒水等措施。 3.5 高温下的润湿养护特别重要,且养护时间至少为 7 天。对平板型结构,应采用防风板、遮阳板,并对周围空气采用冷却和润湿或喷雾。 3.6 避免在正常条件下由于混凝土表面受热产生开裂,拆模后的结构构件中心与表面之间的温度差,宜控制在不大于 20。大体积混凝土和施工缝处的温度差,宜控制在 1015。 参考文献: 1杨永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09,(14). 2柏德新.某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苏建筑,2011, (03). 3张晓峰.住宅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2). 4修海明,叶成杰,董梦臣,邢世海.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应用能源技术,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