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州折扇:借来古扇风千缕很多人在回忆夏天时,会浮现出光着膀子抡蒲扇的场景;而有些人回忆夏天,却是长袖纶巾折扇摇。前者,是贩夫走卒的世情;后者,是文人雅士的风雅。然而,有那么一个时期,世情和风雅的界限泯灭了。属于文人雅士专属的折扇开始下沉,本应该提沈周的字,绘唐伯虎画的折扇扇面,被地摊小广告代替。于是,被丰子恺先生称为“在中国是特别发达的一种书画形式” ,专门用来秀才情,说风雅的折扇,就变成了“中国特别发达的一种宣传方式” 。年长日久,以至于很多人认为那就是折扇本来的面貌。 但是,还有很多人,却依然保存着关于折扇风雅的记忆。而苏州的折扇艺人,就是这样的一个特别的群体。因而,时至今日,当我们寻访苏
2、州时,依然能找到那些被称之为“袖怀雅物”的折扇。 每一把折扇,打开时,扇动的是一丝风雅古意,折起来时,则带走的是一幅流动的画卷。 为苏州折扇伐言 工作室开在苏州车水马龙的西北街。西北街与赫赫有名的桃花坞大街一脉相通,这儿是苏州传统的工艺品集散地。苏绣、缂丝的店铺谈不上鳞次栉比,却会不时的跃入眼帘;随处可见红木、竹雕作坊,甚至还有桃花坞年画博物馆,每一家店面都气派张扬,扇庄一路走来,也出现过不下四五家,但来回走了几趟硬是没找着传说中的“王健扇庄” 。最终,在动用 GPS 这样的高科技手段后,王健扇庄才浮出水面四个清雅的汉字隐藏在花花绿绿的广告招牌间,仔细看都不一定能察觉出来。 已经是早上九点,但
3、扇庄大门却依然紧闭,还拉上了竹帘。敲门再三,无人应答,于是不得不动用手机,这时门才从内缓缓拉开主人王健迎出门来:“抱歉,刚才在喝茶、看花、发呆,没听见!” 工作室不大,只有两个房间,前面房间是茶室,摆放着形状各异的紫砂壶这儿是王健招徕顾客的空间;后面房间里塞进了一个硕大的木桌,桌面被长短不一的竹条挤得水泄不通这儿便是王健和折扇交谈的地方。工作室维持着前店后厂的格局,这是苏州手艺人延续了数百年的模式。 虽然店不成规模,厂只有一个伙计,但是王健每天都猫在这里。每天,王健到工作室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下竹帘,选一只紫砂壶,泡一壶碧螺春,然后连壶带杯一起拎到工作台边,手肘一扶,在工作台上为紫砂壶和茶
4、杯找一个立足之地后,就静坐在椅子上,边品茶边发呆。视线时而在桌面上的竹片堆里拂过,时而落在窗台上的绿萝上,有时还会越过窗台,凝聚在邻居家小院里的那几棵芭蕉树上。当晨露从芭蕉叶上滴下时,他有时候会蘸几滴水在竹片后,开始打磨竹骨,更多的时候,他会什么也不做,品茶、看花、听露、发呆一整天。 这儿,与其说是一个工作室,不如说是王健修身养性的地方。 工作室虽然身在闹市却无人问,使他有足够多的空闲时间来打磨他的作品。这种设置,也有王健刻意而为之的成分:王健一年只出手做十把折扇,但是他的折扇每一把都匠心独具,从创意、设计到工艺,每一把都不重样。对他来说,做一把折扇就好比画一幅写意水墨,因而他必须给自己留出足
5、够多的时间来酝酿意境;如果扇庄“大隐隐于市”后,还有人找上门来,那手上的工作再忙也要停下来,因为来者能在那纷繁的广告牌中找到王健扇庄的招牌,那么必定是慕名而来,即便不是懂折扇者,也是爱折扇之人。有朋自远方寻扇来,不促膝长谈一宿,起码也得品茶论扇半天王健的时间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 年仅 40 就已近成为名满天下的苏州折扇大师,如今更是成为见证苏州折扇从工到艺转变的标签;而桃花坞大街旁的王健扇庄虽然店小,但却成为了苏州文人扇的品牌旗舰店。 一不小心玩出名堂 在扇庄,王健为我们现身说法,讲解苏州折扇工艺为何博得“雅名” 。但是,他在拿起工作台上的几根竹片后,想了想后说:“我们还是换个地方吧,这儿不是
6、秀工艺的地方!” 原来这些竹片在这张工作台上已经摆放了少则两三个月,多则两三年。王健把每把折扇都当成艺术品来创作,每把折扇都是作者和作品对话后心意相通后妙手偶得。而每一块竹片都是有脾气的,沟通不到位时,任何人来它也不会和你碰撞出火花。 王健只能退而求次。在小巷中穿村过巷后,他把我们领进一家不知年月的老宅中。这儿是他的折扇作坊。 才进作坊,就有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 “这是煮明矾的味道,最近是梅雨季节,不用明矾熏蒸,做扇骨的竹片、做扇面的宣纸都很容易上霉。对我们竹人来说,竹子就是我们的宝贝,竹子之于竹人,比竹子之于熊猫还珍贵。如果竹子发霉了,竹人再心灵手巧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王健把竹人分为
7、两种:其一日竹工,做竹蒸笼、竹簸箕、竹篮之流,为了使生活更方便而加工竹子;其一日竹艺,做扇骨、笔筒、竹刻之类,为了提高生活品味而把竹子制成艺术品。前者把竹作为一种工,利用是竹的自然属性;后者,把竹作为一种艺,把竹虚心、有节、挺拔、常青的属性人格化,因而让竹变成了风雅的代名。在王健眼中,所有拜为祖师爷的竹人,都是艺术家。制作“袖怀雅物”的苏州折扇的他,艺术家的身份毫无疑问。如今已成为制扇名家的王健说自己是艺术家,当然没有任何人反对,但是为了艺术家之名,王健整整奋斗了 20 多年。 1981 年,刚刚初中毕业的王健开始步入社会,喜欢写写刻刻的他一门心思想进苏州红木雕刻厂。因为在他看来,打着深厚文人
8、烙印的苏州红木家具,是真正的艺术。但是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红木雕刻厂以他个子太矮这个无厘头的理由把他拒之门外。正好那时苏州折扇厂在招工。王健去折扇厂面试时,路过一个车间,有位正在做扇骨的师傅向一脸稚气的王健挥手:“进来看看!”王健想反正看看也不吃亏,于是就一脚跨了进去。 “当时感觉制扇骨很神奇,几片简单的竹片下去,就会变戏法一般变出复杂的扇骨。在扇骨上可以刀刻花鸟虫鱼,在扇面上可以笔绘水墨山水,艺术一点不输红木雕刻!而且纸扇看起来很复杂,干这行一时半会儿钻不透,可以玩得很尽性,所以就当了徐老师的徒弟。 ” 王健想不到,向他挥手的就是制扇名家徐义林;而徐义林也想不到,自己偶然的一次挥
9、手,竟然会造就一个日后苏州折扇界标杆性的人物;他更想不到,这位日后让苏州折扇重新恢复雅玩身份,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品的高徒,做折扇的初衷只是为了好玩。 复古是为更好的创新 “要制成水磨玉竹折扇,首先要选用水煮后放置 8 年的玉竹为原料,再用木贼草蘸水后细细打磨,用砂纸打磨虽然方便快捷,但是打磨出来的竹骨缺乏细致温润感,而水磨玉竹折扇之所以为文人雅士喜爱,正是因为用水磨法打磨出来的竹骨如玉一般温润光泽,符合古人君子比德如玉的寓意!”在老宅,师傅正在把自己最新复原的水磨玉竹工艺传授给年轻的徒弟。老宅子通风效果不好,师傅拿着玉竹打磨时蘸水,手上的汗水就能湿透竹片,徒弟看师傅演示,不动声色就已经汗流浃背
10、折扇是看起来风雅又清凉,但是制扇和二者不沾边。老宅有七八个房间,但其中的三四个已摆满了材料,制扇的十几道工序就被塞进了有限的几个房间。制扇时,多个工序是同时进行的,但不同的工序对气候的要求各不相同。譬如竹料需要干燥,但扇面要求湿润,因此作坊不采取人工降温措施,全凭房间自己调节气候。今天,老宅把气候调节成桑拿模式,师徒三人扛不住,储存的材料更是受不了。 当磨好竹片后,王健让徒弟把竹片编成一个个的竹蜻蜓在天井中的石凳上晾晒,他自己打开仓库门,抽出一根根竹子细心查看,就如同欧洲古堡中的公爵在检查贮藏的红酒。由于近期天气湿热,很多竹子都已经开裂发霉。霉菌爬上斑竹,在竹子表面上撒了一层白点,让斑竹上的花
11、纹显得份外斑驳。 “一寸斑竹四两金啊!”徒弟赶过来后,看到报废的斑竹后发出一声叹息! “这次还不错,只有一小部分报废,我第一次存材料,8 年后,开始制扇时,发现能用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王健一个劲地安慰徒弟:“现在是在做基因筛选,如果现在没报废,在扇子制成后再发霉开裂,那我们的招牌就毁了!经过整整 8 年筛选后,还幸存下来的,制成折扇的,存世至少 100 年没问题!” 徒弟有疑虑的眼神被师傅捕捉到了。王健没有反驳,而是不动声色的从桌底下拎起一个竹提箱放在桌上。轻轻推开箱盖,箱子里露出一排古朴的折扇。 这是泥金、这是素面、这是冷金洒金面一个小小的竹提箱中,竟然有几十把明朝古扇。这些扇子虽然外观雅致
12、,但是或扇骨折断、或竹刻磨损、或扇不全原来,这些古扇是全国各地的折扇藏家委托王健修复的。经过 20 多年的摸索,王健已经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一眼能识别古扇真伪,更练就了一手“修旧如旧”的绝活。以至于他如今他已成为古扇修复专业户每年修复的古扇竟然高达近千把。 修旧越多,请他修的藏家就越多,这让他眼界越来越开阔,他对于风雅无边的古扇的爱也愈演愈烈。终于,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复原古扇的工作中来。从 2010 年 8 月份修复汉朝合欢扇开始,唐宋腰扇、明朝的三开扇等慢慢都被他复原出来。 “目前没有创新计划,因为我们经历了多年的文化断层后,已经丢失了太多好东西,对于苏扇来说,复古就是一种创新。 ”在采访最
13、后,王健拿出两把乌骨泥金扇让我体会明朝风韵。 热得冒烟的我迫不及待地摇着明式扇纳凉,但是却扇不如人愿:扇动而风不至。王健见后哈哈大笑:“看来您还没来得及学习明式风雅,明式乌骨泥金扇只需指尖抓住扇骨,轻轻摆动,凉风自达脸颊,这样煽扇,风最大,最省力,也最优雅!” 扇完后,两把乌骨泥金扇一把挂到了墙上,一把重新放回竹提箱原来两把扇子,一把是明朝古扇,一把是王健复制。双扇同扇风,安能辨我是古今? 在我们感受古风雅意时,徒弟们正赶着把这股风雅发往各地。如今,他这仅有 5 个人的小作坊,一年产扇骨 3000 把,扇面 10000 片折扇扇骨和扇面是苏扇的传统。如今王健正把这传统发扬光大。扇骨主要被各地的
14、收藏家垄断,而扇面则是画家的抢手货王健一年只产扇骨十把,据说他欠的债已经排到了十年之后。临渊羡不到鱼,只好退而求鱼汤了。 从王健的折扇作坊小巷中出来后,行不过百步,就是桃花坞大街。记得去年寻访桃花坞年画时,曾经在此见过一家折扇作坊,于是想故地重游。还未提步,发现已到折扇作坊门前。折扇作坊名为“忆江南” 。 作坊内,80 后店主在招徕顾客,00 后的儿子拿着折扇在给猫咪扇风,瞅了一眼折扇上的图案,哑然失笑上面画的是一只加菲猫。 和店主闲聊得知,他也是前店后厂模式。楼下是店铺,楼上是工厂。他每年的折扇销量是 100 万把。因为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这里卖出的折扇很便宜。去年我路过此处时,买了一把画有沈周烟江叠嶂图的折扇,只花了 20 元;今年再买了一把唐伯虎仕女图绢宫扇,价格略低,只有 15 元。问及小朋友扇的加菲猫折扇,说淘宝店上可以买得到,价格更低,10 块钱都不到。甚至不到王健折扇价格的万分之一。 一边是王健阳春白雪的文人扇,一边是“忆江南”下里巴人的路边摊。折扇创新,朝着两个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