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巧”在纤维艺术中的运用摘 要:在融入各种技法和材料的当今,纤维艺术的表现的契合点变得尤为重要,即材料使用的巧妙和技法搭配的得当成为表现纤维艺术主题的灵魂所在,对材料和技法特性的熟知与掌握是“巧”的基础,真正体现出来的是作者在制作过程中不断摸索和不断总结的心路历程, “巧”之所以为“巧” ,就在于它的自然与回味,在纤维艺术以各种形式呈现的时代,这一点是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的。 关键词:巧;纤维艺术;材料;技法 艺术品的创作不能离开“巧” ,要从矜心著意的小巧更进一步追求“惊若鬼神”与造化同工的大巧,庄子大宗师篇说“吾师乎,吾师乎?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因此, “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就
2、显得尤为重要。得之于手,是得之于手的技巧;而应于心,是说手的技巧能适应心所把握的东西而将其创造出来。纤维艺术的这种“巧”就得之于通过材料与技法的媒介表现出来。 对于从事纤维艺术的人来说,除了对材料的敏感和特性的了如指掌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纤维元素以不同的形态展现出来,使之成为一幅众人皆赏的艺术品,这样以来,技法便成了不可或缺的元素穿插其中,成为独特的表现语言。在以材料与技法取胜的今天, “巧”字可以说是引发人们欣赏兴趣的源泉,如何恰如其分地使用材料和技法,这便是精神的产物了。 在创作过程中,技法表现形式的变化直接对画面的风格产生影响,这种技法的表现只有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体会曼妙之处意识不停
3、的变化往往使得行动改变其初衷:当某一种技法不断连续的重复时所生秩序的美,使得我们无法停下手来让第二或更多的技法参与其中打破这种原有的、朴实的秩序美感;然而,与此同时,我们有无法按捺心头的表现欲展现其他技法的魅力,在众多技法共生的画面中品味这种华丽所带来的变化的乐趣。这种矛盾的心理也常常使我们在构思一幅作品的过程中有些不知所措:是选择“初发芙蓉”之美还是选择“镂金错银”之美、或是让两者相得益彰?这些问题使我们感受到了技巧对意境的抗拒性,这种抗拒性的延续在织做过程中如果没有克服下来,就会使作品避迹违心。因此,在编织过程中过分地强调技法就像要表现谢幼舆有丘壑气,遂把谢“画在岩石里”一般,都是在技巧上
4、无可奈何的表现方法,所以,恰倒好处的表现方法就是要迎合一个“巧”字。例如,日本艺术家福本繁树先生的作品三星光 (如右图)用单一的拼帖手法,就如我们所学的色彩构成中的空间混合击发一般,将点点的布块组合起来,产生一种极为繁复而璀璨的效果,这种巧来自他简单的构思、复杂且极具耐心的制作和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有时,我们偶然碰到一种材料,而其恰好为我们所感动,灵感就有如冲出樊篱的羔羊向四面自由的奔驰,我们当时不会为某一目的而想去得到它,因为我们当时的喜好、冲动是无目的的,如果硬要我们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话,不做任何处理地将之拿在手中品味可能是当时心情最佳的的显露,我们为之欣赏的是它作为原始状态的本真性,
5、如果失去了这种状态下的本真性,我们的灵感也就随之磨灭(也可能在不久或遥远的将来会给它找到合适的位置,但意义已迥然不同了) ,在纤维艺术双年展中韩国艺术家 Bo Youngmoon 的作品飞向自由就是这种本真性的最直接的表现,她是将一块丝织的布抽去部分的经线或纬线将其悬挂起来,看起来似乎非常简单,并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地方,但最可贵的是她找到这块面料在抽去部分经、纬线状态下的本真性,正是这种状态才能展示它自身的魅力,犹如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形容邻女:“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施朱则太赤,加粉则太白”一样,这样是最好不过了的,最能打动自己,也最能打动欣赏者。所以巧,不能只是单纯的物质形式的要求,更重
6、要的是要有“巧”的心灵及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然而,在许多时候,我们不会单纯地某一材料或去单纯地为了技法而去表现技法,更多地是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材料的堆砌与技法的滥用往往不可取,也不赏心悦目。在中国的美学中,历来都强调点到为止,即合适,这种合适来自于各部分的和谐相处。大建筑家阿柏蒂在他的名著建筑论中说:“美即是各部分的谐合,不能增一分,不能减一分” ,又说:“美是一种协调、一种和声,各部分归于全体,依据数量的关系与秩序,适如最圆满之自然律和谐所要求” ,这种“和谐”也就是“巧”之所在。纤维艺术作为主流艺术绘画的一个旁系,其美的准则亦是相通的。如何谓之为“巧”呢?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处在“胸中有丘壑,
7、下笔如有神”的状态,即注重编织前的设计,预想到了编织的结果,所以在织做的过程中只不过重复着之前的预想,机械地、目的的、毫无思想去制作着一个结果,这样的作品,多数也不必亲历亲为,也不会享受到制作过程中的喜悦,如果设计得好,我们也能称之为“巧” ,但这种“巧”也只是形而上的。而有时侯,我们在制作某一结果时,无意地发现了某一技法的奇妙或某一材料的动人之处,或者某种技法与某种材料结合时产生让人为之行动的画面效果时,我们往往会改变初衷,强调或夸大这种发现,无目的地将之进行下去。这种新奇的喜悦往往伴随着痛苦的煎熬,因为我们在不停地制作中也在不停地打破我们一次次制作前的想象。有时我们会嘎然而止,这是由于我们
8、发现了材料、技法交织中某种状态的美,这种美是“残”出来的而不是“满”出来的,达到一种“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美的境界。这种“巧”像是偶然得之,却是经过无数次的思考与制作得到的。我们常说,艺术地超越,不能是委之于冥想、思辩地形而上学的超越,而必是在能见、能闻、能触的东西中发现出新地存在。 作为一名纤维艺术工作者,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材料及技法的表层做文章,我们应不停地去思考、去空想,以敏锐的眼光去捕捉新的信息作为引子来引爆这种思考或空想;我们更应该不停地去探索、制作,在经纬交织的空间里切实感受纤维给予我们的喜悦。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对于结果来说犹如皮之于毛,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许多纤维艺术家竭力于亲手织做,除去结果之外,最重要的只过程供给他(她)们更多的实践经验及生存体验,这些作品付之以情感的气息在我们欣赏它们的过程中扑面而来,并为之所动。 参考文献 1美学散步 宗白华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01 重印)(东方书林俱乐部文库) 2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12 作者简介 刘哲,女,湖北武汉人;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纤维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