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进统筹城乡就业的路径选择【摘 要】统筹城乡就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就业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诸多问题,既有落后体制的约束、又有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鉴于此,本文立足分析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对策。 【关键词】统筹城乡就业;农村劳动力;难点;对策 一、统筹城乡就业的概念和内涵 统筹城乡就业,就是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城乡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从体制、政策和工作体系入手,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统筹城乡就业的主要内容,一是解决劳
2、动力转移的产业需求问题。二是解决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就业的制度和政策环境问题。三是解决供求连接问题。关键是要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减少劳动力市场信息供求错位,强化工资杠杆机制的作用,从而使劳动力转移畅通无阻。统筹城乡就业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就业有两个层次的内涵:一是把统筹城乡就业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战略中,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一体化考虑就业和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外资政策、社会事业发展政策等关系,实现就业与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二是兼顾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把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立足于城乡就
3、业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过程,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良性互动和整体健康发展。统筹城乡就业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农村劳动力的有序和稳定转移,不断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努力扩大城乡就业,提高城乡就业的现代化水平。 二、统筹城乡就业的难点 (1)劳动力技能的低下与培训需求的不足。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学校分布不均衡,针对生产一线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足,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联系尚未有效建立起来,致使职业教育无法与市场需求紧密连接;管理体制有待改善,职业教育由教育、劳动保障两大部门管理,但统筹力
4、度不够,不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由此导致农民的受教育机会和对教育的需求难以有效满足,不具备发展现代化所需求的知识技能。(2)户籍界限是统筹城乡就业的障碍之一。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区别与歧视,都可以和基本可以归结为户口的不同,也就是户籍身份界限。城乡劳动力地位不完全平等,农村劳动力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他们进城就业主要是从事累、苦、脏的工作,报酬相对偏低,往往仅能维持在城市里的基本生活。同时,因为没有城镇户口,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往往高于城市居民,高昂的进城成本影响和制约了农民工向城镇转移的积极性。 (3)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障
5、、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三项居民社会保险制度分割运行,制度不对接,造成参保者社会保险异地转移难度大。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险规定的统筹基金最高支付比例偏低,待遇等待时间过长,与商业保险和职工社会保险比较有时不明显,导致居民参保意识不强。由于各种保障制度存在保障力度不同、制度边界相对模糊等问题,导致一部分企业逃避责任,一些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不愿意为员工投保。另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问题重重,医疗机构以抬高医疗费用的方式使得国家对农民的医疗优惠被剥夺,挫伤了农民参加新型合作的积极性,最终影响了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4)现行土地制度阻碍农民工
6、向城镇转移。现行土地制度下,农民的承包地也是与户口联系在一起的。农民工外出务工,不会影响其土地承包权,但是一旦将户口正式迁出,其土地承包权将随之丧失。在此制度下绝大多数农民工不会选择放弃土地迁入城市。另外,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补偿机制不规范,使得农民最终得到的补偿显失公平,造成大量失地农民失去生存保障,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失地的农民由农民变为市民,对城市就业产生重大影响。 (5)农村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大多数基层乡镇未能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仅有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提供的劳动力供求信息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工对劳动力供求信息的需求,从而增加了转移就业的难度。就业服务机构虽然已向乡镇和村社
7、延伸,但大多数贫困地区没有规范的就业服务机构及经费保障,难以向农村劳动力提供优质、高校的服务。由于没有完全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公平竞争和非歧视政策等市场规则不完备,导致劳动力市场的搜寻成本和供求双方相互选择的机会成本增加。 三、统筹城乡就业的路径选择 (1)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在统筹规划、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骨干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灵活开放的职业培训组织体系。推进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加快生产、服务一线继续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已转移就业的人员定期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充分发挥以
8、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龙头,县、乡、村各类农民教育、技术推广和科研机构为补充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的作用。 (2)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户籍制度是阻碍城乡统筹就业的制度性原因,它决定或制约其它城乡统筹就业制度的力度和广度。改革现行户籍制度,一切阻碍城乡统筹就业的制度也就迎刃而解。户籍制度的变迁应随国民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到位,而不是一蹴而就。在中小城镇应废除城乡户籍制度,采用户籍登记管理制,让城乡劳动力在身份上实现平等。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底线、以卫生保健和服务保障为基础的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第一,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目前,城市职工养老保险的
9、社会统筹部分可设计为全体劳动者的基本养老项目,而不分城乡之别,以确保城乡全体劳动者的最基本生活的平等。第二,建立全民统一的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制度。统筹做好非企业职工、农民等的大病医疗保险,目标在于保障全体国民不致而影响基本生活乃至限于贫困。第三,实行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现阶段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使制度能城乡衔接乃至统一,资金完全由国家与社会提供,但给付标准可视具体地区情况而定。 (4)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资源、合法、有偿的条件下鼓励有意留在城市的农民工放弃土地经营权并获得相应补偿,通过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机制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经营效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农村劳动
10、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改革现行有关征地补偿和安置办法,首先,征地应严格区分公共利益和非公共利益谜底,并分别采用不同的征地补偿和安置标准。为公共利益征用土地的,以市场价格为基础,提高征地补偿和安置标准,一次性足额支付;为非公共利益占用农民集体土地的,应引入谈判机制,即由用地单位和农民、农民集体自行谈判确定补偿安置费,使属于农民部分的土地转用增值,成为建立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 (5)培育和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就业提供有效服务。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布局,建立健全接到社区和乡镇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将就业信息、培训信息、政策咨询和职业介绍等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乡镇。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城乡网络互连。二是健全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在各类企业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 参 考 文 献 1杨豫.推进广西城乡统筹就业的政策选择.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5) 2翟传豹.城镇化和工业化背景下城乡统筹之路.中国就业.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