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解决“三农”问题【摘 要】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的发展中国家,呈现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并明确指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向和着力重点。这是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新认识、方略的新发展、举措的新突破。 【关键词】城乡发展;一体化;三农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不平衡即落差,落差即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
2、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因为没有城乡发展一体化,就不可能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方针也意味着我国将告别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因为只要这一体制存在一天,我们就不可能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 一、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从历史和国际经验来看,世界各国在发展初期都经历了城乡关系失衡的非良性互动状态。不过,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经过数百年的时间,吸收消化了从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使得城乡对立的矛盾得到缓解;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
3、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较晚,加之种种原因, “城市偏向”与“乡村歧视”政策得不到有效改变,使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十分突出,成为困扰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难题。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理论上讲,是由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农业和工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支柱产业,农村和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两个基本区域。工业和农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有机的联系,彼此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离不开工业和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同样,工业和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的支撑和促进。恩格斯在西方城乡矛盾最为激化时期提出了“城乡融
4、合”的概念,并进一步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两个标志:一是工人和农民之间阶级差别的消失,二是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 从实践上讲,是由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发展中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难起步。国家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并长期实行。为了维持城市人口的农产品供给和工业化、城市化的低成本,国家实行了一系列城乡分割制度,导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 为了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这一问题,中共十六大首次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开启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新进程。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
5、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二、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呈扩大趋势 1、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从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直是农业基本经营形式。几千年来,农业生产技术改进缓慢,虽然在不少平原地区实现了机耕机种,但在很多地区,特别在一些山区,生产方式仍显落后,远古时代的牛拉耕地仍然存在,加上较小的家庭经营规模,先进的生产技术、生物技术没有广泛地运用到农业生产
6、实践中。2、农村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村经营规模较小主要体现在土地单家独户经营和乡镇企业发展缓慢上。建国后,农业合作社的实施,让几千年来我国农村单家独户经营形式改变为集体经营,但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并没有使我国农村、农业出现质的变化。1978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又将集体经营转变为家庭经营,历史证明,这次经营形式的改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劳动生产率一度得到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越来越体现出它的的不适应性,家庭经营能够帮助农民脱贫,但无法使农民致富。 3、农业比较收益下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下降。农民种田产粮本是几千年中国农民一直依赖的生活来源,但是近
7、年来,农药、化肥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幅度却十分有限,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益越来越低;相比之下,农民从事其他产业或选择外出工作能够获得比从事农业更多的收益,造成农民种粮积极性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放弃农业,近年来,农村出现的“空心化” ,就是较为典型的例证。 (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明显 1、教育发展落后。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低下等原因,农村地区办学条件无法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维护、设施更换基本由农民自己筹资进行,校舍简陋、安全性差,教学设备少且落后。现实的城乡待遇差距、工作环境差别,使得大专院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从事教育工作,加上部分
8、水平较高的教师受到城市就业待遇吸引,想办法离开农村,进入城市,造成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得不到保证。 2、农村医疗卫生水平落后。目前,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大部分农村医生没有经过正规高等院校学习,业务素质不高,大部分医治还停留在感冒、腹泻等小病上,稍微严重的病症需要到城市的大医院治疗。加上缺乏资金投入,农村医院设施简陋,就医环境差,病患医治效果差。 3、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城乡一体发展需要。2009年,尽管提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是发展较为缓慢,保障类型和保障水平也有待于提高。由于缺乏社会保险,农民将土地看作是生产、生活的最终保障,并不利于土地流转以及农村产业化的实施。 (
9、三)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城乡生产生活差距明显 1、农村交通不畅,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交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铁路、公路不断刷新里程,但对农村来说,交通状况改变没有给当地带来实质性好处。有的地方铁路、高速通了,可原来的二级、三级公路却没人维护管理了,道路交通状况更加恶劣。 2、农村用水情况令人堪忧。我国淡水资源短缺,多年经济高速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和生态破坏,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大量农村人口饮用水水质不能达到卫生标准要求,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存在高氟、高砷,苦咸、血吸虫等严重的饮水卫生问题。 3、农业基础设施老化。目前农业基础设施基本上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多数已经十分陈旧,有
10、的己经失去使用价值。.另外,过去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主要在政府主导下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单家独户经营,政府不再重视农业基础设施的维护、改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没有一个恰当的激励机制,要重新让农业基础设施受到重视并进行大规模改造是非常困难的。 三、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 (一)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惠及“三农”的、富于力度的政策,
11、但是应该说,惠农强农富农还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也有着非常现实的必要性、迫切性。 1、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加强监管的要求,不断强化农业补贴政策,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办法,加快让农业获得合理利润、让主产区财力逐步达到全国或全省平均水平。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新增补贴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政策,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 2、鼓励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各行各业制定发展规划、安排项目、增加投资要主动向农村倾斜。引导国有企业参与和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鼓励企业和社
12、会组织采取投资筹资、捐款捐助、人才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在农村兴办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文化旅游体育等各类事业,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管护费用补助等政策。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用现代生产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培育和造就大批新型农民来发展现代农业。 (三)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完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努力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新突
13、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四)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要改变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局面,逐步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确保失地农民有足够的生活来源。 (五)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尤其是完善交通设施、通讯设施,使得农村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发挥,做到物尽其用,将劳动力吸附在当地,发展当地经济,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逐步实现共同繁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城乡一体化发展事关农民,事关市民,事关现在,事关未来,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需要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张强.城乡一体化:从实践、理论到策略的探索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1. 2郑凤田,吴磊.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演进与措施匹配J.重庆社会科学,2013,1. 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第十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2012.11.8. 4201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