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郑德荣心得原创13 篇篇一 郑德荣同志任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是全国著名的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是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2018 年 5 月 3 日凌晨因病安详辞世,被教育部追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郑德荣同志毕生忠诚信奉“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坚定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忠诚于党,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典范。 郑德荣在做人、做事中所追求和理想境界,所坚持的精神高度,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共产党员更应从郑德荣的信仰、坚守及其毕生奋斗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光芒,做到一辈子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忘初心,一
2、辈子为党的事业孜孜不倦,无怨无悔。 身为教师,郑德荣一生践行着传授知识和品德高尚的“师德”。郑德荣 67 年如一日,始终以身作则,不求名利,甘为人梯,坚守在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第一线。76 岁上讲台,90 岁作报告,讲课声如洪钟,说理透彻,他在博士生的第一堂课上,从不讲专业知识,而是告诉学生树立“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治学精神,坚持“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治学方法。他活到老学到老,“老而弥坚,不坠青云之志”。 作为学者,郑德荣 67 年干一件事,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共党史的研究者。他从中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研究中悟出:中国共产党在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一步步走向成熟,最终夺取政
3、权,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毛泽东思想。郑德荣一生撰写的学术著作和教材有 50 多部,高水平学术论文260 多篇,奠定了中共党史的学科基础,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学术声望和学术地位。 作为党员,郑德荣把个人信仰、个人命运与中国共产党联系在一起。郑老在从教 65 年座谈会演讲时表示,要与党一起过百岁生日,对党的无限忠诚与信仰,是他用半个多世纪悟出的精神财富,并深化到灵魂中。2018年 4 月 5 日凌晨 3 点左右,郑老对儿子说出最后一句完整的话:“告诉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忘初心。” 教师的品德,学者的坚守,党员的信仰,足见郑德荣平凡人生的伟大。普通百姓学习郑德荣,要从他做人做
4、事风格中享受崇高,从他的精神世界里汲取营养,光明磊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普通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党员干部学习郑德荣,要从他笃信马克思主义主、坚持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生经历中,感悟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意义,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组织与个人利益冲突时要毫不犹豫地以组织利益为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做出积极的努力。 篇二 广其学而坚其守,存一息而不堕志。郑德荣同志追求执着,治学严谨,为人谦逊,学高德馨,把个人融入时代,把研究融入生命,把创新融入学术,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郑老他老而弥坚、终身奋斗的精神品格,如出征
5、号角给人以力量,催人奋进,这是我们一生不懈追求的精神源泉。 学习其坚定信仰信念的人格。作为基层干部更应向郑老学习他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对事业的无限忠诚。不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也不因理想遥远而中途放弃追求。用信仰的光芒,照耀前进道路上坎坷;把对信念的追求,落实在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具体工作中,通过不懈的勤奋努力,绽放出信念的力量,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拧紧人生的“总开关”,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会有一个出彩的人生。 学习其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进步的力量。郑老把创新作为学术研究的不懈追求,潜心探索、精益求精。当前面临着新形势
6、、新问题、新挑战,这也是对我们基层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具备面对复杂局面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必须学习他的探索创新精神,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增强自身能力,我们的工作才能稳中求进,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学习其矢志不忘初心的坚守。他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殚精竭虑、矢志不渝,贡献了毕生精力。十九大的主题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基层干部的初心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走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才能最终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三 也许很多人未曾注意过郑德荣的名字,却学过他编纂的教科书,他曾先后主编过多部教材。在东
7、北师大政法学院二楼的大厅里,陈列学院教师教学、科研成果的书柜中,第一个专柜里基本都是郑德荣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 6 月 6 日,教育部追授这位著名的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学养深厚、修养深邃、信仰深沉”是东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海波给郑德荣的评价,这句话收获了学界广泛的共鸣。在他们看来,郑德荣的一生都在求“真”的路上。 自 1952 年从东北师大毕业留校,郑德荣就开始了党史研究教学,并执教 67 年。几乎所有认识郑老的学生都表示,在他身上,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一门
8、扎实的学问。 中共党史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必须立足文献,并要调查考证,才能写出有理有据的论著。郑德荣常对学生说,理论必须彻底才能说服人,要彻底,必须靠科学的建构和阐述,靠历史资料和历史事实说话。 郑德荣爱读文献和资料,对学生也有着同样的“硬标准”。东北师大社会科学处处长王占仁曾是郑德荣的博士生。他记得清楚,每周郑德荣都要指导低年级的博士生 12 学时以上。他还要求学生有计划、大量地阅读文献,1 年阅读必须达到 1000 万字。 在教材上,郑德荣花了最多的心血。他主编的中共党史教程成了卫星广播教材;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被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推荐为全国文科通用教材,再版 5 次;毛泽东思想概论印刷 13 次
9、发行 100 多万册。郑德荣追求“真知”,研究起学问来认真,有时候也特别爱“较真儿”。几乎所有和郑德荣有过交集的人都记得,任东北师大副校长时,他曾主管招生工作。在招生方面,他是个“很难应付”的人。他曾“一板一眼”地放出话来:“我招博士有个原则,要招那些真正愿意深造、有刻苦钻研精神的人。” 那时候,慕名而来的人很多,但他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其中不乏个别领导。郑德荣的儿子郑晓亮回忆,因为这个,郑德荣上了“走后门”的“黑名单”。还有种说法专门针对他“找人办事千万要避开郑德荣”。 郑德荣最爱的还是做学问。任副校长期间,郑晓亮总能听到他的“抱怨”:“行政事务太多了,把带学生和做研究的时间全都分散了。”正式
10、从副校长的岗位退下来后,他兴致勃勃规划了自己的未来:要培养 10 名博士,出版 10 部学术著作。 后来,他干了 30 多年,远远超越了最初的目标:他培养 49 名博士生,出版 40 部专著,发表 200 多篇学术论文。仅仅 80 岁到 90 岁这 10 年,他就承担 3 项国家课题,出版 5 部学术专著,发表 70 多篇论文。 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他仍旧活跃在“一线”: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91 岁的郑德荣立即申报十九大专项重大课题;为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92 岁高龄的郑德荣带病准备纪念文章。 很多博士生都能清晰地回忆起,郑德荣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不讲学术,而是讲做人:他告诫学生
11、,作为党史工作者,永远要站在党的立场上,“要有为党工作的意识”。 他的思考与研究总是与时代同步。改革开放后,他的研究领域拓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后,又专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纪念建党 80 周年的夏天,作为吉林省委理论宣讲团的成员,已经 76 岁的郑德荣往返于 6 个县市,连续作了12 场宣讲报告。 那时候,他已经患了冠心病和糖尿病。虽然在台上充满激情,声如洪钟,结束了转过身却总是大汗淋漓,郑德荣不在乎,“我一上讲台,就什么都忘了。人生的最大快慰就是科研成果给人以启迪,服务于社会。” 遗憾的是,郑德荣的身体每况愈下。这篇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的论文,他们
12、准备了半个月,在住院前的 3 次修改沟通里,郑德荣说话慢慢变得吃力,工作一两个小时就要躺下来歇很久。 论文最终入围,郑德荣也住进了医院。接到通知那天,学生把消息念给他听,已经卧床不起的郑德荣颤颤巍巍站起来,但坚持了没几分钟就倒下了。 郑德荣生前爱用毛泽东当年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的讲话教育学生“永久奋斗”,而他“真正做到了。” 篇四 郑德荣同志是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把一生都献给了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党的教育事业。 这位老人 1926 年出生于吉林延吉的郑德荣,在目睹了日本人的残暴统治后,“到底怎样才能
13、救中国?”的问题时刻拷问着他的心灵。他不仅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年轻的郑德荣在东北大学接触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接触到了共产党的理论,他就牢牢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直至生命最后一息。郑德荣 60 岁时给自己立下的“宏愿”:“我退下来后,要用 10 年时间,培养出10 个博士,出版 10 部专著。”30 多年过去了,郑德荣培养出 49 名博士,出版了 40 部专著,此外还发表了200 余篇学术论文。党的十九大召开,91 岁的郑德荣即申报十九大专项重大课题;为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92 岁高龄的郑德荣带病准备纪念文章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用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14、系、中国革命关系研究工作.他用一生彰显了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尚情操。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郑德荣信念坚定,追求执着,学识广博,治学严谨,为人谦逊,人格高尚,把个人融入时代,把研究融入生命,把创新融入学术,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这就是一个学者的一生,这就是一名党员的追求,这就是榜样,这就是新代代党员对照的标尺!篇五 郑德荣同志是全国著名中共党史学家、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我国中共党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信仰坚定,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不仅是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见证者和贡献者,更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人师表的楷模。他一生忠诚信奉和坚定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忠
15、诚于党、始终与以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典范,是牢记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是守卫真理、党性原则与科学追求相结合的典范,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典范。他坚持“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严谨、扎实、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在学术上不断进取,探索创新,为党的理论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学生。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就要学习他爱岗敬业的精神。“乐以终身治学科研,悦以毕生授业解惑”就是郑德荣为工作、为祖国事业奉献一生的真是写照,他鞠躬尽瘁,忠于职守。因此,我们无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一名普通的工作者,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争做爱岗敬业的新标杆。 学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就要学习他甘于奉献的精神。“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通过努力奋斗,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郑德荣以身体力行的实践诠释了生命意义的更多可能。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成为众人眼中的“拼命三郎”,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学习郑德荣同志先进事迹,就要学习他不忘初心、对事业无限忠诚的情怀。不忘初心、对事业无限忠诚的情怀体现了甘当人梯、淡泊名利、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体现了老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本职工作的无比热爱和高水平境界的不懈追求。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我们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