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43380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如何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摘 要】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高学历不一定意味着能找到好工作,这些现实的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问题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力资源拥有者缺乏将所学知识、技能等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即缺失能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转化剂”和“驱动力” 。这就需要从宏观机制与体制、企业策略、个人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本;转变;驱动力;途径 引言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越来越低,就业矛盾愈加突出。一时间“读书无用论” 、 “上大学不如卖猪肉”的说法又卷土重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局面的出现?需要从各方面展开深入的研

2、究。 1.问题提出的背景 1.1 “读书无用论”的卷土重来 “读书无用论”争议虽然由来已久,但近年来又有卷土重来的势头。2013 年成都女孩玲玲考上了一所重点本科大学,因父亲认为“读书无用,读大学是个肯定失败的投资” ,虽有钱却拒绝让女儿读大学。另据权威媒体报道,2013 年我国高考缺考人将近百万,几乎占到考生总数的十分之一。 “有钱没钱,不想读书”的问题已经摆到我们的面前,我们该拿什么来应对“读书无用论”呢? 1.2 存在“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大量的人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矛盾 在当下的一些招聘会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虽然来招聘的单位和求职者都不少,但一个招聘会过后,大量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岗

3、位,很多招聘单位也招不到自己想要的人才。比如目前企业需要大量的专业管理人员、工民建人员、高级技术人员、高级操作工,且收入不菲,但求职者当中更多的可能是文员、会计、英语翻译、国际贸易等专业的人员。而且当下有的大学生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证书,修过各门课程,但可能连企业需要的完成最基本工作的技能和素质都不具有,更不要说入职后单独完成企业布置的某项任务。这就导致“招人难,就业难”怪圈的出现。 2.阻碍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原因分析 2.1 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广泛的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机制与体制。比如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机制,导致

4、人力资源供给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我国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相对缺乏,而传统的文哲史、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状态;大学生踏入职场之前的培训不到位,高校缺乏职场环境和业务运作的氛围,难以创造类似职场的情境对学生进行职场技能、素质的训练,企业又寄希望于学校,希望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没有很好的机制去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 2.2 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的投资不足 我国人力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不足。其中,人力资源投资不足,教育经费占 GDP 比例仅为 3.59%,与世界通行的 4%有距离,较之发达国家差距更大;企业对将要入职

5、的大学生培训不足,如果国家能通过制度调整,比如减少企业的税收,让企业将减免的税收用于培训,这样将会更加有效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 2.3 企业缺乏对大学生进行入职前培训的观念和作为,而更多的是寄希望于学校 在人才市场上有种种有待解释的现象,最让人迷惑不解的莫过于:有大量雇主感叹找不到需要的人才,也有大量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其中应届毕业大学生更多。既然有供给,又有需求,为什么难以实现供求平衡呢?经过调查,目前导致这种供求不平衡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求职者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确切地说是招聘企业希望求职者一入职就能上岗,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各类招聘广告里都打出“有相关专业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等条

6、件。这就说明,企业希望要现成的人才,将培训寄托与外部,而不愿意做过多的投入。 2.4 “死读书,读死书”观念的阻碍,读书者缺乏将知识转换为生产力的“观念”和“能力” 曾经在新闻纵横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副漫画:一顶翻转的博士帽,帽子里面长满了玫瑰花,只是花朵和叶子都枯萎了。这幅封面图片意在比喻中国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缺乏生机,缺乏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效结合。同样,中国的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缺乏思考这样的问题:所学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在社会各个方明有什么用处,目前企业应用情况如何,还有哪些方面有待改进或提高;同样不会有意创造情境去锻炼和检验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不知道自己除了学习之外,还应该掌握其他哪些本

7、领,以便更好地将自身的知识、技能转换为能创造产品、服务的资本,即促使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转化剂”和“驱动力” 。似乎学习就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了期末考试合格、为了能顺利毕业。因此,当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时,似乎与社会是隔离、甚至格格不入的,不了解社会的各种现实情况,更做不到将所学知识、技能去活学活用。 3.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途径分析 3.1 从宏观角度分析,社会应该为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进行更多机制与体制的创新 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在确定了观念之后,就是体制问题。体制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办学主体、投资主体、教育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一,加快教育体制创

8、新的步伐,在办学体制、投资体制、教育行政管理、学校内部管理等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采取新的举措。没有教育,人力资源存量得不到积累,没有良好的教育,人力资源难以实现向人力资本的转变,教育发展是人力资源形成和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决定性条件。首先,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次,在办学体制上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努力推动教育产业的发展,学校教育可以借助社会力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职场情境,给予学生更多的职场训练。比如与企业合作组织创新、创意技能大赛,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的订单式培养,与企业合作将产品的生产

9、或服务的提供引入到校园内,实现“工学交替” 、 “理实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些方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新技术、新技能的要求都会通过学校教育传达给学生,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到企业里工作,实现直接上岗;最后,在投资体制上,以政府投入为主,继续加大政府财政支出比重的基础上,多渠道、多途径地筹集教育经费,为教育发展赢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第二,努力创建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体制,为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增值提供可持续的不竭动力。加大企业和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建立企业和社区学院,建立与管理服务衔接的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一体化体制,为劳动者个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终身提高提供保障。 第三,

10、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科学、宽松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为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本,实现增值提供软件环境。我国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有了人力资源并不能保证其一定能发挥出聪明才智,实现人力资源的资本化,需要在用人制度、分配制度、人才市场、人才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为人力资源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创造最佳的环境条件。 3.2 从企业层面讲,要为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以及更大化挖掘人力资本的潜力发挥作用 第一,招聘是实现由社会人向企业人的转变,社会人有可能转换为人力资本,但不是一定可以转换,社会人要跨出由人力资源转换为人力资本的地步,就需要由企业的招聘环节来体现,通过招聘,合适的人被录用的合适的岗位上,社

11、会人可以将其知识、技能应用与企业实践,实现了文化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变,这是转换的第一步。所以,这就要求企业要合理设计招聘程序和环节,采用合适的招聘方法,确保合格的应聘者不被自动化招聘系统轻易淘汰掉,而不能使科技进步成为限制人类脑力发展和应用的障碍。 第二,培训。招聘实现了社会人向企业人的转变,使人力资源迈出了转向人力资本的第一步,但人力资本的能量是否会持续放大,员工的潜力是否会得到进一步开发,还需要企业的培训进一步地去激发。企业更应该重视入职前的训练,而不是被动等待学校帮你训练好人才,或者通过挖墙脚来解决人力缺口。人才不是零件,企业有个机器待修,不是在大卖场买个零件换上就好。企业要通过入职前训练

12、,或者内部培训找出符合职位空缺独一无二的人才。与其抱怨找不到人才,不如建立一套长期规划的人才递补体系。比如,现在大学生在毕业当年,都有一段时期的顶岗实训,企业可以将培训环节向前延伸到这段时期,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安排一系列的入职前培训,在培训结束时进行考核,达到要求又愿意留在企业的大学生,就可以招聘为正式的员工,这样一方面企业可以如愿,实现一入职就可以上岗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可以如意,不再是过去的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局面。 3.3 从个人层面分析,读书者要打破传统的循规蹈矩的理性主义和思考方式,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一,读书者要改变“死读书” 、 “读死书”的观念,要“理论

13、与实践并重” 、 “学历与能力齐发展” 。读书者、家长要改变传统的将寻找工作寄托在一张大学文凭、高学历证书上的观念,要学历与能力并重。在提升学历的同时,更要重视自身就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在积累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重视参与将知识、技能转化为生产力的活动。学的多是一方面,能用、会用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当这种观念被广泛接纳和深入人心时,那时“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形式将会不复存在,就业市场将会出现有利于求职者的买方市场。 第二,读书者要厚积薄发,全面学习,融会贯通,具有“灵活变通”应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据向一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调查,对传统制造企业来讲,需要的主要是技能型人才;大型或者中型的公共

14、事业或者餐饮部门、服务型行业部门,需要更多的是沟通、管理能力比较强的人;高新技术企业、现代制造业、电信等互联网行业,注重的是新技术研发,需要更多的是创新型人才。从中可以看出,现代企业需要的已不仅仅是会做事、能做事的人,更需要有学习能力、沟通交流、团队管理及创新能力的人。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外,更应注重去培养和形成灵活、创新、改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就需要读书者涉猎更多社会、文化的知识,参加更多的实践锻炼活动。 参考文献: 1彼得卡贝里.好人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M.宝鼎文化出版中心,2013. 2韩桂玲.论人力资本对人之发展的现实要求J.前沿,2013.4. 3董建春.论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教育机制Z.2009.4. 4陈静,袁芳.浅析企业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J.企业论坛,2012.11. 4李莉.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文献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0.16 5张丹枫.人力资源资本化研究(硕士论文)D.万方数据,2008.12. 作者简介:李耀华(1979-) ,女,山西运城人,研究生,讲师,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