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生态文明与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摘要:毕节试验区作为全国惟一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其 20 多年的实践是对生态文明经济学内容的展开和深化,进一步丰富了生态文明的生态学内容,具有广泛的生态文明的社会学意义,对于落后地区如何实现科学发展作出了成功的探索。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毕节试验区;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5.12+8 文献标识码:A 毕节试验区位于贵州西北部,辖 6 县 3 区,土地面积 26853 平方公里,其中高原山区面积占 93.3%,人口 836 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3%。建立毕节试验区是 1988 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为解决贫困岩溶山区经
2、济落后、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等世界性难题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为贵州省、中国乃至世界同类地区有效解决经济、环境、人口等恶性循环问题提供示范性经验和理论,也为新形势下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奠定了实证基础。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要不断地克服改造中的负面效益,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按生态规律办事,建立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和谐关系,实现生态系统的最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要求发展生态经济,建立整个社会的生态平衡和社会平衡,把人类与自然环境
3、的共同发展摆在首位,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考虑经济的再生产,社会的再生产,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同步发展。生态文明包括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个方面的内容,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其中良好的生态是基础,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是生态文明的具体内容。 二、 “贫困的恶性循环”与生态文明建设之“毕节模式” (一)欠发达地区“贫困的恶性循环” 贫困是由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并且具有传递性,从而形成贫困的恶性循环。在解决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贫困问题上,经济学家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 。他认为:欠发达国家或地区长期存在的
4、贫困,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造成的,其中, “贫困的恶性循环”居于支配地位。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特别强调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认为资本匮乏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陷于持久贫困的根本原因。要突破这种贫困的恶性循环,必须在经济中注入大量资本。其客观之处在于资本匮乏与普遍贫困是共生现象,资本不足也是经济不发达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经济发展软环境差,贫困面大,人口膨胀,生态脆弱或恶化的地区,注入资本,缺乏利益诱导机制。事实上,二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曾经试图通过大量的资本注入来解决贫困问题,但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人口膨胀、生态恶化,陷入另一种“恶性循环”之中。毕节地
5、区是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贫困山区,也是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穷”曾是毕节地区的真实写照。联合国有关机构曾将毕节地区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喀斯特地区。由于各种原因,毕节地区农村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耕地紧张并且持续减少,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导致人口、粮食、生态恶性循环。1987 年全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 2889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 184 元,年人均粮食不足 200 公斤,人口密度为 257 人/平方公里,贫困人口 312.2 万,森林覆盖率仅为 8.9%,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1.29,各项经济指标均处于全省挂末位置。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6、和教育的发展不平衡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进一步加剧,社会发展失去了应有的本义。 (二)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之“毕节模式” 生态文明是针对当前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出现的诸如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过量增长、贫富分化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是整个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这个标准衡量,毕节试验区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典型模式,它建立时主题就非常明确,即“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 ”24 年来,毕节试验区以改善生态,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与修复工作,有效地改变了经济落后、生态恶化的状况
7、,为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从 1987 年到2011 年,毕节试验区生产总值增长 41 倍,财政收入增长 92 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22 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2 倍,经济社会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到总体小康并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巨变。同时,在促进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真正起到了“作示范,探路子”的作用,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及全国各大媒体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欠发达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毕节模式” 。 三、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是生态文明的最早实践 早在 20 多年前,毕节试验区就开始了建
8、设生态文明的实践和探索。理由是其“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与“生态文明”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一)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试验是对生态文明经济学内容的展开和深化 生态文明的经济学方向是以区域开发、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优化等作为基本内容。该方向的一个集中点,是力图用“科技进步贡献率抵消或克服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率” ,以此作为衡量生态文明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毕节试验区的开发式扶贫,是在修复与整治脆弱生态环境的同时,对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与利用,从而达到“粮食人口生态”的良性循环。开发式扶贫是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的创新。一是扶贫理念的创新。 “开发扶贫”这一理念的提出,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
9、不良的扶贫思路及其方法,把“救济型” 、 “输血型”扶贫转变为“开发型” 、“造血型”扶贫,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方式,逐步提高地方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从经济学角度说,它在主观和客观方面调动了投资需求和供给的需求,把单纯的扶贫转变为寻求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动力,把解决生存问题转变为寻找毕节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扶贫方式的创新。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总结毕节试验区扶贫经验时说:“过去的扶贫,是高高在上的。如今,我们都是以平等参与者的身份进去,跟他们共同商量、共同讨论研究,怎么把毕节试验区的工作做得更好,让毕节的发展更快。这样工作好开展,老百姓的想法和意见也比较容易和我们沟通。”这种扶贫方式,民革中央
10、副主席何丕洁称之为“参与式扶贫” ,就是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如何脱贫,做什么项目,不是由专家、官员来定,而是发动村民,让他们来做选择。这种扶贫方式的创新,进一步巩固了试验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因此,开发扶贫的试验是生态文明经济学内容的的展开和深化。 (二)试验区“生态建设”试验进一步丰富了生态文明的生态学内容 生态文明的生态学方向是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等为基本内容。该方向的一个集中点,是力图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 ,作为衡量生态文明的重要指标和基本原则。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生态建设
11、作为物质载体。24 年来,毕节试验区重点探索出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五子登科”模式,创造了“两基金一制度”经验,通过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退耕还林等“十大生态工程”建设,生态立市战略的成果已逐步显现,累计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 8341.67 平方公里,完成造林 1763 万亩,森林覆盖率从 1987年的 14.94%上升到 2011 年的 41.5%;曾经被 1985 年第 127 期国内动态清样刊文称为“苦甲天下”的赫章县海雀村的森林覆盖率从 4%上升到了 74.2%。由此看出,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试验,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丰富了生态文明的生态学内容,是毕节试验区率先走进生态文明
12、的最佳体现。 (三)毕节试验区“人口控制”试验具有广泛的生态文明的社会学意义 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人口过多,超过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必然造成人力资本人均投入不足、教育机会不均等,失业增加、收入差距扩大、居住条件恶化、资源危机加剧、经济效率降低,社会公正面临严峻挑战。根据有关专家的分析,按照毕节的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来测算,毕节最多只能承载 400 万左右的人口压力而已,而实际上,在 1987年毕节总人口已经超过 560 多万。因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开发人力资源便成为毕节试验区“人口控制”发展理念的根本出发
13、点和最终目标。按照这一发展理念的要求,在控制人口数量的过程中,许多地方进行了以“人地挂钩”为核心的改革试验,建立起了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制约机制,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盲目快速增长。24 年少生人口 120 多万, 为世界性人口增长过快难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毕节试验区人口控制试验具有广泛的生态文明的社会学意义。 毕节试验区建立 24 年来,在加速发展与保护生态中,最终选择了生态文明之路。其成功实践表明,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的道路是可以选择的,尽管欠发达地区目前仍处于第一次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起步期,但是只要善于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并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围绕建设生态文明这个发展方向,发挥比较优势,同样可以探索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从而加快欠发达地区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知识化、信息化、生态化)的步伐。 参考资料:毕节试验区文件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