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读王澍之营造琐记摘要:本文主要通过阅读营造琐记 ,解读作者的建筑理念,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引申到现代社会的建筑问题,城市问题以及当代很多设计者的思想同化问题。并对文中所提到的“事件”进行研究,举出作者的建筑实例,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的思想。 关键字:营造、闲情记趣、无定所、实践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思维与建筑师本人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思维方式等因素息息相关,而本文作者的身份却是多变的,文人、建筑师、学者、教师,这种种的自我定位,隐含在文中,并通过设计思维释放出来。 文章开篇便提出“营造”而不是建筑,反映了笔者的思想升华,用心去做比用什么方法重要的多,与其用过
2、多的理论,华丽的辞藻来修饰建筑,一味的去迎合时代化的进程,不如踏踏实实的去实践,去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如果思想注重的东西与所要表达的空间,形态,功能有很大差距,那么建筑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作者强调造建筑,就应该是闲情时,快乐时为自己安排的事。1 对此感受到笔者自由,闲散的一种状态,这也许就是建筑师应该追求的最舒适的做建筑的态度。就现代社会而言,西方国家建筑理论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肌理的不断更新,建筑表皮的不断替换,不利的因素也就随之而来,社会是嘈杂、多变的,建筑师很难不受环境影响,心无旁骛的去造房子,各种因素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来自外界的种种元素无孔不入的浸入我们
3、的生存环境,笔者则更强调要追求一种“散淡”的生活态度,不应把造房子的事看的太重要,更多的表达其“自我” ,与时代同步,至此建筑师们丧失了生活的基本感光经验。2 因此,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下,就更加不能放弃实现理想与最初坚持的东西。 “生活是琐碎的,永远是琐碎的,但它居然把我的全部语言都吸附进去。 ”3 罗兰巴特,笔者在文章中也多次提到罗兰巴特,其中走想虚构之城中写回忆到:“1985 年春,他读了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初遇罗兰巴特”等,4 这一年也是作者的思想的转折点,作者的知识背景相当一部分建立在形而上的思考中,属于哲学读的偏多的学者之一,但其设计方法又偏重于实践,文章中引入一组宁波慈城的街道
4、立面连续排版的照片,引发感思,亲身去营造所生活的空间,5 作者更认定这是一种市井生活的真实表现,自发营造建筑,看似杂乱的“违章建筑” ,反而没有追寻过多的理念手法,更多是真实生活的追求,这也是作者选择生活在杭州的最大原因,杭州平淡,远离世俗的喧嚣、嘈杂,更适合沉下心来探索营造。 对于建筑本身,作者更希望建造一个“无定所”的世界,这里提出的“无定所”即与一种已经被固定的生活环境相对应。6 如此,同画师一样,我们的目光不能总停留在建筑之上更多的应该关注环境。 作者的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图 1-1) ,充分体现了以上思想,在整个校园游走一番,建筑群敏感的随山水扭转,偏斜,场地原有的农地,溪流,
5、鱼塘被小心保持,中国传统园林的精致诗景与空间语言被探索性的转化为大尺度淳朴的田园,建筑本身或围合或开放,并加入不同的语言符号。7 作者采访中也讲述过关于理念的来源,最初源于杭州的六和塔 ,在塔内部看十八扇窗户,每一扇窗户看出去都是伴随些微差异的自然,这十八扇窗户介于人和自然之间。七百多万不同年代的旧砖瓦被从浙江全省的拆迁现场回收回来,整个屋顶包裹下的建筑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这也是对一座城市记忆挽留的另一种方式。 (图 1-1) “那个人类观察者,隐匿在建筑看似客观的砖石梁柱之间” 8,所以笔者的作品常常会有一种到“场的”视角这里的场,也即一种场所精神,让人在建筑中有一种园林式的路径体验,进入画中
6、,用画中的视角观察世界,而不是置身事外,作者设计的宁波美术馆(图 1-2) ,有超过五种的进入方式,人们可以多角度多维度的调动所有感官去体验不同进入方式带来的感受,作者说“建筑师只是提供了一种暗示着多种可能性的场所,并未作出任何决定,使用者的使用和阅读将为这座建筑带来真正震撼的效果。9 (图 1-2) 中国当下的发展,快拆快建,而我们更要做到快中有慢,细细体味。回忆作者经历中,其毕业后的十年待在杭州,同建筑工匠学习建筑技术,在所有人都玩弄各种技巧,在建筑界寻找机会时,作者选择隐匿在城市边缘,寻求一种生活中给予的最直接的东西,笔者更将之称之为“知识的忘却” ,事实这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沉淀,抛去浮华
7、,真正投入到实践中去。中山路老街的改造工程和御街陈列馆项目(图 1-3) ,对于作者来说是又一项全新的挑战,保护历史街区,呈现市井生活的历史痕迹,把城市的流变状况展现出来,而不是简单的复古,作者在现场进行指导,与居民沟通,与政府对话,这是一个复杂的营造过程,不仅是“实践”更是一种“责任” ,在整个改造过程中南宋御街陈列馆也是改造的亮点,建筑整体借鉴浙江廊桥编制木栱结构,利用杠杆原理支撑,更多体现的是在场所中体验与营造。 (图 1-3) “建筑是有生命的,首先是一个生命体系,有生命周期,生老病死” ,在文中开始便说房子如同一群有血肉的物,充满细碎嘈杂的对话和同形的差异. 10。如 2006 年夏
8、,作者的工作室和多年共事的工匠去威尼斯所造的“瓦园” (图 1-4) ,八百平米的真时建构,侧斜的瓦顶,在以一条曲折的竹桥将人带入瓦顶,竹材长廊,六万块旧瓦漂洋过海,在威尼斯展现新的生命,当你走在竹桥上,看到的是整个威尼斯城市的倒影,如同一面镜子,照耀着整个城市,作者评价,瓦园匍匐在那里的活的躯体,这才是营造的本意。 (图 1-4) 本文呈现的不仅是作者思想的体现,更是其不同身份的转换,不论是建筑师、文人、学者、教师,永远呈现出一种,对传统记忆的关注,对园林意境的诉求,对建筑营造的实践,思想,可归结为情趣与诗意、体验与营造、简单与直接,在现代大都市的熔炉中,不得不更加深刻的思索,不能本末倒置,
9、脱离建筑本身泛泛而谈,只看重表面而不是从深层次出发,仅拍脑袋想方案,那样最终的结果就是创作出各种手法堆叠出的方案,因此很多时候是要停下来思考的,是不是热爱自己的行业,是不是用心去做,是不是利益的驱使,还是在坚持最初的目标,也许当你停下时才发现, “思想意义”远比“外部形体”来的更有价值。 注释: 1. 2. 王澍. 营造琐记.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 ,2008 3. 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自述M. 怀宇 译.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4. 王澍. 走向虚构之城. 时代建筑,2003 5. 6. 王澍. 营造琐记.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 ,2008 7. 彼得卡克拉施马尔. 支文军 主编. 中国当代八位建筑师作品集. 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9.8 8. 王澍. 走向虚构之城. 时代建筑,2003 9. 王澍. 我们从中认出宁波美术馆设计. 时代建筑,2006 10. 王澍. 营造琐记.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 ,2008 参考文献: 王澍. 营造琐记.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 ,2008 王澍. 走向虚构之城. 时代建筑,2003 王澍. 造园与造人. 建筑师,2007 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自述M. 怀宇 译.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彼得卡克拉施马尔. 支文军 主编. 中国当代八位建筑师作品集. 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