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43385 上传时间:2019-03-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议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议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议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议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议市场经济下的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摘 要】在当今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中,职业院校要始终屹立在风口浪尖上,首先要有优异的市场和社会口碑,有大量好的后续生源,而这又取决于企业和社会对该校毕业生就业后工作能力的认可。而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好坏,又取决于学校的办学模式。学校只有着眼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市场经济;职业院校;办学模式;优质生源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从江苏“制造业都市圈”的排名上看,苏州、无锡、常州位列江苏制造业发展的第一方阵,从今年 1 月 28 日召开的无锡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得到的消息,2

2、012 年无锡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4499.7 亿元,同比增长 2.9%,继续保持在全国大中型城市第七位。2013 年,无锡计划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 8%,工业总投入增长 15%,万元 GDP 能耗完成江苏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据统计,江苏省技能人才占城乡就业人数比例仅为 3%左右,现在江苏省很多企业虽然用大量的外汇引进了不少先进的数控设备,但由于缺乏能操作和修理这些洋机器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导致许多企业在引进这些先进的数控设备之后还要引进国外的数控人才,有的甚至产生花数百万美元引进的设备大材小用,甚至最后只能沉睡在厂房的严重后果。为此,近年内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无锡急需大批数控技

3、术专业人才。 而从这几年的中招志愿填报情况来看, “数控技术专业”已成为当今人才市场上最炽热的专业,也是受广大家长和学生最青睐的专业。无锡地区目前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中、高职院校有十几所,中考后优质生源的招收竟争工作异常激烈;而今年无锡市区中考报名人数共有 22275人,普通高中招生计划 11200 人,职业学校招生计划 11075 人,普职比接近 1:1。今年市区五年制高职计划安排 4510 人(其中含“高职与本科5+2 分段培养”项目计划 182 人) , “中职与高职 3+3 分段培养”项目计划安排 605 人,两者合计 5115 人,较 2012 年的 5069 人增加 46 人,占职

4、教招生总数的 48%。从以上招生人数来看,职业院校的发展前景还是不容乐观,虽然普职比接近 1:1,但是从生源的优劣程度来看,大量的优质生源都选择了普通高中,而报考职业院校的学生,中考成绩大多在中间一段;虽然各职业院校通过各种招生方法完成了招生计划,但同时也给学校今后正常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压力,因为进入职业院校的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不够,学校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来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动性和自觉性;为此我认为在学校发展到一定规模和质量时,学校考虑的不应再是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在校人数,而应是如何提高学校现有的品牌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市场就业率;只有自己的品牌专业

5、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学生的就业情况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可;学校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稳步的健康的长足发展。 因此,学校应在如何招收更多的优秀毕业生上大做文章,对外大力宣传学校的办学历史和良好的软硬件设施、特色化专业的教学;对内很抓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学改革,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及时调整培养目标,一切教学工作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学生的就业发展为核心。下面我就学校如何吸引优质生源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2.大力宣传本校的品牌专业和学校毕业生的工作业绩和事业成就 在当今社会,一个好的学校和品牌,除了自身过硬,还需要得到社会的熟知和认可,因此,学校根据本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和未来 3-5年的人才需求情况,通过电

6、视、报纸和广播大力宣传学校适应市场需求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并展示学校的硬件培养设施和培养课程,宣传学校往届毕业生在国内和国外各知名大型企事业的工作业绩,或个人创业和事业成就;一方面通过这样的宣传,向本地区的各个企事业介绍自己的产品和教学成果,吸引各个企事业来校洽谈招生计划和企业与学校合作培训、开发等计划;另一方面,向广大家长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要想不被这经济的浪涛所淹没,就必需身怀各种技能,而要身怀技能,就必需到职业院校去;即使你大学本科四年毕业后,要想在这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取得一席之地,还是必须再到职业院校来接收回炉。 3.根据本地区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制定学校的专业设置

7、和招生计划 在中考结束填报职业院校志愿过程中,几乎每位家长首先考虑的是目前什么专业就业率最好,其次才会考虑填报那所学校;家长吴先生表示, “选择五年制高职,目的就是看好它的就业前景,学一个就业有保障的专业是最重要的。 ”然而,作为学校来说,不能只看当前某个热门专业就业形势好,就大势扩招;要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从适应社会需要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来计划制定相应专业的招生人数;学生招进来以后,要保证五年过后,学有所用,有岗可上;而不是盲目地大肆进行热门专业的招生,最后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就拿目前最热门的数控技术专业来说,在制定招生规模和人数时,学校首先应对每年毕业的数控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分布

8、作一番调查,调查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各自比例,调研毕业生课程学习和实践性环节适用情况。然后,根据以上调研和反馈的信息,综合分析这几年的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和我校这几年的“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从择业竞争和个人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招生计划,并调整现行课程设置和专业要求,确保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4.根据学生的学业情况和市场人才的需求情况为学生量身打造生涯规划 “五年高职”学习年限一般为五年,前二年各大类专业的学习课程基本是相同的,主要以文化和部分公共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到了第三年,学校会根据这二年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生各自的实际情况,让学生重新进行一次专业选择,但这只限在本大类专业中进行专

9、业重新选择;如我校机电大类专业又分为“数控技术” 、 “模具设计与制造”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三个专业;自控大类专业分为“机电现一体化”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 “电气自动化”三个专业;在入校三年后,在进行专业重新调整之前,数控专业的学生只能“数控技术” 、 “模具设计与制造”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三个专业中进行重新选择;同样自控大类专业的学生只能在“机电现一体化” 、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 “电气自动化”三个专业中进行专业的再次选择。本人认为,学校应根据当前市场数控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打破专业大类的设置,重新进行专业调整和班级人数安排;因为,二年前与二年后市场数控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会随

10、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而改变,所以机电大类和自控大类六个专业相应班级设置和专业要求,应从择业竞争和个人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应按当前数控技术就业方向(生产管理、机械产品设计,数控编程与加工操作,数控设备安装、调试与操作,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改造及售后服务等)来调整专业的设置和学生专业选择的安排工作。 5.积极与各大、中型企业和外资、合资企业沟通,扩大学生就业渠道 从产业发展的趋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数控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各职业院校受教学场所、教学设备和财力的影响,学校的培养目标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学校应积极与各大、中型企业和外资、合资企业加强联系和沟通,了解他们的产品特点和人才需

11、求情况,结合学校的实习条件和各“颜色层”班级特点实施针对性的特训;特别是在学生进入第五年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直接将学生轮流安排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适应企业的生产氛围;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数控加工工艺、刀具的选用、数控机床操作、计算机绘图软件及各类主流数控系统等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又可以很好的解决学校实习设备的不足和不全(如五轴加工中心、数控磨床、激光线切割等) ,节省了大量的实训费(材料、水、电等) ;再者又让学生得到了更多时间上机实操练习的机会(学生在校实习阶段是 3-4 人在同一台设备上实习操作) 。 另外,学校在加紧与多家外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时,应出台

12、相关优惠政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进行多方位的产、学、研合作,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为企业在学校设立冠名班,使学校的教育和培养目标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学校除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基础知识、明确培养目标,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还应打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界限,重组课程体系和前沿知识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带动优质生源的稳定招收,才能让学校得到长期稳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勇.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山西焦煤科技,2010(S1):75-76. 2机械工程系数控技术专业.数控数控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R.2011-5-29. 3张桂花.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对接人才需求状况及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调查分析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