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真对待初信初访 迈好信访工作“第一步”摘 要 2008 年以来,路桥区信访工作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信访工作的压力也不断增大,初信初访作为信访工作的初始阶段,是社会矛盾纠纷的“萌芽破土” ,也是群众反映问题提出诉求的“第一步” 。能否认真对待、快速处置初信初访,是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初信初访 信访工作 关键环节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7-158-02 一、2008 年以来我区群众进京上访基本情况综述 2008 年以来(截止 2013 年 4 月 15 日) ,路桥区共发生进京上访 85批 266
2、 人次,其中正常上访 64 批次 214 人次,非正常上访 21 批 52 人次;集体访 21 批次 152 人次,个体访 64 批次 114 人次。省通报考核 13 批 16人次,无集体访,其中正常上访 11 批 13 人次,非正常上访 2 批 3 人次。在这其中,信访事项反映的问题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土征使用类,共 30 批 83 人次,占全部进京上访批次总量的35.3%,占人次总量的 31.2%。 二是涉法涉诉类,共 20 批 53 人次,占全部进京上访批次总量的23.5%,占人次总量的 19.9%。 三是拆迁补偿类,共 9 批 57 人次,占全部进京上访批次总量的 10.5
3、%,占人次总量的 21.4%。 四是农村农业类,共 6 批 37 人次,占全部进京上访批次总量的7.1%,占人次总量的 13.9%。 五是检举揭发类,共 6 批 10 人次,占全部进京上访批次总量的7.1%,占人次总量的 3.8%。 六是劳动社保类,共 6 批 9 人次,占全部进京上访批次总量的7.1%,占人次总量的 3.4%。 七是环保类,共 4 批 13 人次,占全部进京上访批次总量的 4.7%,占人次总量的 4.8%。 八是历史遗留及其他类,共 4 批 4 人次,占全部进京上访批次总量的 4.7%,占人次总量的 1.6%。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造成上访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宏观因素又有微
4、观因素,既有一般性原因又有个体性原因,既有政府部门问题又有上访群众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我区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信访维稳问题的多发。当前我区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矛盾易发多发的社会发展阶段。分析我区信访维稳案件的共性,无论是土地征用、开发流转,还是拆迁安置补偿、房产纠纷、环境保护、企业改制等等,都是经济转型、社会转轨阶段极易发生的矛盾和纠纷。 2.现阶段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信访维稳问题的发生。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环境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一是新闻媒体有偏袒。从近几年全国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不难看出,新闻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选择
5、性的报道对信访维稳问题的发生起到了放大和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导致法律被民意、政府被新闻绑架的不良后果。二是政策导向有偏差。一些政策一方面对地方政府保民生、促发展提出硬目标,另一方面又为保稳定、促和谐,对地方政府施政行为划红线,导致基层政府在很多事情上经常陷入两难境地。三是法治水平偏低。尽管已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多年,但我国目前的法治水平仍然偏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群众往往信“访”而不信“法” ,导致一些本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涉法涉诉案件汇聚到信访部门。四是行政效能偏低。主要是少数单位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对一些跨部门、跨区域的信访维稳案件,存在互相推诿扯皮、推
6、卸责任现象。 3.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实和部分群众思想观念偏差是信访维稳事件多发高发的助长因素。一些基层领导干部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对群众的合理诉求置若罔闻;一些干部则对信访行为采取压制或置之不理的态度;还有一些基层领导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导致矛盾激化,干群关系紧张对立,进而引发群众上访。有些群众对党的政策一知半解,把党和政府体现的“以人为本”思想理解成是政府的妥协,认为无论有理无理只要上访就能解决问题;有些群众对基层干部缺乏信任,总认为只有上面的政策是好的、干部是好的,遇到切身利益问题习惯性地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公正解决问题;
7、有些群众相信无论什么事,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不会吃亏;还有些认为只要到市、赴省、进京上访,就能抓住政府的“软肋” ,实现自己的意图,这也是少数信访维稳案件在闹访中退让妥协产生的后遗症。 通过对以上信访问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初信初访工作对于解决信访问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必须下大力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近年来,路桥区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工作,初信初访办结率始终保持在 100%,重复信访率连续下降,2009 年、2010 年、2011 年、2012 分别下降10.3%、15.7%、17.1%、16.5%,没有发生因初信初访处理不当而引发的越级上访事件。 二、路桥区初信初访工作基本做法 一是建章立制
8、,规范流程。 “无规不成圆,无矩不成方” 。近年来,路桥区着眼于建章立制,规范初信初访工作,逐步完善了初信初访首问(首办)责任制、初信办理按时办结制,并结合实际制订实施信访事项办理登记反馈制度、信访事项办理制度、信访事项接待制度、网上信访办理暂行规定、群众来信督查和回访制度、群众来信综合分析报告制度、信访业务培训交流制度等相关制度,对信访案件的受理、承办、协调、督查、办结、答复等各环节进行规范。同时,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将信访工作纳入各镇(街道)目标管理考核,分别签订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实施领导“一岗双责”和首办责任制,对信访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一票否决” 。通过建章立制,
9、使信访工作每个步骤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责可究。 二是领导带头,当好表率。路桥区把信访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党政一把手当好第一责任人,相关班子成员当好直接责任人,认真落实好信访工作责任制,带头做好信访工作。在区主要领导每月安排一次集中接访、区四套班子领导每周安排一次接访的基础上,路桥区积极开展区领导联合“大接访”活动,通过定期接访、带案下访、主动约访、积极回访等方式,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百姓心声,帮助群众解决难题,把信访案件化解在萌芽状态。2013 年春节正月初七上班第一天,区四套班子领导分成 10 组,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分赴各镇(街道)开展集中约访活动,面对面倾听百姓声音,实打实解决实
10、际问题,受到群众好评。2012 年该区领导共接待来访群众 238 批 1088 人次。 三是创新载体,畅通民意。为进一步畅通民意,让群众更方便、快捷地反映问题,路桥区在政府网站设立开通“网上信访”的基础上,还整合全区各职能部门资源,在“路桥新闻网”上创建“问政平台” ,设立 78 个政府职能部门版块,实行网络发言人制度。各单位网络发言人一旦发现涉及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群众投诉、意见和建议,在群众发帖 4 小时内(非工作时间顺延)作出初步回应,在 3 个工作日内(遇节假日顺延)作出正式答复,并按程序提出办理意见。这种现代化的信访交流方式,大大提高了信访工作尤其是初信初访工作的办结效率,营造了良好的
11、舆论氛围。 四是重心下移,狠抓基础。坚持矛盾纠纷每月定期排查制度,重点敏感时期实行 24 小时信访值班和信访动态“零报告”制度。各镇、街道广泛开展“驻村百晓” 、 “微百晓”等活动,推行“民情点报” 、 “信访会客厅” 、 “三代表一委员接访”等制度,第一时间了解社情民意、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矛盾纠纷。今年年初,该区“驻村百晓”工作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注重创新基层信访协调处置机制,创立乡镇(街道) “信访协理员”制度,挑选聘请当地信访“挑头人” 、退休老干部、德高望重的社会人士等人员为信访协理员,借助他们的威望、社会经验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群众宣传信访、协助处理信访问题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2、。该区蓬街镇以前信访量一直居高不下,自 2004 年实施信访协理员制度以来,当年信访总量就下降了 50%,并呈逐年下降的态势。2008 年以来连续 4 年被评为市级平安镇,2010 年被命名为台州市信访基层基础建设示范镇,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综治信访办公室多次获省市先进。 五是加强研判,提前化解。路桥区高度重视信访形势、信访苗头的分析研判工作,建立了信访信息预警机制,在各村、社区分别明确了 1至 3 名精干的信访信息员和信访联络员,发现信访苗头及时上报。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在重大项目推进前都详细制定风险评估方案,排查、收集、分析项目推进过程中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隐患,制定工作预案,完善快速反应处
13、置机制,防止工作推进过程中社会稳定风险发生。建立联合调处机制,整合街道综治、司法、信访、调解、公安等各类力量,把信访调解与司法调解、治安调解等结合起来,把信访部门与职能部门捆绑起来,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建立信访信息研判机制,每月由区政法委牵头,召集信访、公安、国保等相关部门人员交流信息,对工作中发现的一些苗头性或隐性问题进行分析研判,超前谋划,提前化解,防止矛盾激化。2012 年初,该区路南街道发生多名电焊工人被确诊患有尘肺,并涉及全区数十家企业近千名电焊工人。区信访局会同多个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迅速介入调查,立即成立应急处置小组,专门开设尘肺专家门诊和绿色通道,邀请国内一流专家制定科学方案进行诊治,做好复查、治疗、回访、健康宣讲和健康损害、治疗效果情况的认定和解释工作;积极开展区域生态环境修复,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整治粉尘排放超标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取缔各类非法场点 1700 多个。由于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早介入、早沟通、早化解” ,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及做大量疏导化解工作,使得这一敏感事件得到妥善处置,没有引发大规模上访,没有造成大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