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农田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探析摘 要 我国农田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并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出口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本文首先对我国农田污染现状、特点进行了阐述,然后指出了影响农田污染因素,包括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生产废弃物以及工业“三废”等,对其影响机理进行阐述。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农田污染防治对策:(1)倡导农业清洁生产理念,严格控制污染源开展;(2)强化对农户的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指导;(3)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与监管力度;(4)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关键词 农田污染;农产品 随着世界人口增多,人均耕地减少,粮食
2、安全和高产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尤其是中国农业首当其冲。近年来,我国农田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并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出口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因此研究我国农业污染现状、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对于预防和减少农产品质量危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田污染现状 中国农田污染物种类增多、污染呈现扩张化、复杂化与不断加剧的趋势,同时,治理的难度不断加大。中国农田污染局部改善,整体恶化,虽然仍是可防治的,但扭转总体态势和治理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目前全国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已超过 350kg.hm-2,远远超过国际上设置的 225kg.
3、hm-2 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且氮、磷、钾三要素施用不平衡。随着工业化和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应对措施的缺乏,中国农田污染正在加剧。 二、农田污染成因分析 造成农田污染的因素众多,随时间的变化污染成因亦随着改变。20世纪 80 年代以前,我国农田污染主要表现为是工业污染,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化肥、农药、污水灌溉、农业废弃物等逐渐成为我国农田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使用最多的国家,长期大量施用化肥,特别是单质肥料、会导制土壤逐渐酸化,易板结,透气性差;养分比例失调、有机质含量下降,保水保肥能力减弱;土壤微生物和等有益生物减少,促使土
4、壤中一些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释放和增加。随着化肥使用量的不断扩大,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也日渐增长。目前全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约 2 500 万 hm2,每年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多达 1200 万 t。不合理施用氮肥后,损失的氮以硝酸盐的形式在植物体内累积,降低食品和饲料的品质,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2.农药滥用 我国农田农药污染现象非常严重,1983 年农药的使用量是 8612 万t;而到了 2003 年,仅仅 20 年时间,全国农药使用量就达到 13215 万t。在一些高产地区,每年施用农药 30 多次,每公顷用量高达 300kg,有的甚至超过 450kg,过量使用、利用率低的问题十分严重。目前,约
5、有1600 万 hm2 的农田土壤受到农药污染。农药施用后,有 50%60% 残留于土壤,造成土壤的农药污染。长期污染的土壤将会出现明显的酸化、土壤孔隙度变小、土壤结构板结。残存于土壤中的农药还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原生动物以及其他的土壤动物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3.生产废弃物对农田的污染 废弃物对农田造成的污染,包括畜禽养殖有机肥污染、农膜和秸秆污染等。 畜禽粪便是农田新的“三废“污染源,2003 年全国畜禽养殖业共产业 31.90 亿 t 粪便,是当年工业产业固本废物的 3.2 倍。 农膜污染: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农用塑料薄膜使用最多的国家。据统计,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 30 万 t,残存率达
6、 40%之多,近一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无疑是极大的隐患。农田残留地膜会聚集在土壤耕作层和表层,阻碍土壤毛管水和自然水的渗透,影响土壤的吸湿性。残留地膜还会使土壤孔隙度、通透性降低,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正常结构的形成,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作物根系成弯曲状发展,造成根系变短,吸水、吸肥的性能降低,导致作物减产。 秸秆污染:我国每年产生约 6.51011kg 左右的作物秸秆,有 4 成未能利用,堆放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有的甚至在田间付之一炬,即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4.工业“三废”及生活污水对农田的危害 我国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问题。大量资源、
7、能源的耗用导致“三废”的排放超过了环境的承载与自净能力,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污)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致使许多农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 三、农业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也日趋严重:全国受农药和其他化学品污染的农田面积约 6000 多万公顷。具体来说,农业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化肥的过度投入与低效利用,造成土壤、地下水含氮量升高,并导致农产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量严重超标。我国农业使用化肥的强度居世界之首,特别是氮肥。我国耕地占全球耕地面积不足 10%,但氮肥使用量却占全世界
8、的 1/3,过量施用现象十分普遍。大量盲目施用化肥既破坏了土壤的内在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也导致 N、P 养分在一些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养分盈余,而且趋势不断扩大,这些多余的 N、P 养分通过淋洗和径流损失排放到水体环境中,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二是农药滥用,滥用农药致使农药在水土及农产品中大量残留,由此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虽然政府已明令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或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农药,并要求严格执行农药的安全使用标准和合理使用准则。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菜、果、茶、米、肉、奶类食品生产中使用禁用农药和违禁药物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温热季节的蔬菜和大棚蔬菜,禁用农药使用
9、甚多,过量使用可用农药的现象则更为普遍,农产品农药残毒超标及食物中毒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规模养殖场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污染源,成为影响农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我国的规模养殖场中有 2/3 缺乏防污设施;每年产生约 30 亿吨粪便,其中约 25%进入水体。目前我国畜禽养殖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已经超过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 COD 排 放总量,由于缺少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和治理措施,N、P 释放数量剧增,超过了农田可承 载的安全负荷,部分地区已经呈现出严重或接近严重的环境压力水平,成为影响农产品品质的重要原因。 四、农田污染防治保护对策探讨 我国可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农田污染防治工作,加
10、强源头控制和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技术对策: 1.倡导农业清洁生产理念,严格控制污染源 农业清洁生产主要是指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即在整地、播种、育苗、田间治理、收获的全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污染的产生。 国家应该成立专门机构对化肥农药的类型、施用量、使用方法等进行监管。在化肥和农药使用上,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充分考虑农田土壤特征和农作物生长状况,根据农作物对养分和农药的需求量、对养分的吸收和需求季节安排施肥量、施肥方式和时间。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对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探索有效利用畜禽有机肥的途径;合理使用农膜,增加农民补贴,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 2.强化对农户的宣传教育和技
11、术培训指导 农业污染的防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高,最终要依靠广大农户和农民。因此,要强化对农户和农民的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指导,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和生产技术素质。 3.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与监管力度 近年来,资源环境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较为普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难度大。抓紧制定和完善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势在必行。逐步完善“中央监察地方、地方监管单位、单位法人负责”的监管体制。要提高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的监测能力和水平,严厉查处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违法行为和案件,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4.开展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 研究对重金属具有超富集功能的生态修复材料。通过调节、优化土壤水分、养分、pH 值以及气温、湿度等生态因子强化生物进化功能。采用农业生态修复工程对农田土壤进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