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房地产事业的发展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因此,建筑技术与房屋装修技术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与之前相比,虽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进。但是在施工时依然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房屋居住质量。本文主要针对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预防对策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ising livin
2、g standards, the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also presents a scene of prosperity, gradually appeared more and more high-rise buildings.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building decoration technology got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
3、y compared with before, while also got a certain amount of improvement. But when construction will still appear many problems, if not timely solve these problems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residential quality. This article mainly aimed at the common problems in high-rise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
4、inag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re analyzed,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blems;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稳步提升,尤其显现在建筑行业之中。但与此同时,建筑行业同业存在着诸多问题,普遍为“滴” 、 “冒”
5、、“漏” 、 “堵”四大现象。这四大现象反映了我国目前高层建筑中排水工程的质量问题。在高层建筑中,排水工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物质需求已经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高层建筑的能够做到良好。另一方面,只有确保高层建筑排水工程的良好,才能够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建筑排水的需求。而要做到良好的排水工程,不仅需要提高施工质量,也需要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术。 1.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 1.1 预留孔洞与预埋套管位置不准确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由于大多数建筑施工技术与设计技术的不完善,在施工中往往不能够及时发现预留
6、孔洞与预埋套管位置不准确的情况。只有在安装管道设备时,这些问题才会暴露出来,由此给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与困扰。因此,在不能强打梁柱时,往往只能选择勉强使用不准确的预留孔洞与预埋套管来进行管道安装,这样勉强安装会为将来的居住生活埋下漏水的隐患。如果在剪力墙或楼板上凿洞安装,容易降低剪力墙与卫生间楼板的承重能力,在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凿洞还会破坏墙壁与楼板的美观,影响居民生活,为将来的工程建设留下了质量隐患和缺陷。因此,在高层建筑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应与给排水工程施工同步进行,共同设计预留孔洞与预埋套管的位置,技术人员应认真研究图纸结构与建筑的实际情况,并对建筑的安装尺寸进行精准
7、的测量,同时结合各种利弊部位,以此选择最佳预留孔洞的位置。对于不同的楼层,预留孔洞的位置要保持一致且垂直。而对于管道安装来说,预埋套管的位置也需要非常精准且垂直固定。在基本确定预留孔洞和预埋套管的位置后,还要与建筑统计表进行数据对照。 1.2 套管安装不正确 在高层建筑中,时常发生给水管道穿楼板处发生漏水问题,这是由于给水管道安装不正确造成的。在安装给水管道时,应将穿过墙壁和楼板的给水管道安装成金属或塑料材质,以避免发生漏水现象。而安装在楼板内的管道则应注意顶部不宜与地面保持同等高度,应比地面高出20mm 为最佳距离,底部与地面保持同等高度即可。管道的接口注意不要设定在套管内。此外,从楼板内穿
8、越过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往往容易造成漏水现象,因此,应在缝隙中填满阻燃材料与防水材料。 1.3 排水管道堵塞及漏水问题 高层建筑的排水管道常常会发生堵塞和漏水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首先,在给排水工程施工当中,对于安装材料没有选择检验合格的产品,而是选择了劣质材料,这样就容易造成排水管道经常发生堵塞和漏水。其次,在安装之前没有对材料进行漏水测验就直接进行安装,这样容易把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用上。最后,施工人员在进行排水管道安装时,常常不对照图纸,只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安装,这也是造成排水管道频频发生问题的原因之一。为了防止这种问题的出现,首先,在管道施工之前,应对安装材
9、料进行严格的检测,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合格。其次,对管道进行清理与疏通,在安装时,施工人员用严格按照图纸来进行合理、规范的安装,并检查管道的坡度、顶部、尾部距离是否搭建的合理。最后,安装完成后,还要对排水管道进行放水检验,并根据水流速度来判断管道的安装是否合理。如果水流速度较慢,说明该管道内部有杂物堵塞,应检查堵塞位置,并及时对杂物进行清理。 1.4 给水管道隐蔽问题 在给排水系统工程安装完成后,如果没有进行排水测试就直接将给水管道进行隐蔽,那么极容易发生后期进行排水时,发生无法顺利排水等问题而造成重新返工修补的情况。因此,为了避免这种重新返工而浪费人力、物力的情况,应在安装好给水管道后及时进行排
10、水测试,在确定给水管道排水合格之后,再将给水管道进行隐蔽。 1.5 水表安装问题 高层住宅建筑经常会发生水表安装不合理的问题,这是由于管道井位置有限,而高层住宅往往需要多个房间都要安装水管,那么分出支管安装水表就需要留出相对应的位置,而管井空间原本并没有多余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造成抄表和维修的不便,也会影响到水表运行的精准度。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对管道井施工时,应先做好安装的大概图样,并对各个管道井之间划分好合理的连接尺寸,并对水表安装做好位置预留。 2.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建议 2.1 做好施工方案评审工作 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之前,首先,技术人员应对施工图纸和方案进行认真的评审,重点
11、审查其中的专业工程,并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进行基本的了解。通过图纸与建筑对比,可以发现图纸中的很多缺陷与不足。因此,进行施工图纸技术交底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都应高度重视。 2.2 抓住重点阶段,重点监督 在给排水施工中,有三个安装位置比较重要,需要格外注意。首先,是地下室的排水管道安装。很多管道和线路一般都会安装在地下室内,有时过于杂乱常常会出现摩擦、破损、漏水等现象。因此,在进行地下室管道安装时,技术人员应仔细核对图纸,尽量避免与其他线路摩擦,确认无误之后再开始进行管道安装。其次,是高层住宅的转换层管道安装。转换层结构比较复杂,由于墙柱比较宽大,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中往往
12、不仔细观察这种情况,导致墙柱极容易与排水管道发生碰撞现象。因此,设计人员在施工之前应该结合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利弊,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最后,是标准层头两层管道安装。在进行管道安装时,应给排水管道做好管道预埋位置,并根据预留洞孔进行安装。除此之外,还应避免在给排水施工中常见的错误,例如防水套管尺寸不合适,套管材料劣质,不符合要求;预留孔洞位置不合理,高层建筑每层的预留孔洞位置不统一或不垂直;水泵基础位置和高度与水池预埋防水套管不对称、不合适等。 3.结语 综上所述,如今,高层建筑住宅是人们主要居住的场所,而给排水工程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样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给排
13、水工程施工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应注意每个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经过多次摸索与研究,发现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应从设计开始就要精心策划,对各个环节都要实行严格把关的制度,针对施工中的重点、难点要认真对待,并做好详细的图纸与解决方案,优先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在解决重点、难点的问题的同时,还要保证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完善给排水系统的各方面要求,实现美观舒适、经久耐用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权昌杰. 浅谈城市给排水施工质量的相关问题及其对策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24):134-135 2 侯广双.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J. 民营科技. 2012(1):295 3 王随东.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企业家天地. 2011(6):57-58 4 马忠红. 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预防处理措施J. 江西建材. 2012(2): 103-104 5 魏思源.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6):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