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公平:公众的热切期盼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发展成就显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无可讳言的是,诸多方面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患,如不及时解决,必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这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不公种种表象 现实中的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分配不公 “双轨制”造成收入迥异。企业不如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不如政府机关。企业里每天辛辛苦苦很可能到月底只有生活费;事业单位工作稳定,福利、工资也稳定;政府机关则稳定之外,还能享有更多特权,
2、公务员的收入不仅始终处于领涨状态,而在公费医疗等方面依然多吃多占!行业不同造成收入迥异。垄断行业和某些部门肥得流油,比如金融、石油、电力、通信等,收入是普通行业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 年全国城镇职工收入排行榜中,金融行业年人均工资91364 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2.15 倍,是收入垫底某些私营单位的 7.78倍。石油、石化、电信、电力、烟草等垄断行业工资水平都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收入。金融业高管平均年薪为 347 万多元,天价年薪正在加剧高管层与工薪阶层的裂痕。 同工不同酬随处可见。其中包括男女同工不同酬、新老体制员工同工不同酬等。还有休假不公平有的单位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节
3、假日与双休日,有的单位只是“双周休一日” 。高温费该给的不给,节假日加班不按规定加薪,法定的年假被无端取消,加班加点没完没了此类问题比比皆是。 分配不公造成了贫富差距过大,极少数人占据了社会的大部分财富,而大部分人还相对贫穷。反映这种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是 0.4。据 2012 年 12 月 10 日琼华时分报道,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京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 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 0.61,大大高于 0.44 的全球平均水平。 权力吸金更是黑不见底。有报道说,如今许多企业家将 80%的精力都用在了与官员吃喝、打交道、搞关系上。由此导致全国每年约有至少 5万亿元的灰
4、色收入进入了各类贪官的腰包。另外还有屡遭诟病的“三公消费” ,在我国,每年约有一万亿元纳税人的钱都被大小的官员肆意消费掉了。 就业不公 当下的现实是, “就业拼爹”现象日趋严重,从而招致民众的强烈不满。普通百姓子女大学毕业后想找一份较为理想的工作可谓“难上加难” 。北京大学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家庭背景越好,毕业时的工作落实率和起薪额就越高。西南财经大学近日发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止称,2011 年 7 月中国城镇整体失业率为 8.0%,但 21 至 25 岁城镇劳动者中,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失业率为 16.4%,这些高学历失业者显然不会是权贵子女,学历高反而失业率高!关键是就业机会不公平,收入
5、高、福利好、保障好及体面的就业岗位基本被“权力就业”所霸占,普通家庭子女即使受过高等教育也很难挤进去。可以说,基尼系数不断扩大,“始作俑者”是不公平不正义的权力就业、关系就业所致。 几年前,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委组织部、人事劳动局、监察局联合发文招录公务员,名为关于考录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子女的补充规定的红头文件明确提出, “高校在读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子女可列为这次报考对象” 。最终,55 名“官二代”中有 22 人被录用了。 养老不公 目前我国城镇分为三类养老制度,一是企业养老保险,二是事业单位退休制度,三是公务员退休制度。这三项制度,直接导致每个制度之间、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 中国体改研究会
6、会长宋晓梧指出:“十年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差距不过一倍,目前达到了三四倍” , “近十年来,这一逆向配置的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扭转,反呈扩大趋势” 。由此引起了一系列明显违反公平正义原则的怪相。如企业纳税人在为国家财政贡献之后,必须另外掏钱购买养老保险,为自己养老。而由财政供养的机关工作人员却可以分文不缴。买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养老金很低,目前名义养老金月均仅1300 元,若从中再扣除个人缴纳的保险费返还部分,实际从社会得到的养老保障净收入不足 1000 元。而不缴费的机关退休金实际净收入(含各种补贴福利等)则相当于企业的三四倍。同是司机,在企业退休养老金1000 多元,在机关退休 3000-
7、4000 元。同是研究员级高工,在企业退休1000 多元,在机关退休则高达五六千元以上,出现了养老收入“三个企退高工,比不上一个机关勤杂工”的世纪怪相。 此外,同样工龄 35 年以上,现行企业退休又比早先退休的所拿养老金要多得多。 教育不公 教育资源是一项主要由国家来提供的公共资源,它应该遵循着平等竞争的原则,使每一个人都能有机会获得教育。然而,由于贫富、地位、城乡之间的差异,从而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出现了许多不公平的地方。 近年来随着教育费用的快速上涨,加之乱收费现象严重泛滥,致使一些贫困家庭的子女不得不放弃继续求学的机会。比如,某些条件较好的机关幼儿园,对内招生费用极低,对外仅赞助费动辄就几
8、万至十几万。某些重点中学,凭分数进不来,但通过缴纳高额择校费、寄宿费即可进来。大学也是一样,现在不少学校,如果嫌专业不好,只要肯花钱即可换专业,变冷门为热门,变不满意为满意。 另外,由于各地大学数量的不同和高考招生的名额限制,从而造成不同地区的人上大学的机会不等。以北大、清华为例,北京考生比外地考生的录取线要低一大截,这种人为制造的起跑线提前、冲刺线也提前的高考现状,能称得上公平吗? 教育腐败也正在加剧教育的不公平。这种腐败集中表现在对公平竞争的升学考试制度的破坏上,通过权力和金钱的交易,让一些优质教育资源成了少数人的特供品。据统计,在全国重点中学,官员、知识分子和高收入家庭子女约占学生总数的
9、 70%以上。 医疗不公 医疗保险“双轨制”下群体之间的差别化,也是造成社会不公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1 年 10 月,历时两年建成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新干部病房投入使用。新干部病房大楼总建筑面积 5.6 万平方米,设有省级、副省级、厅级及离休干部保健床位 257 张,花费至少有一个多亿,而其目的则是“新干部病房楼投入使用后,将极大地改善干部保健患者的住院和就医条件” 。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现在只有公务员以及离退休干部,依然享受着公费医疗,有特权可以让他们毫无压力地享受这种医疗资源。2005 年中科院的一份调查报告称,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850 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
10、服务的。而农民虽然进入了新合作医疗,却依然看不起病,得了大病只有等死,或者致贫。 住房不公 现在可以说,只要是当官的,住房都很宽敞,装修也很时尚,不少官员住的是豪华别墅。有的领导干部可以轻易获得多套住宅,甚至多达数十套房,价值数千万元。据媒体披露,浙江省药监局原局长黄萌有房产 84 套;广东茂名原市委书记罗荫国落网后被查获数十套房产;原山西蒲县煤炭局局长郝鹏俊有房产 36 套,其中北京 33 套;原上海房管局副局长陶校兴有房产 30 套;原福州市副市长杨爱金被搜查出 17 套房产证若继续开列,将是一个十分壮观的清单。倘若不考虑这些房产大贪,以普通官员或公务员而论,在民众普遍印象中,拥有多套房产
11、的也不在少数。而一般人在城市里攒一辈子钱也买不起一套房子,只好无奈地蜗居终身。有的年轻夫妇为了买一套房子,不得不两边啃老,再加借贷,从而沦为房奴。有的则以自己毕生乃至上下几代人的全部积蓄才换来一套住房。而不少官场或有钱的单位却为公务员们违法私定优惠政策,搞福利分房,普通职工只能望房兴叹,自愧弗如。 此一不公平还表现在“隐形福利”住房公积金上。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初,设计者试图通过“国家支持一部分、单位补贴一部分、个人合理负担一部分的住房货币化分配和住房筹资新机制” , “帮助职工解决住房难题” 。 然而,这项对普通职工利好的“福利” ,许多职工却选择了说“不” 。福建省城
12、乡和住房建设厅的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全省近千万职工只有 269 万参加缴纳住房公积金,其中,非公企业职工仅占三分之一。 事实上,公积金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间,存在严重肥瘦不均的情况,缴存比例差距最高达 100 倍。比如在内蒙古乌海,神华蒙西煤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职工,月缴存额最高为 5625 元,而当地公交公司职工月缴存额每人仅为 100 元。高收入行业公积金缴存水平高,低收入行业缴存比例低,最终收入越高受益越大,收入越低受益越小,本来是为中低收入阶层“雪中送炭”的住房公积金,结果却变为高收入人群的“锦上添花” 。 一些效益好、福利好的单位,职工收入本来就高,而且大多已有自住房,不存在购房难题,
13、且还能以缴纳公积金的形式避税;而真正需要购买住房的低收入阶层,因为缴费少,贷款难,却难以通过公积金贷款购房。 造成社会不公的 主要原因 造成当前社会不公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制度缺失 一方面,原来的一些制度已不完全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凸显出不公平性。比如,延续了 50 多年的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居民在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不公平。另一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制度和体制没有建立或不够完善,也带来了新的不公平。比如,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人利用政策的漏洞,通过各种非法手段攫取财富的现象比较突出;政治、文化、教育体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社会保障体制
14、还有待健全,这些体制的不完善导致社会成员在权利义务享受上的不平等,这可以说是先天性的不足。 再有,像凭借国家优质资源发大财的央企,虽然他们的畸高收入广受诟病,但始终无人撼动。还有因“双轨制”造成的企、事业之间的退休金差距也是一样岿然不动。 权力谋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熟悉的各种权力,如决策权、处罚权、强制权、审批权、检查权等,几乎都有可能成为发财的渠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 2012 年 11 月 29 日出席“财经年会 2013:预测与战略”时表示:“中国的贫富差别如此巨大,主要的原因是来自靠权力取得的收入。 ” 官员不仅凭权力发财,而且凭借权力攫取各方面的好处。只要是他想得
15、到的,不论经济、政治、法治等领域,他都能通过权力得手,这就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 潜规则泛滥 “潜规则”是中国学者吴思研究历史时提出的新概念。吴思在他的著述里解释说,所谓的“潜规则” ,就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规矩” 。 我们中国是个潜规则大国,正如吴思先生所分析的那样,从古到今,中国人一直都热衷于设计和制造各式各样的潜规则,可谓无孔不入,无处不存。从演艺圈、体育竞赛圈、教育圈、文学艺术圈、医疗卫生圈到学术研究圈,从行政、司法、税务、交通、工商、信息等管理领域到生产、销售、消费领域,从个人的求学、升学、求职、提职到生老病死,真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情都充
16、斥着潜规则。 在所有的潜规则中,最让人民痛恨的就是有关权力运行中的权钱交易。日前, 人民论坛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72.3%的被调查者认为“有钱的”不如“有权的” 。由此说明,当下的权力真是太有“含金量” ,太厉害了。潜规则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真正能从潜规则里捞到好处的,只是少数掌握国家公共权力资源的达官贵人及其亲友。 解决社会不公的对策措施 社会公平问题关系到社会和谐,足以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政权的巩固。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并解决好社会公平问题。 大力推动制度创新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需要我们不断推动制度创新。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制度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体系,
17、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科学合理的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才能有效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此,要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政治制度,从根本上维护公平正义。需要进一步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关涉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制度。同时,严格按制度行事,充分发挥科学合理的制度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保证作用。 “把权力关进笼子”需要解决公平问题,就要约束权力,让公权在阳光下运作,
18、抵制权力腐败,优化政治生态。 2012 年 11 月 29 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财经年会上表示, “对于凭权力发财的人,要给予严厉的惩罚。 ” 吴敬琏解释道,这部分极富人群的问题,不是所得税,也不是其他的税收能够解决的,是我们的税收体制力所不及的。这就要靠整个体制,要让权力不能支配那么多的资源,而且要对权力进行监督限制,这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富人要分两种,有些人是靠权力发财的,这一点要坚决的制止,不能让这些人凭权力发财。 “凭权力发财” ,无疑必须严罚。这不仅因为“凭权力发财”在经济层面、收入分配角度,完全是一种不公平不公正的“发财致富”途径,更因为在政治、法
19、治层面上,它也是违背了“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基本政治伦理和法治逻辑的非法权力使用方式。 然而, “严惩”尽管非常必要,但要想真正有效解决“凭权力发财”问题,仅靠事后的被动“严惩”还远远不够。关键在于,必须事前未雨绸缪地积极主动严防,在体制上最大程度地减少“凭权力发财”的机会和可能,真正“将权力关进笼子”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的,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 确保“底线公平” 新浪网友留言说:“这个社会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太多了,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妇女、残疾人、老人等等,而我们现在做的还很不够。 ”“弱势群体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除了无权无钱的是绝对弱势人群,还有一部分是有一点钱而无权的相对弱势人群。 ” 中国社会科学院景天魁教授说:“我曾经提出了底线公平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是一个描写社会公平度的概念。底线就是老百姓最迫切、最基本的需要。底线公平就是所有公平在这条底线面前所具有的权利的一致性。在现阶段,重点在于底线,即优先解决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那些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