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虚怀若谷 无私奉献【摘要】:本文对老子的为官之德从上善若水,无私奉献的境界;少私寡欲,清正廉洁的品格;上德若谷,豁达大度的胸怀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当今为官者更进一步做好为人民服务,当好人民的公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无私奉献清正廉洁虚怀若谷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所著道德经一书,寥寥五千言,言简文丰,除包含了深刻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和“无为而治”的政治观之外,还涉及到伦理、军事等诸多领域,不乏精辟之言。书中提出为官者应当具有“上善若水” 、 “少私寡欲” 、 “上德若谷”之品德,这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上善
2、若水,无私奉献”的境界 老子认为“道”作为宇宙的本原,自身具有至公无私的特性和德相。“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 ”(道德经三十章,以下凡引本书只注章次) “不辞” 、 “不有” 、 “不为主”即是指“道”具有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其所但却无私无欲的德相。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二章)天地间的万物都不辞劳苦地造作,但从不把造作的成果拒为己有。人也源于“道” ,毫无质疑,同样也应具有这种德相。固此,老子又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八章)意思就是有道德的人就象水一样,
3、水滋润万物而不图回报,能使万物得到它的恩惠而自身却从不与万物争利,水的品德是近于道的。 “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 ”有道德的人对于利及他人之事永远不推辞地去做,不求回报。完善的人格必须具有这种心态和行为,不但愿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且还愿做众人不愿做的难事;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名争利。 在老子看来,身居高位的领导者尤其需要有这种合乎道体的德相。他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十三章)老子认为,天下的侯王将相们,即所谓以“一身系天下安危”者,只有做到了以爱己之心来珍惜呵护
4、天下的人民,用全部爱心去对待人类,才能担当“系天下安危于一自”的重任。他以此来告诫为官者要以贵身的态度去对待天下人,以爱身的态度去治理天下,并要求他们做到: 一是随时随地存有救世济人的责任感。在老子看来,身居高位的领导者尤其需要有合乎道体的德相。他说:“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二十六章)意思是有官职的人始终要戒惧,随时随地有为世人担负起一切痛苦的思想准备,不可一日远离这种负重致远的责任心,尤其是身负国家及人民重托的领导者,更应当有如此这般的胸怀。 二是尽全力为众人服务而毫无推辞。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十五章)大地驮载万物,生善万物,无私
5、奉献。我们人类要效法大地的榜样,为他人贡献而心甘情愿,竭尽全力而不求回报,而为官者更应具有天地无私奉献的德行。 “圣人不积,既以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八十一章)就是说圣人无私无藏,尽量以自己的所有帮助别人,一切为了别人。越帮助别人自己越充足,越给予别人自己越丰富。 “圣人不积” 、 “圣人无藏” 、 “既以为人” 、 “既以与人” ,这是圣人的品德,也是为官者应达到的境界。 三是宠辱不惊,功成自退。在老子看来,世俗之人由于得失名利之心太重,缺乏“无私” 、 “无我”之胸襟,一旦受宠爱或屈辱,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十三章)老子认为如果人们能够虚怀若谷,置荣辱祸福,生死于度外,才
6、能做到宠辱不惊, “得官不做,失位不恨。 ”(王充:论衡。自纪 )因此,为官者要淡化“官念” ,保持平常人的心态,具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的豁达胸怀。老子说:“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九章)又说:“不自伐有功。 ”(二十二章)意思即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贡献、有所成就时要功成而不居,急流勇退,以“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宠”的大气魄完成为官的最高境界。 二、 “少私寡欲,清正廉洁”的品格 在老子看来,人的欲海难填,总是无止境地追逐名利财货,不但无益于贵生,反而弄得行伤德坏,身败名裂。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
7、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 (十二章)二千多年前的老子就以其深邃的洞察力看到了过多的欲望所造成的危害,它一方面使人的心性紊乱,损害人的健康,另一方面又使人失去纯朴品质,诱导人任意妄为,恶念丛生。对为官治国者而言,由于欲望驱使,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资货有余, ”如果不加以克制,必将导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五十三章)的灾难性后果。要使国家长治久安,为官者必须日日检省,克制自己的奢求,做到“少私寡欲”而公正廉洁。 在先秦诸子中,老子提倡少私寡欲有着特别的意义。众所周知,孔子也主张“克已复礼” ,但他的俭奢观是以“礼”为标准的,只要符合礼制,即使极尽铺张也无可非议
8、。因此, “俭朴”这一道德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民而不对官的。而老子所倡导的“少私寡欲”首先是针对统治者提出的道德要求。老子把那些不关心生产,一味热衷于追求奢侈生活、暴敛财富,满足私欲的人痛斥为“盗夸”即强盗头子,同时为实现崇俭抑奢的目标,郑重地向最高统治者提出了从“我”做起这一上行下效的价值导向:“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 ”(五十七章)具体说来, “少私寡欲”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做到“身重于物” 。为官者要治理好国家,就不能崇尚功利主义。为官者以身作则,淡化名利观念,不为名位利禄等身外之物所累,老百姓自然遵纪守法。老子提醒人们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名与身孰亲?身与贷孰多?得与亡孰病?
9、” (四十四章)为世人,更为为官者提出了“身重于物”的人生价值取向,告诫人们应该保持身心两全,不要追逐物欲而损害自己生命的价值,否则就是舍本逐末了。老子在春秋后期的动乱时代,发现了人类自身生命的价值,从人生观的高度,为世人,特别是有官职者确定了重身轻物的价值坐标,从而为廉政基石浇灌了第一把坚固的混凝土。 二是做到“知足知止” 。老子一再劝戒人们:“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四十六章)只有“知足”才能“不辱” ,只有“知止”才能“不殆”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四十四章)历来被人们奉为生活的金科玉律。老子从心理行为两方面规劝人们们爱惜身体,重视生命,不要过分追求身外的金钱、财富、
10、名利、地位,这样才可能获得长生和久安。在老子看来,社会上的一切纷争,都起源于人的“不知足” ,如果人“不知足” ,就会身招祸患。对于为官者而言,有些人抵不住官场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腐蚀、私欲和贪心渐渐滋生和膨胀,最后由于“不知足”而走向堕落的深渊。可见,坚守老子“知足、知止”的人生信条是少欲、寡欲的控制阀。对为官者节制欲望,形成自省、自警、自律的从政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是做到“崇俭抑奢” 。老子将俭啬视为立身处世必须持守的“三宝”之一,当作治国修身的根本法则,他说:“治人事无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11、 ”(五十九章) “啬”就是“俭” ,是廉政“四义”之一,俭啬,才难修养天机,蓄积精神,达到纯真质朴的境界。由俭啬而积“德”则具有不可估量的力量,对担当治理国家的重任以至国运长久,具有极大的作用。崇俭是过分欲望的调节器、减压阀。如果为官者能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两袖清风理政事,必将在人民心中树立起一座永恒的丰碑。 三、 “上德若谷,豁达大度”的胸怀 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二十七章)老子这一恢弘博大的气度来自其对“道”那种无所不包而又无所不在的特性的理解。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四章) ,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12、。 (四十五章) “道”无形无相却孕育天地万事万物,包容天地万事万物,化生天地万事万物。既然作为宇宙的本体或本原的“道”是空虚无形而又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正如大地为人类孕育了万物,为人类的自下而上的生存提供了一切,而我们回报它的只不过是人类所抛弃的乱七八糟的污垢,甚至包括死后的腐尸朽骨,大地却没有任何怨言,那么体道的圣人也应当“旷兮其若谷” (十五章) ,效法自然之道,象大地一样具有大公无私、无所不容、无私奉献的伟大胸怀。 为官者应当做到“无弃人” 、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 (四十九章)即为人处世胸襟宽广、豁达大度、态度谦和,特别在用人上能容人,这种豁达大度的气度、宽容不苛的用
13、人原则在后世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三国曹操不记前仇,化仇为亲,唯才所用的容人器量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宋太宗赵匡胤曾专门就老子宽容治民的思想发表感慨:“若每事不能容纳,则何以治天下哉!” (李攸:宋朝事实卷三)宽则得众,一个器量宽厚的人必能得到部下的忠心。相反,一个心胸狭窄的领导者,终必众叛亲离。那么,怎样才能具有“上德若谷”的胸怀呢?一是能容。老子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大、五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十六章)就是说要认识道的特性、德相,才能包容万象,盖天庇地。而虚容天相是道的特性,所以人要遵其道, “虚其心” , “虚怀若谷” ,做到没有私心,能够容人、容言、容物。常言道:“金无足赤,人
14、无完人” 。为官者应从容人的角度出发,感化教育部下,使其受到鼓舞,奋发进取,促进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二是能谦。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得之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 “不敢为天下先”即是“谦” 。 “谦”也是道体的本性和德相, “道”生养万物却“不恃” 、 “不宰” 、 “不有”而以“谦”为本,因而从道体中产生出的万物都应奉献自身的价值而不妄索取,不求回报,人类也是如此。他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试。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二十二章)老子将谦下不争作为一条重要的处世原则亦即为人、为官之道。他强调:“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三十九章)“善用人者为之下” 。 (六十八章)
15、他告诫人们:“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不功,自矜者不长。 ”(二十四章)相反,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二十四章)从古至今,不胜枚举的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为官者谦虚不骄方能长久自保。独尊独断、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者必然归于失败的道理。 三是能和。老子提出:“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四十二章)意思是说“道”本身就包含着两个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即阴阳二气,并在阴阳二气交冲融合下构成的事物统一体。 “和”即匀和谐调的混成状态。 “和”是事物的常态,也是人的至高的道德境界。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
16、已。 ”(五十五章)就是说“和”是符合天道的,得道才具有生命力,失道则必然丧失生命力。有着良好良好道德涵养的人,和气纯厚如同婴儿一样,他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那么,怎样可以做到“和”呢?老子指出:“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五十六章)在老子看来,得道的圣人即修养成理想人格的人能够“挫锐” 、 “解纷” 、 “和光” 、 “同尘”从而达到“玄同”的最高境界。从人类社会来看,是非纷争的产生是由于人从片面的观点出发,坚持自己的意见,排斥别人的意见,解决纷争的办法就在于大家都能全面地看问题,放弃片面的意见,从而达到和的境界。所以,老子要求为官者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排除私欲,不露锋芒,超脱纷争,以开阔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对待一切人和物,如此天下便可大治。